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利用气管环组织培养中和试验和间接血凝试验检测鸡血清中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抗体,由此确定7株IBV之间的抗原交叉范围,从而比较这两种检测方法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间接血凝试验中7株IBV之间的抗原相关性R值介于3.13~100之间,而气管环组织培养中和试验R值介于O.78~100之间。中和试验R值变化范围较血凝试验宽得多,两种检测方法相关系数R可达0.853。  相似文献   

2.
应用家兔A型魏氏梭菌培养液处理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作血凝抑制抗原,建立了血凝抑制(HI)试验方法,监测IB疫苗的免疫鸡血清HI效价,结果证明与气管环中和试验测得的中和抗体效价呈正相关,r=0.525,两组抗体效价t检验差异极不显著(P<0.01)。用其监测卵黄抗体、灭活的血清抗体以及用高岭土处理的血清抗体,结果与相应未处理的血清抗体效价一致,用以对江苏、山东两省的7个未作IB疫苗免疫的鸡场20个鸡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有18个鸡群TB阳性,阳性率达83%。  相似文献   

3.
单抗介导的斑点ELISA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群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作第一抗体,用酶标兔抗体IBVIgG作第二抗体,建立夹心法Dot-ELISA程序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抗原。试验表明,本程序检测IBV抗原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最低抗原检出量为0.5μg,约100个气管环半数感染量(100TOCID50),阳性检出率为96%。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将二个 I B V 地方分离株宜毒和118 毒连同 I B V 呼吸型代表株 M41和肾型代表株 T 株制备免疫血清后在气管环上作交叉中和试验,结果显示宜株与 T 株( R= 0.18), M 株( R= 0135)抗原性上相差甚远,可能是一株不同于 T 和 M株的独立血清型或变异株,而118 株与 T株相差较远,与 M 株( R= 0.71)比较接近,可能是马萨诸塞血清型中的一个亚型或变异型,这结果对疫苗的研制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将IBVT株基因组S1基因上0.6kb片段(位于S1基因上1121bp~1723bp之间)克隆到PIB-PCR Cloning vector中,用地高辛标记探针,分别与9株IBV 的PCR产物和12株IBV的核酸进行点杂交均呈阳性反应,而该探针不与IBDV和NDV的RNA,EDS-76病毒的DNA及正常鸡胚尿囊液的抽提物反应。探针检测IBV-PCR产物的灵敏度为100~200pg。用该探针检测不同毒株IBV在鸡胚中的繁  相似文献   

6.
对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核衣壳蛋白(N)作为ELISA抗原进行了研究,将编码PRRSVN蛋白的基因0RF7cDNA插入杆状病毒表达载体pBlueBacHis2A,通过同源重组获得了重组杆状病毒ORF7-AcMNPV,感染昆虫细胞SF9表达了N蛋白,占细胞总蛋白的7.07%,纯化后作为抗原建立了间接ELISA,与IDEXX公司的ELISA诊断试剂盒有96%的符合率,与IFA有100%的符合率。试验证实:PRRSVN蛋白在昆虫细胞中得到高效表达且是检测PRRSV抗体的良好抗原。  相似文献   

7.
应用家兔A型魏氏梭菌培养液处理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作血凝抑制抗原,建立了血凝抑制(HI)试验方法,监测IB疫苗的免疫鸡血清HI效价,结果表明与气管环中和试验测得的中和抗体效价呈正相关,r=0.525,两组抗体效价t检验差异极不显著(P<0.01)。用其监测卵黄抗体、灭活的血清抗体以及用高岭土处理的血清抗体,结果与相应示处理的血清抗体效价一致,用以对江苏、山东两省的7个未作IB疫苗免疫的鸡场20个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通用性 P C R 方法。通过对纯化后 I B V核蛋白基因进行直接 P C R及套式 P C R 扩增表明,两次 P C R 产物的大小为0.7 kb 和0.5 kb,与实际设计相符。而对照的 N D V 及 I B D V 的 P C R 扩增产物均为阴性。用 I B V H B株感染 S P F鸡后,应用我们所建立的 P C R 方法去检测不同时期所采集的肾脏、气管、盲肠扁桃体、肺脏和肝脏中的 I B V,在 S P F鸡感染 I B V后的21 d 仍然能够检测到 I B V 的基因组, Southern blotting 杂交试验证明了我们获得的 P C R 产物为 I B V 的核蛋白基因。该 P C R 检测方法比免疫荧光抗体( F A)法更具敏感、特异、快速等特点,完全适用于不同来源及不同血清型 I B V 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通用性PCR方法。通过对纯化后IBV核蛋白基因进行直接PCR及套式PCR扩增表明,两次PCR产物的大小为0.7kb和0.5kb,与实际设计相符。而对照的NDV及IBDV的PCR扩增产物均为阴性。用 IBV HB株感染 SPF鸡后,应用我们所建立的 PCR方法去检测不同时期所采集的肾脏、气管、盲肠扁桃体、肺脏和肝脏中的 IBV,在 SPF鸡感染 IBV后的21天仍然能够检测到 IBV的基因组,Southern blotting杂交试验证明了我们获得的 PCR产物为IBV的核蛋白基因。该PCR检测方法比免疫荧光抗体(FA)法更具敏感、特异、快速等特点,完全适用于不同来源及不同血清型IBV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建立检测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抗原的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其抗体感染作时间I抗以50~60min,Ⅱ抗以30~40min最佳。该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可检测出人工感染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Aust-T,HN9301,TJ9301,BJ9301毒株后的抗原;对自然发病病例检测结果,阳性符合率高于Dot-ELISA和气管环中和试验法。  相似文献   

