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银杏大蚕蛾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和生活习性的观察得出:长白山露水河地区银杏大蚕蛾1年发生1代,以卵在核桃楸树干上的树皮裂缝中越冬;翌年5月下旬卵开始孵化,幼虫大多为6龄,幼虫期约为60天;6月下旬至7月上旬,幼虫进入暴食期,7月中下旬开始在灌木丛上结茧化蛹,9月羽化成虫,中下旬产卵越冬。  相似文献   

2.
在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漆黑污灯蛾Spilarctia infernalis主要危害小叶朴、桑树、榆树等植物;1 a发生1代,多以3~4龄幼虫在枯枝落叶及杂草中越冬。翌年5月上旬幼虫开始取食危害,5月下旬老熟幼虫开始化蛹,6月下旬进入羽化高峰期,7月下旬开始出现幼虫。  相似文献   

3.
桉树油桐尺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福建省仙游县开展桉树林油桐尺蛾的生物学特性观察与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福建仙游油桐尺蛾1 a发生3代,以蛹在土里越冬;翌年4月上旬—中旬成虫开始羽化,4月下旬为羽化盛期;第1代幼虫5月上旬孵出,5月下旬开始结茧化蛹,6月上旬成虫羽化,6月中旬为羽化盛期;第2代、第3代幼虫分别在7月上旬、9月中旬孵化,第3代幼虫10月下旬结茧化蛹进入越冬状态。采用溴氰菊酯烟雾剂进行应急化学防治可迅速降低虫口,灭幼脲Ⅲ号1 000倍液喷雾防治可控制该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银杏大蚕蛾的灾变规律与控灾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大蚕蛾Dictyoploca japonica Moore近年来在陕南山区严重成灾,该虫1 a发生1代,以卵在核桃、板栗等树干裂缝中越冬;4月下旬至6月下旬为幼虫危害期.人工摘除虫茧、捕杀1~3龄幼虫、3龄幼虫前于树冠喷洒苏云金杆菌、灭幼脲等药剂均可有效地控制其危害.  相似文献   

5.
银杏大蚕蛾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大蚕蛾(DictyoPlocajaPonicaMoors),又名白果蚕、白毛虫、东北称核桃揪大蚕蛾。据载,广西银杏栽植区和辽宁阔叶次生林和人工林内普遍发生。该虫食性广,是目前对江南地区阔叶林危害较大的害虫。近年来在湖北省部分地区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且危害逐年加重,发生面积逐渐扩大,主要以银杏、核桃揪、核桃、枫杨的叶为食;近年来食性不断扩大,也食高擦、漆树、板栗、栋、榆、樟、李、苹果、柳等多种阔叶林木的树叶。1生物学特性银杏大蚕蛾一年发生一代,以卵越冬。4月下旬至5月上旬孵化,幼虫5~6月间危害,5龄后,于6月中旬至7月上旬…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樟叶瘤丛螟蔓延加快,危害加重,危害香樟、天竺桂、红楠等多种樟科树种,是主要食叶害虫之一。受害后树冠上挂有许多鸟巢状的虫苞,影响树木的生长和观赏,严重时能将树叶吃光,甚至导致树木死亡。一、生物学特性。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冠下的浅土层中结茧越冬,翌年春季化蛹。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成虫忌化、交配、产卵。卵期6天左右。6月上旬1代幼虫孵出危害,7月下旬幼虫老熟化蛹。蛹期13天左右。7~8月成虫陆续羽化产卵。2代幼虫8月中旬前后孵出危害。10月老熟幼虫陆续下树入土结茧越冬。成虫多在夜间羽化,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卵产于…  相似文献   

7.
缨鞘钩瓣叶蜂(Macrophya pilotheca)在浙江丽水危害小蜡(Ligustrum sinense)和金叶女贞(L.vicaryi),1 a发生1代,幼虫6龄,以老熟幼虫在土茧内越冬,2月下旬化蛹,3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卵产于叶背叶肉组织内,3月下旬幼虫孵化,4月下旬5月上旬幼虫入土结茧,5月下旬幼虫开始越夏越冬。由于成虫的羽化会因阴雨天气而延迟,故成虫羽化可持续一个月左右,造成了虫态的不整齐。成虫有取食嫩叶的习性。  相似文献   

