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4 毫秒
1.
[目的]深入了解乌龙茶智能化做青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总结分析.[结果]阐述了做青技术对乌龙茶品质的影响及乌龙茶智能化做青技术研究进展;分析了乌龙茶做青设备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智能化技术在做青工艺上的应用方向.[结论]应用智能化技术开发清洁化、连续化和智能化的做青装备是乌龙茶做青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乌龙茶采用切细做青新工艺,并将其与传统做青工艺相比较。结果表明,在同等做青条件下,切细做青叶的水分变化及叶象变化趋势与传统做青叶基本一致。切细做青叶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及其毛茶品质与传统做青叶相近。切细做青的特点是理化变化速度较快,因而可缩短做青时间,简化做青工序。它可能成为乌龙茶工艺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乌龙茶独特的品质主要在做青工艺中形成.综述了乌龙茶做青过程中品质成分的变化、做青强度和环境因素对乌龙茶品质的影响,并对今后乌龙茶做青工艺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做青工艺是乌龙茶加工工艺,是形成乌龙茶花果香的关键工艺。本试验以茶树品种黄观音为原料,在传统红茶工艺基础上,结合乌龙茶关键工艺制作红茶,研究做青工艺对黄观音红茶感官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轻做青有利于花香的形成,提高黄观音红茶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5.
乌龙茶优良品种要有与之相适应的配套加工技术,才能发挥其最优品质特征,以求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本试验针对台茶12号、台茶13号2个品种的特征特性,采用规程做青、传统看青做青、轻做青3种做青工艺技术,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探索,最终总结出一套适应2个品种在当地制作乌龙茶的最理想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6.
不同做青环境对丹桂秋季乌龙茶香气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讨丹桂品种制乌龙茶做青调控工艺,以丹桂小至中开面鲜叶为原料,分别在空调和自然环境下,采用轻发酵做青方式制作乌龙茶,并对其香气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丹桂乌龙茶香气的主要成分有橙花叔醇、α-法尼烯、苯甲醛、苯乙醛、β-芳樟醇及其氧化物、己酸-3-己烯酯、β-异戊酸苯乙酯、3,4-二甲基环己醇、苯乙腈、吲哚等;空调环境下做青的乌龙茶香气种类比自然环境下做青的丰富;自然环境下做青丹桂乌龙茶香气组分是以醇类、醛类、烯类为主,而空调环境做青丹桂乌龙茶香气组分是以醇类、醛类和酯类为主(含量均大于10%)。感官审评表明,空调环境下做青所制毛茶样香气得分高于自然环境做青的,内质也较优。做青过程中采用空调设备控制适当的温、湿度有利于乌龙茶香气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做青强度对乌龙茶品质及其香气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以武夷肉桂鲜叶为原料,研究了做青强度对乌龙茶品质及其香气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下,授青可以促进香精油总量大幅度增加,在轻做青基础上,适当增加摇青次数可以促进香精油的积累,橙花叔醇、芳樟醇、α-法尼烯、(Z)-已酸-3-已烯酯+苯乙 醛等香气组分相应增加。笔者认为,在闽南加工工艺条件下,橙花叔醇是乌龙茶最主要的香气组分,与肉桂茶的品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从乌龙茶做青工艺及做青环境两方面对乌龙荼做青技术展开综述,包括不同阶段乌龙荼做青工艺及做青环境中温度、湿度、气流的研究进展,同时,阐述了空调做青的发展状况并对乌龙茶做青下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农村新技术》2009,(8):63-65
乌龙茶属青茶类,是半发酵茶。初制工艺比较复杂,技术要求也较高。前阶段用红茶工艺加工,经过晾青、晒青、摇青和做青4道工序。后阶段用烘青绿茶初制工艺加工,经过杀青、初揉、初烘(毛火)、复揉、复烘(足火)5道工序。乌龙茶制法综合了红茶和绿茶的工艺特点,其品质既有红茶的甘醇,又有绿茶的清香,品饮后回味甘鲜、齿颊留香、神怡身轻,给人特殊的享受。根据其制法和品质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不同湿度做青环境对乌龙茶香气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用GC/MS法分析了黄旦品种乌龙茶的香气组分,并对不同湿度做青环境条件下生产的乌龙茶香气组分进行比较分析表明:黄是于乌龙茶主要香气成分为橙花叔醇、α-法呢烯、芳樟醇及其氧化物、香叶醇、苯乙醛、吲 、顺-莉内酯、β-紫罗酮+顺-苯莉酮、乙酸苄酯等;在相同温度,不同湿度 青环境生产的黄旦乌龙茶香气主要特征成分含量和精油总量各不相同,且香气品质以做青环境相对湿度75%为好,香气高且持久,说明做青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11.
全套设备由做青设备、温湿度调节设备和自动控制设备等三部分组成。既可以自动控制,也可以人工控制对乌龙茶在最佳环境条件下进行机械化连续做青作业,日生产率为750~1000kg 鲜叶。两年多来的生产试验表明,采用本设备制成的乌龙茶,其品质均达到高中档茶水平,做青质量优于安溪传统手工半机械化工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乌龙茶做青过程中香气的动态变化规律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为探讨做青对乌龙茶香气形成的作用,采用XAD-2吸附剂捕集香气、GC和GC/MS分析,对乌龙茶做青及晒青工序的香气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晒青能增加香气组分数和香精油总量,做青则能改变低沸点和高沸点香气组分含量的比例;乌龙茶摇青工序中产生的花香特征化合物为,苯甲醇,橙花叔醇,水杨酸顺-3-己烯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两种未鉴定的组织。  相似文献   

