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大白菜黑腐病是严重危害北方地区大白菜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尤其是近几年来,北方地区的黑腐病发病程度和发病机率呈明显上升态势.病株不仅使产量降低,还十分不利于大白菜的冬季储存.该文探讨了大白菜黑腐病在北方地区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为大白菜无公害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花生黑腐病是花生的重要病害,对生产造成严重影响,被列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病害。为明确花生黑腐病的病原菌种类和筛选有效防治药剂,采用形态学特征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花生黑腐病害进行了病原菌鉴定,同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8种杀菌剂对花生黑腐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花生黑腐病害的病原菌为冬青丽赤壳Calonectria iliciola。8种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10%戊唑醇EC对花生黑腐病菌的毒力最强,EC50值为1.12 μg/mL;300 g/L苯甲·丙环唑EC、29%吡萘嘧菌酯SC、25%咯菌腈SC、15%吡唑嘧菌酯SC和22.5%啶氧菌酯SC对花生黑腐病菌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EC50均低于10 μg/mL;30%精甲恶霉灵的抑制作用最差,EC50值为76.71 μg/mL。以上研究结果可为花生黑腐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发生与防控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是水稻上重要的细菌病害之一,近几年在南方稻区陆续发生,已给水稻生产带来较为严重威胁。介绍了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为害症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技术措施,为有效控制水稻细菌性基腐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剑麻茎腐病病原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剑麻茎腐病病原黑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 Van.Teigh)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上,该菌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5—39℃,最适32℃,产生分生孢子的温度范围为16—39℃,最适32℃,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16—44℃,最适36℃;菌丝和分生孢子在60℃的水浴中处理10分钟即可致死。分生孢子必须在空气相对湿度≥92%的条件下才能萌发。光照对分生孢子的产生和萌发无影响。在pH4—9范围内菌丝可以生长,分生孢子能很好萌发,但较酸的条件(pH4—5)较有利于菌丝生长。分生孢子必须在营养较丰富的条件下才能萌发良好。K,Ca,S含量与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产生及荫发关系不大。在离体剑麻叶片上,侵染成功的温度范围为20—42℃,最适于侵染的温度为36℃。空气相对湿度对侵染成功率及病斑扩展的影响不大。接种体数量对侵染成功率无影响,单个孢子也可以接种成功,但接种体数量较大则症状较早表现。多菌灵和灭病威杀菌剂在体外测验能很好地抑制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且耐雨水冲刷,但灭病威的抑制作用比多菌灵强。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防控烤烟根黑腐病害,于2019年和2020年采用普查和系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宜宾烟区烤烟根黑腐病发生动态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苗期烤烟根黑腐病发病较轻或不发病;大田期于5月初开始零星发病,5月中旬至7月上旬进入发病高峰期,病害流行速度随降水量增加而增加,7月中旬至8月中旬,病害流行速度增长缓慢直至...  相似文献   

6.
以国内主栽品种巴厘的夏季果为试材,研究不同包装材料对菠萝黑心病及相关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0.02 mm聚乙烯、0.03 mm聚氯乙烯、0.05 mm聚氯乙烯包装均可降低贮藏菠萝的失重率,减少黑心病的发生率。贮藏15 d时,不同包装菠萝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但0.05 mm聚氯乙烯薄膜包装可维持可溶性总糖含量,因此,0.05 mm聚氯乙烯包装菠萝能更好地保持其品质。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褐腐病是由于高温干燥引起的生理障碍,发病部位的细胞因水分胁迫而枯死(Iritani,1984)。障碍类型有:内部褐色斑点型、中心部坏死型、木栓状环纹型、肿状内部锈斑型等。北海道在夏季高温干燥年份,各地褐腐病多发,主要是生理障碍所造成的。特别是在市场流通中,褐腐病明显地降低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坂面镇的发生为害特点及田间发病症状和流行因素,并提出较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菠萝黑心病(internal browning, IB)严重制约菠萝产业发展,该病害的发生主要是过量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引起膜损伤,打破质体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 PPO)与液泡内酚类底物原有的区室化划分,使其接触氧化后聚合成醌类物质。抗氧化清除系统能够清除过量ROS,维持机体内ROS的动态平衡。本课题组前期用抗氧化剂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 AsA)处理采后‘巴厘’菠萝,能有效延缓黑心病的恶化,然而其作用机理尚不明确。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 APX, EC1.1.11.1)是I类血红素过氧化物酶,以抗坏血酸作为特定的电子供体,催化过氧化氢转化为水,参与植物的多种发育生理过程和胁迫反应。本研究筛选出6个AcAPX基因,对其黑心病发生过程以及AsA处理后的转录水平进行分析,发现AcAPX1基因在贮藏后期极显著响应AsA处理,9 d和12 d时显著上调表达;相关性分析发现,AsA处理后的菠萝黑心病指数与AcAPX1基因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果表明:AcAPX1显...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2005年至2012年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三明稻区的发生情况及发生特点,并根据近年连续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用防虫网集中统一育秧切断毒源和加强本田期稻飞虱防治,可以有效减轻该病发生。  相似文献   

