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按照借款目的及渠道将农户受到的信贷约束进行细分,基于农村微观调研数据分析不同类型信贷约束对农户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生产投资对农户收入具有促进作用,受到正规生产性信贷约束对农户收入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较高消费支出水平家庭的非基本消费支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主要用于购建房支出的正规消费性借款的满足减少了家庭消费资金对生产投资资金的挤占,增加了家庭生产投资的支出,正规消费性信贷约束对农户收入也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非正规消费性信贷约束对中等消费水平家庭的非基本消费支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2.
利用2013年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与生活状况调查数据,采用灰色关联方法对我国农民工家庭、城镇家庭和农村家庭的消费结构和收入之间的综合关联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家庭的生活质量相对较低,仍以生存性消费为主。由于工作的不稳定、社会保障的缺失,农民工家庭的一些不确定支出与可支配收入的关联度较高。居住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较高,但是与收入的关联度相对较低,表明农民工在居住方面的潜力较大。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9):201-204
新农合作为一项广覆盖的社会保护措施,其在降低农村低收入家庭脆弱性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实际影响因家庭支付能力不同而存在分化。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三期微观面板数据,根据消费均值和消费波动模型测算了农村低收入家庭的脆弱性,并在区分全样本家庭和有灾难性医疗支出样本的前提下,估计了新农合制度的实施效果。结果显示:总体上,新农合制度仅对低贫困标准下低收入家庭脆弱性有显著降低作用,但针对有灾难性医疗支出家庭,其脆弱性随新农合报销比例的提高而减少。因此仍然需要扩大新农合病种报销范围,提高报销比例以缓解疾病风险对农村低收入群体的冲击。  相似文献   

4.
王建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2,(11):6857-6858
基于统筹城乡视角,研究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选取1985~2008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性消费支出的相关数据,建立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生活性消费支出的回归模型,运用计量软件对其进行回归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居民当期消费与当期收入、滞后1期的消费、滞后1期的收入之间不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且存在短期均衡关系,当期收入是决定本期消费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政策建议,以提高我国农村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5.
基于统筹城乡视角,研究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选取1985 ~ 2008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性消费支出的相关数据,建立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生活性消费支出的回归模型,运用计量软件对其进行回归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居民当期消费与当期收入、滞后1期的消费、滞后1期的收入之间不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且存在短期均衡关系,当期收入是决定本期消费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政策建议,以提高我国农村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6.
农村能源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国内关于农村家庭能源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农村能源开发潜力评估、农村家庭用能消费模式、影响农村家庭用能消费的因素、农村家庭用能技术、农村家庭用能消费的生态环境效应、农村能源政策和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与建设问题等方面。为了给中国农村能源的深化研究与合理利用提供参考,综述了国内有关农村家庭能源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已有研究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不足,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政府财政支农支出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关系一直是经济界争论的焦点。基于1978—2009年度时间序列数据,从宏观和动态的角度,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我国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村居民收入以及消费之间的关系。动态分析表明,财政支农支出对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影响不同,短期看,财政支农支出促进了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但对农村居民消费则具有挤出效应;长期看,财政支农支出不仅可以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并且对农村居民消费也会产生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淑芳  郭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2,(13):7932-7933,7936
论述了促进粮食主产区农民家庭生活消费增长的重要意义: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归宿;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分析了粮食主产区农民家庭生活消费增长的限制因素,主要是:农民家庭纯收入绝对量低,持续增加难度大,生产消费支出逐年上升,养老、医疗、教育等支出负担沉重,不良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短期难以改变等。提出了通过国家财政倾斜,粮食生产适度规模化和产业化,提升农户特别是劳动力素质等促进农民家庭生活消费较快增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利用中国2000—2015年农村社会保障和消费等统计数据,以生命周期消费理论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农村社会保障消费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及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供给的消费效应。研究表明,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呈现较快的增长,地区差异明显,地区之间的差距逐步扩大;东、中、西部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具有挤入效应,且东部地区的挤入效应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储蓄率、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社会保障收入、上一年人均消费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产生了显著影响;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农村居民收入分配不同,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10.
以1990—2009年农民生活性消费支出、农业贷款、乡镇企业贷款数据为依据,对3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协整分析、格兰杰检验,并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研究表明,3者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农村农业贷款、乡镇企业贷款对农民人均生活性消费支出增长均有正向作用.乡镇企业贷款是农业贷款的格兰杰原因,农业贷款是农民生活性消费支出的格兰杰原因.从短期来看,农民生活性消费支出自身滞后一期的数值对本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业贷款对农民生活性消费支出有一定的时滞影响.  相似文献   

11.
韦敬楠  朱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3,(29):11924-11925,11927
分析了我国重点高校农村籍大学生比例下降的原因,包括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失衡且差距大,重点高校招生制度不合理及不同地区大学学费存在差异,户籍制度改革及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阐释了重点高校农村籍大学生比例下降对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加剧城乡学生就业质量差异,农村大学生就业处于劣势地位;城乡学生就业质量差异导致社会阶层分化,加剧社会贫富差异;可能影响农村高中教育可持续发展,城市学子留学热潮继续升温。  相似文献   

