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木霉(Trichoderma spp.)是土壤中广泛存在的植物病害生防真菌。目前,国内外木霉生防菌剂研究开发主要针对农作物,相关产品在草坪上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而来源于草坪的木霉且针对草坪病害生物防治的研究鲜有报道。本文以从草坪中分离的棘孢木霉菌株152-42(Trichoderma asperellum)为研究对象,检测其温度适应性和耐盐碱能力;以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草坪币斑病菌(Clarireedia monteithiana)为拮抗对象,检测该棘孢木霉对草坪褐斑病和币斑病的防治效果,分析其拮抗机理。结果表明:棘孢木霉152-42具有耐高温和高盐碱的特性,可通过多种途径抑制病原菌生长,而且能够显著降低草坪褐斑病和币斑病的病情严重程度,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草坪病害生防真菌。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外源物对匍匐剪股颖(Agrostis stolonifera)盐胁迫的缓解作用,以匍匐剪股颖品种'L-93'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探究盐胁迫下叶面喷施硫酸钾(K2SO4)、抗坏血酸(AsA)和甜菜碱(GB)对草坪质量(TQ)、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电解质渗漏率(EL)、丙二醛(MDA)含量、离子含量和抗氧化...  相似文献   

3.
赵正阳  索欣  陈玲  刘雄洲  胡健  尹淑霞 《草地学报》2021,29(6):1193-1199
为探究对啶酰菌胺敏感性不同的草坪币斑病菌致病性,本研究根据病原菌对啶酰菌胺的敏感性测定结果,将从天津的高尔夫球场匍匐翦股颖(Agrostis stolonifera)草坪上分离纯化的106株币斑病菌分为高抗(HR)、低抗(LR)、敏感(SS)类型,并在每种类型各挑选2株菌测定菌丝生长速率、生物量、草酸产量,以及接种匍匐翦股颖后的发病率、病情指数,叶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表明,对啶酰菌胺敏感性不同的菌株,其致病性存在显著差异。与低抗菌株和敏感菌株相比,高抗菌株生长速率低25.2%左右,生物量少32.4%以上,草酸产量降低27.3%以上,接种匍匐翦股颖后发病率降幅为37.5%以上,病情指数减小49.5%~84.1%,叶片MDA含量降低38.4%以上。总体上看,高抗菌株的致病性最弱,敏感菌株的致病性最强,低抗菌株的致病性介于二者之间。研究结果为草坪币斑病菌对啶酰菌胺的抗性风险评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冷季型草坪植物主要栽植于寒冷湿润和寒冷半湿润地带。其最适生长气温为15-25℃,具有一定的抗寒能力。在美国,绝大多数冷季型草坪草都能在寒冷湿润带栽植,它们有剪股颖、早熟禾、狐茅和多年生黑麦草等属的一些植物,特别是草地早熟禾、匍匐剪股颖和细弱剪股颖、紫羊茅、羊茅和粗茎早熟禾主要栽植在北寒冷湿润带,这些草不耐热和干旱,  相似文献   

5.
