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盲椿属半翅目,盲椿科.是棉花生产上的主要害虫。2003年河北省南皮县抗虫棉棉田绿盲椿大发生,由于棉农对此认识不足,防治不及时,造成棉花严重减产。近几年本县棉田每年也都有发生。该虫主要以成、若虫刺吸棉花的嫩尖、顶心、嫩叶、花、蕾及幼铃,棉花顶心被害后.形成多头棉,丛生疯长;嫩叶被害后形成破叶,俗称“破叶疯”;花蕾及幼铃被害易脱落,对棉花产量影响很大。棉田被害后,一般减产20%~50%,严重的可造成绝收。  相似文献   

2.
刘娟娟 《河南农业》2012,(19):16+29
一、危重症状棉盲蝽以成虫和若虫刺吸棉株顶芽、嫩叶、花蕾及幼龄上的汁液,棉花幼苗期生长点受害形成仅剩两片肥厚子叶的"公"棉花,后期棉花顶心和果枝生长点受害后,腋芽丛生,形成"丛生"式的疯杈多头棉,嫩叶受害后,出现褐色坏死小点,棉叶伸展后,出现很多不规则的大量破孔棉叶,进而影响棉花的光合作用。幼蕾受害后发育不良变成黄褐色,干枯后大量脱落;大蕾和幼铃被害后出现黑色小斑造成畸形,干枯脱落;棉铃受害后,产生黄褐斑或流液,影响正常生长,有的开裂、脱落,导致减产。  相似文献   

3.
<正> 棉尖象甲(Phytoscaphusgossypii Chao)又叫棉小灰象.是我省各棉区棉花幼苗和蕾铃期常发性害虫.主要为害棉花的嫩尖、花、蕾与幼铃的苞叶.1982年7月初,在兰考县爪营公社调查,一般受害棉田有虫株率达100%.单株有棉尖象甲成虫最多49头,最少7头,平均15.2头.幼蕾、花与幼铃苞叶被害吃光者占27%.蕾、铃、苞叶被食后,不久就枯萎脱落,伏前桃减少,影响棉花的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4.
1 危害症状 绿盲蝽以成虫、若虫刺吸棉株汁液为害,可为害棉株的各个部位.顶芽受害枯死,不定芽丛生,变成"多头棉":嫩叶受害后,初呈小黑点,叶片展开后显现破孔;幼蕾受害后往往苞叶张开,先呈黄褐色,继而干枯脱落;幼铃被害后,造成黑心僵瓣.  相似文献   

5.
<正>棉铃虫为鳞翅目夜蛾科昆虫,是一种世界性害虫,以幼虫蛀食棉花的蕾、花、铃造成为害为主,其次食害嫩尖和嫩叶,幼蕾被害后,苞叶张开,被蛀棉铃易烂脱落或成为僵瓣。棉铃虫是棉花蕾铃期的主要害虫,在河北一般年份一年发生四代。以二、三、四代危害棉花,90年代曾在全国大爆发,发生量之大、危害之重,令广大棉农谈虫色变。1995年吴桥引进、试种抗虫棉一举成功,并迅速得以推广,90年代末覆盖全县。抗虫棉田一  相似文献   

6.
姬凤琴 《河南农业》2008,(23):23-23
一、症状棉盲蝽对棉花的危害时间很长,从幼苗一直到吐絮期,危害期长达3个月,以棉花花铃期第3代棉盲椿危害最为严重。棉盲蝽以成虫、若虫的刺吸式口器刺入棉株嫩头、嫩叶、花蕾、幼铃,吮吸棉株营养液,造成蕾铃大量脱落、破头、破叶和枝叶丛生等。在棉花各生育期中,受害后的表现也不同,  相似文献   

