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冀南太行山区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板栗生长。虽然板栗栽培面积较大,但品种老化,经过本地优良品种选育和外地优良品种引进工作,筛选出一批适宜冀南太行山区栽植的板栗优良品种,如燕山早丰、燕山短枝、北峪2号、燕山魁栗和丰收一号板栗等。这些品种在生长和结果方面表现良好,很适宜在太行山区发展推广。本文就以上5个品种的生长结果习性、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
冀南太行山区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板栗生长。虽然板栗栽培面积较大,但品种老化,经过本地优良品种选育和外地优良品种引进工作,筛选出一批适宜冀南太行山区栽植的板栗优良品种,如燕山早丰、燕山短枝、北峪2号、燕山魁栗和丰收一号板栗等。这些品种在生长和结果方面表现良好,很适宜在太行山区发展推广。本文就以上5个品种的生长结果习性、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3.
‘燕宽’是从实生燕山板栗中选出的早熟新品种。坚果综合性状优良,平均单粒重8.30 g,含水量50.50%,可溶性糖含量19.50%,淀粉含量48.50%,蛋白质含量6.05%;果肉糯性,口感细腻,风味香甜,适宜炒食;9月上旬成熟。该品种丰产性强,耐瘠薄,适应性强,抗寒性尤其明显,适合我国北方燕山板栗栽培区的山地、丘陵栽培。  相似文献   

4.
板栗生长最为适宜的气候是光照充足、气候适中的地区。对于自然生长的板栗来讲,主要有结果晚和产量低的特点。并且在盛果期之后,结果部位非常容易发生外部的移位,给板栗园区管理造成很大的不变。文章主要分析了板栗幼树管理技术,以期提升板栗技术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5.
板栗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素有“木本粮食”之美称,板栗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但板栗栽培要达到高产优质的目地,就要对板栗的种植进行科学管理。只有因地制宜的采取各种可行的措施,才能发挥板栗的最大经济效益。根据多年的工作和技术实践,总结了一些适宜高寒山区板粟采果后的管理技术,为提高板粟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板栗新品种燕兴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燕兴为实生选优获得的抗寒性燕山板栗新品种。该品种综合性状优良,丰产、优质、早实、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强,尤其抗寒性表现突出。坚果商品性好,单果重8.20g,可溶性糖含量22.23%,淀粉含量52.90%;果肉细腻,糯性强,适宜炒食;平均每苞含坚果2.70粒;在河北地区9月中旬成熟,尤其适合我国北方板栗栽培临界区的山地和丘陵种植。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麻城市板栗种植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汝宝 《北京农业》2014,(24):171-172
利用湖北省麻城市多年气候资料,对麻城市板栗种植的光、热、水等气候条件进行分析探讨得出,麻城气候条件适宜板栗产业的大力发展,今后应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合理种植,科学管理,以减少气象灾害对板栗的不利影响,获得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8.
板栗营养价值高,生产环境特好,无污染,基本为有机产品生产流程,收获的果品耐储运,市场需求大。从国内国际市场看,发展板栗产业有巨大的市场空间。资料显示:板栗果品的人均占有量在中国0.21kg、意大利1.25kg、日本0.65kg,国际人均10.8kg,高于中国54倍。因而发展板栗产业,是农民增产增收的好项目。南召县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特别适宜板栗生长,其果肉含糖量高,  相似文献   

9.
正南垂5号是以"垂枝"为母本,"南沟1号"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板栗新品种。适宜在我国北方板栗栽培区缓坡丘陵及沙地种植。2014年6月通过了国家林业局审查并命名,获其颁发的植物新品种权证书。南垂5号板栗树体高度中等,树姿开张。多年生树干灰褐色,1~3年生枝绿色,皮孔小而稀;结果母枝健壮、无茸毛、分枝角度大,每果枝平均着生刺苞1.87个,次年平均抽生结果新梢1.35条。叶片椭圆形、深绿色、先端渐  相似文献   

