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研究天府肉鸭腔上囊胚胎及胚后发育期Bcl-2、Bax、Fas、FasL蛋白的表达。将20只天府肉鸭分为4组,即24天胚龄(E24),胚后3、8、29周龄(P3、P8、P29),采用免疫组化技术。结果显示,Bcl-2、Bax、Fas、FasL在各组滤泡淋巴细胞中均有表达,FasL还表达于滤泡间上皮。滤泡皮质和髓质淋巴细胞Bcl-2阳性率呈递减的变化趋势(髓质P3~8除外);皮质和髓质淋巴细胞Bax阳性率在E24~P8恒定,P29上升;皮质和髓质淋巴细胞Bcl-2/Bax值呈下降趋势,但皮质在P3~8恒定,髓质在P3~8上升;滤泡皮质和髓质淋巴细胞Fas阳性率在E24~P3上升,P3~8下降,P8~29上升;皮质和髓质淋巴细胞FasL阳性率变化规律与Fas相似,但皮质在P3~8恒定。滤泡皮质淋巴细胞Bcl-2阳性率及Bcl-2/Bax值在E24~P8明显高于髓质,在P29则显著低于髓质;皮质淋巴细胞Bax阳性率在E24~P8与髓质无显著差异,在P29则明显高于髓质;皮质淋巴细胞Fas和FasL阳性率在E24~P8明显低于髓质,在P29则显著高于髓质。结果提示,Bcl-2、Bax、Fas、FasL是鸭腔上囊胚胎及胚...  相似文献   

2.
鸭胚腔上囊的组织结构发育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孵化15-25日龄的鸭胚腔上囊进行连续动态研究,结果表明,从腔上囊形成开始到出壳的鸭胚尚法治形成较完整的具体体液免疫功能的组织结构;非炎性状态下腔上囊淋巴滤泡内出现的嗜异形细胞在腔上囊的分化发育中起着重要的组织改建作用。  相似文献   

3.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鸭腔上囊胚胎及胚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征.结果显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强阳性细胞出现于20 d胚龄至胚后14周龄的滤泡间上皮,20 d胚龄至胚后17周龄的小结相关上皮,新生雏至胚后14周龄的滤泡皮质,24 d胚龄至胚后14周龄的滤泡髓质,20 d胚龄至胚后14周龄的肌层和小动脉平滑肌.结果说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表达于鸭腔上囊的不同部位及不同发育阶段;在腔上囊退化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表达表现出明显的变化特征,这可能是导致腔上囊退化的原因之一;滤泡间上皮与小结相关上皮在神经肽表达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雏鸭腔上囊的生长及组织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49日龄雏鸭腔上囊绝对质量和生长指数测定以及组织学观察,探讨雏鸭腔上囊生长及组织发育规律。结果:随日龄增长,腔上囊绝对质量逐渐增高;腔上囊生长指数21日龄达最高;黏膜大皱褶高、宽度、淋巴滤泡面积、皮质宽度均不断增加;小结相关上皮向腔面形成突起,并不断增高增宽。结果表明,雏鸭腔上囊1~14日龄生长较为缓慢,14~35日龄生长较快,35~49日龄发育基本趋于稳定,其中21~28日龄是雏鸭腔上囊生长发育的高峰时期,28日龄时,雏鸭腔上囊组织结构基本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5.
6.
将300只1日龄雏鸡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中药“增免散”组、环磷酰胺组、环磷酰胺组 左旋咪唑组、环磷酰胺 “增免散”组,6日龄用鸡新城疫(ND)La Sota疫苗免疫点眼滴鼻,14、21、28、35日龄测定鸡血液ND抗体效价、外周血液CD4 、CD8 T淋巴细胞浓度、腔上囊器官指数、腔上囊细胞凋亡率,探索中药“增免散”的免疫增强机理。结果表明:中药“增免散”不但能提高外周血液中CD4 /CD8 T淋巴细胞百分比,促进鸡腔上囊的生长发育,降低腔上囊细胞凋亡率,而且对环磷酰胺的免疫抑制有部分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7.
铜中毒对雏鸭免疫器官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选用1日龄天府肉鸭健雏21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喂以对照日粮(Cu12.16mg,kg)、中毒1日粮(Cu850mg/kg)和中毒11日粮(Cu1050mg/kg)7周,以超微病理学和流式细胞术的方法观察研究了铜中毒对雏鸭免疫器官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电镜观察,铜中毒Ⅰ组和中毒Ⅱ组免疫器官淋巴细胞发生凋亡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发生凋亡的淋巴细胞表现为染色质凝聚、边集、细胞核呈新月形、“C”形、花瓣状、圆环状或圆斑状,并出现凋亡小体。流式细胞术测定.2个中毒组免疫器官淋巴细胞凋亡百分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铜中毒可以诱导淋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群可引起禽类的多种肿瘤性疾病[1].1988年英国的Payne及其同事又从肉用型鸡群中分离得到了一株新的白血病病毒,命名为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subgroup J, ALV-J).该亚型主要感染肉鸡,可使肉仔鸡早期发生白血病,并可造成免疫抑制[2].  相似文献   

