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基于近红外图像的杂草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近红外图像识别杂草,使用均值法和最大方差自动取阈值法去除土壤背景,利用作物和杂草的形态差异识别杂草。结果表明,利用近红外图像进行土壤背景分割,相对误差小于0.049 0;应用形态学方法可有效识别作物和杂草,识别精度为85.0%-98.8%。  相似文献   

2.
本探讨“骠马”去除小麦田禾本科杂草时,不同施用剂量对土壤中三大类微生物数量及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等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骠马”在常用的田间施用量范围,在杀伤间杂草同时,对土壤细胞,放线菌,真菌等三大微生物微量表现出抑制作用;对土壤中过氧化酶、脲酶和蔗糖酶等的活性也如此。但是,随着“骠马”在土壤中快速的分解和小麦的生长发育,对小麦籽粒产量未表现严重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农田杂草与作物争夺土壤中的营养,一直以来都是农民防治的对象,但是近年来部分杂草已经产生抗药性,已经很难去除,本文介绍了利用农田杂草生物学特性所采取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4.
快灭灵为触杀型选择性除草剂,喷药后能很快被杂草叶片吸收,破坏杂草的细胞膜,使其失水枯死,可以防除泽漆、野老鹳草、麦家公、猪殃殃、婆婆纳、碎米荠、稻槎菜、卷耳等多种杂草,对因长期使用磺酰脲类除草剂而产生抗药性的杂草也有良好防效。快灭灵杀草速度快,施药后1-2天杂草中毒发黑,3—5天枯死;受低温和气候影响小,使用期长,施药后1小时降雨和土壤干旱均不影响药效发挥。气温稳定在5℃以上时,对猪殃殃等敏感杂草2-3天即见效。快灭灵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仅为几个小时,对后茬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5.
农田杂草一直是阻碍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到目前为止杂草去除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杂草去除是保证当今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在杂草去除技术方面的专利技术发展历程,并对杂草去除技术专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金华郊区58种杂草分布与土壤6种重金属元素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调查了浙江金华市郊非农田生境43个样地中的58种杂草的重要值,测定了样地土壤pH值、土壤含水量、土壤溶液电导率以及土壤中的Cu、Cd、Cr,Zn,Mn,Pb含量。应用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对58种杂草与9个土壤因子间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对58种杂草分布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分别为土壤含水量及土壤中Cd,Cr,Cu和Zn的含量;根据杂草与土壤因子在排序图上的位置关系,指出了具有潜在的耐Cd,Cu,Pb,Cr和Zn等重金属污染的杂草种类。  相似文献   

7.
一、农田杂草概 1.发生特点 繁殖力强、结实量大,种子寿命长,一般在土壤中能活几年到几十年,传播途径广,杂草群落不断演替。  相似文献   

8.
1.干旱对旱田除草剂效果的影响莠去津、乙草胺、异丙甲草胺等土壤处理类型除草剂主要是通过杂草幼芽、芽鞘、根系等部位吸收,抑制杂草萌发或杀死杂草幼苗,因此都需要有较好的土壤墒情来保证其药效的充分发挥。而干旱和大风是东北春季的主要气候特点,尤其是近年来旱情加重,气候条件导致施药期间的土壤墒情不好,严重影响了作土壤处理剂使用的除草剂药效的发挥。同时,一些地方整地质量不好,田间大土块和秸秆较多,除草剂不能均匀分布,从而影响了除草效果。另外,对茎叶处理剂而言,由于这类除草剂主要是通过茎叶吸收达到杀死杂草的目的,而近年来东北旱田苗后施药时期多为干旱少雨天气,空气相对湿度低,因此降低了茎叶对除草剂的吸收和传导能力,影响了除草效果。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金华市郊土壤-杂草中Cd,Cr,Cu,Mn,Pb和Zn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的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表明:(1)土壤与杂草体内6种重金属元素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在6种元素之间,Cr,Cd,Pb,Cu在含量上的相关性较大,而Zn,Mn的相关性较低;(2)在不同的杂草与土壤样品中,均以Mn,Zn的含量差异最为显著;(3) PCA排序图能够定量直观地反映出样点,杂草在6种重金属元素组成上的相似性,也反映出元素组成差异所形成的杂草生态类群与局部区域土壤元素差异的对应性。  相似文献   

10.
一、西玛津 又叫西玛嗪,英文通用名称Simazine。选择性内吸传导土壤型土壤处理除草剂。药剂被杂草根系吸收后,抑制光合作用,使杂草死亡。对植物根系无毒性,对种子发芽基本无影响,只是在种子内部养分耗尽后幼苗才死亡。一般施药后7天杂草出现受害症状。可用于防除一年生杂草和种子繁殖的多年生杂草,在一年生杂草中防治阔叶杂草的药效高于禾本科杂草。杂革出土前、萌发盛期效果好。果园、林地多在春季田间萌发高峰时期用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一、秋翻整地的好处 1.翻转土层把失去养分的表土翻下去,使尚未被破坏的土壤翻上来。同时还可以将杂草及作物根茬埋于地下,减轻次年杂草为害。  相似文献   

12.
稻茬免耕麦田杂草土壤种子库调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温室萌发法对稻茬免耕麦田杂草土壤种子库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稻茬免耕麦田土壤种子库主要杂草种类有Wang草、碎米荠、牛繁缕、看麦娘、蓼等杂草,其中Wang草所占比例最高,达50%以上;杂草种子70%以上分布在土表下0-10cm。  相似文献   

