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是一项能够充分发挥边际效应、提高光能及水肥利用率、显著提高产量的栽培技术;试验表明,在同样施肥水平下,大垄双行栽培比常规清种栽培增产7.1%~8.4%;适当增大密度可增产23.8%~34.3%。  相似文献   

2.
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是一项能充分发挥边际效应、提高光能及水肥利用率、显著提高产量的栽培技术;实验表明,在同样施肥水平下,大垄双行栽培比常规清种栽培增产7.1%~8.4%;适当增大密度可增产23.8%~34..3%。玉米地膜覆盖栽培,具有明显的增温、保墒、保肥、保全苗、抑制杂草生长、减少虫害、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早熟、增产的作用。一、大垅双行栽培技术玉米大垅双行栽培适宜我县大部分地区,特别是盐碱地和低洼地应用,效果更好。(一)技术要点1.精细控地秋翻整地,要求翻地深度达25厘米以  相似文献   

3.
玉米大垅双行栽培就是在大垄上种2行玉米。大垄的垄距大小不一,多数在90~110厘米。也可以采用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技术,这是一项增产幅度大、经济效益高、增产效果稳定、实用性强的栽培技术。这项技术的内含和突破点:一是做大垄。将习惯栽培的65厘米或70厘米的小垄,在整地时变为95.5厘米或105厘米的大垄;二是种双行。在打好的大垄  相似文献   

4.
玉米大垄双行栽培及大垄双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通过耕作制度改革,使农作物能够充分发挥边际效应、显著提高光能和水肥利用率的先进栽培技术。该项技术具有培肥地力、保墒、保肥、保温等功效,增产、增收效果明显的特点。1大垄双行栽培技术1.1适宜区域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技术适宜在我省大部分玉米种植区域,该项技术增产效果可达10%以上。1.2技术要点1.2.1精细整地  相似文献   

5.
地膜覆盖栽培玉米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小垄覆膜栽培;二是大垄双行覆膜栽培。地膜覆盖栽培玉米具有培肥地力,保墒、保肥、保温等作用。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明显,一般增产效果可达30%以上。  相似文献   

6.
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技术是一项通过耕作制度改革,使农作物能够充分发挥边际效应、增加地温、显著提高光能的先进栽培技术。具有提高土壤保水供水能力,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和玉米抗倒伏能力率等功效,最重要的是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技术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该项技术有两种模式:一是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技术,可增产15%以上。二是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技术。平均可增产10%左右。投入、产出比可达到1:2.85以上。  相似文献   

7.
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技术是一项通过耕作制度改革,使农作物能够充分发挥边际效应、增加地温、显著提高光能的先进栽培技术。具有提高土壤保水供水能力,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和玉米抗倒伏能力率等功效,最重要的是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技术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该项技术有两种模式:一是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技术,可增产15%以上。二是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技术。平均可增产10%左右。投入、产出比可达到1:2.85以上。  相似文献   

8.
正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是一项能够充分发挥现代科技、提高光能及水肥利用率、显著提高玉米产量的栽培技术;玉米地膜覆盖栽培,具有明显的增温、保墒、保肥、保全苗、抑制杂草生长、减少虫害、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早熟、增产的作用;在我地区实现稳产、高产、高效目标,推广该项技术是十分必要的。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是一项能够充分发挥现代科技、提高光能及水肥利用率、显著提高玉米产量的栽培技术;在龙江县的试验表明,在同样施肥水平下,大垄双行栽培比常规清种  相似文献   

9.
玉米大垄双行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玉米大垄双行栽培对产量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采用大垄双行栽培,产量高达7 885.5kg/hm2,较小垄常规栽培增产889.5kg/hm2,增效1 014.9元/hm2,经济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东北地区已经广泛应用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机械化栽培技术以及玉米大垄双行机械化栽培技术,在实际种植当中取得了较好的增收增产效果。本文主要对比分析了玉米大垄双行机械化栽培技术和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机械化栽培技术。主要是从垄型设计,种植密度,工艺流程,增产效果等方面进行论述,希望能够对东北地区大垄双行玉米种植提供参考性价值。1玉米大垄双行机械化栽培技术该项技术主要是结合了机械化技术,双行密植技术,机械  相似文献   

