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就湖北地区砂梨主要推广品种对黑斑病、黑星病和轮纹病的抗病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被调查的15个砂梨品种中,大部分对3种病害表现为良好的抗病性,仅3个品种对黑斑病表现为感病。  相似文献   

2.
当阳市地处江汉平原向鄂西山区过渡地带,年均T>14.5℃,年平均相对温度U为85%.栽种的优质梨,易受黑斑病,黑星病的危害,造成早期落叶,树势衰减,"开二次花",单产低,不稳产,严重影响了梨生产.1999年,当阳市植保站特引进大生M-45进行试验、示范,探讨其防治效果,及对梨果实品质的影响.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砂梨黑斑病的发生规律与无公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艳秋 《植物医生》2007,20(3):40-41
经3年调查表明,在淮北地区,日韩梨品种(砂梨系统)栽培面积扩大,梨黑斑病的发生蔓延逐渐加重。叶片于4月中下旬开始发病,初侵染发生率与当年3-4月份降雨量密切相关,5-7月份为发病高峰,5-7月份高温多雨是病情严重的主要因素。生产防治应于发芽前(3月上中旬)喷布3~5波美度石硫合剂1次。在发病初期每隔7d喷10%(宝丽安(多抗霉素)WP或50%扑海因(异菌脲)WP1000~5000倍液1次,以后与进口代森锰锌、腐霉剂(速克灵)等交替使用,连续喷三四次,防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三种化学物质诱导观赏百合对黑斑病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确定水杨酸、纳米硅、草酸铵等3种化学物质对观赏百合黑斑病抗病性的诱导效果,为百合生长期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测定3种化学物质对观赏百合黑斑病菌的抑菌活性和诱导寄主抗性效果。[结果]3种化学物质对观赏百合黑斑病菌抑菌率较低,最高仅为5.43%,但处理百合叶片后,诱导百合产生较高抗病性。在100、50 μg/mL和25 μg/mL浓度下,纳米硅的诱导抗病效果最好,分别为55.55%、60.69%、48.57%。水杨酸诱导处理可使观赏百合叶片β-1,3-葡聚糖酶在第1 天达到峰值,纳米硅可以使过氧化物酶在第5天达到峰值,草酸铵可以使苯丙氨酸解氨酶在第5天达到峰值,分别为对照的3.95倍、2.10倍和1.15倍;先诱导处理再接种黑斑病菌1 d后叶片组织内β-1,3-葡聚糖酶、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水杨酸、纳米硅和草酸铵处理7 d后田间诱导防病效果分别为35.38%、43.55%和31.07%;处理14 d后,与第7天相比诱导防病效果明显降低。[结论]水杨酸、纳米硅和草酸铵3种化学物质对百合均有一定诱导抗病作用,其中纳米硅酸的诱导抗病效果最好,可达到48%以上。  相似文献   

5.
春夏大白菜黑斑病病原鉴定和抗性鉴定方法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大白菜抗黑斑病新品种选育和种质创新,对陕西省春夏大白菜黑斑病进行调查、病样采集、病菌分离及形态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甘蓝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icola是唯一病原。利用3个不同抗性的白菜品种研究了孢子浓度、苗龄和温度对大白菜黑斑病发病的影响,建立了大白菜抗甘蓝链格孢黑斑病的人工接种鉴定方法,即采用二叶期幼苗,以1×104pfu/mL孢子浓度喷雾接种,随后置25℃条件下,先黑暗下保湿24h,接着正常管理3天,从第4天开始夜间保湿,白天揭开,第8天保湿24h后调查发病情况,其结果客观反映大白菜品种的抗病性能。  相似文献   

6.
张璐  刘奇志  张国珍 《植物保护》2019,45(4):224-228
由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引起的梨轮纹病是梨生产中重要的真菌性病害,主要造成树势早衰和果实腐烂,严重影响梨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选取市售的6个品种的梨果实,用分离自梨枝干的轮纹病菌进行了离体果实接种,测定不同品种果实对梨轮纹病的抗性差异。接种后6 d,按照病斑直径从大到小的顺序,品种排序依次为‘丰水梨’>‘南果梨’>‘库尔勒香梨’>‘皇冠梨’>‘雪花梨’>‘砀山酥梨’,随病斑减小抗性依次增强。测定了4种杀菌剂对梨轮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咯菌腈、氟啶胺和咪鲜胺对梨轮纹病菌的菌丝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EC 50分别为0.010 3、0.022 4μg/mL和0.034 3μg/mL;代森锰锌的EC 50为3.860 7μg/mL,也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本试验结果为了解不同梨品种对轮纹病的抗性及杀菌剂的选用提供了依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水稻品种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水稻的重要病害。该病主要经带菌种子传播,对水稻的生产可造成严重危害。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经济、安全有效的措施。国内外学者致力于研究该病原菌与水稻的互作关系,并广泛筛选和培育优良的抗病种质,以期通过利用水稻品种对该病原菌的抗性实现对该病的有效控制。作者对水稻品种抗性鉴定技术、抗源筛选、抗性机理和抗性遗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并对这一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为我国植保及育种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水稻品种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致病力强的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Rs105对206个水稻品种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粳型水稻的抗性一般比籼型水稻好。品种抗侵入和抗扩展呈显著相关关系(r=0.7949)。  相似文献   