12.
政府支出对扩大农村消费的动态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到底会产生挤出效应还是挤入效应一直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再度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扩大国内需求。本文运用可变参数模型就1992~2006年政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了动态分析。研究发现:1992~1994年,政府支出对农村居民的消费产生挤出效应;1995~2006年,政府支出对农村居民的消费产生挤入效应,且这种挤入效应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从总体来看政府支出有利于促进农村消费需求的增长。因此,我国当前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对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是有效且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费是高等教育办学的重要来源,目前高校学生人数成倍增长,办学层次和学费种类管理日益复杂化、多样化,给学费收取工作增加了许多难度。本文阐述了现阶段学生收费的特点,分析了学生收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高校学生收费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农户是农村经济的微观基础,其生产和消费活动会对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产生重要的影响。以西辽河流域为案例区,基于参与式结构访谈工具等方法,对农牧户进行了系统调查,分析西辽河流域不同生计方式农牧户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生态足迹方法,计算不同农牧户类型的生产与消费特征,探讨农牧户生产与消费足迹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西辽河流域不同类型农牧户在家庭规模、劳动力配置、年龄结构、教育水平、收入结构和土地利用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别。2)西辽河流域不同类型农牧户生产和消费足迹存在显著差异性。就生产特征而言,农业户以人均谷物和蔬菜生产最多,牧业户以人均肉类和奶类产量最多,半农半牧户以人均薯类生产最多。从消费状况来看,农业户以人均谷物消费量最多,半农半牧户以人均蔬菜消费量最多,牧业户以人均肉类和奶制品消费量最多。3)西辽河流域农牧户人均生产足迹为4.301 7 hm2,人均消费足迹为0.613 5 hm2,生产足迹远高于消费足迹。其中牧业户的生产足迹和消费足迹远远高于农业户和半农半牧户。4)农牧户生产足迹和消费足迹与人口特征、经济特征和资源禀赋特征显著相关,并具有差异性。研究表明,草地生态足迹在西辽河流域牧业户生态足迹中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陈萌  夏方舟  严金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796-22798,22803
基于对江苏省常熟市和江都市农户的调研,对不同区域农产品市场发展情况下,微观经济主体——农户的商业决策、生产行为进行研究。选取江苏省常熟市、江都市7个村的农户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获得数据对理论进行判断与验证,探索农产品市场发展、农户行为和农户收入之间关系,建立农产品市场对农户人均收入影响的计量模型。研究发现,江苏省内不同地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相同因素在不同地区作用效力不尽相同;农户收入结构、市场化发展对农户人均总收入影响比较大;种植结构对于人均农业收入的影响显著。进而提出推进农产品销售市场的建设,加强市场信息透明化公开化,合理调整农户生产结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北京市郊区345户农户调研数据,实证分析农地流转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首先,农地流入显著提高了农户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农地流出则对农户收入水平影响不显著。农地流入概率每增加1%,家庭人均收入提高67.55元。其次,农地流入对0.6和0.8分位数家庭人均农业收入显著为正,对其他家庭收入作用不显著。农地流出对0.6和0.8分位数家庭人均农业收入和人均非农收入作用分别为显著为负和显著为正,对其他家庭人均农业收入作用不显著。因此,农村家庭存在农业剩余劳动力,且存在一定的资源错配。政府应继续鼓励北京市郊区农村农地流转,持续提高农村地区非农就业力度,提升农村农地和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7.
王杰  蔡志坚  吉星 《世界农业》2022,(3):109-122
在新冠肺炎疫情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农村创业成为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下,研究生计资本对农村家庭非农创业和农业创业的影响,并就改进的家庭生命周期模型,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家庭生命周期阶段下生计资本对家庭创业行为的异质性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①生计资本对农村家庭非农创业、农业创业和多行业创业行为都有促进作用,其中人力资本对非农创业和多行业创业行为的边际贡献最大,物质资本对农业创业行为边际贡献最大。②家庭生命周期对农村家庭非农创业和农业创业行为都有影响,其中相比较其他家庭,抚养期和负担期的家庭开展非农创业活动的可能性最高,抚养期和稳定期的家庭从事农业创业活动的可能性最高。③处于不同家庭生命周期阶段的非农创业和农业创业行为影响因素有较大差异。④生计资本对农村家庭非农创业和农业创业绩效有正向影响。为了更好地应对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可从农村家庭生计资本改善上实施政策,建议把握各类家庭的规律和特点,使政策更为精准地定位到家庭需求,从而使得政策更有效率。  相似文献   

18.
Financial support is a crucial part of China's poverty alleviation effort. Thus, it is vital to understand how formal credit impacts income growth in rural households. In 2012, 2015, and 2018, a survey was conducted to obtain a panel dataset of 592 rural households from 6 poverty-stricken counties in western China, including counties in Guizhou, Yunnan, and Shaanxi provinces. We use the data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formal credit on rural household income and the mechanism that underlies this effect. We find that formal credit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rural households' income in deprived areas in western China. Furthermore, formal credit promotes the reallocation of household labor from the agricultural sector to the non-agricultural sector and changes rural households' decisions about investment-consumption behavior. These are the drivers of changes in the amount and structure of household income. Further analyses show that formal credit may widen income inequality among rural households in western China's deprived areas.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households, such as different levels of material capital, human capital, and social capital, bring about differences in the effects of formal credit on income growth. This study emphasizes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formal credit is an essential strategy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in underdeveloped areas, but policymakers should not excessively interfere with the financial market.  相似文献   

19.
“为社会服务”是高校除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之外的第三大职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高校肩负着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文章通过分析地方性本科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阐述地方性本科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服务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的内容和要求,旨在促进地方性本科院校社会职能在新形势下的发挥,为完善并提升地方性本科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指明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欠费是近年来高等学校普遍面临的重要问题。高校学生欠费数额巨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等学校各项教育事业的正常开展,使学校办学陷入困境。本文对学生欠费原因进行剖析,并就高校如何走出学生欠费催缴困境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