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为了研究和比较同一时间收获于不同区域(浙江长兴、河北安国、山西晋城和山东滨州)的栝楼籽的营养成分,将栝楼籽样本去皮压碎后,测定其蛋白质、氨基酸、脂质、脂肪酸、生育酚和矿物质.结果表明:栝楼籽的蛋白质质量分数为28.68%(长兴)~40.91%(安国);总氨基酸质量分数为686.9~863.3 mg/g 蛋白,其中亮氨酸是最丰富的必需氨基酸,谷氨酸和精氨酸是主要的非必需氨基酸;栝楼籽的总脂质量分数为22.81%(安国)~49.41%(长兴),其中石榴酸(9c ,11t ,13c‐C18:3)是最主要的脂肪酸(33.09%~50.75%),其次为 C18:2n‐6(亚油酸)、C18:1n‐9、C16:0、C18:0和 C14:0,而总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因地理位置不同而有差异;在栝楼籽中检测到α‐和γ‐生育酚,其中安国样本含α‐生育酚最低,为67.8μg/g ,而长兴的为350.7μg/g ;晋城的栝楼籽含有最高的铜(6.01 mg/kg)、铁(136.94 mg/kg)和硒(35.06μg/kg),而长兴的栝楼籽含有最低的铁(98.18 mg/kg)、锌(22.89 mg/kg)和硒(22.89 mg/kg).总之,栝楼籽营养丰富,含有脂质、蛋白质、石榴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和硒,地理位置和气候可能影响栝楼籽中的营养素.从本实验数据看,在将栝楼籽应用于功能食品时,河北安国将是比较好的栝楼籽产地.  相似文献   

2.
商花6号是商丘市农林科学院以濮科花2号为母本,远杂9102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育成的高出仁率大果花生新品种.在2011~2012年全国北方区大果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商花6号平均荚果产量4 695.30kghm2,平均籽仁产量3 514.73 kg/hm2;2013年全国北方区大果花生品种生产试验中,商花6号平均荚果产量4 531.05 kg/hm2,平均籽仁产量3 312.15 kg/hm2.该品种粗脂肪含量为150.46% ~53.46%,油酸含量为50.9%~51.7%,油亚比为1.69~1.76,高抗花生褐斑病和焦斑病,感花生黑斑病,抗网斑病和茎腐病,百果质量为256.2 g,百仁质量为111.2 g,出仁率为74.75%.商花6号于201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国品鉴花生2014010).该品种适宜在山东、河南、河北、辽宁、北京及江苏、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大果花生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籽用西葫芦新品种得瑞8号是以W-11-1-07为母本、ZK6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籽用西葫芦一代杂种。在2013—2014年的多点试验中,得瑞8号籽粒平均折合产量为2 272.5 kg/hm~2,较对照品种瑞丰9号增产6.2%。该品种植株长势中等,短蔓,分枝较少,叶大,节间短。嫩瓜圆筒形,浅绿色。老熟瓜圆筒形,米白皮,单瓜质量2.6~3.0 kg,单瓜产籽437~541粒,千粒重163 g,容重495 g/L。籽仁墨绿,品质好。籽粒含水分5.9%、粗蛋白(干基)376 g/kg、粗脂肪(干基)41.82%。高抗白粉病,高抗疫病。适合甘肃、内蒙古、新疆等地露地种植。  相似文献   

4.
高产优质抗病籽瓜品种新籽瓜1号引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 1993年从新疆农六师农科所引进鉴定出的高产优质抗病籽瓜品种新籽瓜 1号于 1993- 1998年在民勤县进行品鉴试验和生产示范推广。结果表明 ,该品种属中早熟品种 ,生育期 110 d,单瓜重 2 kg,瓜瓤淡黄 ,含糖量为 5 % ,出籽率为 2 .8%~ 3.0 % ,单瓜平均籽粒数为 15 8个 ,单瓜平均籽粒重 4 9g,千粒重 319g,干黑瓜籽平均产量为 2 110 .5 kg/ hm2 ,一级商品率达 98%。该品种耐旱、耐瘠 ,抗炭疽病和蔓枯病 ,耐枯萎病 ,适合在甘肃省籽瓜产区及内蒙古、新疆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5.
在2008-2009年,调查了咸宁紫云英、余江大叶籽、信阳紫云英、安徽大叶青、丰城青秆籽5个品种的生长特性、植株养分、鲜草产量、鲜草所能提供的养分含量和种子产量,以筛选出与湖北省早稻配合种植较好的绿肥品种.结果表明,5个品种紫云英茎、叶特征类似,叶色和叶形略有差异;盛花期信阳紫云英和安徽大叶青较早,丰城青秆籽最迟;信阳紫云英和安徽大叶青鲜草产量较低,分别为27 667 kg/hm~2和28 117 kg/hm~2,显著低于丰城青秆籽(40000kg/hm~2)和余江大叶籽(42 100 kg/hm~2),但信阳紫云英种子产量(340.0 kg/hm~2)较高;各品种鲜草所含的氮、磷、钾养分总和为279.3~351.5 kg/hm~2,其中余江大叶籽最高,达351.5 kg/hm~2,显著高于信阳紫云英(279.3 kg/hm~2).结合各个品种特征,可以认为余江大叶籽、咸宁紫云英及丰城青秆籽作为早稻绿肥效果比信阳紫云英和安徽大叶青更好.  相似文献   

