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揭示奶牛乳腺干细胞在体外泌乳调控中的潜在作用,本研究根据成体干细胞具有BrdU标记滞留的特点检测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DCMECs)中疑似乳腺干/祖细胞,同时分析了两种新发现的乳腺干细胞分子标志(FNDC3B和PROCR)的表达定位,验证了它们指示DCMECs的可行性。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分析DCMECs体外培养过程中催乳素、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及其受体的基因表达变化。结果显示,连续培养25 d后BrdU标记滞留细胞比例接近0.4%,极少数细胞呈FNDC3B或PROCR阳性,可以观察到不对称分裂细胞,原代和传代后DCMECs在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其受体mRNA水平上差异极显著(P<0.01)。总之,在非诱导泌乳分化培养条件下,脱离泌乳生理环境的DCMECs自身具有的泌乳调控基因表达迅速受到抑制,但在一定培养时间内,DCMECs群体中能够保留一定比例疑似乳腺干/祖细胞,提示这些多能奶牛乳腺干/祖细胞在体外泌乳调控和乳腺腺泡重塑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乳腺属于外分泌腺的一种,在雌性动物生殖周期中呈动态性变化。乳腺的发育可根据动物性别发育和繁殖时期的不同分为胚胎期、青春期前期、青春期、妊娠期、泌乳期和退化期。作者总结了上皮-基质(间质)之间相互作用对胚胎时期及出生后动物个体乳腺发育的影响,详细阐述了乳腺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种类激素所发挥的调控作用,并针对小鼠、人乳腺干细胞的发现及标记物进行简要描述。本综述旨在清晰、深入地揭示乳腺发育的基本过程及潜在的调控机理,为进一步了解乳腺相关方面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宋嘉哲  李宁  薛恺 《中国畜牧兽医》2013,40(11):110-114
乳腺干细胞具有产生所有类型乳腺细胞的能力。在乳腺组织生长发育过程中,乳腺干细胞对于动物青春期、妊娠期、泌乳期和泌乳衰退期的乳腺生长与重建等具有重要意义。体外培养的乳腺干细胞是研究乳腺细胞增殖、分化、生存和凋亡等信号通路的理想模型,同时在转基因乳腺生物反应器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因此,乳腺干细胞的研究对于乳腺发育的认知,乳腺癌的治疗及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作者针对乳腺干细胞的筛选、定位和体外培养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与应用前景加以展望。  相似文献   

