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波  胡颖  张海峰 《现代农业科技》2010,(8):272-272,274
混凝土的碳化是引起钢筋锈蚀、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原因之一。阐述了混凝土碳化原因及碳化处理方法,并结合工程质量实例提出了防止混凝土碳化或放慢碳化速度所采取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以弯曲应力下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快速碳化试验为依据,探讨弯曲应力水平和粉煤灰掺量对构件碳化损伤的影响,建立两者对钢混构件碳化速度的影响公式。以此为基础,引入粉煤灰掺量、弯曲应力水平影响因子,完善弯曲应力下混凝土碳化模型方程,利用ANSYS软件对受弯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碳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模拟结果与试验中混凝土碳化规律相符,证明该方法的科学性,并寻找出碳化深度和锋面CO_2浓度关系式,为混凝土碳化数值分析提供了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再生混凝土试块进行不同轴向应力作用下的快速碳化试验,探讨轴向应力水平及再生粗骨料质量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碳化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再生混凝土在轴向应力-碳化作用下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大会加剧混凝土的碳化损伤,随着碳化龄期的增加,这种影响逐渐减弱;再生混凝土的碳化速率随着碳化龄期的增加而降低;轴压应力抑制了再生混凝土的碳化损伤,轴拉应力加剧了再生混凝土的碳化损伤;观察扫描电镜图像发现,相比于单一碳化作用,在轴压应力-碳化作用下,再生混凝土内部结构较为致密,在轴拉应力-碳化作用下,再生混凝土内部形成贯通裂缝。为了量化轴向荷载作用对再生混凝土碳化的影响,定义了轴向应力影响系数。  相似文献   

4.
分析混凝土碳化破坏机理以及混凝土碳化影响因素,介绍防碳化的处理措施及处理实例,以为保护钢筋混凝土水工建筑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研究通过自行研制的长期轴拉持载装置,对不同掺量的粉煤灰混凝土进行短期及长期轴拉荷载下的碳化试验,探讨不同荷载水平的短期加载及长期持载形式对混凝土碳化的影响,进一步分析拉、压荷载对混凝土碳化性能影响的区别。结果表明:在各碳化龄期,不同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碳化深度均随荷载水平的增加而增大;长期持载较短期加载对粉煤灰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更为不利;粉煤灰掺量低于30%时,轴拉荷载下的碳化深度大于轴压荷载下的碳化深度,当粉煤灰掺量达到40%,应力水平超过20%时,轴压荷载较轴拉荷载对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更为不利。  相似文献   

6.
选用常用掺合料Ⅱ级粉煤灰和S95矿粉,采用加速碳化试验方法,研究了单掺掺合料对C25混凝土碳化性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C25混凝土不同龄期加速碳化深度随着粉煤灰掺量增加,总体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当矿粉掺量增加时,C25混凝土各龄期得加速碳化深度的变化规律不完全相同。(2)相同龄期不同粉煤灰(或矿粉)掺量的C25混凝土加速碳化深度相差不大,且同属于现行预拌混凝土标准中T-IV抗碳化性能等级;在单掺掺合料混凝土中,编号50S28d加速碳化深度最低。(3)针对28d加速碳化深度低的配合比进行了经济分析,编号40S不仅具有较低的28d加速碳化深度,而且单方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7.
自密实混合骨料混凝土碳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普通骨料相比,陶粒具有轻质、多孔的特点,降低了混合骨料混凝土的碳化性能。采用加速碳化试验,研究了自密实混合骨料混凝土碳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2种自密实混合骨料混凝土加速碳化深度随着水胶比增加在增加,其增加值在不同水胶比范围内有明显差异;同水胶比混凝土加速碳化深度由大到小顺序为: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和自密实混合骨料混凝土,其中筒压强度高的陶粒配制自密实混合骨料混凝土与自密实混凝土同龄期的加速碳化深度相当;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加速碳化深度由大到小顺序为:自密实混凝土、自密实混合骨料混凝土和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防护材料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碳化防护作用以及对其服役寿命的影响规律,通过加速碳化试验考察了3种水泥基渗透结晶材料的混凝土碳化防护性能,并依据Fick第一扩散定律建立和推导出混凝土碳化深度的预测公式,对防护后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服役寿命进行了定量表征.试验结果表明,经过防护后的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经过涂料防护的C20混凝土的使用寿命超过了100年,C15混凝土使用寿命低于100年,C10混凝土的使用寿命低于50年.结果表明,防护材料可有效提升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但对于C10等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经过涂料防护,碳化程度仍然较深.  相似文献   