10.
高文胜 《油气储运》2011,(31):23-24
山东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了3个优良板栗品种,现介绍如下:一、鲁岳早丰板栗品种特性该品种树冠圆头形,主枝分枝角度40°~60°。结果母枝粗壮,长度中等,果前梢大芽数量多,花芽形成容易。每结果枝平均坐苞2.5个,有2次结果现象。坚果椭圆形,红褐色,光亮美观,充实饱满,整齐度高,果肉黄色,细糯香甜,涩皮易剥离,耐贮藏,适宜炒食。早实、丰产,平均单果重11.0克,3年形成产量,4~5年进入丰产期,5年生树667平方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筛选影响板栗品质的关键气候因子,进行不同生态区域板栗气候适应性评价及其适宜性种植区划,为板栗引种以及科学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以我国不同生态区域(黄淮海、西北、长江中下游、西南等4大区域)105个板栗品种(含优系)为研究对象,对其坚果单粒质量、果形指数等表型性状和可溶性糖、淀粉、蛋白质等内在品质进行差异性分析,选择4大区域中24个板栗主栽区的12个气候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筛选与板栗品质形成最密切的气候因子,通过逐步回归构建板栗气候品质评价模型;利用气候适应性指数(CAI)对板栗进行气候适应性评价和适宜性分区。  结果  (1)不同生态区域板栗表型性状和内在品质均存在显著差异性。长江中下游地区单粒质量和果形指数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黄淮海地区可溶性糖最高,支链淀粉/直链淀粉比值最大。(2)影响板栗坚果品质的主要气候因子为热量因子,其次为光照因子和水分因子。单粒质量与年平均温度和生长季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生长季温差呈显著负相关;果形指数与年平均温度和生长季平均温度均呈显著负相关;含水量与生长季降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糖与生长季温差和生长季日照时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生长季降水量呈不显著负相关;支链淀粉/直链淀粉比值与生长季平均温度和生长季温差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蛋白质与年平均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年日照时数和生长季日照时数均呈负相关,与生长季降水量呈不显著负相关。(3)根据CAI,4大区域中24个板栗主栽区可划分为最适宜区、较适宜区和适宜区。黄淮海北部区域CAI值达到0.90 ~ 0.96,为最适宜区;黄淮海东部、西北和西南区域CAI值为0.81 ~ 0.89,属较适宜区;而长江中下游区域CAI值最低,为0.71 ~ 0.77,属适宜区。  结论  生长季温差大、平均温度高、日照时数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板栗坚果甜、糯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支持下,根据板栗生长的土地利用要求,结合北京市的气候、土壤、地质地貌等资源数据库,选择9个评价因子并确定其权重,然后采用加权指数求和法评价模型,获得北京市板栗的一、二级种植适宜面积共计278150.9hm^2,占北京市农用地面积的21.8%。  相似文献   

13.
以湖南新化县曹家镇园艺场、上梅镇龙王池村、琅塘镇晚坪村3处板栗园作为试点,于2007年11月从湖南省百果园等单位引进板栗新品种处署红、九家种等6个品种,以地方油栗作对照进行对比栽培试验,通过2007年11月至2015年10月近8 a的生物学习性观察记载对比果实品质及丰产性,筛选出适宜在新化栽植的3个优良品种:处署红、九家种及浅刺大板栗。并从定植、水肥管理、花果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治及采收贮藏等几个方面总结出了一套无公害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汉中市平川县区绿化苗圃常绿树全生育期平均遮光级别为4.98,不适合套种元胡;落叶树全生育期平均遮光级别为1.83,适合套种元胡。最佳套种的落叶树种依次是紫薇、红枫、樱花、银杏、七叶树、红白玉兰等树种。林下种植元胡产量实测表明,紫薇、红枫、樱花和无遮光种植无显著差异,可在林下推广元胡林下种植。  相似文献   

15.
在冀西北半干旱高寒区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土壤中,进行饲用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研究.结果表明:滩地玉米的产量明显高于沙地玉米.在降水一定的年份,同样的栽培条件下,滩地的储水量大,耗水量小,玉米在滩地的水分利用率均高于沙地.水分利用率高的产品产量也高.  相似文献   

16.
板栗为山毛榉科栗属植物,它生长迅速,管理容易,适应性强,抗旱,耐瘠薄。其产量稳定,寿命长。一年栽树,百年受益。合理施肥管理是促进树体健壮,增强抗性和延长板栗结果年限,获取高产稳产的  相似文献   

17.
对板栗的营养价值、信阳气候特点、信阳板栗产业现状及板栗深加工产品现状进行了综述,以期推动信阳地区板栗种植业良性发展,加快板栗深加工产品的商业化。  相似文献   

18.
荸荠的生长环境特殊,收获仍旧采用传统手工挖掘,劳动效率低,劳动强度大,难以挖净,而薯类收获机械又难以适应水田荸荠的收获,通过对荸荠生长地的土壤成分分析,基于土壤液化原理,搭建了小型实验平台,对荸荠挖掘机理进行了试验模拟。提出了一套适用于水田作物荸荠机械挖掘、筛分的流程,并对挖掘原理进行了实验探究。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获得了影响荸荠收获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利用土壤液化原理可以使砂壤土液化,为该原理用于荸荠采收提供依据,为荸荠挖掘机样机的试制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