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温室效应对棉铃虫发生和危害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就温室效应所引起的气候变化对棉铃虫发生的影响作了评述和讨论。当大气中CO_2浓度倍增时,估计我国平均气温将升高2.69℃。气候变暖将会导致棉铃虫发育速度加快,存活率和繁殖力提高;棉铃虫在全国四大棉区年发生世代数将普遍增加1代,此外,还会影响棉铃虫的滞育率和越冬基数,棉铃虫越冬界限将向北推移。气候变暖所引起的我国降水格局的改变也会影响棉铃虫的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2.
适宜的温度是作物生长及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之一,一方面温度直接影响作物生长、分布界限和产量;另一方面,温度影响作物的发育速度,从而影响作物生育期的长短与各发育期的长短与各发育期出现的早晚。此外,温度还影响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气候变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综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周文魁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20(6):109-109,119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的气温不断升高。论述了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大气中CO_2和CH_4气体浓度的上升,温室效应也在增强,气候有逐渐变暖的趋势,因此各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也将随之改变。本文讨论了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张家口地区农业水资源、热量资源及农业病虫害等的变化,并提出了相应的农业对策:试种抗寒性强的冬麦品种,加强抗旱耐高温品种的培育和引进,大力发展旱作农业,加强水利设施的建设,营造防护林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  相似文献   

5.
韩湘玲 《世界农业》1991,(12):38-39
气候一方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另一方面气候提供了生物第一性生产的能量和物质,即太阳辐射、降水、空气(CO_2、O_2、N_2…),这些因子在适当温度条件下通过植物的叶绿素将太阳能转化为人类需要的化学潜能,形成了再生产的产物,构成人类衣、食、住、行不可少的物质。 近年来,对“气候”的研究越来越被重视。70年代末(1979),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  相似文献   

