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主要对西藏栽培油菜与野生油菜遗传资源的表型性状、抗寒性、含油率、熟期和千粒重做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野生芥菜型油菜种质资源子叶类型最为丰富;野生芥菜型油菜和野生白菜型油菜以宽萼片为主,栽培芥菜型和栽培白菜型油菜以中萼片为主;野生白菜型油菜的抗寒性强于其他油菜,栽培芥菜型油菜抗寒性较栽培白菜型和野生芥菜型好;野生白菜型油菜和野生芥菜型种质资源的含油率大多超过40%,野生油菜种质资源含油率高于栽培油菜含油率;在山南和日喀则,无论是野生型油菜种质资源,还是栽培型油菜种质资源,除极早熟外分布有不同熟期的油菜类型;千粒重大于5 g的种质资源中,野生白菜型和栽培芥菜型油菜所占比重较大.野生芥菜型和栽培白菜型油菜的千粒重以1~5 g的居多,而千粒重小于1 g的种质资源分布在野生芥菜型和栽培白菜型油菜中;野生油菜的成熟期比栽培油菜要早20~40 d.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油菜生产不断向轻简化栽培方向发展,直播栽培在长江流域油菜产区面积不断增加,直播集约化、机械化将成为油菜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1直播油菜特点1.1根系发达直播油菜主根粗长,根系入土深,不易倒伏。直播油菜和移栽油菜相比,其根颈粗度、根系数目和根系总长  相似文献   

3.
浅谈油菜需肥特征及高产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油菜一生分为苗期、薹期、花期、结荚期和成熟期5个主要阶段,因此,充分了解油菜各生育阶段的需肥特性,切实搞好合理施肥,是油菜高产高效栽培中的关键环节。下面简要介绍油菜需肥特征及高产施肥技术。一、油菜需肥特征油菜是需肥较多的作物之一,特  相似文献   

4.
20%多福油菜种衣剂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颖弢  史明元  梁颖  邱海军  胡海 《种子》2004,23(6):71-72
利用20%多福油菜种衣剂包衣和未包衣的油菜种子进行大田对比试验,检测油菜种子在秧苗素质、经济性状和产量、病虫害及某些生理特性指标.分析结果表明:用20%多福油菜种衣剂包衣油菜种子,可加速根、茎、叶的生长,提高成苗率、秧苗素质和根系活力,增加幼苗叶绿素含量,培育壮苗;改善油菜经济性状,提高油菜产量;对菌核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强冬性甘蓝型单低杂交油菜02N杂2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甘肃省陇东南、渭河流域、泾河流域是白菜型冬油菜和甘蓝型冬油菜交替种植地带,白菜型油菜具有较强的抗寒性,但是品质差、产量低;而甘蓝型油菜具有优质高产的特点,但抗寒性较差;因此选育强冬性的甘蓝型油菜对于增强甘肃省菜子供应能力,提高油菜  相似文献   

6.
以杂交油菜新品种邡油 777 为材料,采用谷林套播油菜播量试验、稀植油菜移栽期打顶试验、直播油菜播期试验及油菜移栽与直播示范,探索油菜品种邡油 777 的适宜种植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收获前 2~3d 采用谷林套播油菜的方法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直播油菜以 9 月 28 日至 10 月 8 日为适宜播种期,每 667m2 播量 300g ;稀植移栽油菜结合打顶技术能够抑制油菜主枝顶端优势,促进侧枝萌发,增加单株有效分枝数和单株有效角果数,除此之外能够降低油菜株高,使其适宜机械收获,还能获得较高产量,可以在生产上应用;油菜移栽与直播示范结果表明,邡油 777 无论直播还是移栽,均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7.
<正>开春后,油菜生长旺盛,危害油菜生长的主要杂草主要种类有大巢菜、猪殃殃、野燕麦、通泉草、抗性看麦娘等;其他多因油菜田荫蔽而自然消亡,除极少数油菜长势差的迟播迟插油菜田以外,春季萌生的田间杂草一般对油菜影响不大。草除灵该除草剂为选择性茎叶处理剂,是油菜田使用最普遍的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能防除油菜田的猪殃  相似文献   

