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农村人口老龄化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城乡倒置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突出特点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我国老年人口规模之大,老龄化速度之快,高龄人口之多,都是世界人口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农村人口老龄化高于城镇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突出特点。全国老龄办  相似文献   

2.
基于宋健人口模型的老年化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微分方程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机理分析、参数辨识和统计学的一般原理对中国人口老年化趋势进行合理预测。首先利用统计数据对人口相关参数进行确定,通过引入宋健人口模型对未来中国老年化趋势进行预测,预计2015年全国老年人口比重将会达到11.7%。  相似文献   

3.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河南省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2):190-191
人口老龄化是经济水平与社会人口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人口老龄化给河南省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分析了河南省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借鉴国外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经验,提出河南省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大约占总人口的70%.而农村老年人口也占全国老年人口的绝大多数。如何解决好这样一个庞大的老年群体的养老问题.无疑点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5.
德国农村养老保险对中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老年人口的增加,尤其是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老年人口的增加,中国农村的养老问题也愈加严峻地摆在了中国人面前.由于德国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发展最早且较为成熟和完善的,文章介绍了德国农村养老保险发展的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为中国发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群体是我国最大的人口群体,而农村老年人口也是我国最大的老年人群体。农村老年人口规模大,近年来,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在加快。因此,关注我国农村老年人口,了解他们的现状,积极解决他们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本刊特转载《中国改革论坛》组织的调查报道——对山西省平遥县南政乡所辖的西堡村、贾家庄、王家庄、南政村、西游驾、蒋家堡、刘家堡、北长寿等村进行的调查,以供有关部门和人士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2):156-157
随着近年来,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呈现出老年人口规模不断扩大,老年人家庭空巢率持续上升、老年人口发展不平衡等特点,农村养老问题迫切地摆在我们面前。农村老年服务中心新型模式的探索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胡志江 《吉林农业》2010,(6):203-203
进入人口老年化阶段,发展乡镇老年教育已成为时代的重要使命,文章针对当前慈溪市乡镇老年教育的现状,结合作者多年从事老年教育教学工作的经验,提出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和看法。  相似文献   

9.
根据相关数据,从2013年到2021年我国的老龄化水平将由目前的15%提高到18%,老年人口年均增长700万人;而从2022年到2030年,老年人口迅猛增长,年均增长1260万人,老年人口总数达到3.71亿人,老龄化水平将达到25.3%;而到2053年,老年人口数增长到4.87亿人,老龄化水平将提升至34.9%;从2053年到2100年开始,老年人口增长期结束,中国将进入一个稳态的重度人口老龄化平台期。安徽省为人口大省应提前探索更多的养老模式,笔者结合参与策划设计的"黄山市昌仁医养综合体"项目,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视角研究其在安徽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作者针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特别是农村人口的老龄化问题与老年人口养老问题。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对农村社区的养老,提出了实行多元化养老制度建设、区分发达和欠发达地区农村养老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在对灰色GM(1,1)模型进行改进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农村老年人口系数的预测模型,并对我国农村地区的人口老龄化程度进行了预测,最后就研究结论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结果显示,经过改进的灰色GM(1,1)模型的模拟和预测效果都很好;未来10年我国农村老年人口会继续增加,且到2020年农村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系数将会超过16%。  相似文献   

12.
<正>根据专家预计,我国未来五十年中老年人口的发展趋势是,老年人口还将以年均3.2%的速度递增。实际上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已经转变为老年型人口,我国提前进入了老龄化社会。1我国老龄化形成的原因1.1人均寿命的延长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特别是医疗条件的改善,我国人口预期寿命有较大提高,老年人数量增加。1985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为68.9岁,而2015年为75.9岁,30年间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期,由此推动了老年消费需求的迅速增长。本文从老年消费群体消费需求出发,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应针对老年消费市场增加投资,调整产业结构,并根据老年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开发老年用品,增加老年服务项目,以满足老年消费者的特殊需求。  相似文献   

14.
根据2012年各省级政府地方政府债务数据和1995~2013年省级层面地方政府债务水平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差分GMM和系统GMM模型,考量人口流出比例、老年人口抚养比、财政支出刚性对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口流出比例越高、老年人口抚养比越高,财政支出刚性越高,地方政府负债率越高。鉴此,应严格政府举债程序,改变以户籍为导向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理顺各级政府之间的财税关系。  相似文献   

15.
据2006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追踪调查》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为14657万人,其中农村老年人10801万人,占73.7%;农业老年人口10619人,占72.5%。可见,我国老年问题的重中之重是农村的老龄化问题,农村养老问题的重点又是一个养字。让农村老人能够“老有所养”,对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维护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农村老年人口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老年人是否能够安享晚年,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长远目标也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安徽省长丰县部分地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资料的分析,提出解决农村老年人口心理健康问题建议。  相似文献   

17.
研究历史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以往学者在研究中国历史上的人口问题时,往往对人口年龄结构多加回避,这是因为人口资料本身的稀缺性;除此之外,中国历史文献留下的人口数字,可谓一笔糊涂账,(1)(P24)中国传统上对人口的记载非常粗略,一般只记男大口、男小口、女大口、女小口,甚至只记总口数,这对于研究人口年龄结构尤其是对老年人口的研究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2亿人的国家,也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未富先老、未备先老已成不争的事实。在我国,有超过1/4的人口生活在80余个大城市中。大城市人口密集且老龄化程度高,大城市的养老难题自然而然地成为当前中国养老服务最集中最迫切的问题之一。分析了大城市发展智慧养老的特征、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发展大城市智慧养老的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生育观念,是指人们对生育的基本看法和态度,是支配人们婚育行为的主导因素。中国将在21世纪50年代迎来总人口、老年人口、劳动年龄的三大高峰,要想妥善处理好人口问题,重点在于农村人口,难点在于流动人口。从四个方面浅析中国农村人口的生育观念:中国人口现状、中国农村人口众多的原因、农村生育观念、农村生育行为趋势。  相似文献   

20.
结合调研情况,利用北京市2006-2010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数据,对北京市生态涵养发展区老年人口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归纳出这一区域人口老龄化特点,并结合生态涵养发展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提出若干进一步做好该区域农民养老保障工作、促进北京城乡统筹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