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1月 1 5日上午 ,中国家蚕基因组框架图完成新闻发布会在重庆高新区火炬大厦举行。科技部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吴忠泽 ,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杨柏龄 ,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 ,副市长吴家农等领导出席了发布会。中国家蚕基因组计划项目总负责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仲怀 ,西南农大党委书记华鹏、校长王小佳、副校长周泽扬、徐晓黎、张中国家蚕基因组框架图完成新闻发布会会场家骅、丁忠民、王永才和师生代表参加了发布会。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新闻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农民日报、中国青年…  相似文献   

2.
前言     
《蚕学通讯》2004,24(1)
忆亘古丝绸路,横贯大漠,远播中华文明,铸历史辉煌;解家蚕基因组,纵览信息,洞察普天生命,书未来篇章。2 0 0 3年1 1月1 5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在重庆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全世界宣告:中国率先完成了家蚕基因组工作框架图的绘制。这是世界第一个家蚕基因组框架图。家蚕基因组框架图是由西南农业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共同绘制完成的,这是我国继人类基因组中国卷、水稻基因组完成之后,中国科学家为世界奉献的又一基因组学成就,进一步显示了我国在基因组学领域的国际优势地位,将对纺织、医药、农业等应用领域及生物科学等研究领域有重大的…  相似文献   

3.
《蚕学通讯》2014,(1):47-47
正2014年1月16日,重庆市副市长吴刚带队到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看望向仲怀院士并座谈。吴刚副市长首先代表重庆市委市府向向仲怀院士表达了衷心祝福和节日问候。向仲怀院士向吴刚副市长赠送了专著《蚕的基因组》,介绍了团队一年来的研究工作情况,重点汇报了在桑树基因组及生态桑产业方面的工作及进展。在座谈会上,向院士还提出了在重庆发展油用牡丹产业的建议。西南大学张卫国校长介绍了学校在学科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吴刚副市长说,在过去一年,向院士所带领的家蚕基因资源研究团队以及所研发的项目,  相似文献   

4.
《蚕学通讯》2004,24(1):22-23
重庆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在西南农业大学和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绘制完成.  相似文献   

5.
20 0 4年2月6日,由重庆市科委和重庆市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评选“2 0 0 3年重庆十大科技新闻”揭晓,西南农大牵头完成“中国家蚕基因组框架图”排在榜首。2 0 0 4年2月2 6日,中国教育报头版刊登了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评选的2 0 0 3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揭晓的情况,西南农大牵头绘制完成“中国家蚕基因组框架图”榜上有名中国家蚕基因组框架图完成入选2003年重庆十大科技新闻 2003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6.
20 0 3年1 1月1 5日 重庆尊敬的吴忠泽组长、张宝文副部长、杨柏龄副院长:尊敬的各位院士、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上午好!今天,是第五届中国重庆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隆重开幕的日子,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重庆市人民政府在此隆重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中国家蚕基因组框架图胜利绘制完成!这是继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卷、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和精细图之后,我国科学家在生物领域取得的又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在此,我谨代表重庆市人民政府,向西南农业大学和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与这项研究的全体科技工作者致以诚…  相似文献   

7.
《蚕学通讯》2004,24(1):26-27
11月15日,中国科学院和重庆市人民政府,联合在重庆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中国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绘制完成.  相似文献   

8.
贺信选登     
《蚕学通讯》2004,24(1)
西南农业大学:欣闻贵校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已完成了中国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绘制。这一重大成果的取得,不仅使我国成为掌握家蚕资源和DNA序列最多的国家,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重庆科技在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度,为重庆科技工作争得了荣誉。在此,谨向人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参与研究的科研人员表示亲切的慰问!我国是蚕丝大国,蚕桑丝绸不仅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业。中国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的完成,必将对我国的蚕丝产业技术改造和可持续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同时,将为新的基因治疗药物、生物新材…  相似文献   

9.
杨宽菊 《蚕学通讯》2004,24(1):15-16
2003年11月15日在重庆市高新区火炬大厦隆重举行了"中国家蚕基因组框架图完成"的新闻发布会,这在我院学生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相似文献   

10.
《蚕学通讯》2010,(4):11-11
<正>1)2007年1月,研究所在北京向科技部、教育部专题汇报家蚕功能基因组研究进展。2)2007年4月,重庆市政府对家蚕基因组研究项目作重要批示。3)2007年4月,中日家蚕基因组精细图会议在重庆召开,家蚕基因组精细图谱主体工作完成。  相似文献   

11.
郑劲松 《蚕学通讯》2009,29(3):39-39
2009年8月28日,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和又一项标志性成果,家蚕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主持完成的“40个基因组的重测序揭示了蚕的驯化事件及驯化相关基因”研究成果在国际著名学术杂志《SCIENCE》上发表,学校隆重召开新闻发布会,并向家蚕基因组团队进行表彰。  相似文献   

12.
向仲怀:破釜沉舟拼一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蚕学通讯》2004,24(1):28-31
令世界生物学界震惊的消息11月15日在重庆发布: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绘制工作已由中国科学家率先完成.  相似文献   

