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甘蔗不同行距对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和研究哪种行距适合广前蔗区甘蔗的生长,以及在甘蔗增产、增糖方面的效果,广前糖业发展有限公司在2009-2010年连续两年进行了台糖22号新宿两造甘蔗不同行距(1m、1.2m和1.4+0.3m)对比试验。从试验结果来看,1.2m行距的各项农艺指标较优,甘蔗产量和糖分较高。行距为1.4+0.3m的产量相对比1.0m行距的高,且风折率最低,而糖分比较低,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不同甘蔗行距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新县植蔗地几乎全部是没有灌溉设施的早地。为探讨不同甘蔗行距对产量的影响,在1996/1997年榨季,随机对117块甘蔗地进行田问产量验收。结果表明.在行距O.65米到0.96米的范围内,表现行距越宽,产量越高,反之.行距越窄.产量越低的趋势.为此,建议生产上推广0.90米左右的行距。  相似文献   

3.
密度及行距对不同大豆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间条件下,以3个亚有限结荚习性大豆品种铁丰31、铁豆63和沈农12为试材,采用再裂区设计,考察不同密度及行距处理对不同大豆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缩小行距可以提高3个大豆品种的株高;增加密度,3个大豆品种的主茎节数、分枝数、单株荚数和单株粒重减少,结荚高度提高;不同行距处理条件下,大豆产量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行距为30 cm时,大豆产量最高;密度为25万株·hm-2,行距30 cm时,3个大豆品种产量最高,铁丰31、沈农12和铁豆63的产量分别为4 961.2,3 840.0和3 539.1 kg·hm-2。  相似文献   

4.
行距配置与密度对兰考906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9,他引:27  
研究了在高产条件下,不同行距配置、密度对兰考906群体结构、光合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6.7cm的行距配置由于冬前分茶蘖多,春季分蘖少,减缓了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成穗数、穗粒数较多。;23.3cm行距配置无效分蘖多,后期群体较小,功能叶衰老慢,粒重高;密度增加,产量并未提高。16.7cm行距配置375万/hm^2基因苗处理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为了筛选出符合本区域机插高产的最佳配置模式,为机插秧水稻夺取高产提供理论论据,2013年进行了水稻不同机插行距、不同栽插密度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栽插密度下,25 cm行距处理的产量表现均优于30 cm行距的处理;不同行距要采取不同的栽插密度才能取得高产。  相似文献   

6.
氮肥与种植行距对甘蔗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子凡  林电  仲纬  李授洹 《中国糖料》2006,(1):39-40,46
采取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研究氮肥形态、施用量、施用时期和不同种植行距对甘蔗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最大的是种植行距,其次为尿素形态和追肥时间,尿素施用量影响最小.4因子的最佳组合方案为:在伸长初期每公顷施675kg普通尿素和种植行距为100cm.  相似文献   

7.
不同密度下超窄行距对冬小麦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超窄行距和种植密度对冬小麦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以小麦品种石麦18为材料,于2014~(-2)015年度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进行了行距(7.5cm、15cm和13cm+13cm+13cm+21cm"四密一稀")和密度(基本苗225万、300万和375万株·hm~(-2))二因素裂区试验。结果表明,相同密度下,各生育时期7.5cm行距种植的小麦群体总茎(穗)数和干物质积累量最高,15cm行距次之,"四密一稀"最低。各生育时期"四密一稀"种植的小麦LAI都最低,7.5cm行距的LAI在拔节前显著高于15cm行距,但在拔节以后15cm行距的LAI高于7.5cm行距。各生育时期3种行距条件下总茎数、干物质积累量和LAI都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行距对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的影响均不显著;而15cm行距的千粒重显著高于其他2种行距配置;15cm和7.5cm行距的籽粒产量显著高于"四密一稀"。密度对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不显著,而单位面积穗数和籽粒产量都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15cm行距、基本苗375万株·hm~(-2)和7.5cm行距、基本苗375万株·hm~(-2)的2个处理组合下小麦籽粒产量较高,分别为9 647.2和9 598.4kg·hm~(-2),是生产中适宜采用的2种组合。  相似文献   