11.
通过长期定位试验和田间试验,研究了缺钾条件下钾素、氯素以及氯化钾对玉米不同抗性品种茎腐病的防治效果,明确钾素和氯素在氯化钾防治玉米茎腐病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施钾可明显增强抗、感病品种抗茎腐病的能力,且对感病品种的防治效果优于抗病品种;施氯对抗、感病品种茎腐病防治效果均不明显。施钾明显增加了吉单180(抗病品种)、吉单327(感病品种)根、茎、叶部的钾素含量,在缺钾条件下,抗病品种较感病品种具有更强的吸钾能力。分析发现,蜡熟期的根部钾素含量与玉米茎腐病的发生率相关最密切,相关系数r=-0.9218。土壤养分是决定氯化钾中钾素还是氯素发挥主导作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采后菠萝黑心病发病过程中活性氧的代谢途径,以‘巴厘’菠萝为材料,将其贮藏在25 ℃条件下,观察黑心病的发病情况,每隔3 d对整果果肉以及健康部位和患病部位的果肉组织进行取样,测定果实发病率以及果肉褐变度,对发病过程中脂氧合酶(LO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进行了测定,同时对活性氧代谢起关键作用的抗坏血酸(AsA)、谷胱甘肽(GSH)、类黄酮含量以及活性氧清除相关酶(POD、CAT、SOD)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菠萝果实在贮藏第6天开始发病,到15 d时,发病率为100%,褐变度在第6~9天时增长最快;在黑心病发病过程中,与健康部位相比,患病组织伴随着LOX活性的升高,MDA的积累,同时出现AsA的下降、类黄酮含量的显著增加,且患病组织POD、CAT酶活性快速下降,但谷胱甘肽含量和SOD酶活性几乎没有变化。由此可推断,在采后菠萝黑心病发病过程中,AsA、类黄酮、POD、CAT在活性氧代谢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菠萝品种‘巴厘’的果实为试材,研究果蜡处理对低温贮藏下采后菠萝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果蜡处理降低了冷藏菠萝果实脱落酸(ABA)、赤霉素(GA)和玉米素(ZR)含量,增加了吲哚乙酸(IAA)含量,并且ABA 和GA含量均与冷害指数极显著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是0.879和0.909。表明低温胁迫下采后菠萝的ABA和GA与抗冷性密切相关,果蜡处理降低了ABA和GA含量,从而提高菠萝抗冷性。  相似文献   

14.
孢子囊的产生和发育过程是研究胡椒瘟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及其病害防控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分析不同诱导条件下胡椒瘟病菌孢子囊的产生情况,并通过光学显微镜和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孢子囊及其内部游动孢子的发育过程。结果发现:(1)3种诱导方法均能诱导出大量孢子囊,其中在V8-A平板上光照和抹伤双重诱导法获得的孢子囊数量最多,其次是在V8-A平板上光照诱导法,获得孢子囊数量最少的是V8液体光照诱导法,但仅差异最大的2个处理间达到显著水平;(2)显微镜观察发现,孢子囊由气生菌丝顶端逐步膨大形成,初始为近球形逐渐发育成倒洋梨形,孢子囊成熟后从顶端排出大量游动孢子,偶尔可见孢子囊顶端直接发育出芽管;(3)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首先孢子囊内部原生质体被膜结构隔裂成大约数十个独立小格,然后在每个格子中积累数倍于细胞核的DNA,最后每份细胞核DNA发育成一个游动孢子。本研究从微观角度揭示P. capsici孢子囊发育外观及内部的形态特征,为胡椒瘟病菌后续致病机制研究和胡椒瘟病田间防控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5.
锌对菠萝幼苗生长发育及生理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培试验的方法,探讨了锌对菠萝幼苗生长发育及生理代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适量的锌可促进菠萝生长发育,高浓度的锌则起抑制作用。同时发现,在一定锌浓度范围内,适量的锌可不同程度地提高菠萝幼苗叶片POD、OD、CAT及PPO等酶的活性,高浓度的锌则使菠萝幼苗叶片MDA、O2-.的含量较高;适量的锌还可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代谢。  相似文献   

