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景彦 《当代农业》2010,(18):29-29
多年来在果树生产中,为了控制旺长.促进成花.采用环剥和喷施多效唑的方法,但副作用大。近几年来,我们在苹果树上应用了PBO,收到较好效果:一是可取代环剥。陕西洛川县果树研究所试验结果.施PBO的苹果树花量比环剥树多22%,  相似文献   

2.
不同环剥形式对荔枝成花,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幼龄糯米糍荔枝螺旋环剥、环割和环剥及对幼龄桂味荔枝螺旋环剥的试验的结果表明,各种处理对荔枝促花效果显著,同时有提高花质,增加产量和提高果实品质的效应,其中以螺旋环剥应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柑桔果实品质,通过对早蜜椪柑不同时期和不同位置实施环剥试验,测定比较果实大小、着色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SS)。结果表明:不同环剥处理对果实大小影响不显著,能促进着色,提早成熟,提高TSS含量,但不同处理对提高TSS差异显著,同时期不同位置环剥处理,主干环剥效果优于主枝环剥;同位置不同时期环剥处理,以7月实施最佳,二者之间无交互效应;着色度与TSS变化呈正相关。综合考虑,以7月主干环剥对提高椪柑果实品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环剥是石榴树生长季节常用的夏剪方法之一,环剥时问不同,目的则不同,5月份花期环剥可以提高坐果率,而6~7月环剥则有利于花芽分化,有促花的效果,但不同时期的环剥应掌握一定的原则和技巧.  相似文献   

5.
荔枝丰产栽培中不同环剥(割)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树栽培中,利用环剥中断有机物向下运输,从而阻止了有机物向下运输,改善中上部枝叶的营养状况,有利于座果和果实膨大。试验以黑叶荔为材料,分别进行半圆环剥、螺旋环剥、及两道环剥等措施的处理,观察不同环剥方式对黑叶荔成花率、花期日开花比率、座果率、百果重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半环剥成花率最高,达到79.6%,花期持续时间达11d,座果率以对照最高,综合权衡以两道环剥处理的成花率、座果率和果重较理想。  相似文献   

6.
环剥技术对火焰无核葡萄果实性状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火焰无核葡萄环剥的最佳时间及环剥量,本试验对火焰无核葡萄不同环剥时间、不同环剥量对火焰无核葡萄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火焰无核葡萄花前环剥,可以通过加强营养刺激,促进未受精花朵坐果,有效地减少落花落果,提高坐果率。花后12 d进行环剥,可有效地增大果粒,同时应配合疏花疏果,避免果穗偏大而降低品质。果实开始着色时进行环剥,可有效地增加花青素含量,提前着色,提高糖度和硬度,提早成熟、提高果实品质。结果枝环剥宽度为3 mm效果较好,成熟期提前较明显。  相似文献   

7.
环剥对麦香桃生长发育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早熟桃麦香品种进行了不同时期的主干环剥处理,结果表明,麦香桃盛花期和花后15d环剥增产效果显著,株产分别较对照高27.66%和13.51%,并增大了果个,提高了座果率。环剥能显著抑制新梢和副梢的生长,环剥后降低了叶和果肉的含Ca量。对麦香桃环剥的后期效应研究表明,盛花期和花后30d的环剥显著改变了枝类组成,短果枝和花束枝比例增加,徒长性果枝明显减少,同时也显著降低了内膛枯枝率和冬剪量.两个时期的环剥处理使花芽饱满,也提高了第2年的产量.  相似文献   

8.
 为充分发挥生产潜力,促使结果,对大王枣的幼树进行了不同时期的环剥处理,环剥的位置在主干距地面约20 cm处,环剥切口的宽度约0.5 cm。测定了氨基酸的含量、发枝数与座果情况、可溶性固形物、与过氧化氢酶活性。环剥处理增加了枣果实中氨基酸的含量,13种氨基酸和氨的含量,环剥树均高于未环剥树,天冬氨酸、脯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酸、氨的含量环剥树显著地高于未环剥树。增加了环剥口下的侧枝发生数,发枝数以7月中旬的环剥处理为最多。增加了座果率与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成熟较未环剥树早。环剥时期以6月上旬对枣果的座果提高效果较好,环剥处理降低了叶片的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叶片的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座果率呈负相关。环剥树的产量最高, 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最低。环剥树果实的过氧化氢酶活性较叶片低。  相似文献   