9.
10.
水稻品种对细菌性条斑病抗性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7年—1990年比较研究各种方法结果表明:采用喷雾接种初筛与针刺接种复筛和稳定性测定相结合的方法,比单用喷雾接种鉴定法更能准确地反映品种抗病性。鉴定用的接种菌液采用3×10~8个细菌/ml浓度较为适宜,并初步认为,在25℃—29℃的温度范围内,相对湿度是影响病斑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黄瓜黑星病侵染和发病规律及其生态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黄瓜黑星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株内于田间或土中越冬,成为第二年初侵染来源。黄瓜种子内的菌丝也可越冬,带菌率最高可达37.76%。种子各部位均可带菌,以种皮为多。接种试验证明黄瓜黑星病菌主要是从叶、茎、果实的表皮直接穿透侵入,也可从气孔或伤口侵入,但极少。黄瓜黑星病菌的分生孢子产生必须具备90%以上的相对湿度(RH)和15℃以上的日平均温度。分生孢子在5—30℃下均可萌发,适温15—25℃,但萌发必须有水滴,在无水滴的情况下即使RH达100%也不能萌发。吉林省大棚内发病重是由于5月中旬以后棚温达到黑星病菌生长的温度范围,RH长时间(12小时以上)在90%以上。露地黄瓜黑星病的发生则与当年的降雨量和降雨日数多少有关。大棚内采用降低湿度的生态防治措施,可有效地控制病情,从而减少喷药次数而达到防治目的。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主要推广品种对小麦黄花叶病毒抗性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评价河南省主要推广品种对小麦黄花叶病毒(Wheat yellow mosaic virus, WYMV)的抗性,于2006—2010年在河南省西平县病圃进行了田间抗性鉴定试验和室内间接ELISA检测,并分析了病害严重程度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供试的62个品种中,仅有新麦208表现为免疫;豫麦70-36、泛麦5号、阜麦936、山东95519、豫麦70、高优503、豫麦9676、郑麦366和陕麦229等9个品种表现为抗病,占供试品种的14.5%;濮优938、兰考矮早8、新原958、花培2号、温优1号、豫麦18、郑麦9023、豫麦47、豫农201、偃展4110、豫麦36、百农878和豫麦49-198等13个品种表现为中抗,占供试品种的21.0%;另外39个品种表现为感病,占供试品种的62.9%。对48个品种进行了产量与病害严重度分析,发现随着病害的严重度增加,小麦的穗数、千粒重以及产量都有明显下降,严重度为1级时,平均减产9.6%;严重度达到2级和3级时,平均减产分别为30.3%和33.5%。  相似文献   