8.
<正>陕西省勉县为典型的稻-油两熟轮作区,油菜种植模式主要以育苗移栽,常年种植面积1.05万hm2,现对油菜机播机收及配套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油菜机播机收优势1.1产量抗性优势机播油菜主根粗长,根系发达,有利于吸收土壤水分和养料,因而抗旱、抗倒、耐渍能力都显著优于移栽油菜;机播油菜种植密度大,分枝高,花期集中,受病菌侵染几率降低,一般比移栽油菜发病轻,因此产量能增加5%~20%。  相似文献   

9.
<正>云南省保山市油菜种植面积已突破3.33万hm2,主要以种植冬油菜为主,冬油菜占全年种植面积的95%以上。2010年以来,冬季油菜生产受冬、春干旱影响较重。为促进油菜产量的稳步增长,在油菜栽培上集成了玉米套种油菜、烤烟套种油菜、稻田油菜免耕栽培等技术的推广,为油菜产量的稳步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1玉米套种油菜栽培该技术突出"早和套",在玉米收获前15~20d,  相似文献   

10.
氮肥种类及用量对油菜硝酸盐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施用氮肥能明显增加油菜硝酸盐累积;且存在油菜硝酸盐累积随施氮量增加而明显增加的趋势。无论高量、低量水平:施用硝酸铵使油菜硝酸还原酶活性受到较强的抑制,从而累积的硝酸盐最多;施用尿素,油菜硝酸还原酶活性较强,累积硝酸盐较少。施用硝酸钙,油菜硝酸还原酶活性虽不很强,但由于其中的钙可促进油菜对氮素的同化,所以硝酸盐的累积也较少。施用低量硫酸铵,油菜累积硝酸盐较少;而施高量硫酸铵,则累积较多。  相似文献   

11.
油菜茎秆几种发育相关酶的活性对茎秆抗倒伏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抗倒伏性不同的两组油菜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油菜灌浆后期肉桂醇脱氢酶、β-1,3-葡聚糖酶、蔗糖合成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与油菜抗倒伏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灌浆后期抗倒伏品种4种酶的活性均高于倒伏品种,其中:肉桂醇脱氢酶活性在两组材料中均较高,而且差异较小;β-1,3-葡聚糖酶,蔗糖合成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在抗倒伏油菜中显著高于其在倒伏油菜中的活性。肉桂醇脱氢酶在灌浆后期对油菜生长有重要作用,β-1,3-葡聚糖酶,蔗糖合成酶,过氧化物酶在抗倒伏性不同的品种间存在差异,这进一步说明油菜茎秆纤维素、木质素的累积特性可能是影响油菜茎秆抗倒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正>油菜渍害的成因:油菜渍害在菜苗移栽到大田后的各个生长时期都可能发生。因江南一带一般年份秋、冬、春季均雨水较多,特别是在持续阴雨,地下水位高的条件下,油菜发生渍害的可能性极大。因此,渍害是油菜正常生长的一大障碍。油菜田间发生渍害的主要表现是土壤含水量过高,  相似文献   

