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利用普通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去壳种子,诱导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用N6+1mg/L2,4-D液体培养基进行悬浮培养继代。疣粒颗生稻愈伤组织生长很快,每周至少继代培养1代,有时甚至要继代2次。疣粒野生稻愈伤组织继代培养1年后分化能力仍然很强;普通野生稻愈伤组织继代8个月后分化能力开始下降,至10个月后分化能力完全丧失。在所用的11种培养基中,N6+1mg/L 6-BA 0.5mg/L NAA诱导疣粒野生稻愈伤组织再生绿苗效果最好,诱导率为70%。1994年采集到的普通野生稻的种子,在本实验中(1997年)被用来诱导愈伤组织,其再生绿苗率平均仅为4%,比1995年用该种子进行原生质体培养的再生率(平均23%)低,这可能与所用的诱导愈伤组织的种子保存时间(3年)太长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2.
疣粒野生稻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成苗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疣粒野生稻是优异的稻种资源。目前用常规方法及分子标记技术利用其有利基因还非常困难 ,体细胞杂交技术是一条比较可行的途径 ,但疣粒野生稻是一种典型的难培养植物 ,体细胞杂交的前期研究非常重要。本研究以疣粒野生稻的成熟种子为外植体 ,采用不同的培养基诱导愈伤组织 ,并对愈伤组织的状态进行改造 ,结果表明 ,NB2 培养基最适宜于诱导愈伤 ,添加 0 .1% PG及 0 .2 m g/ L KT有利于愈伤状态的改造 ;愈伤分化时采用 NBK2 培养基效果好 ,绿苗分化率高 ;采用 A2 及 NB2 液体培养基振荡培养 ,获得了理想的疣粒野生稻胚性细胞悬浮系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普通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建立了野生稻的细胞种质库和无性繁殖系库,并获得普通野生再生植株,为野生稻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高花药培养效率粳稻杂交组合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粳稻杂种F1的花药培养效率,利用3个常规品系对6种花药培养诱导培养基进行了筛选,用筛选出的培养基对25个粳稻杂交组合F1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并对这些杂交组合的培养力和花培苗的自然结实能力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所用的6种培养基中SK3培养基的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平均为12.42%;不同F1杂交组合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化率、自然结实株率变幅分别为12.40%~58.76%、2.01%~58.15%和6.25%~100.00%,平均分别为35.60%、21.55%和54.07%;不同杂交组合的花药培养力和花培效率具有很大的差异,变幅分别为0.76%~16.40%和0.05%~9.57%,平均分别为7.04%和3.81%;筛选到培养力在10%以上的杂交组合6个,培养效率在6%以上的杂交组合5个。  相似文献   

5.
用15个云南栽培稻与元江,景洪普通野生稻杂交,对20个组合的F2代分离群体的决策性状频率分布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元江普通时取生稻比景洪普通野生稻更为原始和保守,F2代呈现显著性基因频率较高;(2)云南优异稻种资源及其灿粳分化中存在较复杂的基因多样性,(3)云南稻作育种骨干亲本及其收良品系是改良云南普通野生稻株型差的良好亲本,利用元江普通野生稻作亲本可望获得遗传基础较宽的群体。  相似文献   

6.
小麦花药培养中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绿苗分化率低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问题.本试验表明,在NT_5-1培养基中附加1.5g/1人参粉后,能显著提高普通小麦和八倍体小黑麦花粉愈伤组织诱导率.其中普通小麦花粉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2.98%(对照为1.49%),出愈时间(22天)较对照早3天,唯绿苗分化率(19.21%)低于对照(28.5%);八倍体小黑麦花粉愈伤组织诱导率达15.86%(对照为8.33%),出愈时间(25天)比对照提早4天,绿苗分化率(4.26%)亦高于对照(3.33%).  相似文献   

