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花木盆景》2007,(8):F0002-F0002,1
徐伟华,1949年生于广西陆川县,现为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广西盆景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高级园艺师。他酷爱盆景,潜心研究盆景制作技艺近30年,特别对树木盆景造型颇有建树。他在遵循岭南“蓄枝截干”技法的同时,讲究枝干过渡比例与力度,提出“第一节不出枝、第二节出分枝、第三节多出枝,每枝曲折转向、注重穿插变化”的理论,被盆景界普遍认同。  相似文献   

2.
山水盆景《长江之水天上来》是在《过尽千帆尽西陵》(原载《花木盆景》2000年第3期,见图1)基础上修改得来的作品。《过尽干帆尽西陵》是本人的前期山水盆景作品,石材采用丹阳石。由于受当时文化底蕴、制作思路、制作技艺的制约,此作品还是很不成熟的。近年来,本人认真阅读了一些绘画专著,观摩中国古代山水画名家所创作的作品,很有收获。2007年下半年,对此作品重新审视,觉得此作品存在两大缺陷:一是按题名,此盆景应表现的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长江山峡风光,盆景画面左上方虽有群山绵延,逶迤起伏之势,  相似文献   

3.
最近盆景杂志上较多的介绍了盆景舍利干的制作技艺,在刊登的得奖作品中舍利干盆景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显示出其在盆景创作中的重要地位。有不少盆友向我谈到对舍利干盆景的想法,有些不同的意见,我想浅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陈金立 《花木盆景》2005,(11):36-37
地城辽阔的神州大地.由于各地条件的不同,生长着种类繁多的树木,为盆景艺术家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盆景素材。由此.也使盆景艺术家们创造了各自独特的盆景造型和盆景技艺.并为异地盆景艺术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供了成功经验。驻在果树盆景造型中引用岭南盆景“截干蓄枝”技艺,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水旱盆景的制作技艺,是建立在树木与山水这两类盆景之上的。如果已掌握这两类盆景的技艺,那么制作水早盆景将很容易。如果掌握其中一类盆景的技艺,那么制作水旱盆景也不会太困难。如果对这两类盆景所知不多,那就要下功夫好好学习了。  相似文献   

6.
梅花写意盆景是以梅桩为主,有一定的意境,其构图优美、意境深远、内涵丰厚。它融合了我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和盆景技艺于一体,把梅花盆景推向更高层次和更高品味,使之成为再现梅之神韵的珍贵艺术品。  相似文献   

7.
《花木盆景》2007,(8):F0002-F0002
徐伟华,1949年生于广西陆川县,现为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广西盆景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高级园艺师。他酷爱盆景,潜心研究盆景制作技艺近30年,特别对树木盆景造型颇有建树。他在遵循岭南“蓄枝截干”技法的同时,讲究枝干过渡比例与力度,提出“第一节不出枝、第二节出分枝、第三节多出枝,每枝曲折转向、注重穿插变化”的理论,被盆景界普遍认同。  相似文献   

8.
我看盆景     
李新 《花木盆景》2005,(10):14-16
这篇章如作所说,是“放胆直言”之作。中对盆景界多年来已成定式的一些理念,诸如盆景“高于自然”、盆景是“高等艺术”等等提出了质疑,并作了一些认真的思考。细细读来,字里行间虽觉时有突兀之处,却并没有偏颇之词。也许,作所提出的观点并未完全能让人信服。但这种思辩的态度应有值得借鉴之处。中国现代盆景已进入“创新、求精”阶段.近年来盆景的创作手法和风格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相比盆景技艺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盆景理论范畴似乎过于“安静”了。故刊登此,期望读参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花木盆景》2013,(11):32-40
中国岭南盆景技艺的精髓是蓄枝截干,盆景树木经过作者年复一年的“蓄"与“截",枝干曲折流畅.节节渐细到梢,截干后留下的累累疤痕,更使盆树增添久经风霜的沧桑感。在各种地域风格的盆景示范表演中,岭南盆景技艺是最难表现的。此次表演中,吴成发大师不仅将岭南盆景蓄枝截干、脱衣换锦等技艺的美妙呈现出来,更融合中国北方盆景的破干拿弯及蟠扎等技艺,为中外观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的盆景创作“大戏”。  相似文献   

10.
修剪果树的剪口怎样留?即“背上疏净,背侧马耳,背下留芽”。其意是,疏除背上枝时,剪口要平.要狠一点.不能留桩.来年剪口上下不会再发枝;疏除背侧枝时,剪口要向下、向外斜一点.似马耳朵.来年剪口下发出的枝因靠近背下而不会旺长;疏除背下枝时要留1个芽,以促来年发新枝,促下抑上,平衡树势。  相似文献   

