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1 毫秒
1.
一、引言本世纪二十年代及三十年代加藤茂苞、卢守耕等进行籼粳稻杂交是研究栽培稻的亲缘关系,是栽培稻分类性质的研究。五十年代初期以来,国内外进行的籼粳稻杂交是有意识的育种研究。本研究始于1951年,至今已整整坚持三十年了。回顾过去,展望将来,我们深感理想株形的研究是今后水稻高产育种理论方面的重要研究,因为株形育种是实际可行的高光效育种,有可能  相似文献   

2.
通过籼粳稻杂交再复交,按照理想株形的要求进行选育,育成了“沈农1033”。经过大面积的试验试种表明,“沈农1033”具有(1)株形好而抗稻瘟病;(2)适于密植而分蘖力强;(3)耐旱力强;(4)温光反应弱,因而适应地区较广;(5)高产而食味又较好等特点。因此“沈农1033”的育成在水稻育种上说明了(1)理想株形育种是水稻高产育种的有效途径;(2)不仅株形好和抗稻瘟性可以结合在一起,高产和食味好也可以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3.
水稻籼粳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水稻籼粳杂交研究的历史进行回顾,总结和分析籼粳稻杂交常规育种、籼粳交杂种优势利用、亚洲栽培稻分类和籼粳杂交遗传规律研究进展,针对籼粳稻杂交育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北方超级杂交粳稻育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辽宁省超级杂交粳稻育种研究的历史,论述了北方超级杂交粳稻的育种理论和技术创新.在育种方法上主要通过“籼粳架桥”、粳爪交次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理想株形、生态育种等多种途径培育杂交粳稻新品种,选育了继C57和C418之后又一个具有广阔发展潜力的恢复系C2106,以其配组育成的超级杂交粳稻新组合辽优2006、辽优2016、辽优9906、辽优5206等在辽宁乃至北方稻区具有很强的杂种优势,表现高产、优质、抗逆等优点.同时介绍了辽宁省超级杂交粳稻育种的特色和所取得的成果、存在问题及前景.  相似文献   

5.
籼粳稻杂交育种的进展及前景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籼稻和粳稻是栽培稻的两大亚种。两者各有其优缺点。如何扬长避短,把优点集于一体,是当代水稻育种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从本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末,人们对籼粳稻的亲缘分类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直到五十年代初杨守仁和鲍文奎等才在籼粳稻杂交育种方面进行了有意识的研究探索。荏苒至今,已是三十余年。其道路之崎岖曲折,说明了这一项水稻育种新途径确有其一定的难度。但从今天的进展和将来的前景来看,它又是方兴未艾,大有可为的。  相似文献   

6.
籼粳稻杂交理想株型创造与超高产育种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9,30(4):397-403
几十年来在籼粳稻杂交育种、水稻理想株型及超高产育种领域完成了大量开拓性应用基础研究,首次提出了籼粳稻杂交育种的关键技术,即通过生物学方法克服籼粳杂交产生的疯狂分离、结实率低和后代不易稳定三大困难以及有利综合籼粳优点的亲本和杂交后代选择技术,使之成为行之有效的常规育种方法,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籼粳稻杂交育种最成功的国家:在籼粳稻杂交育种基础上,首次明确提出通过籼粳稻杂交创造株型变异、进行理想株型育种的理  相似文献   

7.
新疆农业科学院著名水稻育种专家林志清研究员,几十年来一直埋首于粳型杂交水稻、常规水稻和水稻"膜下滴灌"旱作栽培的育种,以及水稻的优质、高产栽培研究工作,为新疆水稻育种、栽培研究和生产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林志清研究员主持和参加了十多项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潜心倾力研究新疆粳型杂交水稻,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项目中的"西北稻区杂交粳稻配套应用技术研究";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新疆粳型杂交水稻新品种选育";科技部支撑计划"杂交粳稻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的选育";承担中国农科院作物研究所水稻转基因田间抗旱鉴定研究;连续26年承担国家北方稻区联合区域试验、"秋光组"在新疆米泉稻区的区试及生产试验;自治区科技厅的"水稻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选育"及"特种稻米选育开发利用研究项目;自治区科技厅的"水稻优质、高产杂种优势利用"研究项目;水稻优质、高产杂交组合的选育.主持自治区科技攻关重大专项,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选育;自治区科技厅抗旱节水项目的"水稻膜下滴灌"品种筛选;新疆农科院"水稻优质、高产杂种优势利用"一期研究项目;杂交稻的优质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的选育;新疆农科院"水稻优质、高产杂种优势利用"二期研究项目;水稻优质、高产的杂交组合选育;新疆农科院"新疆‘野败型'杂交水稻优势利用研究"等多项课题.  相似文献   

8.
1949年以来辽宁省水稻发展形势的分析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1949年以来,辽宁省水稻生产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总的趋势是面积显增加,单产成倍增长,总产量不断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塑料薄膜及新农药的使用。肥料用量的增加等是水稻增产的基础,杂交粳稻辽优1号和株型理想的直立穗品种辽粳5号等的培育成功,是水稻产量提高的关键,旱育苗,稀播稀插,节水灌溉,平衡施肥,化学除草,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栽培措施的应用,是水稻增产的保证,同时,在籼粳稻杂交,水稻杂种优质利用,理想株型育种,高产优质育种和旱育苗,稀植栽培,节水灌溉,配方施肥,模式化栽培技术等理论研究方面也取得许多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9.
张龙步(1933-),男(汉族),广东和平人,中共党员。1957年毕业于沈阳农学院农学系,留校任教至今。现任职于沈阳农业大学农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稻作研究室副主任。张龙步教授40余年来,潜心于水稻育种与栽培的研究和教学。先后参加和主持国家及省的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校博士点基金、农业部农业科教基金资助的研究课题10余项。内容涉及籼粳稻杂交、水稻理想株形、北粳南引、水稻超高产四大前沿育种领域的应用基础理论和品种的选育推广。先后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水稻编著2本,选育水稻新品种6个,累计…  相似文献   