薛光  马琴英  潘克鑫 《草业科学》2010,27(10):31-38
根据1999-2009年在中国102个高尔夫球场调查,发现有15种"杂草坪"危害栽培草坪:即百慕大(Cynodon dactylon×C.transvaalensis)中的野草坪(weedy turf),海滨雀稗(Paspalum vaginatum)中的百慕大,结缕草(Zoysiaspp.)中的百慕大,百慕大中的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百慕大中的海滨雀稗,海滨雀稗中的黑麦草(Lolium perenne),百慕大中的黑麦草,结缕草中的海滨雀稗,高羊茅中的草地早熟禾(Poapratensis),百慕大中的匍匐剪股颖(Agrostis stolonifera),草地早熟禾中的高羊茅,高羊茅中的百慕大,海滨雀稗中的匍匐剪股颖,海滨雀稗中的高羊茅,草地早熟禾中的匍匐剪股颖,阐明了"杂草坪"的发生、分布并分析高尔夫球场"杂草坪"危害公众健康、破坏球场景观、妨碍竞技发挥、增加养护成本和缩短草坪更换期的危害和生物入侵、生态选择、抗药性产生、滥用化学品及气候变化是高尔夫球场"杂草坪"形成的可能成因,提出了管理控制、检疫控制、生态控制、生物控制、替代控制、预测监控和化学控制相结合的应对高尔夫球场"杂草坪"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绿比多是以氨基酸和多肽为主要成分的一种新型生物刺激素,具有提高植物耐热性的作用,但其提高植物耐热性的生理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以匍匐剪股颖(Agrostis stolonifera)为试材,生物刺激素绿比多为试验药剂,浦绿(Primo MAXX)和叶面肥为对照药剂,设置绿比多高温处理前喷施1次(L-preH-1)、绿比多高温处理后喷施1次(L-aftH-1)、绿比多高温处理前后各喷施1次(L-2)、浦绿高温处理前喷施1次(P-preH-1)、绿比多+浦绿高温处理前喷施1次(LP-preH-1);叶面肥高温处理前喷施1次(Y-preH-1)、常温空白对照(N-CK)、高温空白对照(H-CK)共8个处理,分析高温胁迫下草坪质量、黄叶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过氧化产物、根系长度及根冠比等指标在不同处理下的变化,探讨了高温胁迫下绿比多对匍匐剪股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温胁迫15 d后,单喷绿比多的3个处理(L-preH-1、L-aftH-1、L-2)的草坪草质量显著高于、黄叶率显著低于LP-preH-1、Y-preH-1、P-preH-1处理(P 0.05),草坪草叶片具有较高的细胞膜稳定性和净光合速率,根系长度和根冠比亦较高。此外,L-preH-1处理草坪草的叶绿素含量和蒸腾速率显著高于L-aftH-1 (P 0.05),成本控制上优于L-2。综上,单喷绿比多效果优于单喷浦绿、单喷叶面肥和浦绿+绿比多混喷,且高温前喷施对提高匍匐剪股颖耐热性更有利。  相似文献   

7.
匍茎剪股颖草坪禾草云斑病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匍茎剪股颖草坪禾草云斑病的病原与影响发病的因素进行了观察研究,表明,温度影响病害发生,当日均温达18℃左右,相对湿度为80%时开始发病,病害发笺最适温度为19-22℃,高湿是导致病害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夏季北京主要草坪病害调查及室内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柴春山  贺伟 《中国草地》2002,24(6):38-42
1999年夏季对北京部分草坪的主要病害种类调查结果表明:在夏季,北京的主要草坪病害是褐斑病和腐霉枯萎病,其病原物分别是丝核菌属和腐霉菌属的真菌。其中,草地早熟禾、多年生黑麦草及翦股颖在夏季的病害主要由丝核菌引起,而高羊茅病害则主要由腐霉菌引起。室内药剂筛选结果表明:在相同浓度下,百菌清对丝核菌的抑制作用最强,而甲霜灵对腐霉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单一药剂代森铵及百菌清、多菌灵、三唑酮与敌克松、甲霜灵的复配药剂对这两种真菌均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1999年夏季对北京部分草坪的主要病害种类调查结果表明在夏季,北京的主要草坪病害是褐斑病和腐霉枯萎病,其病原物分别是丝核菌属和腐霉菌属的真菌.其中,草地早熟禾、多年生黑麦草及翦股颖在夏季的病害主要由丝核菌引起,而高羊茅病害则主要由腐霉菌引起.室内药剂筛选结果表明在相同浓度下,百菌清对丝核菌的抑制作用最强,而甲霜灵对腐霉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单一药剂代森铵及百菌清、多菌灵、三唑酮与敌克松、甲霜灵的复配药剂对这两种真菌均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尹月兰  牛启尘  甘露 《草地学报》2022,30(10):2802-2810
