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沈阳市是辽宁省省会城市,其玉米播种面积在400万亩左右,是农业大市。沈阳市自土地承包以来农业生产出现飞跃发展。由玉米单产由土地承包后亩产700公斤左右,比以前多400公斤左右,目前以在800公斤以上。在玉米单产提高的同时,玉米生产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研究与解决。其增产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玉米增产因素1.玉米增产的国家政策因素1.1土地承包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由于农村实行土地承包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垦》2009,(5):75-75
南满常是黄泛区农场九分场职工,2008年他承租土地159亩,粮食单产位居分场首位,小麦亩产达到630多公斤,秋玉米亩产达647公斤。  相似文献   

3.
《新农业》2007,(5)
黄树森是凌海市安屯乡张家村党支部书记,2004年承包土地1720亩,种玉米、栽树。玉米亩产达600公斤,总产100万公斤,产值达100万元。同时承包苇田3400亩,利  相似文献   

4.
济宁地区稻茬麦模式化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济宁地区稻茬麦是随着1964年稻改而产生的,总面积约20万亩。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变,单产由70年代的200公斤/亩左右提高到80年代的300公斤/亩左右。1992年平均亩产高达388.6公斤。其中有5万亩丰产方平均亩产447.3公斤,150余亩单产突破500公斤,3.4亩平均亩产达到581公斤。稻  相似文献   

5.
<正> 春小麦与玉米间作是冀北冷凉地区创吨粮田的重要模式。它不但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提高光能利用率。经过多年的探索,这两种粮食作物的间作形式和相应的配套技术日臻完善,向规范化发展,推广面积不断扩大,已成为冀北春玉米区提高粮食单产增加粮食总产量的重要途径。1995年,承德示范区推广10.7万亩,平均混合亩产量为920公斤,控制区混合亩产1000公斤以上。 一、产量指标和群体结构设计 春小麦与玉米间作的产量指标,定为混合亩产800~1000公斤,其中小麦亩产量250~300公斤,玉米亩产量700~800公斤。产量结构:春小麦亩穗数32~35万穗(含有效蘖穗10~15%),平均穗粒数25~30粒,千粒重35~37克。玉米亩株数  相似文献   

6.
<正> 近年来,河南省玉米生产发展很快,单产水平不断提高,并涌现出10万、20万亩大面积平均亩产超500公斤,小面积亩产突破650~700公斤的高产典型。为使我省玉米单产有一个新的突破,于1990—1991年对豫玉二号亩产750公斤的生理基础及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一、材料和方法试验于1990—1991年在漯河农科所试验场和临颖县皇帝庙乡冉庄进行。试验地平坦、  相似文献   

7.
在夏玉米亩产350~400公斤水平下,采用玉米与矮秆作物间作,当玉米密度与单作相同,而占地面积缩少到全田的70%左右,肥料集中施用到玉米种植带时,间作的玉米可比单作玉米增产或显著增产,地力不降低或基本不降低,有利于解决农饲、农菜、禾豆等作物之间争地矛盾,促进农牧结合,提高土地生产力,增进经济效益。在玉米亩产350~500公斤水平下,采用玉米密度不减少的间作大豆方式,其土地当量比、全田产品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纯收益皆高于单作,且于下限产量水平提高的幅度大于上限产量水平,玉米少行比的间作方式优于多行比。从全田絕对产量看,除产量高于450公斤的玉米多行比间作方式外,皆高于单作。为稳定和提高间作方式的上述效益,宜对亩产350~400公斤的间作田增施氮肥,亩产500公斤左右吋增施磷、氮肥。  相似文献   

8.
豫粳四号麦茬稻亩产500公斤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伊川县地处豫西浅山丘陵区,常年水稻种植面积5万亩左右。其中麦茬稻面积占85%左右,而单产一直徘徊在300公斤左右。自1988年引进豫粳四号以来,经大面积试验示范,平均亩产比68—11亩增产130—150公斤,出现了大量麦茬稻亩产超500公斤地块,最高亩产达602公斤,使我县水稻平均亩产从300公斤提高到502公斤。在栽培技术上,  相似文献   

9.
玉米采用二比空栽培技术,显著提高了玉米的单产,增加玉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玉米采用二比空栽培技术玉米亩产达到了585.7公斤,较常规栽培玉米亩产59.3公斤,增产达11.3%,亩效益达到了640.19元,较常规栽培玉米亩增加经济效益100.81元。  相似文献   

10.
<正>小麦、菠菜、冬瓜、玉米、芹菜周年五作高效种植模式,提高了土地复种指数,充分利用光热资源,一年多茬种植,边行优势明显,经济效益显著。该模式可亩产小麦400公斤左右、菠菜750~900公斤、冬瓜3500~4000公斤、玉米500~550公斤、芹菜4500~5000公斤,亩效益8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迁安市杨各庄镇为发展麦、玉两平提高机械化水平和提高单产,解决下茬玉米成熟晚腾茬种麦难的问题,试验推广了夏玉米塑料软盘育苗移栽技术。千亩麦、玉两平试验田获得亩产1200公斤(上茬播种京冬8号小麦,亩产550公斤,下茬播种唐抗五号玉米,亩产650公...  相似文献   