4.
乳腺是产生和分泌乳汁的组织,也是哺乳动物哺育后代唯一的腺体器官。乳腺的发育分为胚胎期、青春期、妊娠期、泌乳期和退化期,文章就小鼠乳腺发育的五个时期进行综述,为今后乳腺发育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利用乳腺干细胞培养技术体系,从成年猪乳腺组织中分离培养乳腺干细胞,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技术,将EGFP基因导入乳腺干细胞,诱导转基因乳腺干细胞向乳腺上皮细胞分化,观察其分化特点。结果成功分离培养出乳腺干细胞,获得转EGFP基因乳腺干细胞,它们在表达EGFP的同时仍具有分化潜能,能分化成梭形和扁平状细胞。结果表明,从成年猪乳腺组织中分离乳腺干细胞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转EGFP基因乳腺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增殖和分化潜能,可以用EGFP基因对乳腺干细胞进行标记、追踪,为EGFP基因作为示踪标记对乳腺干细胞用于体内移植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乳腺是哺乳动物特有器官之一,其发育可分为胚胎期、青春期、妊娠期、哺乳期和退化期共5个阶段,发育过程主要受激素、生长因子及细胞因子等调控。乳腺发育主要在出生后,青春期经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 GH)、雌激素(estrogen, E)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IGF1)等调控启动分支形态发生;妊娠期及哺乳期由孕激素(progesterone, P)和催乳素(prolactin, PRL)共同作用产生腺泡并分泌乳汁;退化期则由断奶启动退化过程,腺体重塑至妊娠前状态。乳腺功能主要是通过产生和分泌乳汁以维持初生幼畜正常发育,研究乳腺发育调控机制对畜牧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小鼠为例介绍其乳腺发育过程及发育调控机制,并阐述研究乳腺发育及人工调控乳腺发育对畜牧生产的深刻意义,为后期进一步研究乳腺发育和初乳形成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猪肺脏气道上皮主要由基底细胞,克拉拉细胞,纤毛细胞,杯状细胞等上皮细胞类型组成,筛选猪气道上皮干细胞的相关特异性抗体,观察其特异抗原的表达,将有助于对猪气道上皮干细胞的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试验中,制备远端气道上皮细胞的冰冻切片与细胞爬片,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分析不同物种来源的抗体对猪气道上皮细胞的免疫染色反应;同时利用Oct3/4、Sox2、CD133和SSEA-1等10种上皮干细胞相关抗体分析猪气道上皮干细胞表面抗原表达情况.通过试验,筛选出在猪气道上皮干细胞相关抗体,并发现气道组织冰冻切片未检测到这10种抗体相关的阳性细胞,而在细胞爬片中观察到CD49f和CD117阳性细胞数量较多.免疫荧光共染发现这些CD49f和CD117阳性细胞同时也表达基底细胞表面标记Keratin 14.这可能是正常情况下猪气道上皮干细胞数量极为稀少,表面抗原表达量低而不易检测到,在肺脏气道上皮受到外环境刺激时(如消化),上皮干细胞开始增殖以完成损伤修复作用发生数量上的增殖.综上所述,利用Keratin 14和CD49f或CD117(c-kit)双标染色法可以鉴定猪肺脏气道上皮干细胞的候选亚群来用于其生物学特性与功能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荷斯坦奶牛乳腺为研究对象,旨在建立奶牛乳腺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方法及纯化体系并对其进行初步鉴定。消毒清洗后的组织小块400 IU/m L胶原酶、37℃环境下消化20 h,初步分离得到乳腺干细胞,悬滴培养法对其进行筛选纯化,再对纯化乳腺干细胞的候选表面标记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获得的干细胞具有自我增殖能力,并在悬滴培养条件下能够形成类似乳腺球结构细胞团,而且,不仅表达干细胞标记基因Sox2、Nanog,还表达乳腺干细胞参考标记基因CD24、CD29、CD49f,初步认定分离纯化的细胞为乳腺干细胞。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探究荷斯坦奶牛乳腺干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及催乳素对其增殖活性的影响。采用尼氏染色法对乳腺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情况进行鉴定,利用RT-PCR技术对诱导后的乳腺干细胞进行基因水平检测;MTT法检测催乳素对乳腺干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荷斯坦奶牛乳腺干细胞经成神经诱导后,细胞中有类似神经元的细胞出现,并且细胞周围出现许多微管样的结构,经尼氏染色呈阳性。诱导后神经细胞标记基因NSE和β-Tubulin Ⅲ呈阳性表达。催乳素刺激可促进乳腺干细胞的增殖,低浓度时乳腺干细胞的活力较好,且100ng·mL~(-1)为增殖最适浓度。  相似文献   

10.
实验采用组织块培养法、高密度培养和连续传代法等对崂山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进行培养、传代及鉴定。在对纯化的乳腺上皮细胞进行形态观察和生长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免疫组化、质粒转染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组织块培养法能够有效地进行崂山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的培养,并已传至40代,核型分析其染色体众数为60条,证明得到具有正常形态的崂山奶山羊乳腺细胞;进一步免疫组化显示培养细胞的波形蛋白、细胞上皮膜抗原、角蛋白和β-酪蛋白等上皮细胞标记蛋白呈阳性,证明该细胞为崂山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最后油红染色可见到明显的脂肪滴,外源质粒PEGFP-N1-H-FABP能够稳定地在培养细胞中表达,表明所获得的细胞具有分泌功能。由此可见,利用组织块培养法能够成功建立崂山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系,并且所培养的乳腺上皮细胞具备一定的泌乳潜能。  相似文献   

11.
Mammary gland is a kind of exocrine glands and a dynamic organ.Structure of mammary gland changes throughout the female reproductive cycles.Development of mammary gland occurs in the defined stages that are closely linted to sexual development and reproduction, namely embryonic, prepubertal and pubertal stages, pregnancy, lactation and involution.In this review, the roles of epithelial-stromal (mesenchymal) interactions in embryonic and postnatal mammary development were summarized, elaborated the regulations of different kinds of hormones on the mammary development after pubertal stage, and described the discovery of mammary stem cell populations (MaSC) and selection markers of mice and human.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was to learn the basic processes and potential regulation mechanisms of the mammary development to provide some help for the researchers in the field of mammary gland.  相似文献   

