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低温下茄子单性结实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茄子单性结实品系D-55、D-56和D-62,非单性结实品系52(CK1)和60(CK2)及其杂种一代53(52×D-55)、54(D-55×52)、59(D-55×60)和61(D-55×D-62)为试材,研究了茄子单性结实基因在低温下的表达效应,低温条件下不同授粉方式和花粉活力对茄子单性结实和果实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性结实基因在日平均最低温度为12.8 ℃的条件下能完全表达,其单性结实率为100 %,坐果率为76.9 %~100 %,果实发育正常。供试茄子单性结实品系的单性结实性由显性核基因控制。自然授粉、人工授粉和去柱头处理不影响单性结实品系的坐果率和果实的发育速度。单性结实品系和非单性结实品系在低温下的花粉萌发率均较低,为1.88 %~7.29 %。低温下花粉活力与单性结实的形成无显著关系,单性结实并非由于低温下花粉活力下降所致。  相似文献   

2.
茄子3个Aux/IAA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茄子单性结实品系‘D-7-1’为材料,克隆到3个新的Aux/IAA基因,分别命名为SmIAA3、SmIAA4和SmIAA9,其CDS长度分别为573、564和915 bp,分别编码190、187和304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3个蛋白均属于Aux/IAA家族蛋白,与番茄亲缘关系较近,且均具有Aux/IAA家族蛋白的DomainⅠ、Ⅱ、Ⅲ 和 Ⅳ 保守结构域;其分子量分别为21.50、20.95和32.67 kD,理论等电点分别为7.62、6.02和8.57。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SmIAA9基因在单性结实和非单性结实品系茄子中的表达量差异明显,开花前单性结实品系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非单性结实品系,推测其与茄子单性结实相关。  相似文献   

3.
茄子生长素诱导基因SmIAA19的克隆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伟  刘富中  张映  赵祯  陈钰辉  连勇 《园艺学报》2014,41(11):2231-2240
以茄子单性结实品系‘D-10’为材料,以茄子单性结实差减文库中差异表达的EST片段Z732为依据,采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获得了生长素诱导基因SmIAA19(登录号KP114221)的cDNA序列。该基因全长为800 bp,开放阅读框为558 bp,编码185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具有Aux/IAA基因家族的典型结构域和保守基本序列,在分子进化上与马铃薯距离最近,与番茄处于同一分支。qRT-PCR分析表明,在低温(门茄)和适温(四门斗)条件下,SmIAA19在单性结实和非单性结实的子房和果实发育过程中均有表达,单性结实品系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非单性结实品系,单性结实品系开花当天子房中的表达量最高,非单性结实品系在低温和适温条件下的表达量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IAA含量检测结果表明,在不同结实性茄子品系的果实发育过程中IAA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在果实发育前期含量较高,且在低温(门茄)条件下,不同结实性果实中IAA的含量变化与SmIAA19基因的表达量变化相一致。SmIAA19基因可能与茄子的单性结实有关。  相似文献   

4.
以茄子单性结实品系D-10和D-21及非单性结实品系03-2为试材,研究在自然低温条件下自然授粉、人工授粉和去柱头后茄子果实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生长素(IAA)、赤霉素(GA_4)、玉米素核苷(ZR)和脱落酸(ABA)含量的变化及与单性结实果实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授粉方式下单性结实品系果实都可以正常膨大,而非单性结实品系果实只在人工授粉的情况下正常发育。单性结实品系果实发育前期的IAA、ABA含量和ABA/(IAA+GA_4+ZR)均高于非单性结实品系03-2;茄子3个品系子房(果实)发育前期的IAA、ZR含量明显高于果实发育后期的IAA、ZR含量。不同品系不同授粉方式下果实发育过程中GA_4含量变化无明显的规律性。人工授粉提高了03-2果实发育初期的IAA、GA_4和ABA含量,对ZR含量和ABA/(IAA+GA_4+ZR)无明显影响,但促进了其果实的发育。自然授粉和人工授粉下03-2果实发育过程中ABA含量和ABA/(IAA+GA_4+ZR)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果实发育初期较高的IAA和ABA水平有利于茄子果实发育和单性结实。  相似文献   

