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稻鸭共生模式是一项优质、高效、环保的动植物共生生态农业,其中就鸭的饲养模式而言,它既不同于野生状态,又不同于舍饲条件,是一种半人工饲养、半自然生长的饲养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稻田能为鸭的生长提供健康生长的自然环境,通过少量补  相似文献   

2.
稻鸭共生模式对绍兴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探讨稻鸭共生模式与地面常规平养模式及稻鸭共生模式下不同饲养水平对绍兴鸭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稻鸭组鸭与对照组鸭相比,在体重、日增重、饲料转化比等指  相似文献   

3.
稻鸭共生对鸭肉品质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云南麻鸭为试验材料,分别在稻鸭共生(稻鸭组)和常规网上平养(常规组)两种饲养模式下饲养至体重达1.8 kg,测定其常规肉品质和部分屠宰性能.结果表明:①两组间鸭肉失水率、嫩度、熟肉率、肉色亮度值和红度值无显著差异(P>0.05);稻鸭组的pH值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肉色黄度值B极显著高于常规组(P<0.01).②两组间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肉率差异不显著(P>0.05);稻鸭组的皮脂厚、腹脂率比常规组分别降低了18.52%、11.76%(P<0.05);腿肉率提高了11.40%(P<0.05).③稻鸭组的生长速度明显慢于常规组.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查阅和学习相关资料,研究相关实验内容,对中国"稻鸭共育"生态养殖模式进行了阐述与总结。主要简述了中国近10年稻鸭共育模式的养殖方式与方法,归纳了各地区较为通用的养殖流程,重点为不使用农药、仅依靠鸭子采食方式除虫除草,每公顷饲养200~250羽当地适用品种的雏鸭,稻秧存活后下田,共生70~80d。研究结果表明,稻鸭共育这一模式具有天然优势同时尚存不完善之处。稻鸭共育可以保护土地环境、增强土壤肥力,同时生产出绿色无污染的优质水稻与健康成鸭,节省了农药肥料以及鸭饲料的投入,据不完全统计每公顷可增加两千元以上的收入。各地区稻种与鸭种的选择和培育尚待进一步研究,稻鸭共育模式的配套生产管理技术较为模糊,还存在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5.
稻鸭共生模式下鸭饲养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鸭的常规网上平养模式为对照,研究了稻鸭共生饲养模式下鸭的生长性能、饲料报酬、经济效益以及鸭肉无公害指标.鸭组16只,常规组30只.  相似文献   

6.
选择548羽18d的健康无病、体重相近(728.20±21.27g)吉安红毛鸭二元杂鸭,根据饲养方式和补饲量不同随机分为舍饲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研究其生长性能及屠宰性能.结果表明,稻鸭共生模式下,补饲量为舍饲自由采食量的47.79%~61.44%时,对鸭的料肉比无明显影响,稻鸭共生可以极显著降低鸭的料肉比,以全期日均补饲量为99.77g时为佳;稻鸭共生可以改善鸭的肉用性能,提高腿肌率,降低胸肌率,补饲量越高,鸭的生长性能越高而屠宰性能相对越差,生产中可根据市场需求适当调整补饲量.  相似文献   

7.
鸭、稻共作就是将雏鸭放入栽插后十天左右的秧苗田,让其在田间活动栖息,直到水稻抽穗为止(约80d左右)。利用鸭子旺盛的杂食性,消灭秧田杂草和害虫,促进水稻生长。同时,鸭子粪便可作为肥料,在稻田有限的空间里生产出无公害大米和优质鸭肉。鸭、稻共作是目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种新的饲养模式。现就鸭、稻共作实用技术介绍如下:1鸭、稻共作基地的设计1.1基地的环境要求用于实施鸭稻共作生产的田块必须远离工业污染,远离村镇,相对僻静,人为干扰少;水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壤肥  相似文献   

