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缺乳的原因1.怀孕期饲养管理不当母猪怀孕期间营养不足.不但会影响到胎儿的发育.也会影响到母猪乳腺腺泡的增生.特别是在怀孕后期营养水平过低.能量不足.缺乏蛋白质饲料,更容易使母猪消瘦.乳腺发育不良.乳房干瘪、瘦小。  相似文献   

2.
1.初情期与适配年龄 (1)初情期:一般二杂母猪6~8月龄,本地母猪3~4月龄为初情期.小母猪第一次发情因未达到体成熟,这时配种往往不能受孕,一般在第二个或第三个发情期才能正常受孕,也就是第一次发情后1~1.5月后才能配种.影响初情期的因素有品种、营养、管理方法等. (2)适配年龄:适宜配种年龄和体重:一般瘦肉型母猪8~9月龄配种,母猪体重达90公斤;外种及外二杂母猪体重达110公斤左右配种.  相似文献   

3.
赵积丽 《新农业》2012,(14):33-35
妊娠母猪饲料特点及优势 ◎含有怀孕母猪需要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满足胚胎正常发育和怀孕体增重及乳腺发育的需要. ◎提高母猪胚胎着床率、受胎率、分娩率及窝产活仔数. ◎提高母猪免疫力,减轻母猪怀孕期意外感染几率,从源头提高母猪的健康水平,母猪肢蹄健康,患蹄病少,是母猪持续高产的保证. ◎易消化吸收,抗便秘,肠道健康. ◎按推荐量饲喂,母猪营养充足,减少淘汰率,延长母猪饲养年限.  相似文献   

4.
一般说来,母猪怀孕期平均为114d(范围值111~117d,有文章认为110~120d)。母猪怀孕期长短依猪的品种不同有一定差异,但个体差异更为明显。据相关资料,野猪的怀孕期比家猪长3~4d。母猪分娩推迟与母猪早产都是养猪生产过程经常发生的异常生产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或多或少都会影响母猪产仔的结果,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如果母猪早于平均分娩期4d分娩,仔猪出生后体质相对较弱;如果早于7d分娩,仔猪出生后被毛稀疏,生活能力会更差,不经特殊照顾很难成活。而如果母猪晚于平均分娩期4d生产,仔猪出生后个体较大,被毛长,但营养不一定良好,活力也会受  相似文献   

5.
母猪产后缺乳是初产母猪及老龄母猪的常见病。它严重影响哺乳仔猪的成活率和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我们要在诸多因素找出原因并做好防治措施。通常母猪产后缺乳的原因包括:母猪怀孕期间营养管理饲养因素和某些疾病因素。一、营养管理饲养因素包括五点1.母猪怀孕期间日粮配制营养价值不全,供水不足导致  相似文献   

6.
家庭饲喂母猪,常常遇到母猪产后缺奶和奶水不足,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分析缺奶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措施。 1.初产母猪配种年龄过早,或在母猪怀孕期间营养不良(饲料单一化或饲喂不足),影响母猪的乳腺发育,造成缺奶。解决办法是:母猪怀孕后期(怀孕100天左右)每天用45~55℃的温水温敷乳房,并配合用双手按摩,促进乳房的发育;母猪喂给营养全面的优质青绿多汁饲料,适当搭配油饼类、鱼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饲料。有些头胎母猪出现乳头堵塞现象,  相似文献   

7.
后备母猪为猪场的命根子,是猪场生产的后备力量。其饲养管理正确与否,不但影响到猪的发情配种,还会影响到猪的产后哺乳、断奶后发情,以及种猪的利用年限,最终影响猪场未来的生产效益。实践证明,科学管理后备母猪,是猪场的生产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基础。一、不同发育阶段的饲料调配根据营养特点,4月龄、体重约  相似文献   

8.
引起母猪产后奶水不足或无奶的原因常见情况有:①母猪怀孕期饲养管理不当,乳腺发育不好;②母猪年老体衰,生理机能减退;③母猪配种年龄过早,乳腺发育不良;④纯种外种母猪会有不明原因的无奶或奶水不足;⑤母猪过分肥胖,乳房沉积脂肪过多,内分泌失调;⑥母猪抵抗力差,产圈不洁,引起  相似文献   

9.
种用后备母猪,一般6月龄后,如不增青粗饲料,不限制饲养,就会大量沉积脂肪,造成过肥,失去种用价值.为了摸索枫泾种母猪育成期(6月龄后)的饲养方式、初产妊娠期营养水平及两者共作效应对繁殖性能的影响,我们于1979年10月至1980年8月,在上海市松江县泗联公社种畜场进行试验.试验方法1979年秋,从该场自留2月龄断奶母猪的23头中,按同窝体重接近的每2头养于同圈内,以同等营养水平饲养至6月龄.进入181日龄,分减料与不减料两组饲养.至8月龄,选择发育基本上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
一、困扰母猪饲养的问题及原因1.母猪便秘。母猪发生便秘是非常普遍的,轻者造成母猪食欲不振、营养摄取不足、产后无乳、产弱仔等,严重者会造成母猪吸收机能紊乱、精神异常,甚至造成死亡。造成母猪便秘的因素有:(1)母猪怀孕期缺乏运动。主要见于笼养母猪及母猪配上种后限制其运  相似文献   