12.
哺乳动物乳腺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由于具有合成和分泌乳汁的特殊生理功能,哺乳动物乳腺上皮细胞是进行乳腺生物反应器研究的重要细胞模型。用乳腺上皮细胞建立的模型,能真实反映哺乳动物乳腺生长发育及泌乳的各项生物学机制,验证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否合理有效,涉及到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内分泌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多个领域,对于乳腺生物反应器、乳蛋白基因表达的研究有重要意义。作者主要从培养方法方面介绍了近年来哺乳动物乳腺上皮细胞体外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不同物种的乳腺分泌物中含有的细胞成分被称为体细胞,其中包括淋巴细胞、白细胞、巨噬细胞和上皮细胞。物种、乳腺感染情况、不同生理阶段和饲养管理条件等因素均会影响乳中的体细胞数量和细胞类型。近年来,乳中体细胞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深入研究,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人们利用从初乳和常乳中得到的乳腺上皮细胞已经成功进行了乳腺细胞的原代培养和建立了乳腺细胞系,为乳生成、被动免疫转移和乳腺癌的研究提供了良好平台。体细胞中提取的RNA代表了乳腺组织的基因表达,因此为研究乳腺组织的基因表达提供了方便、良好的来源。  相似文献   

14.
用组织块培养法获得山羊乳腺细胞原代培养物。根据山羊乳腺成纤维细胞与上皮细胞对胰蛋白酶的敏感性不同将二者分离纯化,对细胞生长特性进行了光镜观察。结果如下:细胞可形成闭合型细胞群和开放型细胞群。乳腺上皮细胞与成纤维细胞混生时,细胞之间形成许多腔状结构。纯化的乳腺上皮细胞通过单细胞悬浮后传代,部分细胞形成岛屿状聚集,部分细胞以贴壁的自由单个细胞散在形式存在。上皮细胞增殖可形成圆顶型结构,呈乳头状,称之为乳球体;可产生乳腺上皮细胞并分泌乳汁。山羊乳腺上皮细胞含不同的细胞类型.大多数上皮细胞呈短梭形或多角形。细胞之间紧密相靠。互相衔接。连接成片,呈蜂窝状;细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核仁2~4枚;部分细胞呈圆饼状,体积较大;出现部分长形细胞;接触抑制的上皮细胞形态不均一。纯化的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传代至第15代时其生长仍正常,经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细胞表面微绒毛极为发达,细胞质中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丰富,细胞质内有大量脂滴及小泡,表明第15代山羊乳腺上皮细胞增殖活力旺盛。染色体数目分析表明.该细胞系稳定,在离体培养条件下细胞不发生转化。山羊乳腺上皮细胞系的细胞染色体数目为60.染色体组型为2n=60。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建立原代乳腺上皮细胞系的体外培养方法,并进行β酪蛋白mRNA的表达验证。取新鲜泌乳期的乳腺组织,采用组织块法培养纯化原代乳腺上皮细胞,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进行细胞生长计数,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β酪蛋白mRNA表达。结果显示,纯化培养的原代乳腺上皮细胞集聚成岛屿状生长,具有典型的铺路石和鹅卵石形状,细胞生长曲线呈"S"形,符合一般细胞的生长规律,并成功表达β酪蛋白mRNA。综上所述,本研究采用组织块法成功培养出具有正常生理功能的奶牛原代乳腺上皮细胞,为后续的乳腺上皮细胞功能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细胞试验模型。  相似文献   

16.
17.
To develop the potential function of dairy cow mammary stem cells (DCMECs) in regulation of lactation,we identify putative DCMECs which were BrdU label retaining epithelial cells,at the same time,analysis the location of two new mammary stem cells molecular marks FNDC3B and PROCR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them to indicate DCMECs.The mRNA levels of prolactin,growth hormone,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and their receptors were detected along with cell passage by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portion of BrdU label-retaining epithelial cells was nearly 0.4% after 25 d continuous culture (passaged 4 times) and few cells were positive for FNDC3B or PROCR.Moreover,we observed the BrdU labelled epithelial cells by asymmetric division.The mRNA levels of prolactin,growth hormone,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 and their receptors in primary and passage cells were extreme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1).DCMECs would rapidly lose some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ability of milk synthesis when no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induction of lactation differentiation,but a certain percentage of mammary stem/progenitor cells will be retained,whose potential effects on the regulation of lactation and mammary acinar remodeling were worthy of atten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