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为探讨从千层金(Melaleuca bracteata)叶片中提取类胡萝卜素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方法,研究了提取剂、超声功率、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和提取次数等单因素试验对千层金类胡萝卜素提取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固定超声功率300 W,丙酮 ∶ 石油醚(1 ∶ 2),2次超声提取条件基础上,采用设计3因素3水平的中心组合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料液比、超声温度、超声时间对类胡萝卜素得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超声波功率300 W下,超声波辅助提取千层金中类胡萝卜素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 ∶ 36,超声时间20 min,超声温度63 ℃,在此条件下千层金类胡萝卜素的提取得率可达21.73 mg/kg DW。  相似文献   

2.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薏苡仁低聚糖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液料比、超声波时间以及超声波功率3个因素结合Box-Behnken试验建立数学模型,分析考察3个因素对薏苡仁低聚糖响应值的影响程度,优化工艺参数。各因素对薏苡仁低聚糖提取率影响程度从大到小顺序依次为:超声波功率超声波时间液料比。响应面设计法优化出其最佳超声波提取条件为:超声波温度70℃,液料比33∶1(m L/g),超声波时间27 min,超声波功率450 W。在该条件下,薏苡仁低聚糖提取率为0.94%,与模型预测值0.98%接近。说明使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薏苡仁低聚糖的工艺条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响应面法优化枇杷花总黄酮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枇杷花中的总黄酮,研究超声波功率、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及提取次数对总黄酮提取得率的影响。根据单因素试验,选择在超声波功率80 W、一次浸提条件下优化提取工艺;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设计4因素3水平试验,以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液料比4个因素对总黄酮提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超声波功率为80 W时,枇杷花中总黄酮超声波辅助提取的优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47.33%、提取温度58.42 ℃、提取时间12.01 min、液料比(mL ∶ g)45.56 ∶ 1,在此条件下枇杷花总黄酮一次浸提的提取得率可达10.48%。  相似文献   

4.
周辉 《热带作物学报》2013,34(12):2489-2494
以提高余甘果肉中的多酚提取率为目的,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以乙醇浓度80%为固定条件,通过4组单因素试验探讨了超声波提取温度、功率、提取时间及料液比对余甘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运用Box-Behnken设计,通过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余甘多酚的工艺。结果表明:在乙醇浓度80%,料液比1 g ∶ 25 mL条件下,余甘多酚的最佳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的工艺条件为超声波提取温度43.80 ℃,功率250.96 W,提取时间23.90 min。按此工艺条件提取的余甘多酚提取率为17.21%。  相似文献   

5.
花生分离蛋白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碱提酸沉的基础上采用超声波辅助的方法从低变性花生蛋白粉中提取花生分离蛋白.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花生分离蛋白的提取率为指标,固定超声波频率为28kHz,pH值为9,应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花生分离蛋白的提取工艺.得到花生分离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为210W,超声时间为30min,超声温度为40℃,料液...  相似文献   

6.
利用酶法辅助超声提取法从余甘子中提取多糖,考查了超声时间、液料比、超声温度和超声功率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余甘子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温度41℃,液料比6∶1,超声时间75min,超声功率300W,多糖提取率为5.76%,接近于模型预测值.  相似文献   

7.
正交设计优化亚麻籽油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优选亚麻籽中亚麻籽油的超声波提取工艺。方法以亚麻籽油得率为指标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对液料比,反应温度,提取时间和超声波功率四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进行正交实验。结果超声波提取亚麻籽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1:10,温度50℃,时间30min,功率280w。结论采用超声波提取技术可以大大缩短亚麻籽油的提取时间,提高提取率。  相似文献   

8.
以白毫银针茶毫为原料,研究茶毫多糖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技术。分别就提取过程中的料液比、提取功率、提取时间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并用L9(34)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得出优化的工艺为:料液比1:30,超声功率为360W,超声时间25min,多糖的得率为7.34%。  相似文献   

