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南农6号(区试原名南抗6号)系南京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选育的杂交棉组合,2004年4月经江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该品种属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抗蚜虫、抗倒、抗旱中熟棉品种。  相似文献   

2.
针对南农6号结铃性强、上桃快的特点,现蕾以前以促为主,培育壮苗,力争早发,搭好丰产架子.开花结铃期,做好肥水供应工作,重施花铃肥,以满足开花结铃的养分需要.生长后期,以攻大桃,抓秋桃,防早衰为主要目标.栽培要点是:  相似文献   

3.
针对南农6号结铃性强、上桃快的特点,现蕾以前以促为主,培育壮苗,力争早发,搭好丰产架子。开花结铃期,做好肥水供应工作,重施花铃肥,以满足开花结铃的养分需要。生长后期,以攻大桃,抓秋桃,防早衰为主要目标。栽培要点是:1适时播种力争在4月上中旬抢在冷尾暖头播种,包衣棉种1钵1  相似文献   

4.
南农6号等8个品种(系)2004年参加江苏主产棉区一盐城市组织的品种比较试验。试验地点分布在射阳、大丰、东台、盐都4个县共布6个点。以鲁棉研15号和中棉所29号为对照。试验随机排列,3次重复。栽培方式均为育苗两熟套栽,设计密度667平方米1800株,同一试验点育苗移栽时间相同,田间管理措施一致。观察记载生育期、定点分期苗情考察、实收籽棉产量等情况。  相似文献   

5.
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南农糯2号丁伦友(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210014)南农糯2号(原名南农4011)系我校承担国家“七五”水稻育种攻关研究育成的又一个水稻新品种。近几年在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四川、贵州等省多点试种、示范,表现高产、稳产、优质、抗...  相似文献   

6.
优质鲜食夏大豆新品种“通豆6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系统育种方法,育成大荚大粒、高产、优质、综合性状优良的鲜食夏大豆新品种“通豆6号”。从播种至采收青荚约97d,标准荚数364.3个/kg,二粒荚长5.72cm,宽1.34cm,鲜籽百粒重70.2g,出仁率52.3%。江苏省鲜食夏大豆区域试验平均鲜荚产量8647.1kg/hm2,2005年比对照“绿宝珠”增产23.4%,2006年比对照“南农菜豆5号”增产12.5%;平均鲜籽产量4492.3kg/hm2,2005年比对照“绿宝珠”增产21.7%,2006年比对照“南农菜豆5号”增产19.1%。江苏省鲜食夏大豆生产试验平均鲜荚产量12500.8kg/hm2,比对照“南农菜豆5号”增产15.6%,平均鲜籽产量6750.0kg/hm2,比对照增产26.9%。该品种适宜江苏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作鲜食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7.
南农籼2号是我组通过杂交育成的中籼稻新品种。自1985年育成以来,在江苏、安徽、河南、湖北等省多点试种表现高产、稳产、高抗白叶枯病,适应性广,目前正在各地迅速推广。 一、选育经过及江苏省区试情况 南农籼2号原名南农3005,系1981年由IR24/广陆矮4号//BG90-2复交,经多次南繁加代,1985年春(F_7)进入鉴定圃,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华阳河农场位于长江中下游机棉区,拥有耕地10.5万亩.栽种棉花8.7万。由于近几年抗虫棉品种层出不穷。在我场的表现也参差不齐,为筛选出合适我场种植的新品种。2005年我场引进推广了南农8号。南农8号是由南农犬棉化研究所张天真教授主持选育的杂交棉新组合.2005年2月分别通过了江苏省和安徽省审定。通过1年的大面积试种。现将其在我场的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南农紫玉糯1号是2002年通过江苏省审定的。它的特点是高产,优质,其鲜穗市场前景好,是农作物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理想鲜食糯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10.
南农7号是南京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选育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2006通过江苏省审定.该杂交棉在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前期示范过程中均表现结铃性强、抗病性好、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1.
南农紫玉糯1号系南京农业大学玉米育种室选育而成,该品种适应性广.宜播期范围广.宜在各种生态类型地区种植。已在北京、湖北、南京、安徽、山东、上海、广西等10多个省市引进示范推广.每千克鲜玉米市场价3~5元,产品销路好、供不应求.亩获益1000元以上。秸秆可喂牛.每亩获益150~200元。  相似文献   

12.
南农菜豆5号属早熟菜用型夏大豆品种,适合于江苏淮南片、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该品种具有高产、抗病、抗倒、耐涝、适应性强的优良特点。种植表现为早开花、早结荚、早上市、早成熟,青荚产量高、色泽翠绿、商品性状优良,籽粒蛋白质含量高,鲜食品质酥。  相似文献   

13.
南农紫玉糯1号是2002年通过江苏省审定的.它的特点是高产、优质,其鲜穗市场前景好,是农作物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理想鲜食糯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14.
由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大白菜组新选育出来的“早熟6号”,是继“早熟5号”之后,又一个高产、稳产、优质的大白菜杂交系列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云杂6号”是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于2001年组配选育的第二代抗病,高产优良新组合,目前该组合已完成2年区域试验和多点示范,正在申报审定。  相似文献   

16.
南农6号2003~2004年在安徽省含山县示范种植,表现出高产、稳产、品质好、抗逆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云霄县“早钟6号”枇杷发展前景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明理 《农业与技术》2002,22(3):75-76,80
本文首先论述了云霄县“早钟6号”枇杷的发展前景,指出枇杷将成为云霄应对中国加入WTO后最具挑战力的果品之一,从该县地理位置,气候因素以及市场,品牌和品种方面均可看出云霄县规模发展“早钟6号”批权市场前景广阔,潜力巨大,为培育和壮大枇杷产业,提出“早钟6号”枇杷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风雨今年特别大,南农6号表现佳,旱涝病虫挡不住,增产丰收小康路.这是2005年9月14日"南农6号"现场观摩会在植棉大县无为召开期间,一位老农望着眼前喜获丰收的"南农6号"由感而发,说出的几句顺口溜.这是广大棉农对"南农6号"的肯定,也是大灾之年"南农6号"抗灾夺丰收的真实写照.它全面、客观、真实地概括了"南农6号"灾年保丰收、丰年产更高的优良品种特性,充分说明了它是一个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增产潜力大的好品种.  相似文献   

19.
“甬优6号”是我省唯一一个在全省推广的籼粳杂交新组合,2005年引进我区试种示范,表现穗大粒多、丰产性好、增产潜力大、抗性强、米质优等特点,极具推广开发价值。但该组合株型高大,感光性强,因此,准确掌握播种期是夺取高产的关键之一。为此,2006年我们特进行“甬优6号”不同播种期的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苏麦6号”是江苏省太湖地区农科所成的优质白皮小麦新品种。1999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矮秆抗倒、高产优质、千粒重高、稳产性好,近几年各地示范、推广面积迅速扩大。为充分利用温光资源,避开不利气候,降低冬前拔节和早春冻害发生机率,使该品种更好地在大面积生产上发挥增产潜力,我们于1999年在本单位试验基地进行了“苏麦6号”的适宜播种期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