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目前我国的农药市场由于农药行业其特定的传统分销模式以及气候、季节、作物的区域性分散结构性差异,使其分销网络较为复杂化、局部化,营销网络中的各级经销商、办事处等受利益驱动,把所经销的某农药产品跨区域销售,造成价格混乱,价格倒挂,经销商利益受损,对该产品失去信心,消费者对品牌失去信任,这种营销现象就是窜货。窜货给企业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搞乱了通路价格体系,使得通路利润大大下降,经销商没  相似文献   

2.
窜货,又叫倒货、冲货,是指经销商进行的把产品跨越生产企业授权销售区域进行销售的市场行为。在传统市场营销学中没有这个概念,但在销售实践中却是让每个业务人员和种子生产企业非常头疼的问题。许多人也许还不明白,为什么许多正销售非常红火的产品会在一夜之间无人吆喊、形成滞销甚至于销声匿迹?为什么好卖的产品不赚钱,而赚钱的产品却不好卖?殊不知,窜货即是重要的祸根之一。1窜货的种类窜货现象越来越成为生产企业在做市场中的一个重要的急需解决的问题,许多营销专家也进行了研究;大部分营销管理专家将窜货现象分成三大类进行分析即恶性…  相似文献   

3.
目前市场上流行一种说法:"没有窜货的销售是不红火的销售,大量窜货的销售是很危险的销售."意思就是,只有市场不认可的滞销货或死货形不成窜货;只要是市场认同的货就难免出现窜货或大量窜货.一边是市场的客观需求,一边是厂家的三令五申,窜货就在这种矛盾的环境中不断循环.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国内商业竞争的加剧,假冒产品和窜货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种子行业也不能幸免.  相似文献   

4.
<正>(接上期)五、如何处理窜货问题真正开着车载着货去窜的客户只是一小部分,是一种窜货的下策,有三种窜货是很难控制的:1.如广东江门的A经销商和山东滨州的B经销商在某企业经销商会议中认识并结为朋友,他们之间就会互通产品。2.广东某经销商12月份无所事事,开着货车到海南走一轮,发名片和产品册子。当时,海南的零售终端要该经销商的  相似文献   

5.
正农资窜货,是几乎所有经历过努力拼搏打市场树品牌的农资人深恶痛绝的事情,但目前农资市场上被电商带起的窜货风,越刮越烈。"无窜货,不电商"的口号确实惊掉了许多人的下巴,这世界到底怎么了?其实,窜货行为,自古有之,是农资行业区域经销模式出现后的必然产物。以前流行于台面之下,现在兴盛于网络之上,到底窜货之路会走向何方?是光明似锦还是农资电商最后的疯狂?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看。  相似文献   

6.
<正>如果在网上查找,关于品牌最通俗易懂的解释是被称为“现代营销之父”的美国经济学家科特勒在《营销管理》中的阐述:品牌是销售者向购买者长期提供的一组特定的特点、利益和服务;是给拥有者带来溢价和增值的一种无形的资产。它通常以某种名称、记号、图案或其他识别符号所构成,用以与其他产品或企业区别开来。如果这种标识进行法律层面的注册就会成为商标。  相似文献   

7.
<正>在当前的农药市场上,"窜货"现象普遍。所谓"窜货",就是经销商钻了厂家的渠道管理制度的空子,通过非正常的渠道取得更便宜的货源,以求获得更大的利润。表面上损害了那些按规矩办事的经销商的利益,实质上降低了经销商对产品乃至企业的忠诚度,削弱了其市场竞争力。笔者认为,这种现象可以避免,但现有阶段实现很难。笔者认为,"窜货"问题是长期不规范市场竞争机制而产生的一种"遗祸"。  相似文献   

8.
<正>农资窜货,是几乎所有经历过努力拼搏打市场树品牌的农资人深恶痛绝的事情,但目前农资市场上被电商带起的窜货风,越刮越烈,"无窜货,不电商"的口号确实震惊了许多人,这世界到底怎么了?一、窜货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利益流向何方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听着  相似文献   