5.
 以茄子单性结实品系D-10花后7 d的单性结实果实为试材,并以在茄子单性结实抑制差减文库中差异表达的EST片段Z569为基础,利用RACE技术,获得一个934 bp的cDNA全长序列,为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A基因,命名为SmMsrA。基因编码区共600 bp,编码199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基因家族结构域和保守基本序列GCFWG,与杨树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A(MsrA)蛋白三级结构相似性较高,为67%。蛋白多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表明,SmMsrA与番茄MsrA蛋白的同源性最高(92%),进化距离最近。采用荧光定量PCR对单性结实品系D-10和非单性结实品系03-2中不同结实性果实发育过程中SmMsrA的表达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不同结实性的子房和果实发育过程中SmMsrA基因都有表达,单性结实品系在低温条件下开花当天子房中的SmMsrA的表达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以茄子单性结实品系D-10、D-21 和非单性结实品系03-2 为试材,研究了自然低温对茄子子房(果实)发育过程中4 种内源激素,即生长素(IAA)、赤霉素(GA4)、玉米素核苷(ZR)和脱落酸(ABA)含量的影响及其与果实生长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茄子果实发育过程中内源IAA、ZR 和ABA 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均是在开花初期逐渐上升,并达到一个峰值,之后急剧下降,且子房(果实)发育前期的IAA、ZR 和ABA 含量均明显高于果实发育后期的IAA、ZR 和ABA 含量。日平均最低温度为14.3 ℃显著降低了果实发育后期(开花6 d 后)茄子不同品系的IAA 水平,但对果实发育前期IAA 含量的影响因基因型不同而异,可明显降低03-2 开花初期IAA 的合成。不同基因型茄子果实发育过程中GA4 含量对温度的响应无明显规律。温度对ZR 和ABA 含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果实发育初期,日平均最低温度为14.3 ℃不利于开花时ZR 的合成,但显著提高了D-10 的ABA 含量。茄子果实发育初期较高的IAA 和ABA 水平有利于果实发育和单性结实,而GA4 和ZR 可能与单性结实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7.
茄子单性结实种质材料9101的发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茄子单性结实种质材料9101的发现笔者在进行茄子种质资源耐寒性田间鉴定时,在地方品种中发现了耐寒性强的单性结实株。经过连续多代筛选,已成为单性结实性能稳定且园艺性状优良的种质材料———9101,并与非单性结实茄子品种配制的一代杂种也都表现为单性结实,...  相似文献   

8.
茄子单性结实基因的遗传分析及AFLP分子标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富中  万翔  陈钰辉  连勇  宋明 《园艺学报》2008,35(9):1305-1309
以茄子单性结实自交系D-10和非单性结实自交系03-2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单性结实基因的遗传特性及其AFLP标记。对杂交后代F1、F2、BC1单性结实性表现型分离比例的分析表明,茄子D-10的单性结实性由单显性核基因控制,其基因用符号Pat表示。采用AFLP分析技术和改良BAS法,通过512对E/M引物组合的筛选,获得1个与茄子单性结实基因紧密连锁的AFLP标记E75/M53-70,该标记与单性结实基因间的遗传图距为15.38 cM,可用于茄子单性结实性的鉴定和单性结实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加速茄子单性结实基因的转育和利用。  相似文献   