9.
2004-2005年对临泽小枣成龄树的环剥试验结果表明:枣树环剥时间以初花期(6月5-15日)为宜,2 a单株产量最高,分别为27.1、30.2 kg,分别较对照增加9.6、9.7 kg;单果重分别为7.8、8.1 g,分别较对照增加1.8、2.0 g;可溶性固性物含量分别为34.9%、35.5%,分别较对照增加3.1、3.5个百分点.环剥次数以生长期6月5日环剥第1次,6月25日再环剥第2次的效果较好;环剥伤口保护方法以先涂抹25%久效磷乳油500倍液,然后涂抹1层泥土,之后在泥上面缠1层塑料薄膜的方法伤口愈合快,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环剥即环状剥皮,是枣区提高座果率的古老方法。根据近几年来的实际经验得知,此技术对提高冬枣结果率具有明显的效果。所以冬枣环剥后的管理是冬枣树提高结果率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环剥后喷涂药液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不同环剥时期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对打顶后的栽培品种云烟87进行不同环剥时期试验。结果表明:打顶后15d进行环剥烟草的产量、均价、产值、单叶重、上中等烟比例等综合表现较好。该研究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烤烟环剥技术的研究内容,为改进栽培措施对提高烟叶产质量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桃树环剥与环割效果试验徐颖(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泰安271000)卢建章岳林旭(荣城市斥山镇林果站)(高密县农业技术中心果树站)桃树早实丰产性较强,受伤后易流胶,不易愈合。因此,在桃树栽培管理中,采取环剥、环割措施的还较少。为此,我们于1994~1995...  相似文献   

13.
环剥与环剥器苹果栽培现时多行密植早果丰产栽培。其综合技术措施中的早果措施常用环剥技术,其早果效果极佳,一般用芽接刀环剥,很费工。因此各地创造了多种环剥工具。现将环剥技术注意事项总结出来,并介绍多种刀具,特别将理想的刀具制造工艺介绍给大家,供广大果树科...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环剥与玉泉冬枣树生长、果树产量与果实品质的关系,选取高接换冠3 a生(梨枣/酸枣)玉泉冬枣树进行了不同的环剥时期、环剥部位和环剥宽度试验,分别测定各环剥处理对果树生长、果实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枣树花开到45%时环剥最佳,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最高,分别达到23.9%、30.1%、350.1 mg/100g,而可滴定酸最低,只有0.21%,愈合时间为32 d,其坐果率高达2.66%,平均产量最高达8.3 kg/株;环剥II级主枝+留营养枝虽然坐果率不及I级主枝,但单果重、产量、可溶性糖均为最高,分别达到22.8 g、9.7 kg/株、23.9%,环剥II级主枝+留营养枝有利于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效果优于其他环剥部位;环剥宽度为1/6时对果树产量、果实品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果树生长有一定的不利影响,适宜的环剥宽度应结合树体的长势根据需要来判定,长势差的树环剥宽度应窄,长势好的树环剥宽度可适当放宽。  相似文献   

15.
对七年生苹果梨层面非骨干枝进行了环剥试验,试验结果(环剥比对照枝显著增加花芽形成量。枝干直径的1/12,1/10,2/10及对照四个处理差异极显著。在6月10日、6月20日、6月30日及7月10日4个时期环剥中,前3个时期无显著差异,而7月10日处理有显著差异。试验中发现,6月10日以前环剥,剥口不宜小于1/10,1/12的剥口愈合快,不能充分起到环剥的作用,而6月30日以后剥口不宜大于1/10,2/10剥口不易愈合影响枝条生长甚至倒置枝条死亡。环剥对枝干粗度的增长无显著影响。本次试验中最佳组合是6月10日的2/10处理,6月20日的2/10处理和6月20的1/10处理。  相似文献   

16.
1.花期环剥 环剥在初花期至盛花期随时可进行,环剥适用于壮树,壮枝或大型结果枝组。环剥口径宽度为0.3~0.5毫米,剥后用塑料布条包扎剥口,以保持剥口湿度,促进愈合。  相似文献   

17.
孔祥彬 《农业与技术》2004,24(2):129-130
本文从果树的环剥结合药液环扎技术防治虫害,并介绍了药液环扎方法.  相似文献   

18.
1 环剥时期 环剥最适宜时间是盛花初期,即全树大部分结果枝已开花5~8朵,正值花质最好的"头蓬花"盛开之际.据我们近3年的试验观察,冬枣树环剥时间为冬枣花期日均温度达24 ℃以上,并能持续6~7天时实施环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芙蓉李幼旺树环剥、环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幼树易旺长,而多数李园管理较粗放,若冬季修剪不当,则进入结果期晚,果个小,经济效益不高。通过环剥、环割等方法能有效抑制李树旺长,增加果个和产量,为此笔者在2001~2002年进行了夏季幼旺树环剥、环割试验。  相似文献   

20.
红富士幼树春季刻芽以4月下旬知事枝率最高,达86.4%;夏季促花刻芽枝条的环剥以5月20日、6月20日2次环剥形成短枝率最高,达93.4%,成花率高达43.6%;刻芽环剥枝的拉枝在秋季效果好,即8月中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