木霉菌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生防制剂,可用于多种植物病害的防治,也可作为重金属的吸附剂。本研究从北京多种草地类型中分离到83株木霉菌株。本研究对8种木霉菌进行了拮抗币斑病菌的平皿试验,其中哈茨木霉152-22、脐孢木霉192-49和绿木霉192-45菌株利用其对空间和营养的竞争能力以及分泌的非挥发性和挥发性物质,显著抑制了币斑病菌的生长。此外,采用梯度试验(0~350 mg·L-1)研究了这些菌株对高浓度镉胁迫的耐受性。随着镉浓度的增加,虽然三种木霉菌的生长均受到一定程度地抑制,但绿木霉192-45菌株表现出较强的镉耐受能力。这说明绿木霉菌对镉胁迫和币斑病菌均具有较强抗性。综上所述,绿木霉192-45可以在镉富集和币斑病频发的复合胁迫草地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诱导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抗褐斑病的机理,本研究以多年生黑麦草为材料,通过棘孢木霉和玉蜀黍丝核菌(Rhizoctonia zeae)平板对抗、盆栽多年生黑麦草木霉灌根诱导后接种玉蜀黍丝核菌,检测棘孢木霉菌株152-42对玉蜀黍丝核菌引起的褐斑病的防治效果,分析其防病机理。结果表明:共培养7 d时棘孢木霉152-42对玉蜀黍丝核菌的抑制率达到100%;棘孢木霉152-42显著降低了盆栽多年生黑麦草褐斑病的发病率;相较于未经木霉诱导的染病叶片,木霉诱导处理的染病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抗病相关基因PR-1和PR-5的表达量显著提高。因此,棘孢木霉152-42不仅能显著抑制玉蜀黍丝核菌生长,而且可以诱导多年生黑麦草通过提高抗病相关酶活性,调控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等提高抗病性,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草坪病害生防真菌。  相似文献   

12.
以匍匐翦股颖品种“Penn-A4”为材料,研究以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EBR)、水杨酸(SA)和乙烯(ET)组合的外源复合激素和3个连续诱导时间(5、7、10 d)为变量,通过测定病情指数、防治效果、抗氧化酶活性及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变化,分析外源复合激素及连续诱导时间对匍匐翦股颖抗褐斑病的诱导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激素组合和不同连续诱导时间处理均可提高匍匐翦股颖的抗病性,其中ET+EBR组合连续诱导处理7 d的病情指数最低,为13.36,显著低于其他处理,此时防治效果为40.51%;另外,此组合诱导处理后,匍匐翦股颖幼苗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分别比对照(CK)提高了130.53%、197.40%和101.66%;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分别比对照(CK)提高了316.26%、41.95%和80.34%;脱氧抗坏血酸(AsA)、氧化型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脱氧抗坏血酸/氧化型抗坏血酸(AsA/DHA)、氧化型谷胱甘肽/还原型谷胱甘肽(GSH/GSSG)也均高于对照(CK)和其他处理。表明EBR、SA和ET三种物质组成的复合外源物可以诱导匍匐翦股颖抗褐斑病,其中ET+EBR组合连续诱导处理7 d的效果最好。该研究结果为新型复合诱导抗病剂的应用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以匍匐翦股颖品种"Penn-A4"为材料,研究以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EBR)、水杨酸(SA)和乙烯(ET)组合的外源复合激素和3个连续诱导时间(5、7、10d)为变量,通过测定病情指数、防治效果、抗氧化酶活性及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变化,分析外源复合激素及连续诱导时间对匍匐翦股颖抗褐斑病的诱导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激素组合和不同连续诱导时间处理均可提高匍匐翦股颖的抗病性,其中ET+EBR组合连续诱导处理7d的病情指数最低,为13.36,显著低于其他处理,此时防治效果为40.51%;另外,此组合诱导处理后,匍匐翦股颖幼苗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分别比对照(CK)提高了130.53%、197.40%和101.66%;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分别比对照(CK)提高了316.26%、41.95%和80.34%;脱氧抗坏血酸(AsA)、氧化型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脱氧抗坏血酸/氧化型抗坏血酸(AsA/DHA)、氧化型谷胱甘肽/还原型谷胱甘肽(GSH/GSSG)也均高于对照(CK)和其他处理。