8.
浅谈稻鸭共生的生态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鸭共生是以稻田为基础,种稻为中心,家鸭野生放养为特点的一种种养相结合的生态模式。稻鸭共生生产技术就是在秧栽插活棵后,将雏鸭放入稻田,营造动植物之间共生的良好环境。鸭子为水稻除虫、除草、施肥、中耕、刺激生长,稻田为鸭子提供劳作、生活、休息的场所,两者相互依赖、相得益彰。达到节省养鸭饲料,提高鸭肉品质,减少或不使用有机化肥和农药,降低生产成本,生产出无公害、无农药残留的安全优质大米和鸭肉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大面积稻鸭共生地区养鸭所带来的恶臭和水系污染问题,并探讨稻鸭共生和紫云英轮作对周围环境和水稻生长等的影响,试验设四个处理组,分别为:稻鸭共生组(T1)、稻鸭共生+紫云英轮作组(T2)、稻田种紫云英不养鸭组(T3)、稻田不养鸭不种紫云英的传统种稻对照组(CK).结果表明:稻鸭共生和紫云英轮作能使水稻生长更良好,得到更高的水稻产量;稻鸭共生和紫云英轮作对稻鸭农业的农业用水水质污染改善有效果;稻鸭共生和紫云英轮作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相比对照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达0.54 g/kg,并能提高土壤中速效养份的含量;稻鸭共生和紫云英轮作,能较好地起到杂草和虫害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绿色食品共生鸭的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利用稻鸭共生技术生产绿色食品,从基地卫生防疫、投入品的监管、饲养管理过程、疫病防治等方面对稻鸭共生中鸭的生产关键技术进行探讨,使产品达到绿色食品标准,以进一步提高稻鸭共生技术的产品附加值和为加大推广应用该技术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1.
稻鸭共栖实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开志 《中国畜牧杂志》1991,27(2):55-55,60
<正> 稻鸭共栖的实用技术,其主要作法是:在稻田分蘖盛期,将大规格的雏鸭投放稻田,让鸭群昼夜生活栖息于稻田。以生物饲料为主,适当补充少量精料的原则,以田养鸭,以鸭促稻,使鸭和水稻共栖生长。经过50天—60天的饲养,鸭的个体重已达到1.5公斤时,待稻穗成熟散籽的时候,收捉商品仔鸭,从而实现稻鸭双丰收,经济效益大增。  相似文献   

12.
<正>1一般性预防措施在防治措施方面,首先要做好预防工作。一是要加强饲养管理工作,改善饲养条件,并喂以优质全价的饲料,保证能满足其生长需要量,以增强雏鸭的体质。二是要适当调整鸭群的饲养密度,注意控制鸭棚内的温度、湿度。三是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制  相似文献   

13.
稻鸭共生这一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是在秧栽插活棵后,将雏鸭一天24小时都放入稻田,通过提供动植物之间共生的良好环境,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和害虫,利用鸭在稻田里不间断的活动,刺激水稻分蘖生长,产生中耕浑水增氧的效果,并利用鸭粪作为高效有机肥料,减少和不用无机化肥和农药,降低生产成本,以达到节省养鸭饲料,提高鸭肉品质,并生产出无公害、无农药残留的安全优质大米的目的。稻鸭共生技术将水稻生产和鸭的生产有机地紧密结合在一起,利用鸭的生物学特性和潜力为水稻除虫、除草、施肥、中耕浑水和刺激生长,水田则为鸭提供生活…  相似文献   

14.
<正>一稻鸭共作的双赢作用稻田养鸭是运用稻鸭共生的原理,利用鸭是水禽、水陆两栖、适应性强的特点和鸭的食性广、耐粗饲、觅食能力强的特性,对水稻除草、灭虫。同时投喂的饲料经鸭转化成水稻的肥料,鸭的活动和采食又能活化土肥,增加土壤、水层中氧分,并剥蚀水稻枯叶,达到透风透气,促进水稻生长和减少病虫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枞阳媒鸭稻鸭共生养殖效果,选择同批次孵化、相同条件下饲养的28日龄体重差异不显著的枞阳媒鸭2 400只,随机分为稻鸭共生组和圈养组(对照组),研究稻鸭共生对枞阳媒鸭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期56 d。结果显示:稻鸭共生组枞阳媒鸭第8、10和12周龄体重均显著高于圈养组(P0.05)。试验期间稻鸭共生组每只枞阳媒鸭平均日耗料(75.70 g)显著低于圈养组(147.88 g)(P0.05)。稻鸭共生组枞阳媒鸭的体斜长、骨盆宽、胫围、宰前体重、胸肌率和瘦肉率均显著高于圈养组(P0.05)。稻鸭共生组枞阳媒鸭血清总胆固醇、碱性磷酸酶、尿素氮和三碘甲腺原氨素含量显著低于圈养组枞阳媒鸭(P0.05),甘油三酯和甲状腺素含量则显著高于圈养组枞阳媒鸭(P0.05)。研究表明,枞阳媒鸭适合稻鸭共生养殖模式,生产性能较好,饲料消耗量减少。  相似文献   

