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梅丛枝菌根侵染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中国主要梅园和野梅分布区采集梅(Prunus mume Sieb.et Zucc.)根系样品,研究不同地点、不同季节及不同粗度的根系丛枝菌根(AM)侵染状况.结果表明:梅根系内的AM结构可见到形态多样的菌丝、泡囊、侵入点和Arum-type丛枝;直径小于0.5 mm的细根AM侵染指标明显高于较粗的根;不同地点的梅根系AM侵染率不同;不同季节中,以春季的梅根系AM侵染指标最高.  相似文献   

2.
以陕西省大柳塔矿采煤沉陷地为试验地,自然状况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研究了丛枝菌根对沙棘生长及根系发育的影响,并对接菌后根际微环境变化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接菌处理植株地上和根系发育生长指标优于不接菌组。接菌后宿主植物与菌根能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根际菌丝密度远高于对照。接种丛枝菌根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数量,提高了根际土壤磷酸酶活性,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也高于不接菌组。接种菌根对采煤沉陷地土壤具有一定的土壤改良效果,改善了土壤根际微生态环境,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对当地的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通过在不同接种时期对葡萄扦插苗接种不同剂量的丛枝菌根真菌,研究了丛枝菌根真菌接种时期和剂量对葡萄扦插苗的生长效应。结果表明:在葡萄扦插过程中接种丛枝菌根真菌,能促进扦插苗的生长发育,但其促进作用受到接种时期和接种剂量的影响,一般扦插后14~21天接种30个孢子/株的AM菌剂作用最佳,能显著促进葡萄扦插苗根系对磷、氮等矿质养分的吸收和积累,提高扦插苗的生长效应。  相似文献   

4.
菌根是植物根系与真菌形成的一种共生体.阐述了菌根的分类、作用、检测方法;参照刘润进和陈应龙的菌根研究方法研究梅树发现,梅树根系与丛枝菌根真菌建立互惠共生体,在根皮层细胞内形成典型的泡囊和丛枝结构;梅树菌根与梅树的品种、树龄,不同育苗方式的根系类型、根龄,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有关;菌根在优质壮苗的培育、连作障碍的克服、组培苗和无病毒苗的应用培育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王磊  吴子龙  张浩  赵昕 《北方园艺》2021,(1):137-142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是土壤中一类广泛存在的植物共生真菌,已有研究表明,AMF能够提高植物对重金属的抗逆性和耐受性。该研究从AMF与植物2个方面介绍了相关研究领域的前沿动态,旨在推进AMF促进植物耐受Cd机制的深入研究。在根外,丛枝菌根真菌能够直接吸收、固持Cd,以及改变植物根际的土壤微环境,从而影响Cd的形态和生物活性,增强植物对Cd胁迫的抗性。在根内,丛枝菌根真菌调节植物通过体内螯合、转运以及启动抗氧化防御系统等特定的生理生化过程,减少高浓度Cd对植物的胁迫和伤害。此外,丛枝菌根真菌还能通过促进植物生长来抵御Cd胁迫。  相似文献   

6.
VA菌根对植物有益作用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金芳  肖华山 《蔬菜》2006,(10):27-29
菌根是自然界中一种普遍的植物共生现象。它是土壤中的菌根真菌与高等植物根系形成的一种共生体。根据菌根形态学及解剖学特征的不同,菌根分为3个主要的类型,即外生菌根、内生菌根及内外生菌根。泡囊丛枝菌根是一种最常见的内生菌根,因其胞内菌丝体呈泡囊状和丛枝状,故称泡囊丛枝菌根(简称VA菌根或VAM)。研究发现,并非所有类型的该类真菌都形成泡囊结构,但都形成丛枝结构。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其称为丛枝菌根。VA菌根和世界上90%以上的植物种类都能形成共生体系。大量研究表明,VA菌根真菌能促进宿主对土壤中矿质元素P、N、K、Cu、…  相似文献   