11.
单抗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以抗鸡传染性支气管病毒(IBV)核衣壳蛋白(N)的单抗株6DH8作为一抗,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鼠IgG作为二抗,建立了检测石蜡切片中IBV抗原的单抗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Mc-IP),并对人工攻毒鸡及临床IBV感染疑似鸡进行了检测。在IBVM41株人工攻毒鸡,用该技术于1~12d从气管、2~7d从肾脏可以检测到IBV抗原,阳性染色集中于气管粘膜上皮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临床疑为IBV感染的病鸡,以Mc-IP技术和单抗免疫荧光试验(Mc-IFA)同时进行检测,结果阳性率分别为90.3%及83.9%。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间接法Dot-ELISA进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抗原的检测,其最低检出量为0.43μg/ml。对人工感染/自然病例的各组织脏器进行检测,结果法氏囊的IBDV检出率为100%,脾脏的检出率为80%/84.9%,其它器官组织如肾、胸腺、心、肝、肺、盲肠扁桃体、胸肌等均含有一定量的病毒(11~60%)。经统计学分析,法氏囊与脾脏的病毒检出率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人工感染差异极显著P<0.01,自然病例差异显著P<0.05),进一步证实法氏囊是IBDV最主要的靶器官。试验结果表明,该法检测IBDV抗原,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并且经济、方便、快速,适于大批量样品检测,可作为一种诊断IBD的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肾型毒株血凝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澳大利亚T株和分离的四株肾型毒株(BJ_(9301)、BJ_(9302)、TJ_(9301)、HN_(9301)株)的血凝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IBV供试毒株经1~2%胰蛋白酶处理后,能凝集鸡和小鼠红细胞,同一毒株对两种红细胞的凝集价相近,且均能被IBV澳大利亚T株血清所抑制。处理后的IBV对鸡红细胞的血凝以缓冲液浓度0.01~0.05MpH6.0~8.4为宜,对反应温度及稀释液种类无严格要求。IBV的血凝活性能耐受37℃23天、56℃12小时、80℃1.5小时,但在-30℃、4℃和室温下保存2个月后,绝大部分丧失血凝活性。IBV经0.2%甲醛、0.2%脱氧胆酸钠、2%硼氢化钠、0.01M高碘酸钠37℃灭活24小时,仍能保持其血凝活性。从IBV的血凝活性可被过量胰蛋白酶破坏和氯仿灭活,推断该血凝素可能是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相似文献   

14.
鸡的传染性支气管炎(IB)1930年首先发现于美国,到60年代初世界各国均报道了此病,它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的疾病。主要感染雏鸡的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IBV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诊断IBV,主要是通过鸡胚尿囊液或气管组织培养物中分离病毒,也可以对气管或其他组织粘膜进行涂片通过免疫荧光法或免疫过氧化物酶法鉴定。血清学试验如血凝抑制试验、琼脂扩散试验、ELISA等也可以用于诊断。中和试验由于比较费时费钱而少用。最近几年新兴的方法有RT-PCR法,通过对尿囊…  相似文献   