16.
稻鸭生态种养技术,是实现稻、鸭双丰收的一种生态种养技术,是健康养鸭的一种绝好模式。但要确保鸭的健康养殖,应注意以下几点。1鸭场选址与布局根据养殖模式选择场址。但种鸭场场址应选择在水质良好、远离交通干线和居民区的地方。场内应划分生产区、管理区和生活区;生产区应建有隔墙,与管理区和生活区隔离。种鸭场内不应设孵化场间。2品种选择我国鸭的优良品种很多,如北京鸭、樱桃谷鸭、狄高鸭等,我省的临武鸭也是优良品种。饲养者应根据饲养模式的需要选择饲养对象,如稻田养鸭应选择中小型品种。3饲料供给饲料作为家禽生长的物质基础,它的…  相似文献   

17.
选用660羽健康无病、体重相近的20日龄青壳4号麻鸭,根据补饲日粮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舍饲+全价料)、试验1组(稻鸭+全价料)、试验2组(稻鸭+玉米),研究其生长性能及屠宰性能。结果表明:稻鸭共生模式下,补饲玉米和全价料对鸭的生长性能影响不大,以补饲全价料略好,两试验组的料重比分别比对照组低34.58%和23.83%,差异显著(P<0.05);补饲全价料比补饲玉米腿肌重、胸肌重、腿肌率、胸肌率分别提高14.31%、22.35%、9.19%、17.28%,其中腿肌重差异显著(P<0.05);以舍饲自由采食量的60%补饲,对鸭的活体重、心脏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等无显著影响。可见,稻鸭共生可以改善鸭的料重比,节约饲料,并改善鸭的肉用性能,提高腿肌率,补饲全价料更利于鸭蛋白质的沉积,特别是胸肌和腿肌的发育。  相似文献   

18.
稻田养鸭,是利用稻鸭共生的原理,利用鸭水陆两栖、食性广、觅食能力强的特性,为水稻除草、治虫、活化土壤以及鸭粪肥田,促进丰产。是优质稻米生产的新创举,也是农民养鸭增收的新路子。稻田养鸭由于空气新鲜(负离子增多),阳光充足(紫外线消毒),饲养密度低(常规每亩15-20只),自然净化排泄物能力强等,很少染疫生病。但饲养实践告诉我们,在大力推广稻田养鸭技术的同时,鸭肉毒梭菌毒素中毒因多群发性、发病突然、死亡率高和无特效药救治,是不可不防的疾病。  相似文献   

19.
肉鸭具有生长快,饲料转化率高,经济效益好,深受养殖户的喜爱。但是,养殖肉鸭,要想获得丰厚的利润,关键是要搞好养殖场的饲养管理工作。本文从优质雏鸭的选择、育雏期管理、满足肉鸭各阶段营养需要、疾病防治方面,对肉鸭的饲养管理加以阐述。(一)选择优质肉雏鸭雏鸭品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鸭日后的育成率和生产性能,因此养殖户饲养肉鸭时,选择优质的雏鸭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于优质肉禽的需求不断增加.肉鸭具有生长快、肉品质好、饲养周期短等优点,其营养价值丰富,符合我国对于优质肉禽的需要.本文就此对肉种鸭的饲养管理技术进行介绍,主要从肉鸭品种、肉种鸭的饲养方式、饲料与营养、舍内饲养环境控制以及管理要点进行综述,以期为肉种鸭的饲养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