12.
<正> 赵庄位于渑池县南大岭果元乡,全村1064人,耕地3896亩,95%是旱地,只有少量水浇地。由于机渠不配套,而且很少利用,是渑池县有名的小麦低产村之一。据资料,小麦亩产五十年代30多公斤,六十年代40公斤,七十年代160公斤左右,1973年亩产最低为45.3公斤,1976年亩产最高为65.5公斤。土地实行承包以后,小麦产量有了新的发展.据村委会1980~1982年统计,三年平均亩产80公斤,人均生产小麦117公斤。  相似文献   

13.
<正> 目前在玉米种子生产中,普遍存在着制种单产低、成本高、收益小、质量差的现象。因此,进一步提高玉米制种产量,保证种子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赞皇县种子公司,实行“夏播玉米制种增产配套技术”,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都得到明显的提高。1988年6600亩玉米制种田平均亩产164.9公斤,1989年5400亩平均亩产2361公斤,比最高的1985年亩增产14.9%。其中冀单17号3560亩,亩产222.8公斤,掖单四号1680亩,亩产254.2公斤。在全省种子质量鉴定中三次被评为质量第一名。  相似文献   

14.
<正>小麦、玉米、大豆、香菜二粮一豆一菜周年高效种植模式,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合理安排作物茬口布局,可亩产小麦550公斤、玉米600公斤、大豆120公斤、香菜1250公斤,亩收入6000元左右,经济效益较好。一、茬口安排10月上中旬播种小麦,行距20厘米,翌年6月上旬成熟收获;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为了研究不同玉米花生间作模式对系统产量及土地当量比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3月-2019年8月广东省湛江市农科院内的玉米、花生作物试验田,间作模式分别:为八行玉米、八行花生;四行花生、四行玉米;玉米单作;花生单作。通过研究四种作业模式的系统产量、土地当量比,对比分析不同玉米、花生间作模式对系统产量和土地当量比的影响。结果:两种玉米、花生间作模式,受玉米对营养物质、水分、关照等条件的竞争,间作花生单产量相对花生单作模式的单产量有所下降。系统产量整体收益相对提高,通过系统平衡收益,玉米、花生间作的,平均每亩的系统产量分别是482.4公斤、164.9公斤,单作玉米亩产719.8公斤,花生亩产263.1公斤。这说明间作模式有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结论:不同玉米花生间作模式通过合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优势有助于提高系统产量,从而提高同一土地玉米与花生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山西农业科学》1990,(1):24-25
<正> 祁县是山西省农科院“六六六工程”科研成果综合示范县,也是晋中地区农业现代化试验县,1988年在两个乡(镇)5个自然村1200亩水地春玉米示范田获得丰收后,1989年6万亩水地春玉米获得大面积丰收,平均亩产达到了659.9公斤,其中2万亩农大60平均亩产730公斤,1万亩高产方平均亩产755公斤,41.2亩高产地块,平均亩产922.41公斤,贾令镇吴家堡村武祥中承包的1.386亩,经晋中地区科委、农业局组织验收,亩产1005.59公斤。祁县玉米获得丰收的主要原因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7.
唐山市丰润区李钊庄等镇地膜豆角-夏玉米-棉花两年三熟栽培模式播种面积有2万余亩,在稳定了粮食产量的基础上,增加了经济效益。地膜豆角平均亩产1750公斤,效益3000元左右;玉米亩产500公斤左右,效益600元左右;棉花亩产籽棉300多公斤,效益2000元左右。三茬合计亩效益5600元,平均年亩效益2800元。其主要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8.
玉米是如皋市三大主粮之一,历年来单产徘徊在300公斤左右。多年来通过钵育、地膜直播提高产量均不理想。近年通过试验研究示范推广“盘育乳苗双膜覆盖移栽玉米”有了突破性进展。1997年全市已推广2.6万亩,平均亩产425公斤,预计1998年可发展到7万亩,...  相似文献   

19.
玉田县虹桥镇陈庄村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几年来在现有的土地上科学安排茬口,合理间套种,采用甘蓝、玉米、芹菜三种三收种植模式,平均亩产玉米520公斤,甘蓝3380公斤,芹菜4150公斤,亩收入4500元。  相似文献   

20.
育苗移栽夏玉米高产原因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丰县地处苏、鲁、豫、皖交界地区,长期实行两年三熟制。1980年以后,随着杂交玉米的推广利用,在粮食生产上实现了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但是,玉米单产却一直在300公斤左右徘徊,尤其1985年以后,种植了高产的杂交玉米,因其生育期较长,株型偏高易倒,产量难以提高。为此,我们从1985年起开展了玉米育苗移栽夺取高产的栽培技术研究,並于1987年开始连续在百亩连片丰产方进行示范种植,都获得了亩产500公斤以上的好收成。特别是1988年种植的百亩连片丰产方102.44亩,平均亩产610.5公斤,其产量及经济效益明显高于麦收后的直播玉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