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应用中药“双炎散”对人工感染ILTV和IBV强毒的鸡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对两种鸡病的预防保护率均为100%,对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LT)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的治愈率分别为100%和92.30%。  相似文献   

2.
周建强  潘琦 《畜牧与兽医》1995,27(4):157-159
本试验采用自然感染患鸡的气管粘膜及分泌物为材料,以鸡胚接种分离出一株病毒CL94.通过接种鸡胚的病变特点、回归本动物试验、琼脂免疫扩散试验、毒价测定、中和试验以及有机溶剂的敏感试验等证明CL94株分离毒是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为证实ILTV在安徽存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王岗株病毒(ILTV)经SPF鸡肾细胞增殖,差速离心及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电镜观察,以纯化的病毒4次免疫BALB/c鼠,按常规方法进行细胞融合,采用有限稀释法克隆,经ELISA筛选出3株(8E2、13G6,9C4)分泌抗ILTV特异McAb的杂交瘤细胞,特异性试验表明经闪与鸡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痘病毒,新城疫病毒马立克氏病病毒,白血病病毒及鸡肾细胞均无交叉反应。在获得三株单抗建立单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检测鸡喉气管炎病毒(ILTV)的二温式聚合酶链反应(二温式PCR),根据已报道的ILTV TK基因的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引物,用二温式PCR对5株不同ILTV DNA进行扩增。该对引物对5株ILTV DNA均扩增出与预期大小相一致的647bp的扩增产物,而对新城疫病毒(NDV)、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禽呼肠孤病毒(ARV)、禽沙门氏菌、鸡毒霉形体和禽巴氏杆菌等6种禽病病原体的扩增,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自然感染鸡的气管粘膜及分泌物为材料,以鸡胚接种分离出一株病毒CL94。通过接种鸡胚的病变特点、回归本动物试验、琼脂免疫扩散试验、毒价测定、中和试验以及对有机溶剂的敏感试验等证明CL94分离株是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为证实ILT在安徽存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法氏囊病毒感染对肉鸡内分泌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弱毒疫苗免疫和强毒感染艾维菌鸡,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血浆甲状腺素(T3,T4)、促肾上腺皮质素(ACTH)和皮质酮(F)来研究IBDV感染对肉鸡内分泌机能的影响。结果表明:IBDV弱毒疫苗免疫使肉鸡产生高效价抗体,血浆ACTH含量升高;IBDM强毒感染导致肉鸡血浆T2、F急剧升高,法氏囊肿大,血清中也出现IBDV抗体,但效价显著低下;而IBDV强毒感染曾  相似文献   

7.
从河北省6个地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鸡群中,分离到6株强毒,均能使易感鸡36小时发病并死亡,发病率达60~100%,死亡率10~70%。人工感染鸡能见到与野外病例相同的病变。经血清学试验、鸡胚接种、电镜观察均证明,分离物为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其中有的毒株,毒力非常强。利用其中毒力最强的1株病毒,经鸡胚多次传代培养育成1株免疫原性好,免疫期长,免疫效果容易监测的弱毒株,经野外试验证明,该毒株是防治IBD的一个很理想的毒株。  相似文献   

8.
兽用干扰素诱生剂抗病毒效果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鸡胚接种抗病毒试验,观察了兽用于干扰素诱生剂对火鸡疱疹病毒(HVT)、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三种病毒的灭毒效果。结果表明,该药对HVT杀毒作用不大明显,但对ILTV、IBDV具有较强的杀毒作用。  相似文献   

9.
单抗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以抗鸡传染性支气管病毒(IBV)核衣壳蛋白(N)的单抗株6DH8作为一抗,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鼠IgG作为二抗,建立了检测石蜡切片中IBV抗原的单抗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Mc-IP),并对人工攻毒鸡及临床IBV感染疑似鸡进行了检测。在IBVM41株人工攻毒鸡,用该技术于1~12d从气管、2~7d从肾脏可以检测到IBV抗原,阳性染色集中于气管粘膜上皮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临床疑为IBV感染的病鸡,以Mc-IP技术和单抗免疫荧光试验(Mc-IFA)同时进行检测,结果阳性率分别为90.3%及83.9%。  相似文献   

10.
用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H120、H52、M41、ARK、澳大利亚T株、野外分离株RS、RY及鸡新城疫病毒(NDV)、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减蛋综合症病毒(EDSV)等分别接种9日龄SPF鸡胚,37℃孵育48小时后,将其尿囊液离心,沉淀用PBS悬浮,涂片,用抗IBV单抗MC作一抗、进行间接荧光抗体检测。结果:H12O、H52、M41“ARK、T株及RS、RY均显阳性,而NDV、IBDV、ILTV、EDSV均为阴性。结果表明、用此法检测鸡胚尿囊液中IBV.具有快速、敏感、特异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根据鸡新城疫病毒(NDV)、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和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的基因文库,设计了3对分别与NDV、IBV和ILTV某段基因序列互补的引物。用这3对引物对同一样品中的NDV、IBV、ILTV核酸模板进行三重PCR扩增,结果均同时得到了3条与设计相符的310bp(NDV)、1720bp(IBV)和647bp(ILTV)三重PCR扩增带,而对其他6种禽病病原的PCR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该三重PCR技术能检出10pg的IBV、1pg的NDV RNA模板和10pg的ILTV DNA模板。  相似文献   