10.
亚洲栽培稻的籼粳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籼粳分化是亚洲栽培稻(Oryza sativa L.)遗传分化的主流。籼稻(Indica)与粳稻(Japonica)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不同,在性状表型、生理生化以及基因组DNA分子水平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籼粳杂种后代表现出强大的杂种优势,因而是水稻超高产育种的1种重要途径。亚洲栽培稻发生籼粳分化的可能机理主要有选择压力、渐渗杂交以及非连锁基因或性状之间的非随机组合等。  相似文献   

11.
多元配组杂交在野生稻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元配组杂交遗传育种法,直接利用增城野生稻与国内外栽培稻品种进行杂交育种,成功地培育出一系列兼具野生稻和栽培稻主要优点的优质高产,抗性强,适应性广的水稻新品种,表明多元配组杂交遗传育种法是利用野生稻培育优质,高产,高效益水稻新品种的卓有成效的育种方法,在遗传育种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辽宁省水稻生产发展的概况,分析了辽宁省水稻生产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其总体趋势是面积显著增加,单产成倍增长,总产量不断提高。同时,从籼粳稻杂交、理想株型育种、超高产育种、杂种优势利用等理论研究方面介绍了水稻育种概况。  相似文献   

13.
水稻新品种浙优15引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产水稻新品种浙优 15系浙江省农科院粮作所以超高产杂交粳稻奥羽交 1号为母本 ,早籼浙 86 19为父本 ,经离体杂交结合孤雌生殖法育成的超高产中籼新品种。1996年 5月 ,我所从浙江省农科院引进试种 ,表现产量高 ,适应性强 ,生长势旺 ,抗病性强。 1998年推荐参加河南省南部稻区区域试验 ,1999年推荐参加河南省南部稻区生产示范。浙优 15在品种区域试验、生产示范和大面积示范中 ,稻谷产量均显著或极显著超过对照种 ,是常规稻育种的重大突破。1 产量表现1.1 河南省南部稻区区域试验1998年推荐参加河南省南部稻区水稻区试中籼迟熟组试验 ,8个…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水稻育种工作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历经系统选育、杂交选育、三系杂交自我配套三个发展阶段,育成了盐粳2号、盐粳3号、盐粳4号、盐粳5号、盐籼1号、盐籼203等系列水稻品种,对促进江苏省乃至我国南方稻区的农业生产作出了较大贡献。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常规中粳为基础,三系杂交粳稻、三系杂交籼稻为突破口的全方位发展格局,育种成就得到了省内外有关专家的赞誉。当前,针对水稻品种结构调整的新思路,以及优质稻米产业化开发的不断升级,在整个水稻育种研究策略上,我所继续保持其特色和地位。1育种目标的定位…  相似文献   

15.
《江苏农业学报》2007,23(3):F0003-F0003
水稻育种栽培研究室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淮北地区大面积旱改水之际。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该研究室在杂交中籼稻栽培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杂交中籼稻的推广和产量的提高作出了贡献。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在杂交中粳稻育种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并在国内同类研究领域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我们发现粳稻分株苗比其实生苗生长茂盛,名之为分株优势。我们又发现分株繁殖的杂交粳稻具有协同优势,即是生长茂盛的指数超过杂种优势与分株优势之和。此种生产体系能使梗稻增产。我们认为采用这种体系可以缩短粳稻育种周期,并且不用种子而能栽培水稻。  相似文献   

17.
为了选育出优质、丰产、抗病水稻新品种,汉中市瑞丰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利用杂交育种、系谱法和穿梭育种相结合,选育出晚熟、优质、高配合力的优质籼型三系恢复系RD998,与外引优质不育系中9A作母本进行杂交,选育出三系中籼中晚熟优质水稻新品种瑞优998,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病、生育期适中的突出特点,于2013年通过陕西省品种审定,适合陕南海拔650 m以下稻区种植,通过高产栽培试验研究,配套其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回顾了广西杂交水稻区试历程,通过对2006、2007年广西杂交稻区试结果进行具体分析,肯定成绩,发现问题,并提出对今后发展方向的建议.2年来的区试结果表明,广西杂交水稻区试的参试组合类型配套齐全丰富,在选育组合数量,产量水平及稻米品质方面取得较大进步.但是存在着一些影响育种突破的重要问题.首先,参试组合很难在抗病虫上有所突破.其次,参试组合的综合性状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后,杂交水稻育种应扩大遗传基础,加大籼粳稻种质的遗传利用,加强野生稻优异种质的利用,把抗性育种放到主要议事日程,进一步促进杂交水稻综合性状的改良与协调,向超高产稻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水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是危害水稻的两种主要病害。积极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既是防治病害经济有效的措施,也是我省晚粳稻的主要育种目标之一。通常采用籼粳稻杂交和回交的方法转育抗病基因,在国外已育成一些抗病的粳稻品种。但由于籼粳杂交后代分离广泛,不易稳定,育种年限很长。1975年以来,我们应用花药培养固定籼粳杂种后代,明显地加快  相似文献   

20.
不同氮肥用量对甬优系列杂交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甬优系列杂交水稻品种以籼粳杂交稻和杂交粳稻为主,具有根系发达、株型高大、壮秆、穗大、粒多、耐肥、高产优质等特点,是我国水稻育种的一个重大突破。为了探索该系列品种的栽培特性,特设计不同氮肥用量对甬优8号、9号、12号、13号的产量影响试验,为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