13.
1.田间麦秸覆盖厚。麦田采用大型收割机收割,麦茬留高20~30厘米,地表完全被麦糠、麦秸覆盖。在玉米管理上既不灭茬,也不将麦糠拉出,就直接喷施除草剂,药液很少落到土壤表面和杂草上,起不到封闭地面和杀死杂草的作用。尤其是麦田遗留的大棵杂草,玉米除草剂对它杀伤力极小。  相似文献   

14.
1土壤管理1.1深翻秋季深翻20cm,保持土壤通透性,增强保肥蓄水性能,提高肥力,有利于根系的生长。1.2中耕除草中耕除草的目的是疏松土壤表层,切断毛细管,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起到保墒和防止与杂草争肥水的作用,一般在果田灌水后进行,深度10cm左右。  相似文献   

15.
一、杂草的种类及发生特点1.杂草的种类冬小麦田间杂草有30种左右,以刺儿草、藜、灰绿藤、灰绿碱蓬、独行菜、芥菜、泽漆、田旋花、米瓦罐、稗草等发生较重。春小麦田危害严重的有20余种杂草,主要有藜、野燕麦、田旋花、芦苇、野芥菜、苣荬菜、扁蓄、大刺儿菜等。土壤含盐量的不同能引起麦田杂草群落发生结构变化,当土壤含盐量达0.3%以上时,藜科杂草为优势种,当土壤含盐量为0.1%左右时,藜科杂草下  相似文献   

16.
1 土壤耕作的概念 土壤耕作就是根据作物生长对土壤的要求,应用机械的方法,建立土壤的良好耕层构造,以达到调节土壤中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等理化及生物学性状,消除杂草和病虫害,提高土壤肥力等目的所采用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其中主要包括耕、耙、耱、中耕、镇压等几个基本环节。  相似文献   

17.
农业防治是指利用农田耕作、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措施等控制和减少农田土壤中杂草种子的基数,抑制杂草的出苗和生长,减轻草害,降低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损失和杂草防治的策略方法。农业治草是杂草防治中重要的和首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土壤酸化对农田杂草群落多样性影响,选取安徽农业大学大杨镇高新技术农业园实验区,通过定位土壤酸化实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和样方法,对不同酸化土壤(pH=6.8、6.3、5.5、4.6,对照pH=7.2)处理下农田杂草的植物种类、高度、密度和频度等指标进行了测量与分析.结果 表明:(1)实验区农田内共有杂草11科、16属、19种,禾本科杂草优势度随着土壤酸化程度增加而增加,荔枝草(Saluia plebeiaR.Br)和红蓼(Polygonum orientale L)等非禾本科杂草数量随土壤酸化程度下降而减少.(2)与对照区相比,农田杂草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随土壤酸化程度增加均显著降低(P<0.05).(3)对照区域(pH=7.2处理条件)与其他酸化处理的杂草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差异极显著(P<0.01).(4)pH=6.8和6.3的处理与pH=5.5和4.6的处理间杂草科、属、种的组成差异显著,相似性低,酸化严重的区域间(pH=5.5与DH=4.6的处理)杂草物种组成相似性更高,相似度达0.67.可见,土壤酸化对农田杂草群落组成具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几种除草剂及其混剂药效及对玉米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盆栽试验条件下,比较了乙草胺、草净津和莠去津及其三者组成的混剂用作土壤处理与茎叶处理剂对玉米安全性,杀草谱及除草效果。结果表明,药剂各处理对玉米安全。土壤处理,3种单剂对单子叶杂草株防效差别不大,对双子叶杂草株防效依次为:乙草胺=秀去津>草净津,杂草鲜重抑制效果相当,ED50、ED90相近,分别为154.4-160.4g.ai/hm^2和715.1-871.1g.ai/hm^2;茎叶处理,对单子叶杂草株防效依次为:乙草胺=莠去津>草净津,对双子叶杂草株防效依次为:草净津>莠去津>乙草胺,杂草鲜重毒力依次为莠去津>乙草胺>草净津,ED50、ED90分别为78-107.9g.ai/hm^2和412.3-1271.4g.ai/hm^2。3种混剂杀草谱较单剂广、效果高。  相似文献   

20.
有机质的去除对磷酸盐稳定土壤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土壤有机质的去除对磷酸盐稳定化处理铅污染土壤反应效率的影响,通过马弗炉高温煅烧和双氧水氧化两种不同方法去除铅污染土壤中的有机质,分别在去除有机质前后的含铅污染土壤中添加7个不同P/Pb摩尔比的磷酸二氢钾进行稳定化试验,对稳定化处理后的土壤进行铅毒性浸出(TCLP)、有效磷含量和铅形态分布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经过马弗炉煅烧和双氧水氧化后土壤有机质的去除率分别为97.2%和11.3%,两种方法去除有机质后土壤中铅提取含量分别升高了43.4%和75.8%;当磷酸二氢钾的添加量达到P/Pb摩尔比为1.2时,去除有机质前后土壤中有效铅含量均降到1.0 mg·L-1以下,原始土壤及用马弗炉和双氧水去除有机质的土壤中有效铅含量分别为0.4、0.8、0.5 mg·L-1,有效磷含量分别为68.0、87.0、70.0 mg·kg-1;原始土壤和去除有机质土壤中的铅以残渣态为主要赋存形态,去除有机质后土壤中有机结合态的铅减少。土壤有机质的去除能改变土壤中铅的生物有效性,影响铅污染土壤的稳定化效果,增大环境释放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