9.
在市场营销学中,窜货是常见的销售现象。合理的窜货有助于商品的渗透与市场的流通,恶性的窜货会严重影响市场销售秩序。种子企业要对市场的窜货现象进行具体分析,制订合理的销售政策,建立和规范公平公正的市场营销氛围,避免恶性窜货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正>看到一个关于讨论窜货的帖子,大家的评论很有意思,有支持的,有反对的,也有消极面对的,更有主动改变的。笔者虽然之前反对过,但现在是支持窜货的,因为随着时间的改变,现在已经做不到单方面的信息优势。扁平的信息交流带来的是信息的透明化,所以现在讨论窜货对不对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正>时下,很多农资业内人士都"谈窜货色变"。的确,窜货就好比是企业健康发展的"肿瘤",必须尽早"切除",否则会破坏企业辛苦建立起来的渠道网络,破坏生产商和经销商之间的合作关系,扰乱稳定的价格体系,其危害性无穷。本文以E公司为案例来谈谈农药企业应该如何根治窜货的问题,希望给业内带来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2.
自2000年《种子法》实施以来,种子市场化日益成熟,种子市场的放开推动了中国种业快速发展。2017年中国种业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分水岭时期[1],伴随着品种审定制度的改革,品种井喷导致价格竞争白热化,窜货乱价行为时有发生、屡禁不止,其危害显而易见,令生产企业和经销商头疼不已。种子市场窜货乱价行为具有行业特殊性,有产品、消费者、渠道、生产企业以及竞争对手等众多因素。应对种业窜货乱价行为,考验企业推广运营管理水平和经销商市场管控能力,要以生产企业为主导、经销商密切配合,未雨绸缪防微杜渐,加强营销过程监督管控,对窜货乱价行为杀伐果断,才能保障产品推广运营良性发展,延长产品生命周期,提高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相似文献   

13.
孙巍 《中国种业》2006,(8):18-19
《种子法》实施5年以来,种业市场竞争逐渐加剧,在竞争中出现了大量具有种业特点的无序竞争现象,而其中最令种业市场营销人员头痛的问题莫过于广泛存在的窜货杀价及制假贩假现象。 自2004年8月以来,荆州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优势棉花品种楚杂180F1(鄂杂棉5号F1)的全国市场营销策划及实际操作,使该品种市场份额得到大幅提升。同时,在市场营销运作过程中,通过企业自建种子营销防伪物流一体化管理系统,初步形成了一套在保证产品较高市场占有率下有效遏制窜货杀价及制假贩假的办法。  相似文献   

14.
<正>今天和大家一起聊聊关于农资零售商常遇到的几个噩梦。1.自己主推的产品,突然被供货商或者隔壁老王抄后路,价格露底了和很多零售商朋友聊关于产品推广的事时,大多数人第一反应就是害怕自己主推一个产品好不容易推起来了,结果隔壁老王过来窜货,低价砸市场。赚不到钱、没利润倒不可怕,头疼的是如何向那些以前购买自己产品的种植户去解释,害怕会不会从此失去信任?自己的底价被爆出来,一直是零售商的一个噩梦,也是所有农资销售者的  相似文献   

15.
弓晓峰  杨永强 《种子科技》2009,27(10):17-18
窜货现象在竞争激烈的商业活动中大行其道.在各行各业随处可见,大家对它恨之入骨,可又对它束手无策。许多出色的名牌产品在满意地完成产品设计.大胆地投放广告从而完成市场开拓后,最终在市场窜货的打击下划上句号。这种现象在种子市场也同样演绎着,许多好的品种经不住窜货的打击,逐渐提前退出了市场。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种业市场竞争的加剧,市场营销中的窜货现象最使经营者头疼。窜货即产品越区销售,也叫倒货、冲货。它往往导致市场秩序混乱,使种业生产公司与经销商关系恶化,从而破坏原有的销售网络,导致最终双方销售额和利润的降低。  相似文献   

17.
窜货又叫倒货、冲货,是指经销商进行的把产品跨越生产企业授权销售区域进行销售的市场行为.在传统市场营销学中没有这个概念,但在销售实践中却是让每个业务人员和种子生产企业非常头疼的问题.许多人也许还不明白,为什么许多正销售非常红火的产品会在一夜之间形成滞销甚至于销声匿迹?为什么好卖的产品不赚钱,而赚钱的产品却不好卖?殊不知,窜货即是重要的罪源之一.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种业市场日趋完善的今天,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日趋成熟的今天,渠道销售即选择代理商是很多种子企业的主要推广模式。代理商与种子企业之间是合作伙伴关系,也是一种合同关系。所有代理商要严格执行种子企业所制定的产品价格,不得随意更改、窜货砸价,更不能恶意提高价格。种子企业为了更多地销售其产品,对大多数种子企业的代理商都是实行零售价打款提货、阶梯式返利,销售的数量越多,  相似文献   

19.
<正>肥料厂家营销模式一般是经销商制,一个县级区域一个大经销商,下面的渠道也许有乡级也许没有。前几年已经有厂家直对大户的营销模式,但也只局限于本地或者空白区域,大户进了货自己用一部分,再卖一部分,价格随行就市。现在出现农业合作社与厂家合作,性质完全不同,相当于和经销商抢地盘。山西某个菌肥厂,技术和管理来自  相似文献   

20.
<正>许多农资经销商都感觉生意越来越难做,特别是基层零售商,更是觉得生意每况愈下,举步维艰。如果还把今天市场的混乱归罪于窜货、赊销等原因是不对的,这些只是表面现象,非根本原因。市场现阶段表现出来的是强者更强,弱者更弱,最后必会淘汰一些没有竞争力的弱者,从事农资经营的人要有危机感。大户增多近几年农村种植模式最直观的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