13.
秦俭  袁联伟 《蚕业科学》2010,36(1):115-119
2008年12月,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研究团队宣布了世界上第1张家蚕基因组精细图谱的诞生。家蚕基因组精细图和2003年发布的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相比,具有基因覆盖度高、基因组组装更加完整、基因鉴定更加准确等特点。2009年,该研究团队在家蚕基因组精细图的基础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9个家蚕突变品系和11个不同地理来源的中国野桑蚕品系进行了全基因组重测序与序列比较分析,共获得了29个家蚕突变品系和11个中国野桑蚕地理品系的全基因组序列,绘制完成了世界上第1张基因组水平上的蚕类单碱基遗传变异图谱,同时还发现了驯化对家蚕生物学性状影响的基因组印记,从全基因组水平上揭示了家蚕的起源进化。2009年8月,《Science》杂志发表了西南大学的研究论文"40个蚕类基因组的重测序揭示了家蚕的驯化事件及驯化相关基因",标志着家蚕基因组计划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4.
《蚕学通讯》2004,24(1):13-14
20 0 3年12月16日由日本分子生物学会理事长、日本基因组计划高级顾问、总协调人吉川先生为团长的日本家蚕基因组研究小组一行4人到渝与西南农业大学向仲怀院士等专家就家蚕基因组研究的国际合作事宜进行了会谈。在商讨过程中吉川先生首先表明了这次他们专程到重庆来的目的,对于由多种原因未能与中国实行合作表示遗憾和道歉,希望中日双方将现有数据整合起来共同发表第一篇文章。向仲怀院士就中日家蚕基因组合作研究的过程作了回顾,表明我们始终坚持国际合作的原则,愿意就家蚕基因组的研究进行国际合作,但由于日方的原因造成中日双方未能合作…  相似文献   

15.
20 0 3年 1 1月 1 5日下午 ,继上午中国家蚕基因组框架图完成新闻发布会后 ,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在教育部、科技部、农业部和重庆市领导陪同下 ,来西南农业大学视察。在生物工程大楼蚕桑学重点实验室 ,陈至立同志一边听取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仲怀教授的介绍 ,一边观看了展示我校蚕桑研究成果的展图 ,特别是在刚刚完成的家蚕基因组框架图汇总图前 ,陈至立同志仔细询问 ,并和科研人员合影留念。陈至立同志一行还参观了实验室 ,为西南农大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共建的基因组应用研究实验室揭牌。向仲怀院士向国务委员陈至立介绍我校蚕桑研究…  相似文献   

16.
《蚕学通讯》2004,24(1):13-13
应重庆市科委的邀请,中科院遗传所人类基因组中心主任、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组首席科学家杨焕明,昨日在西南农业大学为师生作了题为《基因组科学与农业》的报告。在报告中,杨焕明说,中国在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水稻基因组“精细图”和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的绘制完成,表明中国已进入了世界基因研究的第一军团。家蚕基因组“框架图”:蛋白质是生命存在和表现的形式,而家蚕吐的丝,主要成分就是蛋白质。因此,研究家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的完成,找出了影响家蚕蛋白质含量的基因,利用生物学的遗传基础,可以比较容易提高蚕丝…  相似文献   

17.
20 0 3年11月15日下午,继上午中国家蚕基因组框架图完成新闻发布会后,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在教育部、科技部、农业部和重庆市领导陪同下,来西南农业大学视察。在生物工程大楼蚕桑学重点实验室,陈至立同志一边听取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仲怀教授的介绍,一边观看了展示我校蚕桑研究成果的展图,特别是在刚刚完成的家蚕基因组框架图汇总图前,陈至立同志仔细询问,并和科研人员合影留念。陈至立同志一行还参观了实验室,为西南农大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共建的基因组应用研究实验室揭牌。在蚕桑学重点实验室学术报告厅,在认真听取了向仲怀院士关于…  相似文献   

18.
今天,西南农业大学与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的科学家在重庆宣布:中国家蚕基因组“框架图”测绘工作已胜利完成。这是我国科学家在完成人类基因组1%测序工作、独立完成水稻基因组“框架图”和“精细图”之后,向人类奉献的第三大基因组研究成果。据介绍,通过基因研究,可培养出高产优质蚕品种,解决蚕丝易皱、脱色等先天缺陷,以期取得蚕业技术突破性进步。2 0 0 3年11月16日20 0 3年11月16日《人民日报家蚕基因组测序 世界首个“框架图”在渝问世  相似文献   

19.
细菌人工染色体(BAC)文库是进行生物基因组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以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重庆分离株为材料,在前期构建的家蚕微孢子虫基因组框架图数据基础上,对构建家蚕微孢子虫BAC文库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如脉冲胶块(plug)的制备与处理、限制性酶的筛选、DNA的部分消化、酶切片段的选择、插入DNA片段与载体的摩尔比值等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构建家蚕微孢子虫BAC文库适宜的技术体系。构建的家蚕微孢子虫BAC文库由6 478个克隆构成,克隆片段平均大小约为50 kb,相当于家蚕微孢子虫基因组(15.33 Mb)的20倍,文库空载率较低,有利于深入开展家蚕微孢子虫基因组相关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家蚕基因组计划"如果以向仲怀、杨焕明、夏庆友、周泽扬、鲁成等5人于2000年12月8日以西南农业大学、华大基因名义联合提出21世纪中国的现代丝绸之路——"关于推动中国家蚕基因组计划"的项目建议为起点,经历了2003年5月29日全面起动、同年11月15日家蚕基因组框架图正式发布,2004年12月10日"家蚕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