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桑黄化型萎缩病及其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黄化型萎缩病又称萎缩病、猫耳朵、小叶病等.分布广,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广西、陕西、河北等省都有发生.山东省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大量发生,部分地区流行迅速、危害成灾,几乎分布于各主要蚕区,有的县发病桑园面积曾达到95%以上,蚕茧产量骤然减产一半多.  相似文献   

2.
桑黄化型萎缩病的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3.
桑黄化型萎缩病病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从桑树黄化型萎缩病组织中,提纯病原类菌原体(MLO),制备成功桑MLO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4.
王佛桑 《中国蚕业》2005,26(3):73-74
桑黄化型萎缩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桑树病害,病树枝短叶小,侧枝丛生成簇状,叶黄早落,病叶无饲料价值.黟县1992年发现少数桑黄化型萎缩病病树,1997年后病情日趋严重,1999年病区近4hm2桑园暴发成灾,部分地块病株率超过30%.2000年起加强防治,不仅有效控制疫病蔓延,且坚持全面、及时挖除病树,夏伐后及时、统一治虫,压条补缺,加上年年增施有机肥,以及采养结合等有力措施的配合,2003年全园区平均667m2产茧量恢复到126kg.  相似文献   

5.
桑黄化型萎缩病是危害桑树的严重病害之一,对蚕桑生产威胁极大。该病发病初期,枝条顶端桑叶变小,叶脉变细,稍向背面卷曲,叶黄化,随着病势加重,腋芽萌发,生长一些细小侧枝,侧枝节间特短,老叶黄化脱落成帚状;发病往往先由一根枝条蔓延到一根支干,乃至全株发病,病株一经夏伐,往往直接长出猫耳状的小叶,细枝丛  相似文献   

6.
<正> 将1988年7月中旬进行病芽套接、当年发病率为100%的黄克桑,从11月起每隔30天将休眠条分期扦插于装有湿润(石至)石的玻璃烧杯内,置20℃培养室内培养,结果11月、12月、1月、2月、3月剪条扦插后萌发的桑芽发病率分别为:83.3%、66.6%、58.3%、58.3%、75%,结果表明,桑黄化型萎缩病休眠枝条内病原没有消失,枝条仍  相似文献   

7.
就桑品种对黄化型萎缩病抗病性鉴定技术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 7种鉴定技术的操作方法 ,并对其进行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8.
桑黄化型萎缩病属桑树全株性病害,是桑树主要病害之一,又称萎缩病、癃桑、猫耳朵、塔桑等.分布在全国各植桑区,20世纪70年代以后不少地区暴发成灾,严重威胁蚕桑生产.近几年来,随着蚕桑业的复苏,东阳市的山区种桑面积逐渐扩大,蚕农种桑养蚕积极性不断提高,为确保东阳市的蚕桑生产安全,提高蚕农经济效益,做好桑黄化型萎缩病的防控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试验结果表明,夏秋桑黄化型萎缩病株的大批出现期为7—9月份,其病株发生越早,发病程度越重。由于剪病条紧紧把握住病原菌在树体内的转移规律,而使病株内的病原菌数量显著减少甚至完全消失,因而,对病株的康复效果明显,第二年累计康复效果高达95.5%。同时,由于减少了新生病株数量和病害传播机会,而对发病桑园防效明显,第二年累计校正防效达91.6%.并且剪病条方法简单,针对性强,成本低,效益高(亩增收节支67.77元),蚕农乐意采用,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综合防治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0.
桑黄化型萎缩病的发生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黄化型萎缩病是蚕桑生产中危险性最大、具有毁灭性的一种传染病,由类菌原体侵入树体引起桑树发病.20世纪80年代初该病常见于修水县河滩洲地桑,只是局部桑园发生较重.随着桑园面积的不断扩大,该病以每年5%的速度递增,目前已扩展到该县大部分桑区,并且日趋严重.西港镇现有桑园236.1 hm2,发病面积占103.3 hm2,病株率在10%左右,个别高达70%以上,发病面积还有继续增加的趋势.如不加以控制,后果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11.
12.
桑黄化型萎缩病的发生及其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忠阳 《广西蚕业》2005,42(4):22-23
调查了桑黄化型萎缩病的发生史、症状及发生规律,提出了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化学防治四个方面的桑黄化型萎缩病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3.
桑黄化型萎缩病的面积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桑黄化型萎缩病是危害桑树的主要病害之一。70年代末80年代初,该病在我市逐步扩散,特别是湖州郊区、长兴县的太湖沿岸部分地区危害成灾。安吉县苕溪两岸也有严重发生。郊区漾西乡由沿湖各村呈带状向南推进,太湖乡则以谢溇为中心呈放射型向东、西端和南端迅速扩散,严重影响了我重点蚕区的蚕茧生产。为此,于1987年冬开始组织协作组对本病开展了调查和试验研究,实行大面积防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沈永康 《蚕桑通报》1994,25(1):51-52
桑黄化型萎缩病是桑树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生面广、危害严重,湖州市70年代初开始到80年代初暴发成灾,据1983年冬季调查,全市有20余个乡镇发生桑黄化型萎缩病危害,病区范围达5.78万亩,特别是太湖沿岸发病严重,漾西乡1983年冬季调查该乡3714亩专业桑地中有2733亩发生不同程度的桑黄化型萎缩病,发病桑地面积占桑地总面积的73.58%,其中太湖沿岸的胡溇、宋溇、乔溇、汤溇、新浦五个村1136.1亩专业桑地,平均株发病率高达49.2%.  相似文献   

16.
<正> 临朐是山东省桑蚕茧生产的第一大县,桑黄化型萎缩病又是这个县桑园第一大病害,近几年已扩散蔓延,严重影响到蚕桑生产的发展。为了摸清桑黄化型萎缩病的发生规律,找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我们于1989年9月至11月,在桑园面积大,蚕茧产量高的龙岗,上林和辛寨三乡镇对桑黄化型萎缩病的发生危害进行了调查,整理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研究证明:桑树品种选792对桑黄化型萎缩病有较强的抗性,比湖桑32号抗性高1~2倍,比新一之濑高1~3倍.  相似文献   

18.
19.
<正>桑黄化型萎缩病病原类菌原体(MLo),在桑树生长季节中,病原主要分布在病枝条皮部、叶柄、叶脉、叶肉组织中。但以桑树枝条新梢幼嫩组织中病原菌含量较多。以往实验证实,桑树在生长季节中,病枝条上的各芽都带有病原,套接健康桑苗都能发病。但对越冬病桑枝条是否带毒未开展系统性研究,以往曾提出越冬病枝条经冬季低温可以失  相似文献   

20.
用组织培养法保存、增殖桑黄化型萎缩病病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取岛桑(MorusacidosaGriff)苗茎尖进行组培脱毒,昆虫介体接种病原,继代培养,获得无休眠期的标准桑黄化型萎缩病株和病原类菌原体驯化株。通过对MS培养基成分的调节,可以批量繁殖病株和类菌原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