9.
超声波法提取茶皂素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脱壳油茶饼粕为原料,利用超声波提取茶皂素的工艺过程,分别考察超声波功率、超声波提取时间、乙 醇浓度、料液比及溶液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研究得出较佳的工艺参数为:超声频率为20kHz,超声提取时间为 20min,乙醇浓度为80% ,料液比为1 ∶4,超声功率为800W,提取溶液温度为50℃,该条件下茶皂素提取率为 96. 1%。同时将超声波法与水浸提法和乙醇溶液浸提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法缩短了提取茶皂素的时 间,降低了能耗,同时也提高了茶皂素的得率。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利用新型绿色环保溶剂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溴盐,[BMIM]Br)为提取溶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普洱茶中茶多酚.在以[BMIM]Br浓度、提取时间、提取率及料液比为单因素的试验基础上,进行响应面法优化普洱茶茶多酚的提取工艺.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BMIM]Br浓度0.3 mol/L,料液比1:30,提取时间20 min,超声波功率590 W.在此条件下,普洱茶茶多酚的提取率为8.40%.离子液体与超声波协同作用有效提升了普洱茶茶多酚的提取率,为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工艺提供了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优化亚临界萃取菜籽低温压榨饼中油脂的工艺,并将所得油的品质与正已烷、超临界CO2萃取油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液料比和萃取时间对油脂提取率的影响极显著(p<0.01);液料比与萃取时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经优化后,在35℃下,设定液料比为8.3 mL/g,萃取90 min,菜籽油的提取率最高达95.10%。通过亚临界萃取得到的菜籽油磷含量为113.20mg/kg,约为正已烷萃取菜籽油(磷含量232.48mg/kg)的一半,油脂酸价与过氧化值都较正已烷萃取菜籽油低;亚临界萃取的菜籽油除磷含量与超临界萃取菜籽油差异显著外,其它品质指标,如酸价、过氧化值、甾醇及生育酚含量均与超临界萃取油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克服现有提取技术存在的提取率低、提取时间长等不足,优化得到温莪术中莪术油的高效提取方法。[方法]以莪术油的提取率为指标,考察有机溶剂、超声时间、料液比、提取时间等因素对其提取率的影响。[结果]采用超声波前处理-微波法,莪术油的提取率可达4.71%,均高于超临界CO2萃取和水蒸汽蒸馏法的4.47%和2.53%。[结论]该试验建立的超声法前处理-微波法提取莪术油方法,可为莪术油的工业化生产及后续质量控制等相关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响应面法优化6^#溶剂油提取亚麻籽油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响应面法对6#溶剂油提取亚麻籽油的工艺进行优化,分别对料液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浸泡时间进行分析.建立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6g/mL、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6h、浸泡时间38h。与超临界CO2萃取法相比,本方法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同时出油率提高0.5%  相似文献   

14.
以乙醇水溶液为提取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方法提取无患子果肉中阿魏酸,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阿魏酸提取量,经优化后,提取无患子中阿魏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5、乙醇浓度40%、超声时间45 min、超声功率160W,此条件下无患子果肉中阿魏酸提取量可达(0.034 2±0.001 2)mg/g.该方法最佳提取工艺合理、可靠,可供无患子阿魏酸的进一步研究及其综合利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黄琼  黄晓梅 《热带作物学报》2020,41(6):1242-1250
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法对玫瑰茄总黄酮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了乙醇浓度、液固比、提取时间、微波功率、提取次数5个单因素对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建立了乙醇浓度、液固比和微波功率的三因素回归模型,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40%、液固比50∶1(mL/g)、微波功率250 W、提取时间20 min、超声波功率50 W,在此条件下提取2次,总黄酮提取量为40.2 mg/g。同时以维生素C作对照,研究了玫瑰茄总黄酮粗提物和纯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玫瑰茄总黄酮粗提物和纯化物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能够有效清除O2-?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与浓度呈较明显的量效关系,但抗氧化能力较维生素C弱。  相似文献   

16.
微波预处理油菜籽可显著提高压榨出油率,但压榨后的饼粕中仍残留油脂,可采用浸出法提取饼中残油。为比较压榨油和浸出油的主要理化品质,在2 450MHz、800W的微波条件下,分别对油菜籽预处理0~7min,冷却至室温后压榨制油,继而对饼粕中残油用正己烷萃取。结果表明,微波处理时间、压榨和浸出的制油方式对菜籽油酸价、过氧化值、p-茴香胺值、水分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压榨油和浸出油的酸价、p-茴香胺值随微波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过氧化值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浸出油酸价、过氧化值和p-茴香胺值高于压榨油。压榨油水分含量随微波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而浸出油的则减少,压榨油水分含量高于浸出油。压榨油和浸出油的色泽(罗维朋比色)随微波时间的延长
逐渐变深,浸出油色泽更深;加热试验(至280℃)中压榨油无析出物,而浸出油产生絮状析出物。由此可见基于微波预处理油菜籽的压榨油仅需水洗、过滤或离心分离即可满足国家标准,浸出油则需要进行脱胶、脱酸、脱色等精炼处理。   相似文献   

17.
以武夷水仙茶叶籽为原料,采用乙醇水剂法提取武夷水仙茶叶籽油,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和pH对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显示,武夷水仙茶叶籽油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30%(V/V)、料液比1∶7、pH 9、提取温度60 ℃,在该条件下武夷水仙茶叶籽油提取率为93.61%。在提取的武夷水仙茶叶籽油中共检测到18种脂肪酸,以油酸(51.77%)、亚油酸(23.14%)为主,∑SFA∶∑MUFA∶∑PUFA=1∶2.64∶1.27,各项理化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结果表明武夷水仙茶叶籽油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植物食用油,研究结论可为武夷山茶产区茶叶籽油提取、品质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超声波提取金柑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提取,通过L16(45)正交试验设计,探讨提取条件对金柑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金柑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最佳的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为450 W,乙醇提取分数为60%,料液比为1∶50,超声波作用时间为25 min,温度为30℃,黄酮类化合物的得率为1.51%。  相似文献   

19.
以澳洲坚果青皮为原料,研究了超声辅助提取总黄酮工艺条件以及抗氧化活性。通过L9(3 4)正交试验得到超声功率为300 W条件下的最佳提取工艺:提取时间为45 min、乙醇浓度为50%、提取温度为50 ℃、料液比为1:60 (g/mL),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量为(1638.59±44.26) mg/100 g。通过抗氧化实验发现,澳洲坚果青皮总黄酮ABTS自由清除能力约为Trolox的2.48倍,总抗氧化还原能力约为Trolox的1.90倍,由此表明澳洲坚果青皮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