表明EBR、SA和ET三种物质组成的复合外源物可以诱导匍匐翦股颖抗褐斑病,其中ET+EBR组合连续诱导处理7d的效果最好。该研究结果为新型复合诱导抗病剂的应用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研究发现经2,3-丁二醇的喷施诱导,匍匐翦股颖植株可产生对草坪草褐斑病病原立枯丝核菌的抗性,继而通过对匍匐翦股颖被诱抗剂2,3-丁二醇处理前后的转录组进行比较,发掘匍匐翦股颖ISR抗性相关转录因子,并研究其表达模式。结果表明:随着诱导时间的递增,差异表达基因增多,其中32个转录因子相关基因可归类为13个转录因子家族。抗病相关的转录因子27个可归类为bHLH,Bzip,C2C2-CO-like,C2H2,C3H,NAC,WRKY,MYB,AP2-EREBP和HSF共10个基因家族。呈持续上调的转录因子有bHLH,C2C2-CO-like,1个NAC和1个MYB转录因子,呈先上调再下调表达的有WRKY和3个AP2-EREBP家族转录因子。呈显著下调的是Bzip,C2H2,C3H,1个NAC和10个HSF转录因子。同时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了转录组测序的准确性。这些转录因子的共同变化导致了匍匐翦股颖ISR抗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引种草坪草的适应性评价及病害和草害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1997~1998年,对引自丹麦的草地早熟禾、黑麦草、高羊茅、羊茅、紫羊茅、匍匐剪股颖和白三叶等草坪草的品种在兰州市进行了适应性评价。观测、记载了草坪的成坪期、密度、盖度、颜色、质地、越冬率、越夏率、返青期、枯黄期、青缘期等性状;调查了病害的发病率,并对病株进行了病原物的分离、培养和鉴定,统计了各品种带菌率和真菌的分离率;调查了草坪建植与生长过程中的杂草种类和危害程度。结果表明:除Pichwick和Juventus黑麦草以外的所有参试品种均可在兰州地区种植。其中,白三叶的综合性状最好,具有质地柔滑、成坪较快、覆盖度高、枯黄期晚等特点;其次为ORNAMENTAL和SPORT2个混配型草种,成坪快,但抗病性较差;其余各品种建坪后表现好,但成坪速度较慢。草坪生长过程中的主要病害为交链孢叶斑病、离蠕孢叶斑病、德氏霉叶斑病、壳二孢叶枯病、壳二孢叶斑病、镰刀菌枯萎病和叶点霉叶斑病。苗期主要杂革为狗尾草和田旋花。  相似文献   

16.
<正> 本文是作者对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进行化学防治研究的继续,目的旨在筛选防治该菌的有效药物。试验地位于加州萨克拉门托,供试草坪由纤细翦股颍(Agrotistenuis)和早熟禾组成、试验药物有6种杀菌剂,3种无机盐及2种木霉: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vide)和 T.harzianum。杀菌剂、无机盐单独或混合使用。自1981年5月1日起,每隔14天喷施一次,整个试验期共喷8次。同年7月27日,8月29日分别统计病害严重度。木霉来自加州田间种植的甜菜根围土壤中,经分离,培养,筛选出上述对齐整小核菌有拮抗作用的两种。分别于1979年6月6日,7月17日及1980年5月11日与硅藻土、水混合成  相似文献   

17.
由核地杖菌(Scleromitrulashiraiana)等病原真菌引起的桑椹菌核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木霉菌是重要的植物病害生防菌,获得对核地杖菌有拮抗作用的木霉菌进行生物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了从桑椹菌核病发病桑树根际土壤中获得的3株真菌为候选拮抗菌株,基于3个菌株的形态及分子生物学分类结果,分别将Ta-N11鉴定为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Th-N13和Th-N36鉴定为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3株拮抗菌发酵液对病原菌菌丝生长表现出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拮抗菌Ta-N11对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率达52.2%.田间防效试验的初步结果表明,3株拮抗菌株发酵液喷施对桑椹菌核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拮抗菌株Ta-N11在2个示范点的病果率较清水对照组降低了约30个百分点.综上所述,棘孢木霉Ta-N11菌株对桑椹核地杖菌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具有一定的实用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8.