12.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形态发生的研究进展黄金华(综述)李成谷守林(审校)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LT)是由ILT病毒(ILT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呼吸困难、喘气、咳出血样渗出物。喉部和气管粘膜肿胀,出血并形成糜烂,感染ILTV可致产蛋下降,死亡...  相似文献   

13.
通过人工接种实验,较详细地比较了鸽感染鸽源1型副粘病毒(PMV-1)和感染鸡速发性嗜肉脏型新城疫病毒(VVNDV)之后的临诊症状、眼观和组织学病理变化以及超微病变。病鸽均表现头颈震颤或扭颈、翅膀下垂和腿部麻痹的神经症状及绿色的水样下痢。病理变化主要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呈典型的病毒性脑炎景象,消化系统病变为卡他性一轻度出血性肠炎。电镜观察,可见大脑和小脑神经元的胞浆和胞核均发生明显病变并发可见病毒粒子存  相似文献   

14.
用传染性喉气管炎(ILT)强毒株感染10个家系150日龄BWELSPF鸡,观察比较临床症状和剖检所见病变;用传染性支气管炎(IB)强毒株和新城疫(ND)疫苗株分别接种这10个家系的鸡胚,收获胚液并测定其毒价。从而评估这三种呼吸道病毒在每个家系鸡或鸡胚上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某些传染性法氏囊病强毒株(HV-IBDV)通过鸡胚连续传代适应于鸡胚,鸡胚适应的HV-IBDV成功地在鸡胚成纤维(CEF)细胞上生长,表现致细胞病变作用,鸡胚-细胞适应株对实验感染雏鸡的致病性大大降低,无一只死亡,法氏囊病变与标准株的相似,交叉病毒中和试验表明,细胞培养适应与标准株的抗原性有差异,免疫学试验表明,适应株免疫鸡后,对HV-IBDV强毒感染有很好保护作用,特别是免疫接种后3天攻强毒,适  相似文献   

16.
用传染性喉气管炎(ILT)强毒株感染10个家系150日龄BWEL-SPF鸡,观察比较临床症状和剖检所见病变;用传染性支气管炎(IB)强毒株和新城疫(ND)疫苗株分别接种这10个家系的鸡胚,收获胚液并测定其毒价,从而评估这三种呼吸道病毒在每个家系鸡或鸡胚上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SA2疫苗株免疫效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疫苗株尿囊膜乳剂原液经点眼接种2、7和15日龄雏,2日龄雏鸡组在接种后第7天有20%(1/5)鸡出现眼睑肿胀和流泪等眼部反应,7日龄和15日龄雏鸡组无明显临床变化。用该疫苗株乳剂原液点眼接种1月龄以上鸡眼部无明显反应,但通过气管接种后,26.7%(4/15)鸡表现出ILT临床症状。试验用SA2株点眼接种免疫1月龄以上鸡,免疫组保护率为100%(20/20),对照组发病率为100%(10/10)、死亡率为40%(4/10)。2、7和15日龄雏鸡点眼毒力试验的3组鸡,于接种后21~34天用王岗株ILT强毒攻击,100%得到保护,而对照组鸡100%发病。试验结果表明,SA2疫苗株是一株毒力温和、副作用小而且免疫效力好的疫苗用毒株  相似文献   

18.
针对鸡新城疫病毒(NDV)弱毒株F蛋白前体(F0)F2片段的特异结构,人工合成特异性多肽,将多肽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化学偶联制和轩成全抗原后免疫小鼠,制备抗多肽血清。经ELISA检测,该抗体与MDV弱毒株呈阳性反应,而与鸡痘病毒(FPV),鸡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IBDV),MDV强毒F48E8株和四平析呈阴性反应,试验结果证明该抗体可以用于鉴别NDV弱毒株。  相似文献   

19.
应用抗多肽抗体鉴别新城疫病毒强弱毒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克隆我国流行的新城疫病毒(NDV)强毒株F48E8株、四平株及弱毒株长春株、V4株和HN和F基因并进行测序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流行的NDV强毒株F蛋白前体(F0)的F2片段的特异结构,人工合成特异性多肽,将其与小牛血清白蛋白(BSA)化学偶联制备成全抗原,免疫小鼠制备出抗多肽血清。经ELISA检测,该抗体与NDV强毒株呈强阳性反应,而与鸡痘病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学、ND 弱毒株长春株和V4株呈阴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王岗株病毒(ILTV)经SPF鸡肾细胞增殖,差速离心及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电镜观察。以纯化的病毒4次免疫BALB/c鼠,按常规方法进行细胞融合,采用有限稀释法克隆,经ELISA筛选出3株(8E2、13G6、9C4)分泌抗ILTV特异McAb的杂交瘤细胞。特异性试验表明它们与鸡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痘病毒、新城疫病毒、马立克氏病病毒、白血病病毒及鸡肾细胞均无交叉反应。在获得的三株单抗建立单抗夹心-ELISA法基础上,首次建立了快速检测喉气管炎感染的ELISA试剂盒,对ILTV纯病毒的最小检出量为31.0ng/ml病毒蛋白。以该试剂盒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辽宁省沈阳、大连地区、山东省济南及上海等地6565份喉部株拭样品进行检测,共检出阳性1154头份。对部分ELISA阳性和阴性样品进行平行病毒分离,结果阳性符合率为100%(112/112),阴性符合率为95%(38/40)。研究表明,该试剂盒特异性强,重复性好。该方法的建立为鸡群疫病监测,免疫鸡群抗体水平检测提供了新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