13.
黄云根  余虹 《科学种养》2010,(12):16-17
<正>我县油菜直播种植面积大,但产量低、病虫害多、效益低。近年来,我们通过推广油菜育苗移栽技术,趋利避害,培育壮苗,亩产比采用油菜直播技术增产15%~20%,亩收入增加百元以上。现将油菜育苗移栽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发的油菜割晒机、履带式捡拾脱粒机、轮式捡拾脱粒机、带脱粒滚筒监测的油菜联合收获机、油菜小区脱粒机成功完成了技术装备集成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5.
饲料型油菜南种北种产量及品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北部是麦豆主产区,存在麦后土地休闲的时间过长、光能和水分浪费严重等现象,本研究选用南方双低饲料油菜1号进行麦后种植,通过田间大区对比试验,分析饲料型油莱和食用型油菜在株高、鲜重、干重、产量及品质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饲料型油菜株高、鲜重、干重及产量均高于食用型品种,收获时饲料型油菜株高70cm,食用型油菜20.1cm;饲料型油莱每hm2产量82500kg,食用油菜产量37700kg;饲料型油菜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及微量元素(除铁)含量均高于食用型油菜。进一步说明黑龙江省春小麦复种饲料型油菜可行,推广前景可观。  相似文献   

16.
安徽油菜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系统阐述了安徽省油菜生产的面积与产量、优质化程度、生产收益等现状,找出了安徽省油菜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比分析了安徽省油菜生产与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在生产成本、产品品质、政府补贴、食品安全与综合利用开发等方面的差距,提出了提高安徽省油菜生产竞争力的途径:必须首先从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免农业税等方面来降低油菜生产成本;同时针对油菜籽芥酸与硫甙含量偏高、含油量偏低、含水量较大以及插花种植现象普遍等问题,促进育种单位和种子生产企业加快优质油菜新品种的良种繁育速度和推广步伐,实行统一供种,区域化种植,提高油菜品质;并且要加大对油菜生产的补贴力度,发挥食品安全优势和加速优质油菜产业化开发。  相似文献   

17.
【摘要】:本文对遵义市油菜生产现状、存在问题、生产优势和潜力作了简要分析,指出油菜产业发展受政策、技术、自然条件、加工业和市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针对性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一是推行油菜生产补贴政策;二是加快选育、引进和推广优质油菜新品种步伐;三是合理布局,连片种植,稳定油菜种植面积;四是依靠科技,综合应用配套生产技术,主攻单产;五是建立油菜生产基地,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培植中介组织,实行订单生产;六是强化品牌意识和市场意识。 【关键词】:油菜;生产现状;问题;潜力;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西藏野生油菜种质资源千粒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卓嘎  旦巴  何燕  王建林 《种子》2008,27(12)
研究了西藏野生油菜,特别是野生白菜型油菜和野生芥菜型油菜种质资源的千粒重。通过对采集来的西藏野生白菜型油菜和野生芥菜型油莱种质资源千粒重的研究与鉴定发现:(1)野生芥菜型油菜千粒重要小于野生白菜型油菜;(2)从野生油菜种质资源千粒重的水平分布来看,千粒重较大的野生白菜型油菜种质资源明显集中分布于北纬27&#176;30′~31&#176;00′,东经89&#176;00′~92&#176;00′之间和北纬27&#176;30′~32&#176;00′.东经97&#176;00′-98&#176;00′;千粒重较大的野生芥菜型油菜种质资源明显集中分布于北纬29&#176;00′-30&#176;00′,东经87&#176;30′~94&#176;00′之间;(3)从野生油菜种质资源千粒重的垂直分布来看,在高海拔地区的野生油菜种质资源的千粒重有更大的趋势,野生芥菜型油菜与野生白菜型油菜千粒重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具有垂直分布的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进行油菜机播、撒播与育苗移栽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油菜机播比普通育苗移栽净收益高156.7元/667m2,整地撒播比普通育苗移栽净收益高118.45元/667m2,油菜机播和整地撒播净收益高的原因是用工成本低;油菜机播、整地撒播是降低油菜生产成本,提高油菜比较效益的轻简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田间对比试验,比较了施用控释肥、多功能肥料对油菜长势、产量和机械化收获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后油菜增产70%以上;在直播密植条件下,相比不施肥,不同肥料对油菜单株生物学产量、根干重、籽粒干重增加均达到显著水平;施肥能促进油菜早熟,其中施用多功能肥料后油菜生育期比不施肥提前5 d,同期机收损失率降低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