11.
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机械化技术是吉林省近几年推广的农业机械化玉米栽培新技术。该项技术是将传统的单行播种改变为大垄双行播种,从而减小株距,增加行距和玉米株数,是一项实用性强的农业增效工程技术。因此,2001~2003年永吉县农机部门结合旱作农业项目工作在桦皮厂镇、太平乡、一拉溪镇进行了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机械化技术试验,专题研究了该项技术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2.
玉米大垄双行栽培品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技术经实践证明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增产措施,适宜的品种和合理的栽培密度是此项技术成功的关键。本文探讨了适合大垄双行栽培的品种及其栽培的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玉米是于洪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多年来,大部分采用传统的清种形式,有部分的比空栽培和比麦栽培,亩产在500-600kg/667m^2左右徘徊,为了探索玉米增产新途径,1996年于洪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解放乡万金台村、平罗镇平罗三村、老边乡开隆村共落实200hm^2大垄双行栽培田进行试验。平均亩产667.9kg/667m^2,比常规清种栽培田471.2kg/667m^2,平均增产196.7kg/667m^2,增产幅度为41.7%。大垄双行栽培形式就是把过去的清种小垄,两垄合为一条垄。以60cm垄为例,把原来60cm的小垄,改为120cm宽的大垄,在大垄上种两行,大垄的垄距为80cm,而大垄上的玉米行距为40cm,这样就形成了一宽一窄的群体结构,通过大垄双行的栽培形式,不但可以增加10%-15%以上的密度,同时还形成良好的通风条件,人为的造成边行优势,改善了群体环境,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是玉米增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不同玉米品种110 cm大垄栽培密度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摸索出适合于肇东市玉米大垄双行栽培的主栽玉米品种的合理密度,进行了玉米110 cm大垄园区密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农华101种植密度为63 750株/hm~2和飞天358种植密度为75 000株/hm~2这2个处理产量最高,综合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5.
<正>玉米110cm大垄双行栽培技术是一种以改进玉米传统种植方式,即由常规栽培的65-70 cm增加至110cm的大垄,采用垄上双行,小行距40cm,垄间相邻苗行间大行距70cm,全田苗行平均行距55cm的栽培方法。通过合理密植,提高玉米光、热、水、肥利用率,调节密植群体内单株个体的田间配置从而达到高产的目的,在生产中增产潜力大、栽培技术新。是一种适合于大型农机作业的先进玉米栽培  相似文献   

16.
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是一项能够充分发挥边际效应、提高光能及水肥利用率、显著提高产量的栽培技术;试验表明,在同样施肥水平下,大垄双行栽培比常规清种栽培增产7.1%-8.4%;适当增大密度可增产23.8%-34.3%。  相似文献   

17.
玉米大垄双行早熟密植高产栽培技术是以应用优质高产耐密品种,采取大垄双行栽培,增加密度等为主要措施的增产增效技术。文章综述了玉米大垄双行早熟密植高产栽培技术,包括伏秋整地、精选良种、适时早播、测土施肥、合理密植、化学除草、防治病虫、及时收获等关键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8.
研究结果表明,玉米采用大垄双行栽培技术,平均亩产达到了525.7公斤,较玉米65厘米小垄常规栽培生产亩产466.4公斤亩增产59.3公斤,亩增产率为12.7%,亩增加经济效益91.38元。  相似文献   

19.
玉米110cm大垄双行栽培产量与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玉米110 cm大垄双行栽培产量与效益研究,结果表明:玉米采用110 cm大垄双行栽培技术,产量达到了9 429.0 kg/hm2,较玉米采用65 cm小垄常规栽培技术(产量8 472.0 kg/hm2)增产957.0 kg/hm2,增产率为11.3%,增加经济效益1 243.50元/hm2,增效15.5%。  相似文献   

20.
开展玉米130 cm大垄纵横通透不同密度高产栽培模式试验性研究。结果表明:玉米130 cm大垄纵横通透不同密度高产栽培模式较普通130 cm大垄栽培模式增产效果显著,增产幅度达4.84%~12.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