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生猪生产事关人民生活,猪肉价格剧烈波动会影响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市场物价的稳定。作为世界养猪大国,养猪业在我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养猪业的市场波动有其自身的特点,由于生猪的生产需要至少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而且生猪产品又是鲜活产品,生猪市场更具经营风险。因此让养殖企业与屠宰加工企业规避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让猪肉价格趋于稳定,意义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4.
5.
<正>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的农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畜牧业潜在优势迅猛发挥,畜产品总量、商品率成倍增长,特别是养猪生产在改革中前进,在发展中壮大,科技含量逐步增加,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我国 相似文献
6.
<正>生猪产业是畜牧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满足城乡市场供应、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维护国家食品战略安全的重要产业。近年来,黑龙江省围绕省委、省政府绿色食品大省建设发展战略,采取一系列举措发展生猪生产,推进生猪产业不断向前发展进步,对稳定黑龙江省乃至全国市场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黑龙江省的许多地区,生猪产业已经成为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为新农村和现代农业建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7.
昌图县的生猪养殖,多年来在辽宁省都是县级第一,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是国家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县,并且从2007年开始已经连续五年被定为国家生猪调出大县。统计监测数据表明:2011年,全县生猪饲养量达到430万头,出栏306万头。生猪产业产值81.2亿元,占畜牧业产值的70%以上,人均养猪收入4000元,占农民人均牧业收入的69%。生猪"调出量"达到出栏量的90%以上,国家生猪调出大县五年奖励资金总额4842万元。昌图县畜牧局王连印局长介绍说:昌图县在畜牧产业发展工作中,始终按照省政府提出的"一县一业"的要求,把生猪产业化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实施龙头企业牵动战略,发展适度规模 相似文献
8.
生猪产业是綦江县畜牧业的骨干优势产业,其总产值超过10亿元,占农牧渔业总产值的32%以上。2006年,綦江虽然是遭受特大旱灾影响最重的县,但全县仍出栏肥猪76.27万头,猪肉产量在重庆市排名第八位。研究綦江县生猪生产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一步明确生猪产业的发展方向,引导和推进传统养猪业向现代养猪业转变,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奔 相似文献
9.
10.
湖南新五丰与生猪结下不解之缘可以从湖南省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公司算起,至今已有50余年,供港合作猪场年出栏规模在100万头以上,自有生猪养殖也整整10年,规模目前已经突破30万头。公司从最先致力于研究人工授精、精细饲养、繁殖效率、疾病控制等技术问题以及研究规模化猪场管理问题,到现在研究养猪模式、研究生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2007年以来,生猪价格不断上涨,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为此,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稳定生猪生产的政策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到目前为止,生猪价格仍居高位不下,且尚无明显回落意向。生猪价格之所以较高,有玉米、豆粕等原料价格上涨造成饲养成本提高的因素,但更主要的是生猪饲养量少,供求关系紧张所致。 相似文献
15.
“民以食为天,猪粮安天下”。去年以来,我国生猪生产和猪肉消费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在生猪供求失衡,猪肉价格大幅上扬后,上至党中央、国务院,下到各级地方政府等都非常关心生猪产业的发展,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使各项扶持政策得到尽快落实,生猪生产正在逐步恢复。但目前恢复发展生猪生产仍然面临巨大压力:出栏高峰尚未来到,消费旺季却已来临;饲料成本继续上升, 相似文献
16.
17.
18.
1牡丹区生猪产业发展现状 牡丹区是农业大区,也是全省养殖大区,生猪养殖业一直是牡丹区的传统养殖产业,在畜牧业生产中始终占主导地位。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刺激和鼓励,牡丹区生猪生产保持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截止目前,全区畜禽存栏总量达1042.7642万头(只),其中生猪存栏量达75.5862万头,年可出栏生猪121.6610万头,规模养殖场达350余个,主要饲养品种为长白、大白、杜洛克。目前全区生猪生产发展势形势喜人,规模化、良种化、标准化、生态化发展格局进一步提升。但由于生猪价格波动频繁,波幅增大,对生猪产业的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带来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太多的目光因为猪价上涨而凝聚到中国养猪业上,由此开启了对中国养猪业产业格局、养殖模式、养殖规模等方面的深入研讨。制约中国养猪业未来发展的瓶颈在经历了“2007猪价上涨事件”后变得更加明朗:市场行情波动过大、疫情频发、成本太高、政策干预市场四大风险成为制约养猪业发展的四大顽疾。 相似文献
20.
马俊杰 《养殖与饲料.饲料世界》2007,(7):83-85
汉中盆地气候宜人,物产丰富,人们经久不衰的养猪食肉习惯,适逢市委、市政府“加快畜牧产业化发展”的强劲东风,巧遇“陕南率先突破发展”的历史机遇,使我市养猪业呈现一派蓬勃发展、空前繁荣之势。今年我市又提出发展生猪530万头的宏伟目标。欣喜之余,笔者对艰难爬坡的养猪业凸显的五大劣势而心有余悸。劣势一:能量饲料玉米和蛋白饲料豆粕完全依赖外调或进口,成本较高;劣势二:猪肉初加工后,大部分依赖外销,商品附加值不高而运价高;劣势三:养猪量超过了土地承载量而导致疫病频发;例如:多种病菌感染无药可治的猪高热病席卷全国,病死率及淘汰率65%以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