8.
八角叶甲的综合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角叶甲,别名八角金花虫,属鞘翅目莹叶甲科。百色地区有百色、凌云、田林、德保等县(市)受此虫危害,其中凌云县受害较为严重,每年有2000亩的八角林受害。受害严重的八角林整片树林叶子被吃光,造成八角果连年减产,甚至植株枯死。  据笔者几年的观察,八角叶甲在凌云县每年发生一代。每年3月中旬卵开始孵化,3月下旬至4月为幼虫危害期。4月底老熟幼虫开始下地化蛹,蛹离地表1~3厘米。5月下旬成虫开始羽化,5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成虫危害期。6~8月上旬为成虫产卵期,卵多产在小枝杈或叶腋内。  防治八角叶甲,主要是根据其生长规…  相似文献   

9.
室内饲养和野外观察表明:苹黑痣小卷蛾在丽水1年发生8代,以卵在叶片上越冬.3月上旬第1代幼虫孵化,成虫发生盛期分别为4月上旬、5月中旬、6月上旬、7月上旬、8月中旬、9月中旬、10月中旬、11月下旬,越冬代卵12月上旬出现.幼虫危害小蜡嫩梢,严重时梢头被害率达70%,连续为害可造成小蜡枝条枯死.卵散产于叶片上.初孵幼虫仅取食叶肉,后缀嫩叶为害梢头,老熟幼虫在叶片上或枯枝落叶中织薄茧化蛹.成虫有补充水分的习性.在丽水苹黑痣小卷蛾有多种天敌昆虫,主要有苹黑痣小卷蛾横纹茧蜂、广黑点瘤姬蜂、角马蜂、黄腰壁泥蜂科氏亚种等.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山西省管涔山国有林管理局接官亭林场,对靖远松叶蜂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靖远松叶蜂在接官亭林场1 a发生1代,以茧内预蛹在枯枝落叶层下、杂草基部、苔草层下或其它地被物下越冬、越夏。5月上旬开始化蛹,下旬为化蛹盛期。成虫于5月下旬始见,6月中旬为盛期。卵与成虫相伴出现,6月中旬卵开始孵化,6月下旬至7月初为盛期。8月下旬至10月中旬,老熟幼虫相继坠地爬行寻觅适宜场所结茧。  相似文献   

11.
榆举肢透翅蛾是导致榆树间接死亡的钻蛀性害早。在兰州地区两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虫道越冬,老熟幼虫在丝质茧内化蛹,5月中,下旬-7月焉旬或8月上旬为蛹发生期,6月中旬-8月中,下旬为成虫发生期,6月下旬-8月下旬为卵发生期,7月上旬始见初孵幼虫,10月上旬幼虫越冬。  相似文献   

12.
女贞天蛾生物学特性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女贞天蛾(Kentrochrysalis streckeristaudinger)是女贞、桂花的重要害虫之一。该虫在福建南平1 a发生4代,以蛹在土壤中越冬。竖年3月下旬~4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4月中下旬为羽化盛期,第1代幼虫4月中旬孵出,5月中旬结茧,5月下旬成虫羽化;第2、第3、第4代幼虫分别在6月上旬、7月上旬、8月中下旬孵化,第4代幼虫9月中旬结茧化蛹进入越冬状态。该虫取食女贞叶部,轻者使叶片畸形,重者可将植株叶片食光,使枝梢枯死。可用人工捕杀幼虫,冬季浅翻消灭越冬蛹,以及灯光诱杀成虫等防治措施,控制害虫的爆发危害。  相似文献   

13.
2013~2014年松针小卷蛾在承德地区首次大面积较严重发生,且有扩散和蔓延趋势。经2015~2016年的观察研究,比较系统、准确地掌握了松针小卷蛾在河北围场县和木兰林管局范围内的生物学习性:4月中旬开始化蛹,7月中旬蛹期结束,成虫4月中旬开始羽化,5~6月为盛期,7月下旬为末期,多在6~8时羽化,成虫在傍晚前后活动最盛,成虫趋光性不强,寿命8~12d;卵在5月下旬始见于针叶上,少数产在嫩枝上,卵期直至7月中旬结束;幼虫5月下旬开始出现,直到10月下旬仍可见,6~9月为幼虫单叶危害期,9月下旬~10月为幼虫缀叶危害期。越冬幼虫从10月中旬开始下树做土茧,越冬至翌年4月上旬。4月中旬开始化蛹,开启新一轮生活周期。  相似文献   

14.
木橑尺蠖(Culcula panterinaria Bremer et Grey),又名小大头虫、黄楝木尺蛾。在豫西地区主要危害刺槐、栎类、核桃、五角峰、杨树、柳树等多种树木和作物。1a发生1代,以蛹在土中越冬;越冬蛹5月下旬开始羽化,7月上旬为羽化高峰期;卵产在刺槐1年生的枝稍阴面或草丛中;幼虫7月上旬开始孵化,7月下旬为盛期。老熟幼虫于8月中旬开始化蛹,老熟幼虫下树后在疏松的土壤中结茧,9月上旬为化蛹盛期,10月下旬为末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幼虫防治最佳时期,建议用阿维灭幼脲悬浮剂进行防治,效果较好,对环境无污染。  相似文献   

