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动物妊娠的建立从受精卵开始,当受精卵从输卵管进入子宫后,已发育至囊胚阶段。在此期间,早期胚胎必须及时提供生物学信号给母体系统,以表明其在子宫中的出现,并通过阻止黄体溶解或提高黄体功能,维持母体血液中孕酮在较高水平,进而使妊娠得以维持,即母体对妊娠的识别[1]。灵长类动物和马通过胚胎滋养层分泌具有促黄体功能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来保证黄体功能并维持孕酮的分泌;猪主要通过滋养层分泌的具有抗黄体溶解功能的雌激素来维持黄体功能;干扰素-tau(interferon-tau,IFNT)是反  相似文献   

2.
孕酮的内分泌调节与免疫功能对动物早期妊娠建立和维持十分重要。目前,在反刍动物生产中,胚胎丢失、早期流产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养殖户,而孕酮引起的免疫耐受机制还不很清楚。作者通过介绍孕酮的来源及作用方式、孕酮与机体免疫、孕酮介导妊娠免疫耐受等内容,阐述了孕酮在反刍动物早期妊娠中的免疫耐受作用,为孕酮在妊娠免疫耐受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干扰素——τ及其在母体妊娠识别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妊娠期比排卵周期长的动物而言,要建立妊娠,就必须阻滞黄体的正常周期性退化,保证孕酮的持续产生,从而维持子宫内膜功能,保证胚胎的发育、着床、胎盘形成及胎儿的成功发育。这种黄体维持现象由Short(1969)首次证明,称为母体妊娠识别(maternalpregnancyrecognition,MPR)。不同物种在母体妊娠识别过程中抑制黄体溶解的方式各异。猪胚泡分泌的雌激素是黄体溶解信号,马的妊娠识别信号及其作用机制还所知不多,可能由胚体分泌一种低分子量蛋白作为信号。而在反刍动物(以绵羊、山羊、牛为代表)中,妊娠识别…  相似文献   

4.
胚胎附植是哺乳动物生殖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干扰素-τ是反刍动物特有的妊娠识别信号,在妊娠早期特异表达并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干扰素-τ在反刍动物胚胎附植及胎盘形成早期发挥的作用,总结该阶段受干扰素-τ调控的相关基因,以及干扰素-τ与孕酮、前列腺素、皮质醇在影响子宫内环境中的相互作用,为深入研究反刍动物胚胎附植相关基因和进一步了解其胚胎附植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肌注孕酮对母牛血清孕酮水平和受胎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根林  曹军 《畜牧与兽医》1990,22(5):201-202
<正> 母牛血清中的孕酮主要是在卵巢合成,它是维持母牛正常妊娠不可缺少的重要激素。根据血清孕酮含量可以监测母牛繁殖状态,而其分泌水平的不足,常使母牛出现胚胎早期死亡,使产犊间隔延长,甚至导致不孕。因此,对于妊娠后卵巢黄体功能不足的母牛,利用孕激素防治,可以降低胚胎早期死亡率,从而提高受胎率。本试验通过检测母牛血清的孕酮水平,对母牛实现早期妊娠诊断,并通过改变妊娠早期的孕酮  相似文献   

6.
着床是指胚胎发育到胚泡阶段 ,与此同时子宫增殖和分化到可接受状态的同步化发育 ,并最后形成胎盘的过程。猪、马、牛、羊等都是表面着床 ,胚泡与子宫内膜只是表面接触 ,并未嵌入子宫内膜中。黄体产生的孕酮对于妊娠维持、子宫内膜接受态的建立以及着床后的妊娠维持都很重要。妊娠早期胚胎诱导母体的内分泌变化以维持卵巢黄体孕酮的持续分泌 ,这是母体对妊娠最早的生理反应 ,以使妊娠与正常的卵巢周期相区别 ,称为母体妊娠识别 ,它是着床起始必不可少的环节。最近证实 ,雌激素启动着床是通过诱导子宫上皮分泌细胞因子、生长因子以及粘蛋白等…  相似文献   