6.
玉米新品种九洋528(YDF528)是以自选系FH5263为母本、自选系FH088为父本组配选育的玉米新杂交种。在2014—2015年甘肃省中晚熟组玉米区域试验中,2 a平均折合产量为11 244.0 kg/hm~2,比对照品种沈单16增产6.7%。2016年参加甘肃省玉米品种生产试验,平均折合产量11 299.5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8.0%。抗倒性强,抗茎腐病,抗穗腐病,中抗瘤黑粉病。植株为紧凑型。平均生育期138 d,属中晚熟品种。株高279.7 cm,百粒重36.2g,出籽率87.3%,容重775.0 g/L。籽粒含粗蛋白(干基)91.2 g/kg、粗脂肪(干基)42.8 g/kg、粗淀粉(干基)719.4 g/kg、赖氨酸(干基)3.5 g/kg。适宜在甘肃省会宁、秦安、清水、灵台、镇原、环县等同类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云南农业科技》2011,(1):F0003-F0003
云麻4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籽、纤维兼用型工业大麻常规品种,2007通过云南省品种鉴定。雌雄异株,全生育期约130d,纤维工艺成熟期约85d,种子千粒重22g,株高约3.1m。四氢大麻酚(THC)含量为0.16%,籽含油量33.2%,蛋白质含量21.3%,干茎出麻率15.5%。籽平均每公顷产量2.5万kg,纤维每公顷产量为2.9万kg。轻感叶褐斑病和灰霉病,具有较强的抗倒伏、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8.
以超声辅助的水酶法/水代法提取工艺为基础,利用牡丹籽油和牡丹籽粗蛋白的乳化作用和牡丹籽粗多糖的水溶性,初步分离牡丹籽油和牡丹籽粗多糖.采用冷冻解冻破乳法得到了牡丹籽油和少量牡丹籽粗蛋白;牡丹籽粗多糖的水溶液利用D101大孔树脂层析和DEAE-52纤维素柱层析联用,脱色纯化分离,得到偏中性和酸性的牡丹籽多糖.实现了牡丹籽油、牡丹籽粗多糖和少量牡丹籽粗蛋白的提取分离,并分别采用气相色谱法、苯酚硫酸法、凯氏定氮法测定了其含量.结果表明:综合提取工艺操作简单、成本低,得到的牡丹籽油亚麻酸和亚油酸的含量分别为199~216、178~182 g/kg;牡丹籽粗多糖得率为100.1~123.4 g/kg,牡丹籽粗蛋白得率为65.8~66.2 g/kg.  相似文献   

9.
[目的]选育壳薄、粗脂肪含量高、高产稳产、适应性广且适合广西种植的花生新品种,为广西花生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方法]以优异种质0442/3001-18为母本、抗病种质03秋/3016为父本进行杂交,并对杂交后代进行多代定向选择,低世代侧重于果型、出仁率及产量潜力的选择,高世代侧重于产量性状、粗脂肪含量和抗逆性的筛选;2010~2014年分别进行品比试验、广西花生品种区域试验及试验示范.[结果]育成的桂花32表现为早熟、高产稳产、壳薄、粗脂肪含量高、适应性广等特点.2010~2011年品比试验中,平均荚果产量4361.2 kg/ha,比对照品种桂花17平均增产11.19%.2012~2013年广西花生区试中,平均荚果产量3975.0 kg/ha,比对照品种桂花21减产1.43%,而籽仁产量2743.1 kg/ha,比桂花21增产7.32%.在广西武鸣试验示范中,荚果产量为4084.6 kg/ha,比桂花17增产11.78%;在钟山县试验示范中,鲜荚果产量9445.5 kg/ha.粗脂肪含量52.12%~54.10%,蛋白质含量25.00%左右;饱果率79.4%,双仁果率81.8%,百果重186.3 g,百仁重71.3 g,出仁率70.3%.桂花32农艺性状优于桂花17,于2014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结论]桂花32综合性状优良,可作为桂花17的替代品种,适合在广西花生产区旱坡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籽瓜新品种兰州大板2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州大板2号是兰州市农科所用高代材料8710-7-7-14-2作母本,85-2作父本杂交选育的一个中晚熟杂交一代籽瓜品种。该品种全生育期127d,千粒重325.5g。经西北农业大学中心试验室进行分析,含粗蛋白质38.17%、粗脂肪40.40%。在我省皋兰、武威、民勤等县进行的生产试验中,产量达1341.90kg/hm^2,瓜籽千粒重325.5g左右。  相似文献   

11.
冬小麦新品种泾麦1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冬小麦新品种泾麦1号以"长武134"作母本、"兰天10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原代号为99SX-1.在2005-2007年平凉市冬小麦区域试验中,2 a折合平均产量4 689 kg/hm2,较对照品种长武134增产12.9%,居7个参试品种(系)的第1位.2004-2009年在泾川县及崆峒区、静宁县进行的生产试验中,折...  相似文献   