9.
以单性结实品系与普通品种或品系为研究时象,在系统考查其生物学性状与经济性状的基础上,主要进行了单性结实的鉴定与单性结实生理机制的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单性结实品系与非单性结实品种相比,在央花处理时,子房仍能以较快的速度伸长,并达到商品瓜大小(长13.0 cm,横径4.5 cm,质量0.5 kg).C1(P×父本7)与C2(P×父本5)都没有单性结实的能力.各品种间开花当天的子房内源激素IAA和ABA含量差异显著.在IAA含量方面,以单性结实品系最高.其次为阿太和C2,早青最低.基本与各自的单性结实能力相一致.说明IAA在保持单性结实能力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ABA含量方面,以单性结实的最低,而以早青的最高.在开花前后各个时期,开始时单性结实品系与非单性结实品系子房的IAA含量均不断增加,而非单性结实的品种的子房内IAA舍量在花后2 d下降,而单性结实的则一直上升.ABA的变化则较复杂.但在后期,仍是非单性结实的品种较高.  相似文献   

10.
温度和蕾期去雄及去柱头处理对茄子单性结实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刘富中  连勇  陈钰辉  宋燕 《园艺学报》2005,32(6):1021-1025
 以6个茄子单性结实自交系为试材, 研究了自然低温和蕾期去雄及去柱头处理对其单性结实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供试材料的单性结实性属于温度敏感型, 在低温下表达。诱导单性结实基因表达的温度在7~15℃之间, 在此温度范围内, 其坐果率为88.9%~100%。蕾期人工去雄和去柱头不影响单性结实果实的正常生长发育, 蕾期去柱头可用于茄子单性结实性的快速准确鉴定。  相似文献   

11.
摘要:为了探究茄子产量相关性状与基因间互作的遗传模型,为茄子高效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绿圆茄 “茄27”自交系为母本,紫长茄“茄31”自交系为父本,配制成F1杂交组合,分别进行自交、回交,构建了 P1、P2、F1、F2、B1、B2 6个世代遗传群体,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分析法研究了茄子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 模型。结果表明:茄子单株产量受1对主基因的加性-显性遗传,单株结果数受2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 因混合遗传,单株最大单果质量受2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单株产量和单株结果数以非加性 遗传为主,其中单株结果数以2对主基因加性效应遗传为主;单株最大果质量中B1和F2世代以主基因加性遗传 为主,其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50.48%和54.33%,B2世代以多基因遗传为主,多基因遗传率为50.88%。综上可 知,茄子产量性状受到加性和显性遗传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淳安山地茄子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009年引进的8个茄子品种在淳安山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中冠王1号表现为中熟,生长势强,抗病性强,品质好,产量高,可在当地示范、推广;卵圆形茄子国茄6号表现为中晚熟,产量较高,果肉白色,质糯,细嫩,果肉紧实,耐长途运输,抗病性强,可扩大试种、示范面积;引茄1号表现为中熟,生长势旺,商品性好,皮薄,肉质糯,口感佳,抗病性较强,可扩大试种。  相似文献   

13.
以长茄高代自交系125 和126 构建的茄子6 个不同世代的遗传群体〔P1、P2、F1、F2、 B1(125×F1)、B2(126×F1)〕 为试材,利用主基因+ 多基因混合数量性状遗传模型对茄子的株高性状进行多世代遗传联合分析。结果表明:供试亲本株高 性状差异显著,分离世代株高性状数值均呈单峰的偏正态分布,属于数量性状遗传。多世代遗传联合分析结果显示茄子株高 性状的最适遗传模型为C-0 模型,不存在主基因遗传效应,表现为多基因控制的加性- 显性- 上位性遗传模式。采用二阶 遗传参数进一步分析株高的多基因遗传效应,结果显示,茄子分离世代F2、B2 的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49.24%、22.77%,茄 子株高以多基因遗传为主。  相似文献   

14.
唐琳  赵辉 《北方园艺》2011,(16):60-62
从分离自洛阳市偃师白马寺佃庄镇茄子生产基地根际土壤中的64株木霉菌中,选取了11株7种不同种的木霉菌,利用平皿对峙法、含毒介质法和室内盆栽等方法进行了茄子黄萎病菌的抑菌试验和室内防效筛选.结果表明:木霉菌对茄子黄萎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供试木霉菌菌株中有7株菌株对茄子黄萎病的防效显著优于多菌灵,分别为菌株T16、T12、T10、T19、T18、T9和T23,其中木霉菌菌株T16和T12防效最好,相对防效为76.97%和71.21%,具有一定的生防价值.  相似文献   