9.
研究通过HE染色镜检发现,鸭病毒性肠炎病毒CH强毒株(DEV-CHv)可致鸭胚成纤维细胞(DEF)出现染色质颗粒化、细胞核变形等显著凋亡特征;TUNEL试验显示,接毒组细胞核内有多量棕黄色DAB显色颗粒,表明细胞出现了凋亡现象;DNA Ladder检测表明,接毒组细胞具有分子量分别为180~200bp及其整数倍的凋亡梯带电泳图谱特征;电镜观察发现,接毒组细胞具有染色质浓缩、边移,胞浆严重空泡化,细胞核严重变形,形成凋亡小体等典型凋亡特征.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鸭病毒性肠炎病毒具有显著的致鸭胚成纤维细胞发生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鸡胚成纤维细胞为研究对象,探讨镉影响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应用酶标仪、倒置相差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毒性、细胞形态、凋亡率、细胞周期与线粒体膜电位及胞内钙离子稳态。结果表明:镉处理后,细胞活性下降,呈现凋亡形态学变化,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细胞凋亡率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增大。研究发现,镉可通过阻滞细胞周期,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影响胞内钙离子稳态来诱导鸡胚成纤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The aim of this work was to investigate developmental changes in cell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in normal duck bursa of Fabricius using flow cytometry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Studies were carried out on Tianfu ducks on days 24 and 27 of embryogenesis (E24 and E27) along with days 20, 70, and 200 of postnatal development (P20, P70, and P200).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ercentage of G0/G1 bursa cell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etween E24 and P200 while the percentage of cells in the S phase or G2 + M phase as well as the proliferating index obviously decreased during the same period. Proliferation cell nuclear antigen was detected in lymphocyte and interfollicular epithelium. The proliferative lymphocyte density tended to decrease from E24 to P200. Apoptotic bodies in macrophages, free apoptotic bodies, or nuclei with condensed chromatin in lymphocytes in follicles were identified by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 nick-end labeling. Both flow cytometry and microscopic analysis reveal that the proportion of apoptotic cells and apoptotic lymphocyte density increased from E24 to P20, fell on P70, then rose again on P200. Our foundings demonstrate that cell proliferation decreases and apoptosis increases with age. These changes may account for duck bursa development and involution.  相似文献   

12.
用鸡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病毒RAV-1株接种35只1日龄伊莎鸡雏,于接毒后不同批次扑杀,采取法氏囊做组织学、免疫细胞化学、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接毒后1个月,法氏囊滤泡髓质淋巴细胞开始转化,接毒后2~5个月更明显,在法氏囊滤泡髓质区形成淋巴细胞克隆增殖灶。接毒后6个月,法氏囊萎缩。BA法染色表明法氏囊一直存有病毒和群特异性抗原,以接毒后3~4个月含量最高。电镜观察,在接毒后1~4个月的实验鸡法氏囊滤泡髓质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网状细胞中观察到LL病毒粒子。组织学、免疫细胞化学和电镜观察都表明法氏囊是该病毒的主要靶器官,法氏囊决定鸡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法氏囊在鸡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鸡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病毒RAV-1株接种35只1日龄伊莎鸡雏,于接毒后不同批次扑杀,采取法氏囊做组织学、免疫细胞化学、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接毒后1个月,法氏囊滤泡髓质淋巴细胞开始转化,接毒后2~5个月更明显,在法氏囊滤泡髓质区形成成淋巴细胞克隆增殖灶。接毒后6个月,法氏囊萎缩。生物素-亲和素(BA)法染色表明法氏囊一直存有病毒和群特异性抗原,以接毒后3~4个月含量最高。电镜观察,在接毒后1~4个月的实验鸡法氏囊滤泡髓质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网状细胞中观察到淋巴细胞性白血病(LL)病毒粒子。组织学、免疫细胞化学和电镜观察都表明法氏囊是该病的主要靶器官之一,法氏囊在鸡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法氏囊是鸟类特有的器官,是B淋巴细胞成熟的场所.本研究分析了鸡胚早期发育过程的中法氏囊形态变化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变化.结果表明鸡胚6.5 d(E6.5)时,法氏囊开始出现在鸡胚泄殖腔的最深处,从最开始E6.5的一些小的囊泡发育成E8的一个大腔,E8~E10,法氏囊继续发育.从E11开始,法氏囊开始出现一些小的皱褶,E11~E18,这些小的皱褶逐渐变得清晰,并贯穿整个法氏囊.在E9时,法氏囊轮廓形成,可以发现在表皮层和基膜层PCNA有着广泛的表达.统计分析表明表皮层的PCNA阳性率在100%左右,在整个发育早期几乎没有变化;而基层的阳性率随着胚胎的发育逐渐下降,在E9、E10、E11、E12、E14和E18表达率分别是97%、93%、71%、55%、56%和20%.  相似文献   