8.
9.
甘蔗中小型机械化种植不同宽窄行行距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蔗种植以宽窄行方式进行生产管理,可以降低投入,方便管理,提高产量和糖份,增加经济效益。通过对甘蔗机械化种植三种不同的宽窄行行距与传统行距的一年新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行距(1.4+0.5)m宽窄双行与行距(1.6+0.4)m宽窄双行在农艺性状、蔗茎产量、甘蔗糖份和经济效益各方面综合表现优于对照(行距1.2m单行),有进一步进行试验、示范、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11.
为研究甘蔗套种马铃薯的最佳播种密度,提高土地复合产值,实现种植效益最大化。通过连续2 a开展新植蔗和宿根蔗套种马铃薯多种密度栽培试验,研究不同种植条件下甘蔗和马铃薯的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新植蔗田中马铃薯的最佳套种密度为4.5万粒/hm2,宿根蔗田中马铃薯的最佳套种密度为3.9万粒/hm2。其中,新植蔗田马铃薯产量达35 275 kg/hm2,甘蔗产量增19.9%,糖锤度提高1.2个百分点,土地复合产值增99.7%,新增纯收入126.3%;宿根蔗田马铃薯产量达24 115 kg/hm2,甘蔗产量增19.2%,糖锤度提高1.3个百分点,土地复合产值增89.9%,新增纯收入110.5%。  相似文献   

12.
以宜子粒收获玉米品种浚单1668为材料,2019-2020年设置5个种植密度,分析种植密度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积累、转运与分配的影响,研究种植密度对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提高,宜机械粒收玉米品种浚单1668子粒产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子粒最高产量为12 736.91 kg/hm2,单株各器官干物质及单株总干物质呈现下降趋势,成熟期各器官干物质所占比重依次为子粒>茎秆>叶片>穗轴>叶鞘>苞叶。对比两年试验结果,LAI在整个生育期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吐丝期达到最大值;各器官干物质转运在不同密度间存在显著差异,只有叶片有干物质转运,最大转化量为7.68 g/株,对子粒的贡献率仅为7.16%。  相似文献   

13.
种植密度对不同小麦品种产量构成及抗倒伏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雨养农业区不同小麦品种对种植密度的响应特点,以黄淮南部大面积种植品种济麦22、安农0711和烟农19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设置4个密度处理(225×104株·hm-2、375×104株·hm-2、525×104株·hm-2和675×10 4株·hm-2),对其分蘖特性、产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茎秆...  相似文献   

14.
雷州半岛甘蔗植期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仁林 《中国糖料》2006,(4):44-45,54
分析了雷州半岛甘蔗不同植期的优缺点,提出了该蔗区不同植期所占配比的建议:以冬植蔗为主,占30%~40%,稳定宿根蔗面积40%,合理搭配春植蔗10%~15%,秋植蔗占5%;抓好夏植蔗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15.
以耐密性不同玉米品种为材料,调查吐丝期暴雨大风后玉米倒伏情况,分析增密过程中不同夏玉米群体植株形态与茎秆力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密度增加,大风后根倒率和茎折率显著增加,登海618的根倒率和茎折率显著低于浚单20。随着密度增加,玉米株高和穗位高增加,基部3~7节间均表现为节间伸长、变细,茎粗系数、穿刺强度、抗折力、压碎强度显著降低,两个品种表现一致。相关分析表明,根倒率和茎折率与节间长度、株高、穗位高和穗位系数正相关,与茎粗、茎粗系数和茎秆力学负相关。站秆率与倒伏率均与基部第3节间性状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与浚单20相比,登海618具有较低的节间长度、株高、穗位高、穗位系数和较高的茎粗、茎粗系数和茎秆力学,抗倒性能较强。  相似文献   