7.
疣粒野生稻原生质体再生小植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特有的疣粒野生稻成熟胚和幼穗作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 ,挑选致密颗粒状愈伤组织建立胚性细胞悬浮系并分离原生质体 ,将原生质体固体包埋后添加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在培养过程中调节培养体系渗透压诱导产生胚状体 ,成功得到疣粒野生稻的原生质体再生植株 ,对提高原生质体再生频率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获得品质优良的愈伤组织是野生稻资源离体保存和遗传转化的基础。以高秆野生稻为材料,通过采用N6D与NB为基础培养基,研究不同浓度激素组合对高秆野生稻愈伤诱导的影响,并分析比较优质胚性愈伤组织分化成苗的情况。结果表明,以N6D为基础培养基,2,4-D浓度为2.0 mg·L-1的培养基诱导高秆野生稻的出愈率最高,达到50.00%。以NB为基本培养基,最优激素组合为2.0 mg·L-12,4-D+3.0 mg·L-1NAA+3.0 mg·L-1IAA+1.5 mg·L-1KT,出愈率为35.0%,愈伤直径为0.43 cm,愈伤色泽淡黄,质地紧密。说明适宜的激素组合能够诱导高质量的高秆野生稻胚性愈伤,良好的胚性愈伤在MS分化培养基上的分化率为60.0%。通过培养基改良的方式可建立高秆野生稻脱分化与分化的离体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9.
采用癸、C172种培养基进行了9 a的小麦花药培养脱分化试验,共计接种杂交组合505个。结果表明,癸培养基愈伤组织平均诱导率为5.36%,C17培养基为4.38%,癸培养基比C17培养基的诱导率提高了22.4%,且愈伤组织诱导率较稳定,二者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试验表明,癸培养基是适宜于黄淮麦区的小麦花药培养的脱分化培养基。  相似文献   

10.
从几种野生稻的花药中培养出单倍体植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液体漂浮培养方法,对六个物种的野生稻进行花药培养。从五个物种的野生稻花药诱导出花粉愈伤组织,并从四个物种的野生稻愈伤组织分化出小植株。检查根尖染色体数,均为单倍体,2n=x=12。其中三个物种,即Oryza sativa f. spontanea,O. nivara,O. rufipogon的花药培养,以前尚无成功的报道。  相似文献   

11.
普通野生稻褐飞虱抗性遗传纯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普通野生稻褐飞虱抗性遗传的稳定性,筛选出抗性稳定的野生稻种质,为水稻抗褐飞虱育种提供抗源.[方法]对从46个原生地采集获得的1591份野生稻植株进行褐飞虱抗性分析,并选择具有抗性的野生稻材料通过套袋自交或花药培养分析其后代抗性遗传纯合表现.[结果]收集的野生稻材料主要为杂合体,其自交一代的生长习性和芒性等发生明显分离.在1591份普通野生稻中,仅有30份材料对褐飞虱具有抗性,其抗性等级为3~5级,大部分为5级.在11份抗性材料的自交后代中,Z1~Z3均存在褐飞虱抗性分离,部分材料在Z4抗性表现稳定;有5份材料抗性从3级提高到1~3级,有4份材料抗性从5级提高到1~3级,有两份材料抗性从5级提高到3级.普通野生稻材料2174花药培养结果表明,6000枚花药经离体培养、诱导,可获得125块独立起源的愈伤组织,分化出8丛双倍体绿苗和两丛单倍体绿苗,愈伤组织诱导率仅为2.0%,绿苗分化率为6.4%.8个独立起源的花培后代中有6个株系抗性等级为5级,有两个抗性等级达到抗的水平(3级),未发现具有1级高抗水平的植株.[结论]普通野生稻通过套袋自交和多代抗虫鉴定,可以获得稳定的高抗抗源,可以明显提高普通野生稻的褐飞虱抗性水平.花药培养有利于加速野生稻抗性遗传纯合,缩短后代筛选时间.  相似文献   

12.
中国普通野生稻和亚洲栽培稻核基因组的遗传分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来自中国5个省(自治区)39份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和33份亚洲栽培稻(O.sativaL.)的核DNA的RFLP分析,探讨了中国普野籼粳分化及其与栽培稻之间的遗传分化关系。结果表明,在核DNA分化上,中国普野可分为原始普野型、偏籼型和偏粳型。中国普野因地理分布不同,其遗传分化表现出多态性;江西东乡和湖南茶陵以及部分云南江普野既不与籼稻聚在一起,又不与粳稻聚在一起,而独聚一类,其形态上亦比较原始,属于原始祖先型;广东、广西普野则表现为偏籼或偏粳。本研究认为籼粳演化多途径的。  相似文献   