贵州南部地区禾草云斑病发生危害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在贵州南部地区,匍茎剪股颖草坪禾草云斑病于4月下旬始见发生,全年病情有2次高峰期,其中,第1次高峰期出现在5月下旬至7月上旬,第2次高峰期出现在9月。病害程度主要与当年4-10月的气温及降水密切相关。在田间调查苇状羊茅禾草云斑病病情的基础上,分析了发病率、严重度、病情指数与产量损失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病情指数与发病率是影响产量变化的主要因素。1997-1998年用11种坪用禾草在自然条件下做了对禾草云斑病的抗性鉴定。结果发现,结缕草、细叶结缕草及狗牙根都不发病,表现免疫;高羊茅抗病;黑麦草、匍茎剪股颖、剪股颖及草地早熟禾发病都较重,表现感病。7种常用杀菌剂对高羊茅禾草云斑病的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表明,50%多菌灵、65%代森锌和15%三唑酮对该病都有较好的预防作用。这3种药剂田间药效在药后10天防效均高于70%;在药后15天,防效最好的是15%三唑酮。  相似文献   

19.
木霉菌对草坪草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及其机理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霉菌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拮抗微生物,多种木霉菌对植物病原菌具有重要的生防价值。为挖掘出防治草坪草病害的生防菌剂,采用对峙培养法测定了4株木霉菌株对14种草坪草病原菌的拮抗作用,通过显微镜观察、玻璃纸法及粗提液抑菌试验研究了其抑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木霉菌对所有供试病原菌均有拮抗作用,其中菌株SQ-1Q-18抑菌效果最佳,对玉蜀黍丝核菌和地衣状伏革菌的拮抗等级为I级,抑制率高达100%,对灰葡萄孢菌、地毯草炭疽菌和立枯丝核菌的拮抗等级为Ⅱ级,抑制率大于80%,且对供试病原菌的平均抑制率高达72.8%。进一步研究菌株SQ-1Q-18的抑菌机理发现,该菌株在培养基上产生抑菌圈侵占病原菌的生长空间,覆盖和深入病原菌内部并与其相互缠绕使得病原菌菌丝变细、缢缩甚至断裂,或直接穿入病原菌菌丝内部吸取营养致使菌丝细胞溶解,也可产生拮抗物质,其中玻璃纸法中对草坪草币斑病菌、球黑孢霉及地衣状伏革菌的相对抑制率分别高达91.77%、89.80%和79.59%;粗提取液对草坪草币斑病菌和佩立金平脐蠕孢的抑制率分别为43.60%和42.91%。经鉴定,SQ-1Q-18为哈茨木霉。研究结果为高效防治草坪草真菌病害的生防菌剂的研制、开发提供了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20.
以匍匐翦股颖品种"Penn-A4"为试验材料,侵染立枯丝核菌后,经丁二醇(BDO)诱导产生系统抗性(ISR),喷施不同浓度的乙烯合成抑制剂氯化钴(CoCl2)和促进剂1-氨基环丙烷羧酸(ACC)后,检测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中抗坏血酸(A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并观察匍匐翦股颖ISR反应中胼胝质沉积的变化。结果表明,乙烯抑制剂处理下,匍匐翦股颖幼苗中AsA含量较低,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下降,大量GSH被催化还原为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GSSG大量积累,同时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较低,GSSG经GR少量还原为GSH。乙烯促进剂处理下,AsA含量较高,APX活性升高,GSSG在高活性GR作用下催化还原为GSH,使得GSH大量积累。因此在匍匐翦股颖ISR抗病反应中,高浓度乙烯促进AsA和GSH的大量积累,它们不仅参与了活性氧的代谢平衡,同时也作为信号分子在ISR抗病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匍匐翦股颖感染褐斑病后,胼胝质主要沉积在厚壁细胞、韧皮部、木质部和表皮组织,其中厚壁细胞胼胝质沉积最多,表皮组织沉积最少。此外,胼胝质沉积面积在不同乙烯信号分子处理间存在差异,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差异不显著。一定浓度的乙烯对ISR反应中胼胝质的沉积具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显著增加,在100μmol·L-1ACC处理5d后,胼胝质沉积总面积仅为9.916mm2,处理10d后升至最高,为38.396mm2,但在病害侵染后期,胼胝质数量减少,在100μmol·L-1 ACC处理15d后,胼胝质沉积总面积降至20.052mm2,反映了乙烯信号分子对胼胝质沉积的影响是一种短期效应,短期内可提高匍匐翦股颖植株抗病性,具有信号分子的短时效特点。研究结果为探清匍匐翦股颖ISR抗病响应中ET信号分子如何调控抗病生理特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