15.
用建立的斑点免疫金银染色(Dot-IGSS)法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抗原,确定兔抗IBV血清工作浓度为1:400,SPA-胶体金探针的工作浓度为1:80,该法对纯化IBV抗原的最低检出量为0.4314ng/点,用Dot-IGSS与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同时检测15只人工感染IBV鸡的气管,肺,肾病科,IBV阳性检出率均为100%,对32份疑似IBV感染鸡病料检测,I  相似文献   

16.
鸡新城疫病毒(NDV)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混合在同一鸡胚中增殖,当NDV和IBV接种浓度控制在一定范围时,最佳收毒时间选择使NDV有足够时间增殖到最佳滴度,且在这一时间内不至于因孵育时间过长而致IBV毒力减弱。结果表明NDVLasota株经10倍稀释分别与4株IBV1000倍稀释液等体积混合后接种,能在同一鸡胚中正常增殖,即96h收毒,血凝(HA)方法测定两种病毒的血凝价均能达到最佳滴度,其血凝价不低于各自单独增殖的滴度。4种IBV株与NDV同胚增殖的HA滴度进一步证实,在合适的条件下,IBV均不对NDV的复制产生干扰作用,4种IBV的血凝价无明显差异。免疫试验中用同胚增殖两种病毒二联苗接种,鸡体血清中可产生抗两种病毒的HI抗体,与各自单独接种时的HI抗体水平几乎一致。本试验中制备的IB血凝抗原在4℃保存一个月,其血凝活性保持不变。IBV微量血凝抑制(HI)试验特异性测定结果证实,用自制IBV血凝抗原进行HI试验检测鸡IB阳性血清均能产生稳定的特异性反应,并且无交叉反应。说明HI试验是检测IBV抗体水平的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间接血凝试验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抗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间接血凝试验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抗体江国托,徐宝春,王永坤(扬州大学农学院225001)目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已成为国内养鸡业的主要疾病之一,虽然已建立的检测IBV及其抗体的方法很多,如琼脂扩散试验、细胞中和试验、ELISA、血凝和血凝抑...  相似文献   

18.
鸡胚气管环纤毛对不同类型AIBV毒株的敏感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鸡胚气管环纤毛运动作指示系统,应用鸡胚气管环组织培养不同血清型的7个标准AIBV毒株及5个不同致病型的分离毒株。采用50CD50病毒量IBV毒株感染鸡胚气管环培养物,观察感染后不同时间气管环纤毛的存活率。结果表明,鸡胚气管环纤毛对不同血清类型的AIBV毒株敏感性各具特征。  相似文献   

19.
提高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血凝抗原滴度途径及抗原灭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7株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标准株(M41、H120、Holte、Gray、Connecticut、Iowa609和T株)和6株分离株(NIBV、GIBV、M、SH、J和H株)分别接种于鸡胚,收获尿囊液,经浓缩后,用魏氏梭菌培养液处理,制备血凝抗原。其中,H120株血凝滴度最高,T、M、J和H株无血凝性。应用含有不同滴度IBV母源抗体的鸡胚增殖病毒制备抗原,效价与用SPF鸡胚增殖病毒制备的抗原效价一致。尿囊液经反复冻融后再制备抗原会使血凝价降低。抗原分别用甲醛、高碘酸钠、硼氢化钾和SDS灭活,其中甲醛灭活效果最理想。抗原对氯仿敏感,对乙醚稳定。适宜浓度的Na+、Mg2+可显著提高抗原的血凝性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用抗 P R R S V 单克隆抗体( S D O W 17)建立了检测猪体内 P R R S V 抗原的免疫组化染色法,主要步骤:组织块在100 m L/ L中性缓冲液福尔马林中固定24~48 h→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切片4~5μm →二甲苯脱蜡→100% 酒精→10 m L/ L盐酸酒精 30 m in(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95% 酒精→85% 酒精→75% 酒精→蒸馏水→0.01 m ol/ L P B S→10% 马血清37 ℃30 m in 后转4 ℃过夜→0.01 m ol/ L P B S3×5 m in→生物素化马抗鼠 Ig G(1∶200) 37 ℃ 60 m in→0.01 m ol/ L P B S3× 5 m in→辣根酶标记链亲和素(1∶200)37℃ 60 m in→0.01 m ol/ L P B S3×5 m in→新鲜配制的 D A B室温下显色 5~15 m in→0.01 m ol/ L P B S洗→常规脱水、透明、封片。经对8 例试验感染 P R R S V 仔猪各种组织内 P R R S V 抗原的检测,本法具有简单、快速、特异性强,结果清晰、稳定及重复性好等特点,是检测组织内 P R R S V 抗原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