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不同质量杂交稻种子发芽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部分杂交水稻组合商品种子中含有张口种、裂颖种和秕粒种等,不同类型种子对发芽率影响很大。商品种最佳浸种时间为12h,浸种药剂以浸种灵效果较好。为此,提出了特殊催芽方法,即分类催芽以免催芽不整齐;坚持夜浸日晾保持适当温度和湿度;保证头次浸种时间不超过12h,此后经常淘洗,防止酸化产生异味。  相似文献   

2.
水稻种子包衣应用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旱地作物种衣剂和种子包衣技术已较成熟,由于水稻栽培的特殊性,水稻的种衣剂及应用技术平炉处于试验阶段。为及时了解种衣剂对水稻的效果及应用技术,于1997年进行本研究。1材料与方法选用中国农业大学研制的水稻种衣剂,水稻组合为汕优77。水稻种子包衣后,在常规贮藏条件下,用培养皿培养,隔一星期测定一次发芽率,共进行6次,设4个处理:①包衣浸种催芽;②包衣浸种不催芽;③包衣不浸种不催芽;④无包衣浸种催芽(CK).小区面积13.34m2,随机排列,3次重复。湿润育秧,并预作标记点播100粒进行发芽率、出苗率、秧苗素质调查。…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在发展杂交水稻生产过程中,一个反映普遍而突出的问题是杂交水稻种子发芽率偏低。 为了摸清杂交稻种子浸种催芽方法与发芽率高低的关系,于1988年8月中旬在室内(室温30℃)模拟农户三种传统的浸种催芽方法,并用目前提倡和推广的两种方法作对照,进行了杂交水稻种子不同浸种催芽方法与种子发芽率关系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北方寒地水稻生产的产量基础在于水稻的秧苗素质,而秧苗素质与浸种催芽密切相关。本对比试验通过应用智能设备集中浸种催芽技术与普通催芽技术进行对比,验证智能化浸种催芽技术的先进实用性,分析应用智能设备集中浸种催芽的切实可行性,为在北方寒地大面积推广应用智能化集中浸种催芽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为水稻工厂化育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闽北山区水稻生产的现状,种子发芽基本条件,中稻浸种催芽技术及种子催芽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机械种子包衣、集中浸种、集中催芽、低温晾芽等几项寒地水稻智能程控浸种催芽的关键技术,其中从包衣温度条件、保证药膜固化、种子防晒防冻、种子贮存、浸种棚控温、浸种备水与注水、浸种保温及增氧、催芽洗种、快速升种温、适时排水、保温破胸、保温催芽等方面详细说明了这些技术应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7.
多效唑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为了进一步探索多效唑对水稻苗期生长的作用,我们在水稻秧苗期进行了多效唑应用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供试药剂: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水稻品忡;辽梗326。处理1用200ppm多效唑药液浸种2日,再用清水浸种3日,然后催芽播种。处理2用200ppm多效唑药液浸种5天,催芽播种。处理3种子经浸种灵消毒、催芽、播种后,在秧苗1.5叶期用200PPm多双隆药液均匀喷雾。以常规育苗为对照,种子消毒用浸种灵.催芽播种。各处理的水肥管理相问。2结果与分析试验结果列于附表。由附表…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对水稻包衣种子不同的浸种育秧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包衣种子早育秧的成秧率、秧苗素质、产量明显高于水秧,其主要是通过提高667m^2,有效穗来提高产量的,而直播、浸种露白、浸种催芽三种浸种方式总体上差异不显著,即水稻包衣种子既可直播,也可浸种到露白或催芽。  相似文献   

9.
水稻种子带菌,是造成水稻苗期发生病害的主要原因,几年来种子消毒一直使用药剂处理,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费时费力,并且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为此,1999年,改用北京检疫局提供的种子苗木消毒机对水稻种子进行消毒处理,现将应用效果简结如下。1 试验基本情况水稻种子消毒机由北京检疫局提供,试验安排在四队水稻种植户郭凤田家。种子凉晒清选后,直接把种子放入种子苗木消毒机内进行消毒,种子消毒机处理完的种子不用浸种,直接催芽,催芽24小时进行播种;作为对照的“901”药剂消毒种子浸种9天(提前9天开始浸种),同时放在火炕上进行催芽。…  相似文献   