11.
许松。1972年出生在风景秀丽的太湖之滨——无锡。受江浙地区吴文化的熏陶。从小喜欢花花草草。无意间在《花木盆景》杂志上看到盆景后即被深深地吸引。1999年开始专业从事盆景的种植和造型。通过努力和众多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帮助,盆景技艺得到提高,多次在各级盆景比赛中获奖。并获得无锡市唯一一个盆景类“五一劳动奖章”。现任“盆景乐园网站”的分区版主。  相似文献   

12.
陈文朝 《花木盆景》2007,(10):18-19
中国盆景艺术源远流长,流派纷呈,各具特色。与树木盆景相比,山石盆景(俗称山水盆景)的发展较为缓慢,制作技艺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各地盆景展示活动频繁,但仍以树木盆景居多,山石盆景所占份额较少。作为中国盆景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山石盆景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广大盆景艺术爱好者所喜爱,因此,发展山石盆景艺术、研究山石盆景制作技艺就成为当前我们广大盆景爱好者的迫切任务。数年前,  相似文献   

13.
嫁接技术不仅是盆景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盆景制作的重要手段。笔者经多年实践。总结了该技术在瓮景制作中的三种主要应用。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名盆景爱好者,平时喜欢摆弄盆景,也喜欢阅读《花木盆景》杂志及一些盆景书籍。我读书刊,主要是想从中学些盆景的制作技艺和养护方法,希望能直接指导我的实践,而对于盆景的理论与历史则兴趣不大。去年五月号上,“盆景教室”栏目开始连载由中国农业大学李树华老师撰写的《中国盆景文化史》一书。这些文章深深地吸引了我,使我对我国盆景文化的发展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花木盆景》2007,(11):39-39
邱金春先生是江苏省镇江市人,经营企业之余。酷爱花木盆景,稍有闲暇,常驱车数百公里,到各地拜访盆景界朋友,交流盆景技艺,搜寻心仪的盆景桩材。十余年来。邱先生在探索盆景创作技艺,提高自身盆景素养的同时,积极参与各级盆景协会的展览、交流活动,为协会的活动出谋划策,出钱出力,致力推动镇江盆景事业的发展。2006年,邱先生也众望所归地被推选为镇江市盆景协会会长,我们相信并期待邱金春先生及其镇江盆景协会能为我们奉献更多的盆景佳作.  相似文献   

16.
未来果树盆景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果树盆景的发展为盆景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于普通人而言,即使不能完全理解作品的丰富内涵和制作者的高超技艺,观看花果也会感到赏心悦目.这本来就和圣哲追求众生愉悦的目标相一致.作为一门微化的艺术,果树盆景的素材来源、品种特性、追求目标都有别于制作技艺已经成熟的树木盆景,如果简单地以为果树盆景就是树木盆景和果树栽培技艺的组合,很有可能顾此失彼,即使制作了大量的作品,也只能称之为果树盆栽.为凸显果树盆景的优势,当以结果为主体,另辟新径,让造型为结果服务,并尽量赋予它新的使命.  相似文献   

17.
董尚惠 《花木盆景》2000,(1A):105-106
《花木盆景》和《中国花卉盆景》开辟了“根的艺术”、“根艺天地”栏目。成为广大根艺爱好者的论坛。起着交流经验、开阔视野、传播技艺、增进知识、通达信息等作用。特别通过“笔会”形式,使人们了解到:根艺在全世界艺术领域里。也是一株盛开的鲜花,她娇妍欲滴。芳香四溢,可爱可亲。可喜可贺!  相似文献   

18.
在松柏盆景制作业界,提起木村正彦的名字,可说是无人不知,但他利用小杂木、枫树等材料进行盆景制作的技艺,许多人并不熟悉。在原材料拍卖会上,随着成交槌落地,面对木村购得的一颗其貌不扬的枫树,业内同行都发出“买到这样的材料如何着手呢”的疑问。是啊,木村是如何地构思?能制作出怎样一件作品呢?让我们仔细看看吧。  相似文献   

19.
刘启华 《花木盆景》2003,(10):22-23
2003年9月27日晚,参加山东省第五届盆景艺术展的中国盆景艺术大师及专家共三十余人在济南市南苑宾馆召开了“柏树丝雕技艺研讨会”。  相似文献   

20.
《花木盆景》2007,(12):42-42
邱金春先生是江苏省镇江市人,经营企业之余,酷爱花木盆景,稍有闲暇,常驱车数百公里,到各地拜访盆景界朋友,交流盆景技艺,搜寻心仪的盆景桩材。十余年来,邱先生在探索盆景创作技艺,提高自身盆景素养的同时,积极参与各级盆景协会的展览、交流活动,为协会的活动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