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种业导刊》2007,(12):47-50
小麦品种 许科1号 豫审麦2007001,河南许科种业有限公司选育,品种来源于97-042/漯麦4号. 属半冬性中晚熟品系,全生育期231天.抗寒性好,返青起身快,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一般;较抗倒伏;株型半紧凑,旗叶上举,穗层整齐;长方型穗、穗粒数较多,容重高,成熟落黄好.成产三要素为:亩穗数32.5万,穗粒数45.1粒,千粒重45.8g.  相似文献   

2.
《种业导刊》2016,(6):34-47
小麦 品种名称:枣乡158 审定编号:豫审麦2015003 申请单位:河南枣乡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杨林昌、袁献明、陈艳玲、郭亚龙、王金水等 品种来源:百农AK58/同舟麦916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中熟品种,全生育期228.3 ~ 233.2天.幼苗半匍匐,苗期叶片宽短,叶色浅绿;冬季抗寒性较好,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春季返青起身早,两极分化快,抽穗早,抗倒春寒能力一般;株型紧凑,旗叶半举、穗下节短,株高72.1 ~ 76.3cm,茎秆弹性好,抗倒伏能力强;长方型穗,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中等;耐后期高温,熟相好.产量构成三要素:亩穗数41.6 ~ 43.6万,穗粒数30.5 ~ 31.8粒,千粒重44.4 ~ 48.6g.  相似文献   

3.
一小麦品种品种名称:新麦19号审定编号:豫审麦2006001选育单位: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品种来源:(C5/新乡3577)F3d1/新麦9号特征特性:半冬性多穗型中早熟品种,全生育期215天,比对照豫麦49早熟2天。幼苗半匍匐,苗期长势壮,苗脚利索,抗寒性较好;分蘖力中等偏强,成穗率高;株型略松散,旗叶短上举,茎秆有蜡质,株高80 cm,抗倒性一般;穗层整齐,穗纺锤型,穗粒数相对较多;穗下节间长,长相清秀,成熟早,落黄较好;籽粒半角质,黑胚率5%-9%。成产三要素为:亩成穗43万左右,穗粒数36粒,千粒重38 g左右。  相似文献   

4.
(上接第4期第53页) 5.7 豫农982 5.7.1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9007. 5.7.2 选育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5.7.3 品种来源:HY9153/百农3217//豫麦49号. 5.7.4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成熟期比对照新麦18号晚2天.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株高80cm左右,株形较紧凑,旗叶短宽、上冲.穗层整齐,穗多穗匀,码密粒多,结实性好.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半角质,均匀度好,饱满度较好.平均亩穗数39.8万穗,穗粒数33.9粒,千粒重45.6g.  相似文献   

5.
<正>审定编号:国审麦2014016品种名称:农大5181申请者:中国农业大学育种者:中国农业大学品种来源:农大3097/轮选987特征特性: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53d,与对照中麦175相当。幼苗半匍匐,分蘖力较强、分蘖成穗率较高。株高78cm。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穗数666万/hm~2,粒数29.4粒/穗,千粒重43.0g;抗寒性鉴定,抗寒性较好;抗病性鉴定,中抗条锈病,中感白粉病,高感叶锈病。产量表现:2013年参加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018.5kg/hm~2,比中麦175增产9.2%。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9月25日至10月5日,基  相似文献   

6.
《种子世界》2010,(7):49-50
<正>审定编号:国审麦2009001品种名称:绵麦48选育单位: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特征特性:春性,成熟期与对照川麦107相当。幼苗半直立,生长势较旺,分蘖力强,成穗率较高。株高93cm,茎秆弹性较好。穗层较整齐,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较均匀,饱满。平均393万穗/hm2,穗粒数36.4粒,千粒重46.6g。抗倒力较好。接种抗病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用高产小麦新品种山农15号和济麦22号,在田间高产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密度对小麦穗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亩基本苗在8万~12万株范围内,随着密度增加,两品种小麦穗数增加,穗粒数、结实小穗数降低,不孕小穗率提高;济麦22号穗粒数降低幅度小于山农15号。山农15号亩基本苗12万株的密度处理的穗干物质积累率,在开花16天后显著低于其他处理;济麦22号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说明两品种对密度的反应不同,济麦22号耐密性较好,密度过大显著降低山农15号的穗粒数和穗干物质量。在本实验条件下,两品种均以亩基本苗10万株的密度处理籽粒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中麦6052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高产抗逆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半冬性中熟,幼苗半匍匐、苗壮,冬季抗寒性较好;春季发育稳健,耐倒春寒能力较好;株高约80 cm,株型松紧适中,茎秆粗壮、抗倒性强。产量三要素适中,亩穗数44.2万穗,穗粒数33.2粒,千粒重42.5 g。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0.7公斤,比对照周麦18增产3.9%;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0.6公斤,比对照周麦18增产6.2%。氮利用效率指数(NUI)为1.75,属氮高效品种。田间白粉病、叶锈病自然发病较轻,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种植。  相似文献   