7.
绵羊妊娠识别、建立和维持的信号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妊娠的建立和维持归因于胚体的信号和黄体对孕酮的产生,在反刍动物,胚体滋养层分泌的激素抑制子宫内膜产生前列腺素PGF2α.在发情周期的绵羊,孕酮下调子宫内膜腔上皮和子宫腺上皮孕酮受体基因的表达,并伴随着上皮雌激素受体和催产素受体的增加.在催产素的作用下,子宫开始分泌溶黄体作用的前列腺素F2α.在妊娠绵羊,孕体滋养层产生的干扰素可作用于子宫内膜而直接抑制雌激素受体基因和催产素受体基因的转录.孕酮、干扰素、胎盘催乳素和生殖激素共同组成了一个"作用网络"来调节子宫的功能分化和子宫腺的形态发生,从而维持绵羊妊娠.本文综述了绵羊妊娠识别、建立和维持的信号系统.  相似文献   

8.
妊娠的建立和维持归因于胚体的信号和黄体对孕酮的产生,在反刍动物,胚体滋养层分泌的激素抑制子宫内膜产生前列腺素PGF2α。在发情周期的绵羊,孕酮下调子宫内膜腔上皮和子宫腺上皮孕酮受体基因的表达,并伴随着上皮雌激素受体和催产素受体的增加。在催产素的作用下,子宫开始分泌溶黄体作用的前列腺素F2α。在妊娠绵羊,孕体滋养层产生的干扰素可作用于子宫内膜而直接抑制雌激素受体基因和催产素受体基因的转录。孕酮、干扰素、胎盘催乳素和生殖激素共同组成了一个"作用网络"来调节子宫的功能分化和子宫腺的形态发生,从而维持绵羊妊娠。本文综述了绵羊妊娠识别、建立和维持的信号系统。  相似文献   

9.
(二)血浆孕酮水平的应用早期妊娠诊断 Shemesh等(1968)在研究早期胚胎对外周血浆孕酮水平的影响时发现,排卵后第10—18天,未授精牛、授精后妊娠牛和空怀牛的孕酮水平相似,但是在排卵后第19天,妊娠牛和空怀牛的孕酮水平有明显差异。此时,空怀牛的黄体发生正常的退化,孕酮水  相似文献   

10.
在反刍动物的整个妊娠失败中,早期胚胎死亡占有很大的比例,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母体妊娠识别失败造成的IFN-τ(干扰素-τ)是由反刍动物孕体附植时发出的特有的妊娠识别信号,它是建立母体妊娠识别的一种主要因子,本文阐述了IFN-τ的分子结构及其最新研究进展,即IFN-τ和PGF2α,UCRP,OTR,GM-CSF的互作机理。  相似文献   

11.
乳中孕酮测定已开始用于奶山羊、奶牛、牦牛的早期妊娠诊断和某些繁殖疾病(持久黄体、黄体囊肿、早期胚胎死亡及流产等)的研究。随着乳中孕酮测定的广泛应用,乳样的保存已成为一个共同关心的问题。目前,国外普遍采用-20℃冷冻和加重铬酸钾—氯  相似文献   

12.
<正>前言 家畜母体的妊振识别是繁殖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母体对妊娠的识别是否在附植前早已发生,这是早孕生理中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以前,多数学者认为,家畜妊振的建立和维持有赖于卵巢黄体持续地分泌孕酮。受精卵延长黄体机能的信息出现于着床之前,因此,孕酮浓度的变化已成为母猪最早识别妊娠的  相似文献   

13.
哺乳动物的胚胎发育是自然界最神秘的现象之一 ,而胚泡如何能在母体子宫定居下来 ,并与母体建立物质交换联系且不被母体排斥掉 ,又是科学家一直试图解开的奥秘。这就涉及到母体妊娠识别 ,所谓妊娠识别是指在妊娠早期胚胎诱导母体的内分泌变化以维持黄体孕酮的持续分泌 ,这是母体对妊娠最早的生理反应 ,以使妊娠与正常卵巢周期相区别。该过程虽然极为短暂 ,但它是着床起始不可缺少的环节 ,决定着妊娠最终成功与否。1 参与妊娠识别的激素子宫内膜对胚泡的接受性是一个受调节的过程 ,如果移去内膜上皮 ,胚泡可以完全不受任何激素的调节而在内…  相似文献   