11.
正母猪怀孕期间用药不当会直接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与健康,所以在此期间用药要特别注意,下面介绍一下母猪怀孕期间的用药禁忌。1.利尿药物。由于利尿药物会引起子宫脱水,导致胚胎脱离,所以呋塞米在母猪妊娠早期(45天以内)禁用。2.解热镇痛药。保泰松毒性大,易引起胃肠道的剧烈反应,还会损害肝肾,应禁用;水杨酸钠、阿司匹林具有抗凝血作用,母猪怀孕期间用此药易引  相似文献   

12.
1土鸡的生长规律及其营养需要据试验,土种鸡的生长高峰有两个阶段:20日龄至45日龄和65日龄至100日龄.营养需要为:1~60日龄饲料粗蛋白含量为16%~18%,代谢能为11.70~12.80兆焦/千克;60日龄后营养需要为:饲料粗蛋白含量为13%~15%,代谢能在13兆焦/千克.脂肪在70日龄以后聚积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3.
在过去的20年间,繁殖母猪的生产性能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仔猪初生存活率和断奶存活率分别提高了9%和14%(MLC1979、1998).同时由于从断奶到下次分娩的间隔期大为缩短,以往那种趁空怀期而大量补充营养的机会已不复存在.因此在母猪繁殖过程中,及时而又精确地为其提供充足的营养,自然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张玥  侍行 《北京农业》2012,(28):30-31
正不要在怀孕期免疫注射农村习惯于春秋两季进行猪瘟、猪丹毒免疫注射,这两个时间往往正是母猪怀孕期,因追捉母猪和疫苗反应等,易造成死胎、流产或仔猪出生后震颤,对母猪免疫应尽量安排在空怀期的断奶前后。但是,为预防仔猪黄白痢,需在产前30~45天注射K88、K99、98。为预防乙脑,需在春季4月免疫时也要谨慎行事。  相似文献   

15.
1断奶前母猪减料仔猪断奶前的5~6d,每1d适当减少母猪精饲料的供给量,以减少母猪泌乳量,促使仔猪多吃饲料。减少精料喂量还可防止母猪发生乳房炎。仔猪断奶日龄必须适宜以仔猪35~42日龄,体重达5kg以上,日采食量达150g以上断奶为宜。避免应激因素影响仔猪进行免疫注射、割骟时应暂缓断奶,因为这些因素会加重断奶应激。体弱的仔猪应待体重和采食量达到断奶要求时,再行断奶。实行逐渐断奶法要实行逐渐断奶法断奶。具体步骤为:第1d仔猪哺乳5~6次,吃完奶即与母猪分开,晚上再合圈;第2d哺乳4~5次,吃完奶与母猪分开…  相似文献   

16.
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营养因素与调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繁殖性能决定了种猪生产效益的高低,日粮中能量、蛋白质、矿物元素以及维生素等营养水平会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而且各种营养成分在母猪不同繁殖阶段的需要量也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7.
1.初产母猪.泌乳不足的原因是泌乳系统发育不充分,或乳头管出现慢性炎症(或乳头管狭窄),或日粮营养水平偏低等.催乳方法:在母猪产前10天至产后7天,每天进行2~3次乳房人工按摩,以促进乳腺发育和泌乳;同时对症治疗乳头管炎,并在日粮中添加充足的营养成分. 2.肥胖与消瘦的母猪.哺乳母猪太肥或太瘦都会影响泌乳量.肥胖母猪泌乳不足,主要原因是泌乳系统实质器官受脂肪浸润,致使泌乳量减少.催乳方法:用激素催乳改善泌乳机能,通常皮下注射促乳素,每次500~1000国际单位,连用2~3次;适当降低日粮的能量蛋白水平,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8.
1加强母猪怀孕期的饲养管理为保证胎儿能在母猪体内得到充分的营养,防止流产和死胎的发生,使母猪产出数量多、健壮、均匀的仔猪,一定要加强母猪怀孕期的管理。首先,不喂发霉变质和有毒的饲料,供给清洁饮水,及时防病治病,定期驱虫;其次,在整个妊娠期要给予一个精确的日粮搭配,以  相似文献   

19.
有不少养猪户在养殖过程中会出现初产母猪产仔数少,或者弱仔和死胎较多,甚至整窝死胎。笔者认为这种现像除饲料营养和管理方面的因素外,还有以下一些原因:一、疫苗使用不合理1.大多数疫苗都不能在怀孕期间  相似文献   

20.
目前.集约化猪场多采用21日龄或28日龄断奶,在断奶之前,仔猪的主要营养物质来源是母猪的乳汁,一般仔猪出生20d之内母猪的乳汁可满足仔猪的营养需要,仔猪20日龄之后才以饲料为主要的营养来源。仔猪在断奶之前采食的饲料量非常小,由饲料提供的营养物质有限,但补料的作用却不容忽视。仔猪早期补料可以起到及早锻炼仔猪的胃肠道消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