7.
<正>棉花从播种到收获,均可能遭受灾害性天气危害。经常发生的天气灾害包括干旱、高温、大风、阴雨、冰雹、冻害等。1干旱1.1危害。棉花蕾期至初花期受旱后,棉株叶色灰绿,叶片中午萎蔫,傍晚不能恢复;心叶卷曲成"疙瘩",2~3个大蕾围在顶心周围,顶心不随太阳转;开花比正常棉株早而快。花铃期受旱,棉株中、上部干黄的蕾、铃明显增多,但干而不落。吐絮期受旱,棉田一片黑褐色,干铃、僵铃多,吐絮铃少。  相似文献   

8.
棉盲蝽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盲蝽是指棉田常见的绿盲蝽、三点盲蝽、苜蓿盲蝽和中黑盲蝽的总称,均属半翅目,盲蝽科。在山东省绿盲蝽年发生3~5代,是棉花蕾铃期的重要害虫。1危害症状棉盲蝽以成虫和若虫刺吸棉株顶芽、嫩叶、花蕾及幼铃上的汁液。棉花幼苗期生长点受害形成仅剩两片肥  相似文献   

9.
<正> 棉铃虫是棉花蕾铃期主要害虫。其二代发生阶段,传统农药喷雾防治,因药剂作用面大,常可大量杀伤天敌,引起伏蚜猖獗,这是当前棉虫综合治理技术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据报道,二代棉铃虫产卵主要集中在棉株顶心与上部第1—3果枝的端部嫩叶和幼蕾上,其着卵量占总卵量的90%左右,以及卵孵化后低龄幼虫喜食嫩叶和为害棉株顶尖的特点,我们于1988年进行了棉株顶端滴药的局部施药方式,防治二代棉铃虫试验,以达到灭害保益,维护棉田生态平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棉铃虫,又名蛀果虫,钻心虫,是棉花蕾铃期的大害虫,棉铃虫以幼虫为害,钻入幼蕾取食形成“张口蕾”。取食花粉头形成“虫花”,取食青铃形成“烂铃”,被害蕾、花、幼铃、不久脱落,严重时全部脱落光形成‘公棉花”。造成严重减产,棉铃虫是我县棉花上最主要害虫之一。棉铃虫食性杂,除危害棉花外,还能危害蕃茄、辣椒、玉米等。  相似文献   

11.
由于棉铃虫等的为害,使棉花主茎顶心受害成为无头棉。主茎受损后再从叶腋间生出侧枝,形成多头棉。多头棉一般比有主茎的棉株晚现蕾、开花半个月左右。造成晚熟、产量低、品质差。一、无头棉的防治造成无头棉的原因,主要是棉株顶心受玉米螟、棉蓟马和棉铃虫等为害。麦收前后,上述害虫相继发生为害棉花。如防治不及时或不当,棉株主茎顶心都会受到为害,造成  相似文献   

12.
正棉叶螨又称棉花红蜘蛛,是棉田的主要害虫。一、为害特点棉叶螨以成螨和若螨在棉花叶片背面结网,在网下刺吸棉株汁液。被害叶片正面先出现黄白色斑点,后慢慢变为红色,进而蔓延扩散到全叶,叶背面布满丝网,严重者可造成棉株叶片变红脱落。棉叶螨1年发生10多代,以雌成螨在棉  相似文献   

13.
采用对当日花挂牌跟踪的方式,系统分析了江苏沿海棉区棉盲蝽对B t棉幼铃的危害特点与脱落因素。结果表明,在当地棉花最佳结铃期内,因棉盲蝽危害所造成的脱落幼铃占脱落幼铃总数近1/4,为其他虫害之和的10多倍;与非虫害因素相反,棉盲蝽等害虫所形成的幼铃脱落自7月下旬起由前向后渐次加重;以棉盲蝽对幼铃的危害程度比较,株上铃的铃害率和单铃剌孔数分别比落地铃低19.54%和35.37%,差异均达显著水平。从不同长势B t棉已落地幼铃的脱落因素看,其总脱落率、棉盲蝽危害率和其他虫害率均表现为一类田>二类田>三类田,其中落地幼铃其他虫害率在三类棉田间的差异达显著至极显著水平;非虫害因素不仅幼铃脱落的比例由前向后逐渐下降,而且脱落率也显示出三类田>二类田>一类田的反向特征。  相似文献   

