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毛小林  吴晓蓉 《甘肃农业》2005,(12):221-221
随着全国高校的连续扩招,高校毕业生的急剧增长,大学生就业形严峻,就业难的问题逐步凸现,已成为社会问题,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就大学毕业生就业困境作了认真分析,对转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出路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对大学生基层就业面临的困境作了阐述,并就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有效途径提出管见:政府应加大对基层的扶持力度,新闻媒体应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舆论氛围,高校须通过有效途径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加强与基层的沟通交流,高校毕业生需转变就业观念.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战略下,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得到拓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同时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人才保障,更好地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从而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但是,在社会、政府、高校和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农村就业并非一帆风顺,而是面临着现实困境,需要采取有效手段进行解决。针对此,本文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大学生农村就业的现实困境及相应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的就业择业问题一直是各高校关注的热点问题,当前社会就业竞争越加激烈,社会就业形势却连年不见好转,所以大学生创业成为改变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促进社会发展关键的一环。国家当此情景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两创"背景下,各个高校也在积极配合,进行大学生创业对策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5.
徐瑶  何冬冬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4):22-24,48
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有利于大学生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有利于激发乡村治理内生动力,有利于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但也面临着诸如心理上对返乡就业创业持消极态度、乡村缺乏大学生就业创业平台、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念、大学生返乡从事的职业与专业不对口等困境.基于此,从政府、高校以及大学生个体3个维度提出了针对性的纾解之道,以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深入推进,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农村大学毕业生这一群体就业更加困难。通过深入调研了解农村大学生就业困境,分析原因,以社会学为视角,从政府、社会、高校以及学生等层面围绕农村教育改革,学生就业市场,高校就业指导,单位招聘人才和学生综合素质等问题进行探究,寻找解决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高校大规模扩招,导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加大.为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进行创业,本文从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社会各部门应为大学生创业进行政策、资金的扶持、改变就业观念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8.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涉及政府、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系统工程。随着社会的转型和体制的转轨,原有的就业指导工作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需要,急需构建一套完备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针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的社会化路径,以期解决高校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增进大学生社会化和高校管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对改善基层人才队伍机构、拓展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锻炼青年人才培养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基层工作条件、生活环境及岗位特点等多种因素,制约了大学生基层就业的积极性。从政策、社会、就业观念等方面,分析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因素,阐释推动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对策:完善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构建长效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基层定向培养人才;加强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宣讲,转变传统就业观念;合理设置基层就业岗位,实现人尽其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毕业生就业存在供需矛盾加剧、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高校对大学生就业规划引导不够、大学生自身专业素质低、企业抬高门槛等问题。通过对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600名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引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二项式Logistic回归模型,对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计量研究,从政府政策支持、科学设置专业、加强就业指导、提高自身素质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期对大学生就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