7.
丛枝菌根真菌与土壤盐碱植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壤盐碱化是影响当前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问题。丛枝菌根真菌在盐碱土壤中大量分布,它的存在可以增强盐碱植物的生长、促进营养吸收、提高光合作用和抗氧化,同时分析了盐胁迫对丛枝菌根真菌的孢子萌发、菌丝生长、菌根形成和菌根侵染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AM真菌对川黄柏幼苗生长及小檗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黄柏是芸香科黄柏属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d.)的干燥树皮,为著名川产道地"三木"类药材之一,其主要药用活性成分为小檗碱,具有广谱抗菌性,临床应用广泛.通过温室盆栽接种试验,观察了2属7种丛枝菌根真菌对川黄柏幼苗生长及小檗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丛枝菌根真菌促进了川黄柏幼苗的生长,菌根幼苗的株高、地径、根生物量和地上部生物量均高于无菌根幼苗.丛枝菌根的形成影响了川黄柏幼苗根皮和茎皮中小檗碱的代谢.与无菌根幼苗比,菌根幼苗的小檗碱含量均显著提高,且菌根幼苗之间小檗碱的含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
生草影响果树生长发育及果园环境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草是近年来国内外大力推广的一种现代化果园管理模式,是促进果树生长和果实发育的一个重要果园栽培措施。笔者从果园土壤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因子、果树根系生长发育、果实发育、丛枝菌根真菌定殖及丛枝菌根发育等方面归纳了生草对果园环境和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进展。生草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总体表现为:生草能促进丛枝菌根发育,有利于提高果树根系吸收性能;提高果树抗逆性;改善果实品质。生草对果园环境的影响表现为改善土壤肥力状况和改善土壤结构,主要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营养成分含量和蓄水保墒能力。但是,在供水不足的果园以及果树生长发育早期,草与果树的水分竞争有可能造成果树的干旱胁迫,进而抑制果树营养生长,降低生长势。笔者还分析并展望了该领域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旨在为生草在果园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通过在不同接种时期对葡萄扦插苗接种不同剂量的丛枝菌根真菌,研究了丛枝菌根真菌对葡萄扦插苗生长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葡萄扦插过程中接种丛枝菌根真菌,能促进扦插苗的生长发育,但其促进作用受到接种时期和接种剂量的影响,一般扦插后14~21 d接种30 spores·unit-1的AM菌剂作用最佳,能显著促进葡萄扦插苗根系对P、N等矿质养分的吸收和积累,提高扦插苗的生长效应.  相似文献   

11.
缺铁黄化对葡萄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翠玲  杨晓明  曹孜义 《果树学报》2007,24(1):26-29,F0003
以生长在石灰性土壤上的鲜食葡萄(抗黄化品种红脸无核、玫瑰香,重度黄化品种藤稔、紫珍香)为试材,通过测定不同抗缺铁黄化葡萄不同叶位叶片的叶绿素、光合能力,统计植株坐果率,分析比较果实品质。结果表明,黄化对葡萄植株的生长、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的危害,主要表现在:葡萄植株发生重度黄化时,整个植株从下部到顶部逐渐出现轻度—中度—重度黄化叶片,植株生长缓慢;黄化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n)较正常植株显著下降。黄化植株的绿叶、轻度、中度到重度黄化叶片叶绿素含量、Pn也显著递减;重度黄化植株紫珍香和藤稔坐果率极低,果粒大小和品质显著低于未黄化植株。  相似文献   

12.
超藤葡萄是藤稔葡萄的一个芽变品种,由于2者亲缘关系十分接近,应用形态学手段以及RAPD分子标记不易区分。针对葡萄叶片富含多糖和多酚类等杂质的特点,从基因组DNA纯化入手,对AFLP流程进行了优化改进,建立了葡萄AFLP体系,并成功地对此2个品种进行了区分。采用引物组合M-CAT+E-ACG进行AFLP扩增,超藤葡萄出现167bp特异带。  相似文献   

13.
不同菌剂对丰香组培苗生长发育和白粉病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丰香草莓微繁殖苗为试材,分别以重茬土和混合基质为栽培基质,比较研究了丛枝菌根真菌(AMF)菌剂、木霉(Trichoderma)菌剂和有效微生物群(EM)菌剂对草莓植株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指标、产量、白粉病抗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重茬土还是混合基质,供试的3种微生物菌剂处理后均可促进丰香草莓微繁殖苗的生长势,提高草莓叶片叶绿素、蛋白质、可溶性糖和淀粉质量分数,增加果实产量,其中AMF菌剂处理的效果显著,其叶面积和叶片叶绿素质量分数均是CK的1.5倍左右,产量比CK增加68.6%(重茬土)、39.5%(混合基质)。AMF菌剂处理和木霉菌剂处理植株中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是CK植株的2.6~5.5倍。在提高草莓微繁殖苗白粉病抗性上,木霉菌剂处理的效果最为显著,在重茬土和混合基质上,木霉菌剂处理植株的病情指数分别为36.7和19.2,分别为CK植株的51.8%和59.1%。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Vegetatively propagated plants of three strawberry cultivars-‘Senga Sengana’, ‘Elsanta’ and ‘Kent’-were grown for 20 weeks in rhizoboxes filled with 1.85 kg of sterilized mineral soil. Ten plants were treated with an N-P-K foliar fertilizer (F, control), or inoculated with a substrate containing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Trichoderma viride and rhizosphere bacteria (PGPR-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 without any fertilization (M), or inoculated with the mixture of microorganisms and treated with the foliar fertilizer (MF). Total plant biomass was increased by the M treatment in all cultivars. M treatment resulted in higher total root length and number of root tips in ‘Senga Sengana’, whereas the other two cultivars showed different responses of root morphology. Shoot/root ratio was decreased by the M and MF treatments in comparison with control plants. Foliar fertilization of inoculated plants caused different growth responses in the three cultivars and a general decrease of root growth. After the MF treatment, the biomass of ‘Senga Sengana’ increased and the biomass of ‘Elsanta’ and ‘Kent’ decreased. Inoculation with the mycorrhiza-PGPR substrate increased rhizosphere pH irrespective of foliar fertilization. Plant mineral content was highly modified by the treatments in all the cultivars examined. In particular, changes were noted in N, P, K, Fe, B and Mn uptake. The results show an interaction between foliar fertilization and root inoculation with microorganisms, as well as genotype-dependent influences, on growth responses and rhizosphere pH of strawberry plants.  相似文献   

