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牛病毒性腹泻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引起的多种动物感染的一类重要传染病,给世界畜牧业尤其是养牛业以及相关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阐述了牛病毒性腹泻的国内外流行现状、发展趋势以及防治概况,以期为我国防治该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BVD/MD)是牛的一种流行较广的传染病。此病在欧美国家广泛存在,感染率相当高。我国由1980年以来陆续报道了诊断和调查的情况,证明我国也有此病流行,有的地区感染率也很高。在我省牦牛中,大牛和小牛的腹泻时有反映,黄南、玉树、果洛等地曾分离出犊牛付伤寒的病原,使用付伤寒死菌苗进行防制。有的地区可以降低发病率(如黄南).  相似文献   

3.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流行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玉树地区牦牛中流行的“大牛拉稀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验,血清学诊断,防制试验,确定为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细菌学检查未发现致病菌,BVD血清中和试验阳性率为42—70%。用O系BVD弱毒疫苗与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在病区分别免疫牦牛3000头,均可明显地降低发病和死亡率。这两种疫苗均可用于本病的防制。  相似文献   

5.
石军  马伟 《新疆畜牧业》2013,(12):32-34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是对牛养殖业产生危害严重的一种病毒病,为了了解本病,本文从流行情况、免疫防制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猪源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流行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代表株NADL的NS5B基因序列,设计合成2对引物进行套式PCR,检测从浙江、安徽、湖南、江西、广西、辽宁等地采集的43份猪病料中BVDV的流行情况,结果有7份病料可以扩增出360bp的特异性条带,阳性率为16.3%。为追踪BVDV在猪体中的流行来源,我们又对细胞培养用国产及进口犊牛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也能扩增到目的条带。对这些病料和血清中扩增出的目的条带进行克隆、测序,并用DNASTAR软件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目的片段均为BVDV序列,这些不同BVDV序列可以分为两个亚群,ZJ133、HN386、LN247、NCS-J属于BVDV-Ⅰa亚型,ZJ114、AH138、JX60、GX96、NCS-G、DZ属于BVDV-Ⅰb亚型。这些毒株与BVDVI型间的同源性为80.3%-98.6%,与BVDV-Ⅱ型的同源性为72.2%-74.4%。本文研究结果说明我国猪群中BVDV感染情况已经比较严重,应该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7.
8.
9.
10.
在对北京地区20个奶牛群进行抗体水平检测和全群抗原筛查的基础上,将牛群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流行状况同牛群在3年内是否引入过动物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显示,20个牛群中,引入过动物的8个牛群中后备牛群血清抗体平均水平为80.0%,抗原筛查的总体阳性率为0.61%;未引入过动物的12个牛群中后备牛血清抗体平均水平为65.5%,抗原筛查的总体阳性率为0.15%,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极显著,表明牛群在3年内是否引进过动物对牛群持续感染牛的分布影响极显著,动物引进可能是造成BVDV在北京地区流行传播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呈多种临床症状的疾病,给世界养牛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从BVD的病原学、发病机理、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2.
牛病毒性腹泻是由病毒性腹泻病毒感染引发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型、慢性型和隐性感染,其中急性型和慢性型对牛的生长发育会造成巨大影响。为更好地控制该种疾病发生流行,该文主要分析牛病毒性腹泻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3.
牛病毒性腹泻牛养殖中是十分常见的,牛病毒性腹泻不仅会造成母牛流产,而且对奶牛的产奶量也能构成影响,从而直接造成养牛业的损失,因此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均极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对牛病毒性腹泻的发病机理与治疗进行了详细探讨,以供相关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
牛病毒性腹泻(BV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被感染后,会导致牛群腹泻、发热、黏膜糜烂溃疡、先天性免疫等症状。本文通过对牛病毒性腹泻流行情况、检测方法、临床类型以及预防与防控等进行论述,为我国的牛病毒性腹泻防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是危害养牛业的重要病原之一。BVDV感染能够引起广泛的临床症状,包括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持续感染与免疫耐受、繁殖障碍、血小板减少与出血综合征等,其相应的致病机理也非常复杂。持续感染是妊娠母畜在怀孕早期通过子宫内感染非致细胞病变(NCP)型BVDV引起的,是BVDV在自然环境中维持存在的一种重要形式。当持续感染动物再次感染抗原性相似或同源的致细胞病变(CP)型病毒时就会发生粘膜病。本文将粘膜病发生过程中CP型病毒的来源机制概括为五点:①外源细胞序列的插入;②病毒基因的重排和拷贝;③外源细胞序列插入同时伴有病毒基因的复制;④缺陷干扰粒子;⑤点突变。BVDV感染导致奶牛繁殖力下降的机制可能有两条:一是造成卵母细胞的质量下降,二是使性腺类固醇激素生成机制受到破坏,导致血浆中雌二醇、黄体酮等激素紊乱。血小板减少和出血性综合征是BVDV感染引起的又一重要临床症状,其致病机理主要有两种:①BVDV进入到外周循环,使外周循环中血小板受损程度增加,病理检查表现为血小板体积平均值较正常有明显增大;②BVDV感染造成骨髓生成血小板的能力下降,病理检查表现为血小板的体积平均值较正常减少。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主要在武威市古浪县某规模奶牛养殖场开展了牛病毒性腹泻病(bovine viral diarrhea,BVD)的净化,通过20个月2次全群抗原检测和6次10%比例抽检加之疫苗免疫及抗体效价监测的手段,最终将该场BVD阳性率由13.30%降低到0%,取得了较好的净化成效。  相似文献   

17.
利用多重荧光定量RT-PCR (real-time RT-PCR)方法,提高对多病原检测的速度和灵敏度,促进对犊牛腹泻的快速诊断和及时治疗。分别在牛星状病毒(BAstV)ORF2基因,牛病毒性腹泻病毒1型(BVDV-1)5'端非编码区,牛冠状病毒(BCV)N pro基因和牛轮状病毒(BRV)VP6基因的保守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并试验筛选了四对有效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进一步利用含4种病毒目的片段的重组质粒,对引物和探针的浓度以及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Real-time RT-PCR标准曲线,并对四重Real-time PCR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和各种临床样本的适用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Real-time RT-PCR最适退火温度和时间分别为50.0℃和45 s,BAstV、BVDV-1、BCV和BRV的引物浓度分别为300、300、400和500 nmol·L-1,探针浓度分别为250、150、100和300 nmol·L-1。对BVDV-1、BCV和BRV的最低检测限均为102copies·μL-1,对BAstV的最低检测限为103 copies·μL-1,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该方法对临床采集的粪样的阳性检出率高于PCR方法。上述结果表明,建立的四重Real-time RT-PCR方法可以用于犊牛腹泻常见病原BAstV、BVDV-1、BCV和BRV的快速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鸽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感染鸽群引起的传染病, 在世界各国鸽场均有流行。介绍了鸽新城疫流行情况及特点, 流行毒株的基因型、病毒的毒力、病毒的抗原特性, 提出在做好鸽场内生物安全控制和精细化管理基础上, 使用市售新城疫疫苗进行合理免疫是鸽新城疫防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V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引起的一种极为复杂,呈多种临床症状类型表现的疾病。目前,该病毒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是造成全球乳/肉牛业经济损失的主要病原。本文针对我国牦牛BVD的发病状况进行分析,并对今后牦牛BVD防控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