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养猪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是所有养殖场(户)的共同愿望,但是部分养殖场(户)难以适应生猪市场价格波动的变化,出现逢高追逢低减的不良养殖状况,为保证西昌市生猪养殖稳定、健康发展,养殖户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对西昌市礼州镇、兴胜乡、小庙乡的部分生猪规模养殖户和散养户进行调查,通过调查,笔者认为生猪养殖户养猪获利有如下要诀: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不同规模生猪养殖成本以及生猪价格周期波动规律的分析,指出小规模和散养具有经营上的灵活性,小散养殖户应当放弃市场风险无法防范的错误观念,密切关注生猪价格的变化,采用灵活补栏策略,根据对价格走势的预测调整补栏量。文章最后对小散养殖户如何选择补栏时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散养户具有自给部分饲料资源和经营上的灵活性以及可形成生态良性循环体系的基础优势。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生猪养殖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生猪规模化养殖取得长足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家庭散养户的生存状况不断恶化,疫病流行成为家庭散养户最无法抗拒的亏损因素,养殖成本的大幅度提高和生猪价格的剧烈波动也使散养户的养殖风险骤升,加之政府的奖励、扶持政策又相对较少受惠,并在生猪销售价格上常处于劣势,使散养户的发展举步维艰。但就目前我国生猪生产的实际情况来看,生猪养殖  相似文献   

4.
我国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的规律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分析了自1996年以来我国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的规律,对症下药,提出一些缓解和解决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的建议和对策,以期帮助生猪养殖户、养殖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跳出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的怪圈,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对北京郊区生猪养殖场(户)调研获得的数据资料,实证分析生猪养殖场户的用地类型、用地效率、用地需求以及对相关用地政策,得到的主要结论是生猪规模养殖相对于散养土地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但生猪规模养殖却普遍存在用地难的问题,由此提出对符合规定的生猪规模养殖用地按农用地管理和尽快将村内散养户迁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畜禽的养殖规模,逐渐由散养户、中小规模向大型化、集约型养殖规模转变,但中小规模养殖和农村散养户仍是我国现阶段的养殖主体,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在大型养殖场,但难点在中小规模养殖场和农村散养户,目前,在我国以中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大部分地区生猪、猪肉出现价格波动,山羊、羊肉价格也随之引起较大的上涨波动。它会不会步及生猪后尘?规模养殖会不会代替散养户?会不会造成山羊、羊肉价格暴涨呢?这个问题引起了国务院以及各级政府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后,一时间养殖业成为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一些学者、专家除对生猪、猪肉价格暴涨原因进行了分析外,对其它牲畜的养殖,  相似文献   

8.
武深树 《饲料广角》2014,(21):12-15
<正>推进生猪生产由传统养殖向现代养殖、由分散养殖向适度规模养殖转变是生猪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生猪散养户大量退出,规模养殖户迅速发展,推进适度规模的标准化养殖已成为现代生猪产业发展的主题。本文根据湖南省畜牧水产局《畜牧业统计年报》有关生猪规模养殖的统计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9.
1 奶牛散养与规模养殖效益对比分析 2005年度,奶牛规模场(区)一头成年奶牛年平均收益比散养户高2904元、占散养户年平均收益的27%;总成本比散养户高1289元、占散养户总成本的19%;纯利润比散养户高1615元.占散养户纯利润的40%。  相似文献   

10.
当前养猪生产的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生猪和猪肉价格波动频繁,养殖业将如何发展,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规模饲养是今后养猪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据农业部统计,2008年我国生猪规模养殖比例仅达50%,而世界上生猪养殖发达国家的规模养殖比例高达80%,这些国家很少出现生猪价格暴涨暴跌的现象,因为规模养殖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要强,而且对市场投入会有一个基本的定位。而散养户没有预见性,通常习惯按照当前市场行情来按排自己的生产,没有能力预测未来的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生猪养殖行业正处于从散养模式向规模化饲养逐步过渡阶段,将在相当长时间内呈现出规模养殖与散养模式并存的局面,我们所面临的生猪疫病防控压力依然严峻,特别是中小规模猪场,由于规模养殖技术不足,仍然使用老的养殖经验进行管理,往往出现疾病暴发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虽然规模养殖较散养户易于管理,但因养殖密度大、疾病  相似文献   