15.
槐尺蛾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槐尺蛾在石家庄 1a 3代 ,幼虫危害盛期为 5月下旬、7月中旬和 8月下旬 ;幼虫分散危害 ,有吐丝悬垂习性。化蛹期为 5月下旬至 6月上旬、7月中旬及 8月下旬至 9月上旬 ;幼虫入土化蛹越冬。幼虫幼龄期可采用 2 .5 %溴氰菊酯乳油 2 0 0 0倍液 ,4 0 %氧化乐果乳油 80 0倍液 ,90 %晶体敌百虫 10 0 0倍液防治 ,死亡率均可达 95 %以上。  相似文献   

16.
2006~2015年,在河南省舞钢市开展了昆虫双叉犀金龟(Allomyrina dichotoma)的发生与危害调查研究,通过野外危害观察与室内养殖观察,结果发现:其1年发生1代,5月下旬化蛹,6月上旬羽化,6月下旬产卵,7~8月下旬幼虫出现,开始活动,9月下旬幼虫在腐朽木头、锯末或杂草下进入越冬;幼虫主要危害栎、榆、板栗、杨及其它杂草根部幼根;成虫危害桃、李、杏等树种的嫩枝和果实。  相似文献   

17.
樗蚕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樗蚕(PhicosamiacynthiaWalkeret.)属鳞翅目,天蚕蛾科。在河南省主要危害臭椿苗木及幼树叶片,受害苗木提前40d左右落叶。1989年在信阳地区有零星发生,苗木叶片被食20%。199年虫口密度大增,每株多达40余头,苗木叶片被食6O%以上。为了掌握樗蚕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方法,我们于1989~1991年在息县城关镇和八里岔乡进行了室内饲养和野外观察。现将结果报导如下。l生物学特性1.l生活史根蚕在淮河流域,l年发生3代,以蛹在茧内越冬,翌年5月上旬成虫羽化、交尾、产卵,卵期15d;5月下旬孵化出第】代幼虫,幼虫期25d36月中旬开始结虽,蛹…  相似文献   

18.
旋纹潜叶蛾Leucoptera scitella Zeller是危害板栗的主要害虫,在浙江省绍兴市1 a发生4代.以蛹在枝干树皮缝或枝叉处结茧越冬,翌年4月中旬越冬代成虫羽化并产卵,4月下旬第1代幼虫孵化,5月中旬幼虫老熟并结茧,5月下旬1代成虫羽化并产卵.6月上旬第2代幼虫孵化,下旬化蛹,7月上旬第2代成虫羽化并产卵,7月中旬第3代幼虫孵化,8月上旬化蛹、成虫羽化并产卵,8月中旬出现第4代幼虫,9月下旬开始结茧化蛹越冬.在第1代幼虫期,用1.8%阿维菌素乳油1 000倍液、5%吡虫啉乳油1 000倍液和生绿Bt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5 d后效果分别达到97.2%,98.0%和85.7%.  相似文献   

19.
中带齿舟蛾(Odontosia arnodiana(Kardakoff))是危害白桦的主要林业有害生物之一,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1的发生1代,以蛹在2~20cm枯枝落叶层中筑蛹室越夏越冬,于翌年4月下旬开始羽化,羽化高峰期在5月3~7日,成虫寿命平均为7天。5月上旬为产卵高峰期,5月下旬卵孵化,高峰期在5月30日~6月3日。孵化后幼虫开始危害,6月中旬为幼虫危害盛期。到7月上旬幼虫下树潜入枯枝落叶层下。化蛹高峰期7月19~25日。阿维菌素乳油喷烟防治,以药:柴油1:25为最佳配比,10天后的防治效果可达到89.63%以上,既高效又经济。0.9%阿维菌素和1.2%烟参碱不同浓度喷雾实验,防治后7天,0.9%的阿维菌素4000倍、1.2%烟参碱2000倍达到防治要求和经济效益最优结合点。  相似文献   

20.
银杏超小卷叶蛾(Pammene SP.)是为害银杏的一种主要害虫。经观察、该虫在广西一年发生一代,以蛹在树皮内越冬,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为幼虫危害盛期,在幼虫为害期内,用杀虫精2500倍液喷杀幼虫,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白僵菌是银杏超小卷叶蛾的主要天敌,合理保护和利用天敌,对该虫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