13.
乌龙茶不同温度冷做青工艺试验及机理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乌龙茶冷做青过程中理化变化的研究表明,在冷做青条件下内含物变化均呈较长时间缓慢进行,形成以轻晒青、轻做青(轻摇、薄摊、长晾、轻发酵)、重炒青、冷包揉、低温干燥为特点的乌龙茶加工的新工艺.冷做青温度以22-23℃为宜,温度过低内含物转化极为缓慢,做青历时长,内含物消耗过多,而使滋味鲜醇但淡薄且不耐泡,香气清细且带青气,对品质不利.  相似文献   

14.
乌龙茶萎凋做青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福鼎大白茶和槠叶群体种两品种采用不同做青工艺的萎凋做青过程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萎凋做青期间酶活性呈双峰变化趋势,做青结束前约2h达整个做青过程的最大值;重做青比较做青酶活性高,槠叶种比福鼎大白茶酶活性高。对干茶进行了感官审评,初步得出了以下结论,在本地区,选用槠叶种采用重做青方式制作乌龙茶有利于乌龙茶特征性香气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30年乌龙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回顾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关于乌龙茶的研究进展。包括品种资源的系统研究、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做青工艺及其品质生化等方面研究进展,并展望今后围绕乌龙茶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乌龙茶品质特征分析与审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雅玲 《农业考古》2001,(4):309-310
茶艺馆是品饮茶叶、体味文化的好场所 ,在经营过程中往往会遇到选用什么茶 ,如何审评等问题。本文就乌龙茶品质与鉴别方法略作分析 ,仅供参考。一、乌龙茶的产区分布及其地域特征乌龙茶是我国的特种茶类 ,它起源于福建。由福建传入台湾和广东 ,发展至今 ,主产区分布在福建、广东、台湾三省。乌龙茶香味独特 ,具天然花果香气和品种的特殊香韵。它是由适制乌龙茶的茶树品种 ,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栽培下 ,采获其鲜叶 ,经精细加工而成。( 1) 是特定生态、品种与加工技术综合作用的结果。乌龙茶加工工艺流程主要有 :萎凋 (即晒青 )→做青→炒青…  相似文献   

17.
《农村新技术》2009,(12):63-66
对乌龙茶传统工艺进行革新,运用空调做青技术,生产轻发酵型乌龙茶,因其香气较传统乌龙茶更清香,称为"清香型乌龙茶",相应地,将运用传统工艺技术加工而成的乌龙茶称为"浓香型乌龙茶"。笔者在福建省安溪虎邱大坪西山、南安眉蜂、漳平南阳小车茶场及上杭步云玛璐茶场先后进行浓香型乌龙茶采翻方法跟踪调查与实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铁观音实用做青技术福建省长泰县委农工部薛秋和铁观音是乌龙茶的极品,具有香气浓郁、滋味醇厚、“音韵”独特的品质特点,在同类茶中享有“茶王”之誉。铁观音茶树品种属灌木,中叶型,具叶厚、梗大特点,叶齿疏而不规则,叶缘呈波浪形。根据铁观音茶树所具有的生物学特...  相似文献   

19.
冷冻干燥技术在乌龙茶加工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冷冻干燥技术应用于清香型乌龙茶干燥工序。结果表明,冻干茶香气馥郁清高,花香显,汤色黄绿明亮,其品质明显优于烘干对照样。  相似文献   

20.
周春江 《河南农业》2016,(35):34-35
通过结合乌龙茶做青工艺和传统黄茶加工工艺,初步探索花香型黄茶加工工艺,加工工艺为摊青→做青→杀青→揉捻→闷黄→烘干,手工做青采取碰青和抖青方式,至叶片背卷,青气散花香显.通过感官审评,得出做青工艺对黄茶有积极影响,能够在保证黄茶品质特点的同时使其滋味鲜醇、花香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