16.
硼素营养对菠萝根系和地上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土培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施硼浓度对菠萝根系形态、根系活力、植株生长量、各营养器官含硼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硼处理对菠萝根系的根长、根数、根粗、根系表面积、根体积都有所增加,表明施用硼肥有利于菠萝根系生长发育:施硼增强了根系活力,增加了菠萝地下根系干重与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施硼对植株的含硼量有明显影响,更能促进菠萝植株对硼营养的吸取与累积.其中施硼浓度为4.0mg/kg处理的各项指标最佳,植株表现出最旺盛的生长状况.  相似文献   

17.
以我国菠萝主栽品种巴厘为试材,以菠萝栽植主要土壤类型玄武岩发育而成的粘土为栽培基质,采用盆栽土培控水法。研究干旱胁迫对菠萝苗期生长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土壤(粘土)含水量为13.39%时,菠萝出现枯萎症状,叶片出现红紫色;当土壤含水量为6.60%时,菠萝出现严重枯萎症状,大部分叶变为红紫色,干旱胁迫的菠萝D叶叶绿素含量比对照下降34.2%,D叶长度下降18.5%,宽度下降8.8%,干旱胁迫严重抑制菠萝生长。  相似文献   

18.
以相同鲜叶加工而成的红茶及其发花红砖茶为原料,在应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并成功建立高血糖模型小鼠方法的基础上,将90只KM雄性小鼠按每组1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红茶及发花红砖茶高、中、低剂量组和盐酸二甲双胍片组,连续灌喂28天,探讨了红茶及其发花红砖茶对高血糖模型小鼠的降血糖作用。结果表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重、饮水、饮食、血糖水平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且血糖水平达到高血糖标准,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红茶及发花红砖茶高剂量组的肝脏指数显著下降(P<0.05)、胰腺指数显著上升(P<0.05);中、高剂量组的总胆固醇显著下降(P<0.05),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岐化酶显著上升(P<0.05);各剂量组的血糖、甘油三酯、丙二醛含量水平显著下降(P<0.05),口服耐糖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及胰岛素含量水平则显著上升(P<0.05),除红茶低剂量组外各剂量组肝糖原含量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同时可修复受损胰岛;与红茶组相比,发花红砖茶高剂量组在改善胰岛素水平、血糖水平、口服耐糖量、丙二醛水平及肝糖原水平上显著优于红茶高剂量组(P<0.05),中、高剂量组在提高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岐化酶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酶活性上显著优于红茶中、高剂量组(P<0.05)。由此表明,红茶及其发花红砖茶均具有降低高血糖模型小鼠血糖的作用,且在作用效果上发花红砖茶优于红茶,但其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以中国菠萝主栽品种‘巴厘’为试材,研究了叶面喷施柠檬酸、硫酸亚铁、硫酸亚铁+柠檬酸、柠檬酸铁、柠檬酸铁铵对菠萝叶片总铁、活性铁、叶绿素含量及菠萝生长和产量影响,为防治菠萝叶片黄化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6.67%硫酸亚铁溶液、0.2%柠檬酸溶液pH值均在2.80以下,叶面喷施酸性溶液提高了菠萝叶片活性铁、叶绿素含量,能促进菠萝生长,提高菠萝产量;柠檬酸铁在常温下难溶于水,对提高菠萝叶片活性铁、叶绿素含量及促进菠萝生长和提高产量效果不显著;柠檬酸铁铵、柠檬酸+硫酸亚铁都能显著提高菠萝叶片全铁、活性铁及叶绿素含量,增加菠萝叶片数、D叶长度、宽度及产量,能有效防治菠萝叶片黄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