10.
高温处理对杂交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和分析杂交水稻干种、湿种和芽种在水温和气温35 ~ 85℃高温条件下处理10min和1h的发芽率,结果表明:杂交水稻干种忍耐高温能力最强,芽种忍受高温能力最弱;水温比气温更易使种子发芽率下降;温度超过一定范围,发芽率随温度升高和处理时间延长而迅速下降.为杂交水稻种子科学地浸种催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8家种子公司2020年在甘肃省张掖地区生产加工的京科968玉米种子为材料,检测标准发芽率和冷浸发芽率。结果表明,不同公司生产的京科968玉米种子标准发芽率均在95%以上,达到单粒播标准(93%),批次间无显著差异;冷浸发芽率在不同公司之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有5个批次的种子冷浸后发芽率显著降低。进一步分析检测到多个与冷浸发芽率显著相关的快检指标,其中,R_同质性和B_同质性与冷浸发芽率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7以上;B_相异度、裂纹率、龟裂纹率与冷浸发芽率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28、-0.807、-0.717。对粒型、尺寸、单粒体积、单粒比重和单粒重进行比较,发现不同公司生产的京科968玉米种子在上述指标上均存在显著差异。K-均值聚类表明,有3个公司生产的京科968整齐度较高。  相似文献   

12.
姜波 《北方水稻》2011,41(4):41-42
通过对水稻护苗种衣剂包衣稻种采用"循环水浸种技术",测试药剂脱落对防病效果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利用有氧恒温浸种机浸种或循环泵浸种,不会造成严重的药剂脱落现象,不会影响药剂的防病效果,而且还可以提高浸种质量,提高籽粒发芽势和出苗率,使得水稻出苗快且整齐。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播种期花生抗寒性,明确壳寡糖(COS)浸种对低温条件下花生种子发芽及生理代谢的影响,测定COS浸种后种子发芽及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与低温对照(CK)相比,COS(250 mg/L)浸种显著提高了低温下花生种子的发芽能力,发芽率和相对发芽率均增加了44.45个百分点、发芽指数和种子活力指数分别增加了5.59和24.83;COS浸种也显著提高了发芽过程中花生种子的赤霉素(GA)含量,降低了脱落酸(ABA)含量,发芽0、12、24、36、48 h的GA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7.94%、3.84%、8.52%、12.40%、19.20%,ABA含量分别显著降低了38.41%、36.99%、38.03%、41.20%、40.12%;同时,COS浸种提高了脂肪酶(LIP)、蛋白酶(PR)、α-淀粉酶(α-AMS)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增加了三磷酸腺苷(ATP)和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脯氨酸(Pro)的含量,降低了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H2O2)的含量。研究表明,COS通过调节低温下花生种子发芽初期的激素水平、提高水解酶活性,促进贮藏物质分解,并提高抗氧化物酶活性、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减缓脂膜过氧化,促进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4.
以菘蓝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了三种处理方法即ABT浸种﹑CaCl2浸种﹑吸湿回干以及对照对菘蓝种子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中,在5%PEG6000胁迫条件下,菘蓝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达到最大为30.67%、21.01,说明菘蓝种子本身具有一定抗旱性,适当水分胁迫对菘蓝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及胚根下胚轴生长有促进作用,高胁迫对上述指标有抑制作用;电解质外渗率随水分胁迫强度的增加而降低。三种处理方法中,CaCl2浸种处理提高菘蓝种子抗旱性的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H2O2浸种对低温胁迫下花生种子萌发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以白沙1016和花育9122两个花生品 种为材料,通过种子萌发试验,设置(22±1)℃常温对照和(12±1)℃低温处理,首先采用不同浓度的H2O2进行浸种预 处理,分析了H2O2浸种对花生种子低温萌发相关指标的影响,筛选最适H2O2浸种浓度,然后采用最适H2O2浸种处 理后,测定其对发芽花生种子胚中氧化损伤和活性氧含量、脯氨酸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显著降低 两个品种花生的相对发芽率、芽长/种长比、发芽指数及种子的活力指数,延长了平均露白时间,H2O2浸种预处理可 显著缓解低温对花生种子萌发的抑制,以1% H2O2浸种效果最好。同时,H2O2浸种预处理还显著降低了H2O2的积累 以及膜脂过氧化程度,促进了脯氨酸的积累,提高了脯氨酸合成酶鸟氨酸转移酶(OAT)和△1-吡咯琳-5-羧酸合成 酶(P5CS)活性,抑制了脯氨酸降解限速酶脯氨酸脱氢酶(ProDH)活性。表明H2O2浸种预处理可通过调控脯氨酸代 谢途径,促进低温条件下萌发花生种子内脯氨酸的积累,缓解氧化损伤,从而增强花生种子的低温萌发能力。  相似文献   