15.
大气压等离子体处理茄子种子对植株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大气压等离子体装置对茄子种子进行处理,研究不同电压(4420~6800V)大气压等离子体处理种子后对茄子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的株高、开展度、根长、根幅以及单果质量、果长等指标均大于对照。处理后的茄子黄萎病发病率均比对照低,总产量均比对照高,产量最高的是处理5、6、7,分别比对照提高11.59%、11.0%和10.03%。  相似文献   

16.
郭亚鹤  赵祯  张映  连勇  陈钰辉  刘富中 《园艺学报》2017,44(10):1914-1925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茄子单性结实SSH-c DNA文库中的96条EST序列在单性结实自交系和非单性结实自交系果实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分析表明,在低温条件下,相对表达量有显著差异的EST序列有31条,总体上调表达的EST序列有17条,总体下调表达的EST序列有14条。通过NCBI对EST序列进行Blastx比对,得到与其同源性高的序列信息。其中5条EST与抵御低温相关,6条EST与植物激素代谢相关,多条EST与植物代谢过程中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合成相关,1条EST无比对结果,可能为新基因。差异表达序列可作为研究茄子单性结实和耐低温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7.
茄子茎段组培容易染菌,为了测试15种灭菌方法的灭菌效果,选取紫圆茄、紫长茄、绿茄3种类型茄子品种,根据染菌率和植株再生成活率判断最佳灭菌方法。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茄子适用的灭菌方法不同。紫圆茄茎段适宜的灭菌方法为:2%Na Cl O浸泡10min,再用0.1%Hg Cl2浸泡10min;紫长茄茎段适宜的灭菌方法为:4%Na Cl O浸泡10min,再用0.3%Hg Cl2浸泡10min;绿茄茎段适宜的灭菌方法为:6%Na Cl O浸泡10min,再用0.1%Hg Cl2浸泡10min。绿茄茎段保存试验结果表明,低温保存有利于降低茄子茎段组培染菌率,其中最适保存条件为5℃下保存3d以内,染菌率在20%以下,再生成活率保持在60%左右,可以满足植株再生要求。  相似文献   

18.
多主棒孢菌在黄瓜、番茄和茄子寄主上致病力的分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从山东、辽宁和北京蔬菜栽培地采集的黄瓜、番茄及茄子发病组织上分离的31株多主棒孢菌,和从海南橡胶上分离的10株多主棒孢菌,采用喷雾接种的方法,测定其在盆栽黄瓜、番茄和茄子上的致病力。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寄主来源菌株的致病力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寄主来源同致病力分化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从而证明多主棒孢菌的种内菌株存在寄主专化性的特征。相同寄主和相同地理来源的病原菌群体中致病力也存在强、中、弱的差异,说明多主棒孢菌具有明显的致病力分化现象。  相似文献   

19.
以野生茄托鲁巴姆(Solanum torvum)为砧木,茄子(Solanum melongena)品种西安绿茄为接穗进行嫁接,测定6个不同氮素浓度(0、7.728、15.456、30.912、61.824、123.648 kg· hm-2)及同一氮素浓度(30.912 kg·hm-2)下不同生育期的嫁接茄和自根茄生长指...  相似文献   

20.
肥料因素是影响茄子育苗的最基本要素,也是茄子育苗环节中主要的生态环境因子之一。试验设置了6种配方,处理1,处理2中加入了有机肥;处理3,处理4加入过磷酸钙磷肥偏多;处理5,处理6中加入了硫酸钾钾肥偏多,初步研究了2叶1心至4叶1心期间,各处理对茄子幼苗植株株高、茎粗的影响,明确了氮、磷、钾肥在茄子苗期对植株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