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区发展红麻生产已有20余年历史。全区7个麻纺织厂,已投产4.75套,年需红麻3.5万吨。可是本区年产仅1.5万吨。加之全国性红麻紧缺,购进无门路,产需矛盾异常突出。并由此而牵动了一系列问题难予协调解决。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及我国南方红壤资源丰富,但尚未完全开发利用。为了缓解麻与其他作物争地矛盾和增加农民收入,有必要开发利用红壤土地资源来发展红麻生产。红壤地种植红麻具有较水稻田优越或相媲美的生产环境,温、光、水、土壤等条件都可满足红麻生长需要。实践证明,红壤地种植红麻效益很佳,并且出现单产创历史,每公顷产熟麻6465kg(亩产431.0kg)的先例。因此,各级部门应重视开发利用红壤土地资源,发展红麻生产。  相似文献   

3.
从1979年开始,我省红麻生产发展较快,年产熟麻(下同)均在100万担以上。但部分纤维品质存在强力偏低和强力不匀率偏高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生育期不足,收获加工等环节比较粗放所造成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红麻播种期和  相似文献   

4.
从1979年开始,我省红麻生产发展较快,年产熟麻(下同)均在100万担以上。但部分纤维品质存在强力偏低和强力不匀率偏高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生育期不足,收获加工等环节比较粗放所造成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红麻播种期和收获加工上采取了以下措施,来提高红麻纤维强力和降低纤维强力不匀率,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河南息县三年的红麻品种比较试验,二年的生产试验,中杂红318在息县种植表现适应性好、抗病、抗倒伏、耐渍、植株高大挺拔、上下粗细均匀、不早花、麻皮厚、有效株数多、产量高而且稳定,一般每公顷产量3600-3900公斤,最高可达7870公斤,比当地主栽品种粤74-3、青皮3号等增产幅度大,效果极为显著.中杂红318是我县比较理想的换代新品种,适于我县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我区种植红麻只有9年历史。虽是新麻区,但历年种植面积均在万亩以上,已成为我区农民喜爱的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红麻枯腐病(又名茎枯病)发生逐渐严重,大部分麻田均有发病,有的麻株成片枯死,严重影响了红麻的品质和产量。笔者针对红麻枯腐病的发生与防治,作了初步的调查研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我区种植红麻只有9年历史。虽是新麻区,但历年种植面积均在万亩以上,已成为我区农民喜爱的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红麻枯腐病(又名茎枯病)发生逐渐严重,大部分麻田均有发病,有的麻株成片枯死,严重影响了红麻的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8.
前言近几年来,我国黄麻、红麻生产有了迅速发展,已做到用麻基本自给。黄麻、红麻生产中以收割和剥制加工最为费工,收获不及时则影响麻的产量和品质,因此麻区群众要求以机器代替手工操作。目前黄麻、红麻的剥制加工作业已有定型机具可供生产中推广使用,但收割机械在我国  相似文献   

9.
"ZH-01"是浙江省萧山棉麻研究所从中熟红麻"浙萧麻1号"中选择植株大小中等,茎杆上下粗细均匀、茎色清秀无斑点,中熟偏早,结果集中的优良单株,多次选优、南繁加代、多点品比于2003年育成的专用型中熟红麻新品种.浙江省多点品比平均纤维产量3533.25kg/hm2,比青皮3号增产12.95%.2004-2006年全国红麻新品种区域试验,三年平均纤维产量3262.75kg/hm2,2006年全国红麻新品种生产试验平均纤维产量3604.25kg/hm2.除株高与对照相仿外,其它主要经济性状均优于对照.纤维品质和抗病性居参试8个品种的前三位.是一个优质、抗病、丰产性较好,符合墙纸等工艺品生产要求的专用型中熟红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前言 近几年来,我国黄麻、红麻生产有了迅速发展,已做到用麻基本自给。黄麻、红麻生产中以收割和剥制加工最为费工,收获不及时则影响麻的产量和品质,.因此麻区群众要求以机器代替手工操作。目前黄麻、红麻的剥制加工作业已有定型机具可供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