13.
甘薯品种对疮痂病的抗性及其机理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查明我国南方甘薯主栽品种抗疮痂病的能力,用疮痂菌孢子悬液对16份品种作苗期接种与田间病情系统观察.结果表明,广薯79-15、潮薯1号等8份表现感病-中感;福薯26、广薯88-70等8份表现中抗-高抗;不同抗、感品种在田间表现长短不一的感病期.对6份品种藤蔓不同的部位和株龄的组织结构作显微测量与计数、接种试验以及糖含量测定显示,不同品种皮层组织结构差异决定对疮痂病的抗、感性;抗病品种藤蔓具有较厚的角质层,叶片气孔和幼嫩组织的腺鳞数目都较少,表现潜育期长,病斑少.且同一品种不同株龄皮层结构差异与感病程度间有密切关系,但其藤蔓糖含量与品种抗性之间不相关.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水稻品种对细菌性条斑病抗性鉴定中,针刺接种调查能减少工作量的适当叶片数量;配制菌液搁置一定时间接种的适宜期限:病斑菌脓数量与品种抗性的关系:普通冰箱保存转管传代菌与冻干菌的致病力比较;水稻不同叶序的抗病性测定差异显著性。并对这些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付泓 《植物检疫》2007,21(5):318-319
本文记述了岐山县苹果黑星病发生、分布、为害情况,并进行了发生趋势和潜在危险性分析。在总结几年的防控经验基础上,提出了组建专业防控队伍、加强疫情监测等多项综合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6.
渭北旱塬苹果黑星病的初侵染来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苹果黑星病是世界各苹果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也是我国渭北旱塬苹果产区的新病害。近5年调查研究证明,渭北旱塬苹果落叶上分生孢子数量随时间推移呈急剧下降趋势,在春季苹果芽鳞萌动之前,分生孢子呈无色透明薄片状,均已失去存活力,芽鳞内外检测到分生孢子的数量很少,且均已丧失萌发力。果园中孢子捕捉结果表明,子囊孢子出现在先,分生孢子在后,两者出现时间相差15d以上,且捕捉到分生孢子的日期是在黑星病发病以后。对洛川县、白水县、长武县、永寿县、泾川县和平凉市等地苹果黑星病普查中未发现发病枝条,以菌丝体在枝条上越冬的可能性极小。综合以上试验结果,初步确定子囊孢子是渭北旱塬苹果黑星病的初侵来染,分生孢子不能越冬。  相似文献   

17.
新疆野苹果和秦冠的抗黑星病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透射电镜观察表明, 苹果叶片上表皮角质层厚度在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 新疆野苹果和秦冠叶片的角质层厚度显著高于富士和嘎啦的;同一品种不同龄期叶片的角质层厚度随着叶龄增长而增厚, 且黑星病严重度与叶片上表皮角质层厚度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苹果品种抗病性组分分析结果表明, 新疆野苹果的病害严重度最低, 约为嘎啦的1/22, 潜育期最长, 为嘎啦的2.0倍, 无(或少有)病斑出现, 不产孢。秦冠的严重度约为嘎啦的1/14, 潜育期约为嘎啦的1.5倍, 产孢量约为嘎啦的1/26。黑星病菌在新疆野苹果和秦冠叶片上的侵染概率及病斑扩展速率均显著低于富士和嘎啦。因此, 新疆野苹果和秦冠对黑星病的抗病性表现在抗侵入和抗扩展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采用孢子芽管长度法,测定了采自河北省不同地区的88个梨黑星病菌 Venturia nashicola 菌株对氟硅唑的敏感性,并测定了10个相对敏感菌株和5个相对抗性菌株对甲基硫菌灵、醚菌酯、福美双和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不同地区黑星病菌对氟硅唑的敏感性存在一定差异,平均EC50值为(1.3821±0.9276)μg/mL;氟硅唑对未使用过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EBI)类杀菌剂的75个梨黑星病菌菌株的平均EC50值为(1.1676±0.6128)μg/mL,最大值是最小值的16.91倍,其敏感性分布频率呈连续性单峰曲线,且符合正态分布,故可作为敏感基线用于监测田间梨黑星病菌对氟硅唑的敏感性变化。不同菌株对5种药剂的敏感性相互关系分析表明,氟硅唑和苯醚甲环唑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但与醚菌酯、甲基硫菌灵和福美双之间均不存在交互抗性关系。  相似文献   

19.
湖南水稻主栽品种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8年和2009年选用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3个致病力不同的菌株、采用针刺接种法对湖南省54个水稻主栽品种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对上述3个菌株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对3个菌株均表现中抗以上水平的品种仅8个,占鉴定总数的14.8%,比例较低。对接种致病力最强菌株RSGD10后各水稻品种产生的病斑长度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供试的水稻主栽品种间抗性存在显著差异。选用RSGD10喷雾接种上述品种,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对条斑病的抗性差异也明显,其中,病级表现1级的品种9个,比例为16.7%。比较针刺和喷雾两种方法的抗性鉴定结果,两种方法对水稻品种抗性的鉴定结果基本一致,揭示水稻品种对条斑病的抗侵入和抗扩展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0.
抗虫棉对棉花主要害虫的抗性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抗虫棉中棉29、中棉40和非抗虫棉湘杂棉2号田间棉铃虫、斜纹夜蛾、棉叶螨、棉蚜等棉花主要害虫发生量及为害情况调查,证明中棉29、中棉40对第2~5代棉铃虫、第1~3代红铃虫有良好的抗性,对斜纹夜蛾、棉叶螨、棉蚜抗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