14.
<正>河南省泌阳县是传统的老植棉区,农民有种植的习惯,但棉花虫害种类多,防治难度大。经调查研究,将棉田虫害发生种类及综合防治技术集成,指导农民有的放矢开展防治。泌阳县棉田的主要虫害有棉铃虫、棉盲蝽、棉蚜、棉造桥虫。1棉花虫害的为害与发生规律1.1棉铃虫棉花蕾铃期主要害虫之一。该虫以虫取食棉花嫩叶、蕾、铃为害。造成叶片被吃成孔洞,蕾铃大量脱落,青铃污染烂铃。一般年份减产达10-20%,严重发生年份,减产可达  相似文献   

15.
一、盲蝽蟓的防治盲蝽蟓俗称“小臭虫”,个头小,能跳会飞,危害棉田较重的有绿盲蝽、苜蓿盲蝽等6种。棉盲蝽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棉花植株各部位幼嫩组织的汁液,因其有毒素,使棉株受害形成“无头苗”、“破头疯”、“破叶疯”、“扫帚棉”,幼蕾受害变黑脱落,中蕾受害苞叶张开脱落,幼铃受害畸形生长或者僵化  相似文献   

16.
高巧60%悬浮种衣剂防治棉花病虫害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蚜和蓟马是棉花苗期的主要害虫。棉蚜以刺吸式口器刺人嫩叶背面和嫩茎上吸食汁液,被害叶片细胞受到破坏,生长不平衡;蓟马用锉吸式口器取食,受害棉株发育成无头株或多头株。  相似文献   

17.
棉叶螨又称棉花红蜘蛛,属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害虫,是伊犁垦区棉花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由于伊犁垦区棉花种植面积扩大、轮作倒茬少、秋耕冬灌不到位等因素,导致棉田生态环境改变,为棉叶螨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生态条件。一、危害症状棉叶螨主要在棉叶背面刺吸汁液,棉叶起初出现失绿红斑,继而出现红叶干枯,严重地块叶、蕾、花、铃脱落,致使减产。暴发年份,造成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它在棉花整个生育期都可危害。棉叶螨通过其口针刺吸作物汁液,同时分泌有害物质进入作物  相似文献   

18.
一、发病症状 棉叶螨的成螨、幼螨主要集中在棉花或其它寄主植物的叶背,刺吸细胞汁液,被害初期叶面出现黄白色斑点,受害加重后斑点连片变为紫红色。危害严重时叶背面及主秆、枝叶间布满丝网,叶片由下而上干枯脱落,棉株成为光秆,棉花蕾铃因养分供应不足大量脱落,造成减产。  相似文献   

19.
一、棉花常见虫害(一)棉铃虫1、为害特点。棉铃虫是一种典型的杂食性害虫。主要以幼虫取食棉花的组织,初孵幼虫取食棉花的生长点及上部果枝生长点,随后转移至幼蕾铃为害,虫粪排出蕾外,被蛀棉铃易烂脱落或成为僵瓣。成虫夜间活动,取食花蜜和交尾产卵,一头雌蛾产卵千粒左右,卵多在上部嫩叶正面,少数产在蕾、铃、苞叶上。2、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20.
在棉花栽培过程中,普遍发生落蕾、落铃与僵办、焖铃等现象,这些现象除了与自然条件及耕作管理方法等有着密切关系外,虫害是主要因子之一。三年来对于棉花害虫,因多偏重于保苗,仅注意到棉苗期害虫的防治,对于棉花蕾铃期害虫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直接影响了棉花生产与纺织原料的供应。目前棉花将开始见蕾,进入发育阶段,除大力贯彻苗期害虫的防治措施外,更应加强蕾铃期害虫的防治工作,及时制止扩大蔓延,以达保铃的目的。特将几种主要棉花蕾铃期害虫的发生与防治方法介绍如后,供作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