9.
漯麦9号是河南省漯河市农科院培育的半冬性高产抗倒小麦新品种,2006年和2007年参加国家黄淮区试,平均每h㎡产8127kg、8076kg,增产显著,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08007.漯麦9号品种的突出特点是矮秆(77cm)、中大穗(穗长9~13cm)、产量三要素协调(穗数480万-570万/h㎡、穗粒数35~40粒、干粒重42~55g),茎秆坚韧、高抗倒伏,子粒半硬质且硬质率较高,既高产又稳产,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高肥水地块早中茬种植.  相似文献   

10.
<正>小麦审定编号:国审麦014001品种名称:淮麦33申请者: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育种者: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烟农19/郑麦991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228d,与对照周麦18熟期相当。穗数580.5万穗/hm2,穗粒数36.7粒/穗,千粒重39.2g。产量表现:2014年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934kg/hm2,比周麦18号增产  相似文献   

11.
基于形态学标记的云南小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形态学标记对云南铁壳麦、地方品种和推广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为小麦种质资源利用和遗传育种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云南铁壳麦在株高、结实小穗2个农艺性状上的变异系数在3个群体中最小;穗长的变异系数云南铁壳麦最大,推广品种最小;穗粒数的变异系数云南铁壳麦最小,地方品种最大.不实小穗的变异系数云南铁壳麦大于推广品种小于地方品种;云南铁壳麦的5个数量性状变异系数均小于总体水平.云南铁壳麦株高、穗长、结实小穗数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小,历史推广品种株高、不实小穗数、穗粒数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大,地方品种在穗长、结实小穗数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大,不实小穗数、穗粒数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小.从形态学标记聚类图中可以看出,地方品种聚类最为分散,云南铁壳麦次之,推广品种聚类最为集中,表明地方品种遗传基础多样性最丰富,云南铁壳麦次之,推广品种最窄.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沿黄稻区粳稻品种主要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明久  赵新亮 《种子》2005,24(12):18-20
选用河南省目前推广的粳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对6个粳稻品种的8个主要性状和产量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株高和一级枝梗数、穗长与穗粒数呈正相关,穗长与单位面积穗数呈负相关,且均达显著水平;(2)河南省沿黄地区粳型水稻品种中,对产量影响较大的性状为千粒重、结实率、德粒数、单位面积穗数,穗颈长、株高对产量有一定的负作用.选育粳稻品种时,在保证穗数(18万~20万/667 m2)的前提下,尽量选大粒、结实率高、穗粒数多、穗颈长、株高适中的类型.  相似文献   

13.
济麦22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育成的超高产、多抗、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2008年8月通过江苏省引种认定.2012年被列为泗阳县小麦高产增效创建栽培及主体品种. 2012年在裴圩、新袁、高渡等6镇安排6个部级高产增效创建示范区共4 400hm2,品种为济麦22.经测产有效穗682.5万/hm2,穗粒数35.4粒,按千粒重41g计算,理论产量9 906kg/hm2.其中,6个试验点有效穗720万/hm2,穗粒数38粒,按千粒重41g计算,理论产量11 217kg/hm2,已申报省农委专家验收组验收. 1 特征特性 济麦22全生育期233d,较对照淮麦26迟熟1d;半冬性,幼苗半匍匐,株高75cm,株型紧凑,叶片较小上冲,抗寒性好,抽穗后茎叶蜡质明显,长相清秀,茎秆弹性好,抗倒伏,抗干热风,熟相好;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硬质饱满;有效穗720万/hm2,穗粒数38粒,千粒重41g,容重800g/L.中抗白粉病,感纹枯病.赤霉病较轻.  相似文献   