9.
运用正交试验,制作油菜秸秆纤维混凝土试件,探究水灰比(0.45、0.50、0.55、0.60)、油菜秸秆纤维长度(15~20、>20~25、>25~30、>30~35 mm)和秸秆纤维体积掺量(0.50%、1.00%、1.50%、2.00%)对油菜秸秆纤维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极差分析结果表明,3因素对油菜秸秆混凝土抗碳化性能影响的大小依次为水灰比、秸秆纤维长度、秸秆纤维体积掺量,最优组合为水灰比0.45、秸秆纤维长度为>30~35 mm、秸秆纤维体积掺量1.50%。取最优水平组试件作电镜扫描观察,发现油菜秸秆纤维的掺入,能够改善水泥浆体内部孔隙结构,使混凝土碳化深度最多可减小35.31%,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采用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建立的油菜秸秆纤维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模型,验证离散系数接近0.05。  相似文献   

10.
基于自适应模糊神经推理系统,建立了混凝土碳化深度的预测模型。结合Matlab的特点,应用国内外280组试验和检测数据编程实现了对模型的训练,对含有不同参数的数据测验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该模型可以同时考虑多种碳化方式以及尽可能多的影响因素,为混凝土碳化深度的预测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方法,同时为混凝土碳化预测方法的统一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轴压荷载下粉煤灰混凝土碳化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以不同的轴压荷载为基准,分别对不同掺量的粉煤灰混凝土进行了短期以及长期加载下的碳化试验,分析短期加载及长期持载2种情况下,不同轴压荷载对粉煤灰混凝土碳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加载与长期持载2种情况下,随着荷载的增加,4种粉煤灰掺量混凝土的碳化深度都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同时,在20%、40%极限荷载时,长期持载较短期加载更有利于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而在60%极限荷载下,长期持载对粉煤灰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更为不利。  相似文献   

12.
运用多试件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方法,并对原始数据分析采用Bonferroni法进行两两比较,测试碳化和氯盐双重腐蚀的试件强度,分析不同氯离子量和水灰比对不同龄期碳化后钢筋混凝土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灰比对混凝土试件强度影响显著;随着水灰比的增大,氯盐对混凝土试件的强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混凝土的碳化是混凝土所受到的一种化学腐蚀.空气中CO2气体渗透到混凝土内,与其碱性物质起化学反应后生成碳酸盐和水,使混凝土碱度降低的过程称为混凝土碳化,又称作中性化,其化学反应为:Ca(OH)2+CO2=CaCO3+H2O.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大量工程鉴定资料对各种环境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碳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各种环境下混凝土碳化深度与服役时间的关系模型,并分析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业厂房碳化状况有助于评估结构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5.
陈海龙 《甘肃农业》2009,(10):92-93
通过对混凝土的碳化、冻融破坏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水工建筑物混凝土碳化、冻融破坏的防治措施,原则上应为防重于治,以达到或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6.
地下室工程混凝土极易出现裂缝,裂缝的出现不仅会影响地下工程的抗渗能力和使用功能,还会引起钢筋锈蚀和混凝土碳化,影响到结构的耐久性与使用安全。系统分析了地下室裂缝产生的原因,并对裂缝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进行了详细探讨,以提高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7.
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响建造物的承载能力。因此,要对混凝土裂缝进行认真研究,区别对待,采取合理的方法进行预防和处理,有效地预防裂缝的出现和发展,确保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8.
<正>水工混凝土的耐久性直接关系到工程的使用寿命、加固费用、效益发挥和运行安全,但是水工混凝土却经常受到裂缝、冻胀、冲磨、空蚀、碱骨料反应、碳化、溶蚀和侵蚀等病害的威胁,由于工程耐久性不足,增加了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的修理与加固费用,影响或限制了结构的正常使用功能并缩短结构的使用年限,影响效益和安全,不仅造  相似文献   

19.
介绍并分析了水工混凝土经常受到的裂缝、冻胀、冲磨、空蚀、碱骨料反应、碳化、溶蚀和侵蚀等病害的威胁。提出了水工混凝土常见病害的预防对策。为确保混凝土质量,减少病害隐患及威胁,提高水工混凝土耐久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水工混凝土的耐久性直接关系到工程的使用寿命、加固费用、效益发挥和运行安全,但是水工混凝土却经常受到裂缝、冻胀、冲磨、空蚀、碱骨料反应、碳化、溶蚀和侵蚀等病害的威胁,由于工程耐久性不足,增加了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的修理与加固费用,影响或限制了结构的正常使用功能并缩短结构的使用年限,影响效益和安全,不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