16.
以平展型玉米品种和紧凑型玉米品种为材料,2012~2013年在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研究密度调控对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干旱胁迫条件下冠层和产量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两年玉米灌浆期均出现中度干旱条件下,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种植密度和叶面积指数、消光系数均呈显著直线回归关系,密度和群体生长速度、果穗生长速度和产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单峰曲线关系。通过回归方程计算,平展型和紧凑型品种最佳种植密度分别为5.4万株/hm~2和6.3万株/hm~2。相对于平展型品种,紧凑型品种平均群体生长速度和穗生长速度可以在更高种植密度条件下达到峰值。紧凑型品种在协调个体与群体适应性方面强于平展型品种,更容易适应干旱环境。  相似文献   

17.
甘蔗新品种的不同种植密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旱坡地探索不同甘蔗新品种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甘蔗农艺性状、工艺品质等方面的表现,为不同甘蔗品种在当地蔗区的合理密植提供依据。选用甘蔗新品种粤糖60,柳城05-136和福农39作为试验材料。每个品种设90000、120000、150000和180000芽/hm2四个不同的种植密度。结果表明:出苗率随种植密度的增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有效茎数、蔗茎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分蘖率、成茎率、茎径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下降。在不同种植密度方面,90000芽/hm2种植密度的甘蔗分蘖率、成茎率、茎径最大;120000芽/hm2种植密度的甘蔗出苗率最大、生长速度最快;180000芽/hm2种植密度甘蔗的产量最高;不同品种方面,粤糖60产量最高、柳城05-136的生长速最快、蔗糖分最高;福农39的还原糖分最高。柳城05-136的最佳种植密度为180000芽/hm2、粤糖60及福农39的最佳种植密度都为120000芽/hm2。  相似文献   

18.
通过试验和调查研究,明确了内蒙古达拉特旗原料区甜菜纸筒育苗移栽的适宜种植密度为64442-67340株/hm^2,产量达到67t/hm^2以上,产糖量达10.876-12.51t/hm^2;比密植和稀植分别提高含糖率0.5度和1.04度;产糖量分别提高13.5%和8.4%。  相似文献   

19.
以粤糖94/128、园林3号、园林6号、93/102、桂糖26号、粤糖00/236和云蔗93/94七个品种,与主栽品种新台糖22号进行对比试验,观测萌芽率、分蘖率、青叶数、株高、生长速、茎径、有效茎数、蔗茎产量、甘蔗蔗糖分和含糖量,并计算综合适应指数。结果表明:新台糖22号的综合适应性能最好,桂糖26号稍次之,其余依次是园林6号、粤糖94/128、粤糖00/236、云蔗93/94、园林3号,93/102的综合适应性能最差。桂糖26号、粤糖94/128、园林6号和园林3号在水肥条件适宜、技术措施配套的情况下,可在崇左蔗区适量推广种植,粤糖00/236、云蔗93/94和93/102不宜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6,他引:26  
以先玉335、郑单958和登海661为材料,设置3个播期和4个种植密度处理,研究播期和密度对玉米产量性能构成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推迟,其产量、生育期天数、平均叶面积指数、收获指数、穗粒数、千粒重均降低,平均净同化率依次增加,穗数无显著性差异。随密度增加,其产量、平均叶面积指数、穗数均增加,平均净同化率、生育期天数、收获指数、穗粒数、千粒重依次降低。对产量性能构成指标与播期和密度进行回归分析,表明密度对产量性能等指标的影响程度都大于播期。产量性能构成指标对产量的直接通径效应均为正效应,平均叶面积指数通过生育天数、穗数对产量有正向的间接效应,且穗数的正效应较大;平均叶面积指数通过平均净同化率、穗粒数、千粒重对产量有负向的间接效应,且平均净同化率的负效应较大。平衡协调产量性能构成指标的关系,适当提前播种和增加种植密度可增加玉米平均叶面积指数、生育期天数及穗数,有利于产量的提高。试验表明,平均叶面积指数为4.18、平均净同化率为5 g(/m2.d)、生育期天数为120 d、收获指数为0.50、有效穗数为89 000穗/hm2、单穗粒数为480粒、千粒重为290g,玉米可以实现12000kg/hm2以上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