14.
<正>航麦247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农作物航天诱变技术改良中心利用航天诱变与细胞工程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育成的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201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16029。特征特性:冬性,全生育期253天,比对照品种中麦175晚熟2天。幼苗半匍匐,分蘖力较强、分蘖成穗率较高。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平均株高69.4cm,穗数726.3万/hm~2、穗粒数28.6粒、千粒重39.2g。2013、2014年品质测定结果:硬度指数为66/64;容重为744/763g/L;蛋白质含量(干基)为15.9%/14.7%;湿面筋  相似文献   

15.
高产优质多抗冬小麦品种临远8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遗传基础、生长发育、抗逆性等方面阐述了临远8号的特性。结果表明:该品种丰产稳产、适应性好,其平均产量比对照烟农19增产6.5%~8.5%,增产点次率92.9%~100%;该品种中早熟,株型紧凑,茎秆弹性好,较抗倒伏;一般每hm2穗数58万左右,穗粒数32~38粒,千粒重42g左右;抗冻、抗病性好,品质优。目前,该品种已在临汾、运城和晋城等地累计推广种植32.6万hm~2,已成为晋南麦区的主栽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产量与食味品质的关系比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试验采用辽宁省近年来主栽的13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产量与品质间的差异和相互关系,以期为高产优质栽培及育种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产量为:密穗型>中间型>散穗型.密穗型品种的成粒数、总颖花数均高于散穗型品种.密穗型品种的食味值高于散穗型品种;密穗型品种的蛋白质含量低于散穗型品种.着粒密度8.5~9.2粒/cm,320万~330万穗/hm2,每穗颖花数150~170个,成粒数达125~150粒/穗,产量和食味品质均能达到较高水平,因此,中间类型品种具有更高产优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灰色关联分析在小麦品种抗旱性鉴定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6个小麦品种8个主要农艺性状与抗旱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关联度大小依次为不育小穗>小穗数>千粒重>穗下节长>穗粒数>有效穗数>株高>最高群体;在选育抗旱性品种时应适当提高株高,最高群体,同时注意有效穗数、 穗粒数、穗下节长的选择;品种抗旱性强弱依次为豫麦48号>洛旱2号>豫麦2号>晋麦54>豫麦49>豫麦18。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江苏省方强农场2006-2012年6a间的小麦品种试验和扬辐麦4号高产示范田90份产量及产量结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扬辐麦4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及产量构成,研究江苏沿海垦区扬辐麦4号超高产主攻方向.结果表明:扬辐麦4号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产量三要素结构合理;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三因素与产量相关顺序为每穗实粒数>单位面积有效稳数>千粒重,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通径系数为1.5787,每穗实粒数通过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对产量的的负作用有一定的抵消;实现高产更高产的栽培策略是保证32~33万穗/667m2最佳单位面积有效稳数的基础上,主攻大稳争粒重,发挥该品种的最大产量潜力.  相似文献   

19.
王怀苹 《中国种业》2003,(12):12-12
开麦18号是由开封市农科所与浚县种子公司联合选育的小麦新品种,品种来源为(开麦64×89中170)F1×(开1003×温麦2540)F1。该品种丰产稳产,综合抗病能力强,适应性广,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1特征特性属半冬性大穗大粒型中熟品种。幼苗长势健壮,分蘖力强,成穗适中。耐寒性好,耐旱、耐瘠性强。株高75cm左右,株型紧凑,田间长相清秀,秆硬抗倒,长方型大穗,小穗排列紧密,长芒、白壳、白粒、偏角质,容重802g/L,籽粒商品性好。抗条锈病、白粉病,高抗纹枯病,成熟落黄好。产量三要素协调,一般667m2成穗35万~42万之间,穗粒数40~50粒,千粒重47g以上…  相似文献   

20.
皖北地区小麦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计表明豫麦18、皖麦19播种面积达60%左右。这些品种大部分已繁殖3~5代,种性退化严重,表现为穗型变小,穗粒数少,是制约高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