6.
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与对策中国水稻研究所土化系陆雅海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肥所朱华潭全球变化正在成为当今科学研究的又一热点。1984年在加拿大举行的国际科学联合会上,理事会安排了三个大主题的讨论,其中之一就是全球变化。全球变化是局部环境问题的深入...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句容市自1959年有正式气象记录以来59年的资料进行了初步分析,并结合天王农业的实际观察,初步分析了气候变暖对句容农业的影响,为句容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9.
李勇  童绍玉 《安徽农学通报》2023,(5):151-157+175
气候变化给农业生长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生存发展,是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综述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农业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在总结前人研究学术成果的基础上,科学展望未来气候变化下农业应该如何适应,以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东北地区作为中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对维系中国粮食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气候及其变率变化将给东北地区粮食生产带来很大影响,应引起高度关注.分析了近年来气候变暖的各种原因及其对农业发展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对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促进农业增产抗灾减灾、趋利避害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概述温室效应给全球气候带来的变化,进而分析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目前,全球气候变化形势严峻,而农业生产与气候变化相互影响。探索气候变化条件下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既可以提高农民收入、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又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气候变化。在系统梳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推动作用和适应气候变化下的农业生产方式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气候变化下农业生产面临的严峻考验和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重要意义。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在人口持续增长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影响下已不能满足需求,为应对气候变化提出的气候智慧型农业可以促使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强农业生产适应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全球气候变化。依据西南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国内外应对气候变化的先进农业生产经验,提出了我国西南地区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的建议对策,制定区域气候智慧型农业的政策制度,完善区域气候智慧型农业的技术措施,综合开发和因地制宜选择气候智慧型农业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唐政 《上海农业学报》2005,21(3):97-100
温室园艺是当代农业生产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我国的温室管理技术大多停留在比较落后的手工操作管理阶段,离现代化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本文论述温室自动控制调节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实现过程,希望能对温室园艺,乃至整个农业领域实现现代化大生产,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杀菌药剂对温室黄瓜霜霉病防效评价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中选择应用.对设施黄瓜霜霉病防治策略上采取利用霜霉病菌和黄瓜生长要求的环境条件不同要求的生态防治和农业防治,合理化防的综合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不同水氮调控下鲜食葡萄园土壤N2O、CO2和CH4 3种温室气体的排放特征及其增温潜势,以期了解水氮调控对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旨在筛选出更为合理的水氮调控管理模式,从而为减缓葡萄园温室气体排放,促进葡萄产业可持续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于2017年4—12月,选择在河北省葡萄主产区—昌黎,以鲜食葡萄‘红地球’为供试葡萄品种,通过田间小区设置传统水氮、移动水肥、优化水氮和优化水氮+DMPP(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一种新型的硝化抑制剂) 4个处理,采用密闭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鲜食葡萄园土壤3种温室气体(N2O、CO2和CH4)排放量进行监测,比较其综合增温潜势差异,并测定葡萄产量。【结果】N2O排放通量施肥后呈现单峰趋势,在施肥灌水后的1—2 d出现峰值。氮肥能显著提高土壤N2O排放通量,与传统水氮相比,减氮控水处理能降低73.03%—88.19%的N2O平均排放通量,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等氮条件下配施DMPP能平均降低50.08%的N2O排放通量;各处理CO2排放通量变化趋势一致,在施肥后2—3 d达到排放高峰,在生长期内表现为季节变化规律。减氮控水处理能减少60.56%—62.13%的CO2排放,达到减排效果;CH4排放通量则无明显变化趋势,施肥后CH4排放通量时正时负,其中传统水氮CH4排放通量波动性较大,范围在-0.132—0.238 μg·m -2·h -1,减氮控水处理之间变化趋势平缓,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整个试验期间,各处理土壤N2O排放总量从高到低依次是传统水氮、优化水氮、移动水肥和优化水氮+DMPP,分别为3.90、2.83、2.76和2.65 kg·hm -2,排放系数介于0.58%—0.67%。与传统水氮处理相比,减氮控水处理(移动水肥、优化水氮和优化水氮+DMPP)可使N2O总排放累积量降低27.56%—32.09%;各处理土壤CO2和CH4的累积排放量,分别为传统水氮(3 816.05 kg·hm -2、0.060 g·hm -2),移动水肥(3 387.33 kg·hm -2、-0.075 g·hm -2),优化水氮(3 410.95 kg·hm -2、-0.036 g·hm -2)和优化水氮+DMPP(3 412.06 kg·hm -2、-0.030 g·hm -2)。减氮控水处理可分别使CO2排放累积量降低10.59%—11.23%,CH4总排放累积量降低150.23%—224.38%。结合葡萄产量,减氮控水处理葡萄产量较传统水氮处理增加8.81%—19.35%,其中以优化+DMPP处理增幅最大,且比优化水氮和移动水肥处理也高出9.69%和2.25%。 【结论】与传统水氮相比,优化水氮+DMPP处理土壤N2O、CO2和CH4累积排放量分别降低了32.09%、10.59%和150.23%,总GWP 降低了12.82%,实现了葡萄园温室气体减排,同时可使葡萄产量增加19.35%,达到了经济与环境双赢,综合评价为本研究中最佳水氮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17.
韩彦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884-9885,10006
近年来,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突出,对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全球气候变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人们最关心的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一种或几种因素。分析表明:自然因素是影响全球气候变暖的基本因素,而人为因素是主导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减缓和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措施,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现有能源的利用效率,加强新能源的开发等。  相似文献   

18.
十堰市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及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1961~2009年湖北省十堰市7个气象观测站的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资料,对十堰市近50年来的气温、降水和日照的变化特征作了较为详细的统计分析,并利用农气观测站1981~2009年农作物观测资料和十堰农业局中稻产量因子及十堰市植保站1988~2009年黑光灯观测的主要农作物病虫资料分析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秸秆还田深度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秸秆还田是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改善土壤结构的重要技术手段,但以往的研究表明秸秆还田会加速土壤温室气体的排放。本研究通过对秸秆不同还田深度下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和产量的研究,明确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最佳还田深度,以期为合理利用秸秆、提高作物产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大田微区试验,以玉米为供试作物,设置4个还田深度,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整个玉米生长季不同还田深度下温室气体(CO2、CH4、N2O)的排放特征,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试验共设5个处理,还田深度分别为0—10 cm(T1)、10—20 cm(T2)、20—30 cm(T3)和30—40 cm(T4),同时以不还田处理作为对照(CK)。【结果】(1)在整个玉米生长季CO2和N2O均表现为排放,CH4表现为吸收。CO2累积排放量为T3处理最高,较CK显著增加了28.6%,T4处理增加最少,较CK显著增加了17.1%(P<0.05)...  相似文献   

20.
持续农业模式及其对我国农业产业现代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简要阐述“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引入农业发展模式的概念,讨论了常规农业与持续农业的区别与历史渊源,强调了持续型农业发展模式对世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同时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探讨了如何借鉴国外农业现代化经验,尽快建立我国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