14.
<正>1内分泌的特点未孕猪血浆孕酮浓度在发情后15~16天急剧下降,但如果受胎则黄体持续存在,外周血循孕酮浓度可维持在30~35纳克/毫升的水平。尽管妊娠猪血去孕酮浓度在24天略降至17~18纳克/毫升,但孕酮浓度在妊娠的大部分时期都是升高的,仅在产仔前急剧下降。卵巢和黄体一直是猪维持妊娠所必需的。子宫内胎儿的数目不影响孕酮浓度,维持妊娠所需的最低孕酮浓度约为6纳克/毫升,孕酮浓度降低会发生流产,但孕酮浓度更高也不会增加胚胎  相似文献   

15.
干扰素-τ及其在反刍动物中抗黄体溶解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干扰素-τ是一个在反刍动物妊娠建立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的细胞因子,属于Ⅰ型干扰素家族。在围植入期由胚胎滋养层单核细胞合成分泌,主要作用于子宫内膜,抑制溶黄体素PGF2α的合成分泌,起到抗黄体溶解作用,保证妊娠的建立。导致牛胚胎早期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抗黄体溶解机制失调,因此干扰素-τ被认为是一个能有效提高妊娠率的可操控靶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16.
母畜妊娠识别的研究进展GeisertRDetal家畜的母体妊娠识别是一种生理机制,它能使孕体在妊娠确立的早期通过子宫内膜PGF2a合成或转运的改变而抑制黄体溶解,从而保证胎盘生长、发育和附植的需要,以维持妊娠。由此可见,孕体对黄体溶解的抑制是妊娠识别...  相似文献   

17.
一般认为乳牛乳孕酮含量和血中孕酮含量一样是判定黄体功能的指示剂。现在,乳孕酮分析法已应用于妊娠诊断、发情检查以及受精力低下的诊断。本法用于早期妊娠诊断的目的,是为了维持或提高乳牛的繁殖率。Booth等(1979),作者等(1982)都有过报道。早期妊娠诊断的阳性诊断率为60.0~84.5%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分析了291头14~15月龄荷斯坦青年母牛不同黄体大小对供体超排的效果。比较了924头受体母牛不同黄体大小对胚胎移植后妊娠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埋栓前,黄体1.2cm组超排效果和有效胚胎数较高。黄体较小的组超排效果稍差一些。1.5cm以上黄体组的结果居中。受体母牛在移植胚胎时,0.8cm以上黄体的受体均获得了较高的妊娠率。但1.5cm以上黄体的受体妊娠率更高一些。由此结论提出:在超排前,黄体的大小与母牛体内孕酮浓度的高低和超排效果有关。受体在移植胚胎前,只要黄体的大小能保证最低妊娠所需的孕酮浓度,均能保证较好的妊娠率。黄体较大时,妊娠率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IFN-τ与妊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FN-τ属于一类功能特化的 IFN,它是反刍动物母体妊娠识别的孕体信号 ,在黄体维持和妊娠建立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本文对 IFN- τ的抗溶黄作用及其抗溶黄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20.
孕酮测定法可用于奶牛发情鉴定和早期妊娠诊断。孕酮是黄体所产生的一种激素。黄体是从卵巢上滤泡破裂和释放卵子的部位发育起来的组织。孕酮分泌进入血液,随后进入牛奶,奶孕酮在发情后约4天开始增加,并维持较高浓度直至发情后17—18天,于性周期末由于黄体退化而下降。近十年来应用“放射免疫法“(Radioimmunoassay,RIA)测定奶孕酮浓度。这种方法需要精密仪器设备和放射性化合物,只能在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