15.
法氏囊(BF)是禽类特有的免疫器官,为B细胞发育、成熟提供微环境,是免疫球蛋白基因转变场所;其免疫活性物质为三肽囊素(Bursin);它不仅分布于BF,还存在于胸腺Hassall小体、哈德氏腺、脾脏、BF T细胞区及骨髓;它能诱导家禽和哺乳动物B细胞前体分化;其靶器官是BF,能够拮抗IBD疫苗对BF的损伤,提高ND弱毒疫苗及油苗产生抗体水平;人工合成Bursin作用的靶器官也是BF,可促进BF发育、抗体的产生、维持母源抗体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感染禽类后导致免疫器官发生细胞凋亡的机理。【方法】 以1日龄SPF雏鸡为试验对象,将100只SPF雏鸡随机均分为REV感染组和未感染病毒的对照组,REV感染组雏鸡经腹腔感染500 μL REV稀释液,对照组雏鸡经相同途径注射等量灭菌生理盐水,于病毒感染后第1、7、14、21、28和42天,2组雏鸡随机各抽取5只,心脏采血处死雏鸡后快速摘取法氏囊。分别应用HE染色和病理切片成像系统测定分析法氏囊细胞核浆比,TUNEL细胞凋亡原位检测试剂盒测定凋亡细胞数,免疫组化法测定Bcl-2和C-myc阳性细胞数量,实时荧光定量PCR和ELISA法分别检测法氏囊Bcl-2和C-myc 基因mRNA表达和蛋白含量。【结果】 ①REV感染1日龄SPF雏鸡后21~42 d,其法氏囊淋巴细胞凋亡百分比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雏鸡(P<0.05;P<0.01);②SPF雏鸡感染REV后21和28 d,其法氏囊细胞核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雏鸡(P<0.05);③REV感染SPF雏鸡法氏囊中Bcl-2和C-myc阳性细胞数在病毒感染后21和28 d显著高于对照组雏鸡(P<0.05);④REV感染SPF雏鸡后21 d,其法氏囊Bcl-2和C-myc 基因mRNA表达极显著高于对照组雏鸡(P<0.01)。⑤SPF雏鸡感染REV后,其法氏囊中Bcl-2蛋白含量较对照组雏鸡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21和28 d分别差异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病毒感染组雏鸡的C-myc蛋白含量也始终高于对照组雏鸡,且21和28 d极显著增高(P<0.01)。【结论】 REV感染所致SPF雏鸡法氏囊细胞Bcl-2和C-myc的mRNA表达以及蛋白含量异常均与病毒感染导致的法氏囊细胞凋亡密切相关,而法氏囊细胞凋亡数量增加与REV感染引发的机体免疫机能抑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旨在研究视神经蛋白(neuropsin,OPN5)对鸭颗粒细胞凋亡、增殖及类固醇激素生成的影响。本研究分别对鸭颗粒细胞进行OPN5过表达质粒和OPN5 siRNA处理72 h (n=6),应用EdU细胞增殖检测技术、流式细胞技术、Annexin V-FITC、RT-PCR、Western blot及ELISA技术系统地检测颗粒细胞的增殖、凋亡情况及生殖相关基因的mRNA、蛋白水平及激素水平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OPN5过表达能促进鸭卵泡颗粒细胞增殖,抑制鸭卵泡颗粒细胞凋亡;能极显著地促进GnRHRFSHRLHR的表达 ,并抑制GnIHGnIHR的表达(P<0.01);能显著或极显著上调StARCYP11A1、3β-HSDCYP17A1、CYP19A1的mRNA水平(P<0.05或P<0.01);显著升高OPN5、3β-HSD及CYP19A1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和极显著升高E2、P4分泌水平(P<0.01),并极显著降低INHβ的水平(P<0.01)。OPN5 siRNA能够显著降低OPN5的表达水平(P<0.01),抑制卵泡颗粒细胞增殖并促进凋亡,极显著下调GnRHGnRHRFSHRLHRP<0.01),促进GnIHGnIHR的表达(P<0.01);并极显著抑制StARCYP11A1、CYP17A1的表达(P<0.01);显著降低OPN5、3β-HSD及CYP19A1蛋白表达水平(P<0.05)及极显著降低E2、P4的分泌水平(P<0.01),并能极显著升高INHβ的水平(P<0.01)。研究表明,OPN5能促进鸭卵泡颗粒细胞的增殖,抑制其凋亡,促进颗粒细胞中类固醇激素的生成和分泌。  相似文献   

18.
北京鸭胸腺和法氏囊中淋巴细胞蛋白成分的初步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鸭屠宰后,取其胸腺,法氏囊,经淋巴细胞分层液分离后层液分离后,再经尼龙棉柱得到胸腺细胞(T-C)和法氏囊细胞(B-C),其中一部分用以提取细胞膜蛋白,并用SDS-PAGE电泳进行鉴定分析。用完整细胞和提取的膜蛋白分别作为包被抗原,免抗鸭胸腺淋巴细胞多克隆抗体(RADTS)和兔抗鸭免疫球蛋白(Ig)轻链多克隆抗体(RADLCS)作为第一抗体进行间接ELISA试验,对所提膜蛋白成分加以区分,比较。结果表明,北京鸭T-C、B-C膜上存在多种共同的膜蛋白成分,并且胸腺细胞上有类似于Ig轻链的成分,但其数量低于法氏囊细胞上的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