16.
杂交水稻种子的裂颖及其危害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杨建菊 《杂交水稻》2006,21(1):57-60
杂交水稻种子存在较严重的裂颖现象,这是不育系的一种遗传特性。裂颖种子不耐储藏,随储藏时间的延长,裂颖种子的生活力迅速衰退,发芽率和发芽势降低,秧苗素质差,并严重影响自然混合种子群体的发芽及幼苗生长。选育闭颖能力强的不育系,改进制种技术,强化种子选种,采用多起多落浸种和旱育秧等措施可防治或减轻裂颖种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脱落酸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君辉  李耀国  童建华 《作物研究》2012,26(4):328-330,349
以3种水稻种子培两优288、R402、LP04为材料,用不同浓度外源脱落酸(ABA)作浸种处理,研究其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ABA(10mg/L)对水稻种子LP04的萌发具有促进作用,20~90mg/L的高浓度ABA对水稻种子的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合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α-淀粉酶活性和内源植物激素等生理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20~50mg/L的ABA能有效抑制水稻种子的萌发,可作为外源ABA在水稻种子储藏中使用的参考浓度.  相似文献   

18.
小麦专用复方抗旱型浸种剂和包衣剂抗旱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小麦复方抗旱型浸种剂和包衣剂的抗旱机理及给其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小麦品种临麦2号为材料,研究了干旱胁迫条件下小麦用复方抗旱型包衣剂和浸种剂及普通包衣剂处理后小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光合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普通包衣剂处理和对照相比,抗旱型包衣剂处理的小麦种子萌发率、发芽势降低,而抗旱型浸种剂处理的种子萌发率、发芽势升高,两种抗旱型种子处理剂处理下小麦幼苗根数和根长均显著增加.除气孔间隙CO2浓度外,抗旱型浸种剂和抗旱型包衣剂处理的幼苗地上部干重、叶片持水力和MDA含量低于对照和普通包衣剂处理,根干重、根冠比、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硝酸还原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明显高于后二者,其中抗旱型浸种剂处理效果较佳.说明在干旱胁迫下复方抗旱型包衣剂和浸种剂处理可显著增加小麦幼苗根系生长、抗氧化、硝态氮利用和光合性能,浸种剂还可促进种子萌发,从而降低干旱胁迫对幼苗造成的伤害,提高小麦抗旱能力;抗旱型浸种剂表现优于包衣剂.  相似文献   

19.
研究总结了啤酒大麦种子的发芽条件,大批量故意种用于机播的浸种催芽方法,推芽种子遇雨时的控芽技术及健芽种子的机播技术。  相似文献   

20.
复合药剂浸种对裸燕麦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干旱胁迫下裸燕麦播种出苗较差的问题,利用生化黄腐酸(BFA)、氯化钙、赤霉素三种药剂的复合配置对裸燕麦种子进行浸种处理,探讨不同复合药剂处理对裸燕麦发芽势、发芽率、物质转换率、种子萌发抗旱指数、种子活力抗旱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0.0125g·L-1)+生化黄腐酸(0.1g·L-1)以及氯化钙(1g·L-1)+赤霉素(0.0125g·L-1)的复合溶液处理均可有效提高裸燕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物质转换率、种子萌发抗旱指数和种子活力抗旱指数;而氯化钙(1g·L-1)+生化黄腐酸(0.1g·L-1)的复合溶液处理对裸燕麦种子发芽率虽有所提高,但降低了发芽势和物质转化率。从综合效果来看,赤霉素(0.0125g·L-1)+生化黄腐酸(0.1g·L-1)的复合溶液效果最佳。另外,浸种一次与浸种三次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