15.
葡萄品种浆果成熟期多样性及归类标准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郑州葡萄圃内260个鲜食和153个酿酒品种的浆果成熟期进行了鉴定评价。在郑州地区,最早熟的葡萄种质材料早莎巴珍珠6月29日生理成熟,果实发育期48d;最晚熟的种质材料大宝10月12日成熟,果实发育期144d,在其间的103d时间里不断有成熟的葡萄品种,表现了丰富的多样性。酿酒葡萄的果实成熟期相对集中,大多数酿酒葡萄品种在8月中旬成熟,7月份和9月份成熟的葡萄品种所占的比例极少。果实发育期≤60d、61~80d、81~100d、101~120d、≥121d的品种次数呈正态分布,果实发育期81~100d的品种占收集品种的53.03%;果实发育期少于60d的极早熟品种和果实发育期多于120d的极晚熟品种所占比例较少。早、中、晚熟品种按照浆果发育期进行归类较为简便。  相似文献   

16.
酵素菌肥对藤稔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配方的酵素菌肥对藤稔葡萄的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号酵素菌肥的增产效果最好。其次是2号酵素菌肥、1号酵素菌肥、3号酵素菌肥。施用4号酵素菌肥使藤稔葡萄比对照平均单果重增加4.1 g,平均单穗重增加60.4 g,单株产量增加1.42 kg,可溶性固形物增加1.7%,可滴定酸降低0.2%,VC含量增加0.6 mg/g。不同施肥量的酵素菌肥对藤稔葡萄产量和品质也存在显著的影响。当4号酵素菌肥施肥量为100 mL/株时,藤稔葡萄的产量和品质均显著高于对照。100 mL/株和125 mL/株施肥量对藤稔葡萄的品质和产量的影响,没有差异。因此,4号酵素菌肥的经济施肥量为100 mL/株。  相似文献   

17.
为培育三倍体无核葡萄新品种,以二倍体欧洲葡萄无核品种红宝石无核、爱莫无核、黎明无核和欧山杂种北醇及四倍体欧美杂种藤稔、黑奥林为亲本,进行了红宝石无核×藤稔、黎明无核×藤稔、爱莫无核×黑奥林、藤稔×北醇、黑奥林×北醇5个组合的杂交,通过胚挽救技术获得杂种幼苗41株。在此基础上,利用流式细胞术、染色体计数的方法对所获得的杂种幼苗进行了早期倍性鉴定,结果表明有10株杂种为三倍体,6株为四倍体,4株为非整倍体,其余21株为二倍体。这将为进一步选育出三倍体无核葡萄新品种和提供新的育种材料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了5个葡萄品种小果柄上疣的大小、形成过程、内部形态、组织结构与病菌的侵染情况。发现抗性较强的北醇,小果柄上的疣小、形成较早,发育速度较慢,破裂后内部结构层次清晰,基部木栓形成层明显,抗性差的红地球则相反。推测该组织可能与葡萄果实病害病原菌的侵染有关。  相似文献   

19.
葡萄组培苗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秀梅  张剑侠  王跃进 《果树学报》2005,22(3):202-206,F004
对中国野生葡萄4个种的6个株系、2个种间杂种、5个鲜食葡萄品种、1个酿酒葡萄品种和5个砧木品种通过组织培养获得试管苗,以不同浓度的NaCl作为盐胁迫因子,分别加入生根培养基中进行耐盐筛选。结果表明,在盐胁迫的50d内,试管苗的侧芽萌发倍数、增殖系数、生根率、生根数目均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试管苗的受害指数、胁迫敏感指数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在0.6%NaCl胁迫下,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延长,受害率和受害指数呈上升趋势。将供试的19个材料耐盐性分为4个类型:耐盐葡萄类型,包括酿酒葡萄EndFine、燕山葡萄燕山-1、1-1-6(88-110)、莫里莎无核和克瑞森无核;较耐盐葡萄类型,包括红地球、1-1-8(88-110)、户太8号、山葡萄通化-3和秋葡萄平利-7;盐较敏感葡萄类型,包括京秀、101-14MG、3309C和蘡奠葡萄泰山-1、安林-3;盐敏感葡萄类型,包括SO4、1103P、110R和山葡萄华县-47。  相似文献   

20.
无核葡萄品种资源性状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国家果树种质郑州葡萄圃内的37个无核葡萄品种的16个描述性状和11个测量性状进行了调查,借助SPSS10.0统计软件对结果聚类分析,根据其性状相近程度,将供试的无核葡萄品种划分为3个品种群和5个亚群。同一品种群或亚群内的品种在形态特征上较为相似,遗传背景较为近似,利用不同品种群间的品种进行杂交有望提高无核葡萄育种效率。聚类分析结果可为无核葡萄育种中无核品种×无核品种杂交组合的亲本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