12.
随着奶牛散养效益的下降以及社会对环境保护的关注,我国的散养户逐渐退出,奶牛规模养殖成为必然。在这一过程中,散养户的利益该如何保障,他们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3.
自1985年放开肉类市场以来,我国生猪市场开始呈现周期性波动。特别是近10多年来,生猪市场价格及生猪养殖效益周期性波动更为明显,已经历了三个完整的波动周期,目前正处在第四个周期的高价阶段。生猪生产的波动现象各国都有,但像我国这样的大幅振荡是少见的。生猪周期波动使生猪生产者、猪肉加工和流通企业面临着无法回避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四川畜牧兽医》2009,36(12):17-17,20
1猪肉价格大起大落的原因分析 1.1生猪养殖的周期性决定了生猪价格的周期性波动 如同大部分农产品一样,生猪价格波动具有周期性特征。生产者往往根据上一轮产品的价格来决定下一轮的生产规模,在价格高涨的时候,农户大量跟进。但由于产量提升的时滞性,生产者盲目扩张规模往往导致供过于求,从而造成价格大幅度下挫。  相似文献   

15.
生猪养殖成本不但是影响生猪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也是体现当地生猪养殖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标。文章在测算2020年重庆市不同生猪规模养殖场(户)养殖成本的基础上,对生猪养殖成本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从养殖规模来看,养殖成本并不是完全随着养殖规模的增加而减少,生猪小规模和大规模养殖较散养和中规模养殖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从成本构成来看,仔畜费和饲料费是生猪养殖成本的核心环节,控制好仔畜费和饲料费对养殖场(户)的节本增效将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农村散养仔猪饲养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农村散养户还比较多的原因是养猪数量少、规模小,很少采用先进养殖设备和严格的饲养管理制度;意识淡薄,饲养管理知识缺乏,传统养殖习惯还没太多的转变,所以农村散养仔猪的饲养管理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2014年8-9月,对云县生猪存栏和出栏、3个行政村中的60个散养户及12个规模化养殖户进行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散养户发展速度快,仍然是云县生猪养殖的主体;坝区、半山区和山区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提升差异显著;规模化养猪的技术提升速度快,效益比散养户好;云县生猪产业发展稳健,已经由原来增加基数转变为提质增效;全国的生猪养殖快速向规模化方向发展,但云县的散养户能繁母猪和出栏商品猪还在增长,散养还将继续存在很长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生猪规模养殖与农户散养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分析了近20年我国生猪规模养殖和农户散养模式的规模经济效应、经济效益和要素替代关系,从经济学角度解释了规模经济是我国规模养殖模式加速发展的原因。同时发现农户散养的平均生产成本与规模养殖接近,因此农户退出生猪养殖的主要原因不在于生产成本方面;农户散养生猪的资产专用化程度低,退出市场灵活,对规模养殖模式具有减震的作用;农户散养可利用劳动力兼业或以机会成本较低的相对弱质劳动力为主,在增加人工成本的同时也节约了农村稀缺的资本投入;农户散养的精饲料节约,对于解决日益严峻的全球性粮食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仅从经济角度分析,规模养殖和农户散养存在明显的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19.
《畜牧市场》2007,(10):12-13
当前肉价飞涨的问题,普遍的看法是三个原因造成的,即饲料原料价格上涨、生猪生产的周期性波动以及疾病风险导致生猪饲养量下降。但专家经过深入研究发现,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农村传统庭院生产方式已经落后,农村散养户正快速退出养殖业,直接原因是养猪的比较效应下降,"蓝耳病"严重挫伤了养猪者的积极性,导致养殖总量下降,最终造成生猪的供求关系失调,猪肉价格走高。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是我国的传统牧区,奶牛养殖历史悠久,其奶牛存栏、生鲜乳产量均居全国第一,是我国重要的生鲜乳主产区。奶牛养殖也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支柱产业之一,因此当地政府对其重视程度远高于其它地区。在我国的奶业发展进程中,内蒙古的地位十分特殊。但是,内蒙古奶牛养殖一直以散养户为主,奶牛养殖小区和规模化奶牛场是近年才发展起来的,但发展速度较快。为了摸清内蒙古奶牛养殖中规模化养殖、养殖小区养殖和散养户养殖这三种模式的生产管理现状,以及奶站的质量监管状况,本调研组在内蒙古奶业管理部门的协助下,对呼和浩特市和林县、赛罕区、土默特左旗,包头市九原区、土默特右旗,乌兰察布市凉城县,锡林郭勒盟多伦县的几十家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散养户进行了走访调研。上述地区都是内蒙古的奶业主产旗县,奶牛养殖规模大,人员集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