12.
粮饲淀通用型玉米新品种武科3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武科3号为甘肃省武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自选系3194作母本,自选系921l作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在2007-2008年甘肃省普通玉米晚熟组区域试验中,武科3号2a13点(次)折合平均产量12940.5kg/hm。,较对照品种豫玉22号增产2.8%。,高抗茎基腐病,中抗大斑病、瘤黑粉病、红叶病毒病。籽粒(干基)含粗蛋...  相似文献   

13.
玉米杂交种兴达3号为甘肃兴达种业有限公司以外引自交系K12为母本,以自育自交系378599为父本组配而成.在2008-2009年甘肃省普通玉米晚熟组区域试验中,兴达3号2 a 14点(次)折合平均产量11 805.75kg/hm<'2>,比对照品种豫玉22号增产3.34%.籽粒(干基)含水分12.3%、灰分10.40 ...  相似文献   

14.
平凉甜玉1号是甘肃省平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稳定自交系99(2)-1-1-0-0-1为母本、99(1)-1-11-0-1(代号03001)为父本选育的杂交种.在2005-2007年品比试验中,鲜果穗折合平均产量23 283.5 kg/hm2,较对照品种穗甜1号增产11.4%.高抗丝黑穗病、瘤黑粉病、大斑病、红叶病和矮花叶...  相似文献   

15.
冬小麦新品种静宁11号为静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用“洮157”作母本、“75试15”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培育而成,生育期280d,属中早熟品种,株高85.0~87.0cm,穗长7.3~7.8cm,小穗数15~17个,千粒重41.8~43.1g,容重802.5g/L。籽粒含粗蛋白141.0g/kg,湿面筋246.4g/kg,粗淀粉663.2g/kg,沉淀值30mL。2003—2005年在平凉市冬小麦川区组区域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5598.5kg/hm2,较对照品种长武134增产29.00%,居10个参试品种(系)第1位。该品种抗冻、耐寒、抗旱、抗倒伏,适宜在静宁、庄浪及周边河谷川水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荞麦新品种定甜荞2号是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于2000年从内蒙古引进的日本大粒荞品种中经多年株选而成。2005—2007年在定西市区域试验中,3 a 18点(次)折合平均产量2 205.0 kg/hm2,较对照品种定甜荞1号增产12.8%。该品种株高80.8 cm,分枝数4.4个,单株粒重2.8 g,千粒重30.2...  相似文献   

17.
玉米新品种甘玉23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甘玉23号是以自育自交系甘1478为母本、甘3401为父本组配育成的中晚熟玉米杂交种。在甘肃省玉米中晚熟组区域试验中,2007年8点(次)折合平均产量12 501.0 kg/hm2,较对照品种酒试20号减产0.4%;2009年8点(次)折合平均产量12 430.5 kg/hm2,较对照沈单16号增产1.5%。高抗红叶病...  相似文献   

18.
甜玉米新组合PT0701以自交系99(3)-1-1-0-0-1为母本,99(1)-1-1-1-0-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2008—2010年品比试验中,鲜果穗折合平均产量17 996.9 kg/hm2,较对照品种穗甜1号平均增产9.3%。高抗黑穗病、玉米瘤黑粉病、大小斑病。籽粒含Vc 180.5 mg/kg、粗脂肪81.20 g/kg、粗淀粉459.90 g/kg、赖氨酸4.68 g/kg。适宜在甘肃陇东地区海拔1 500 m以下的川水地及肥力较好的旱地种植。  相似文献   

19.
旱地莜麦新品种定莜8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旱地莜麦新品种定莜8号为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以裸燕麦8626-2作母本,皮燕麦新西兰作父本杂交系统选育而成。在2006—2008年甘肃省联合区域试验中,3 a 15点(次)折合平均产量2 256.00 kg/hm2,较对照品种定莜4号增产23.9%,居6个参试品种(系)的第1位。生育期106~117 d,株高11...  相似文献   

20.
优质抗病饲用燕麦新品种定燕2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燕2号以裸燕麦品7号为母本、皮燕麦定引1号为父本,采用人工有性杂交和系谱选育法培育而成。在2012—2014年的多点试验中,3 a 16点(次)籽粒平均折合产量3 381.00 kg/hm2,较对照品种定引1号增产5.5%,鲜草平均产量49 975.50 kg/hm2,较对照品种定引1号增产8.4%。定燕2号生育期115 d,株高128 cm,穗长24 cm,主穗铃数44.51个,单株粒数82.88粒,单株粒重2.16 g,千粒重27.07 g,容重425 g/L,经济性状优良。籽粒淡黄色,纺锤型,含粗蛋白(干基)181.8 g/kg、粗脂肪(干基)46.6 g/kg、粗灰分(干基)40.2 g/kg、赖氨酸(干基)4.3g/kg、亚油酸(干基)43.71 g/kg。抗旱、抗红叶病、丰产稳产性好,适宜在甘肃中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甘南、青海和内蒙古等同类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