13.
百合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百合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技术,着重介绍了百合离体快繁、愈伤组织与植株再生、体细胞诱导等方面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4.
野生稻抗稻白叶枯病性(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的评价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1987-1992年用水稻白叶枯病3个菌系HB84-17、T1和P1,用人工剪叶法鉴定了来自我国江西、湖南、云南、福建、广东、广西6个省(区)及国际水稻研究所、泰国、孟加拉、上沃尔特的13个野生稻种共871份材料的抗性。参试的12份疣粒野生稻(O.meyeriana)全部高抗,斑点(O.punctata)、阔叶(O.latifolia)、小粒(O.minuta)、药用(O.officinalis)、长雄蕊(O.longistaminata)、高秆(O.alta)、普通野生稻(O.rufipogon)和非洲栽培稻(O.glaberrima)等8个种内也有许多编号的抗性颇佳。如药用和长雄蕊野生稻的高抗材料分别占其参试总数的49.8%和38.9%,而普通野生稻中的高抗材料很少。在重复测定的61份包括药用、长雄蕊和普通野生稻3个种中,发现22份材料高抗栽培稻都不能抵御的一个广谱致病菌系P6,其中很可能存在栽培稻所缺乏的新的抗性基因。至于普通野生稻的抗性则表现多种多样,除少数有一致和较稳定的全生育期抗性外,许多材料表现同一编号不同株的 抗感反应各异和同株同生育期抗性异型。本文还讨论了不同染色体组的野生稻种的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5.
将10个特选的水稻品种的离体培养特性与模式品种台北309进行了比较.试验发现在培养基含有2mg/L的2,4-D的情况下添加0.5mg/L的BA对爪哇稻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显著有利,而对其他品种的正向作用不大或反向作用明显.虽然华航1号和华航3号的愈伤组织和台北309一样能够在没有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上再生植株,但再生效率很低.在含有BA的培养基上所有品种的愈伤组织都能够再生出更多的植株,添加铜元素对部分品种的植株再生也有促进作用.先将愈伤组织进行分化预备培养然后才进行植株再生培养能够取得最好的植株再生培养效果.本研究结果表明,采取适当的方法能够显著改善大多数品种的培养反应.经过比较筛选出离体培养特性与模式品种相似的优质籼稻品种水晶占和台湾香占,可以作为利用生物技术进行品种改良的材料.  相似文献   

16.
以福州"宋荔"等部分荔枝古树花药为试材,进行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结果表明,胚性愈伤组织诱导与植物激素的类型、浓度及其组合密切相关,大部分荔枝古树单株花药在M2中诱导率比M1高;同一培养基,不同荔枝古树单株间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差异较大,在M1中,X11诱导率高达79.55%,H3的诱导率为0;刚诱导的愈伤组织胚性强,同一荔枝古树单株在不同培养基中体胚发生量不同。诱导出来的胚性愈伤组织在M1和M2培养基上,黑暗中交替培养4代后,转接到M1和M2激素减半的培养基中,于弱光下交替培养,可长期保存。  相似文献   

17.
广西野生稻种质在高蛋白育种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15份栽培稻为母本,16份含有高蛋白质的普通野生稻为父本,通过杂交,将野生稻高蛋白基因导入栽培稻中,把获得的9个高蛋白组合进行花药一次培养,平均愈伤组织诱导率3.70%,平均绿苗分化率6.69%,并获得一批性状与栽培稻接近但蛋白质含量高于母本的高蛋白花粉植株,为水稻高蛋白育种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中国野生稻多样性的评价与保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生稻资源在水稻育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天然的基因库.中国现有普通野生稻、药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分布,均已成为濒危物种.因此,对现存野生稻资源的多样性进行全面深入评价和科学有效地保护刻不容缓.同时,野生稻的多样性研究对其自身的遗传进化探讨以及在遗传育种上的利用有着重要意义.现有的研究表明,中国野生稻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切实有效的多样性保护方法也在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回顾了近年来有关中国野生稻多样性的评价与保护研究成果,并讨论了存在的问题与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9.
The effect of varieties and media compositions on callus induction from rice anther and subsequent plant regeneration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allus induction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different media, but mostly depended on genotypes; mean frequency of callus induction on F1 hybrid varieties showed that the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100 mg · L-1 concentration of the proline was useful for callus induction; when the anther derived callus sub-cultured on MS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B...  相似文献   

20.
普通野生稻和亚洲栽培稻核基因组的RFLP分析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24  
 本研究通过对来自亚洲10个国家的122份普通野生稻(O.rufipogon Griff.,简称普野,下同)和76份亚洲栽培稻(O.sativa L.)的核DNA RFLP分析,探讨了中国普野与南亚、东南亚普野,普野与栽培稻以及籼粳之间的遗传分化关系。结果表明,籼粳分化是栽培稻核DNA遗传分化的主流。在核DNA分化上,中国普野可分为原始普野型,偏籼型和偏粳型;南亚普野只有原始普野型和偏籼型,没有偏粳型;东南亚普野有原始普野型和偏籼型,还可能有偏粳型。中国普野因地理分布不同,其遗传分化表现出多态性,江西东乡和湖南茶陵以及部分云南元江普野既不与籼稻聚在一起,又不与粳稻聚在一起,而独聚一类,其形态上亦比较原始,属于原始祖先型。广东、广西普野则表现为偏籼或偏粳。根据中国、南亚、东南亚普野的遗传分化关系,再次论证了中国和南亚(以印度为中心)是栽培稻起源演化的两个原始中心,并提出了籼粳演化应该是多途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