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大学环境作为科研、教育基地的重要载体,一直在高校发展历程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对于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评价,尤其是对新建成的校区景观的回访与分析却刚刚起步。通过对南京11所新老校区景观进行差异性比较,从校园景观文化表达、景观布局差异、景观功能差异、景观元素和环境设施差异以及环境感知度等5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以完善校园景观建设,探讨"以人为本"的未来校园景观建设与改造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基于乡村景观旅游发展而进行的我国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互动研究,重点突出了以乡村景观环境设计为导向、以乡村旅游开发为中心、以融合国家新农村建设为目标的乡村经济、社会、环境的三元体研究。  相似文献   

3.
基于人水和谐的理念,以景观生态学等为理论基础,解析了滨水区的概念及其内涵。认为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滨水区已成为生态敏感脆弱的区域,而构建生态循环系统、重塑滨水景观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在此基础上,以包括南湖荡主体及沿湖岸500 km的区域为研究区域,探究了其景观生态分类和景观格局分析。结合相关分析评价,针对南湖荡3个景观子区存在的不同问题,对每个子区因地制宜地进行具有不同特色的生态景观建设,以期实现滨水区的生物平衡、滨水景观的高效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提升乡村景观品质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形成良好居住环境的关键。面对新时代中国乡村人居环境建设需求,乡村景观亟需通过规划设计来突出地域特征、展现地域风貌特色。本文探索了面向多尺度乡村空间的景观特征识别与评价方法,以期为营建地域化乡村景观提供新思路。  方法  文章探讨了景观特征评估工具在乡村景观风貌识别与营建中的实践应用。以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为例,首先,在传统LCA工具的基础上构建了多尺度乡村景观特征评价的工作框架;其次借助地理信息分析平台进行了国土—区域—场地多尺度视角下的乡村景观特征分类识别与描述;最后,构建了基于具体发展目标的景观决策评价体系,并提出相应的景观发展策略。  结果  通过分析获取了研究区域的景观特征分类图,并根据分类及决策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思路,完成了从国土空间到场地、从景观特征区到景观特征要素的多尺度、多层级乡村景观分类与决策协同的实践探索。  结论  相较于传统的乡村景观质量评价,研究中的多类型、多尺度的景观特征评估强调了对乡村景观自身特性及多样性组合方式的关注,不仅能够更好地衔接国土空间一体化发展,更在进行地域化的乡村风貌特色识别与区分时具有明显优势,为乡村景观可持续发展建设提供了全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景观视觉环境评价:概念、起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大量调研国外的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整合我国已有的成果和国情,从明确与规范景观视觉环境与景观视觉环境评价(LVEA)的概念内涵入手,探讨了景观视觉环境评价的缘起与发展,深入剖析了景观视觉环境评价研究进展与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推动我国景观视觉环境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践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梳理网红景观的产生背景,探究了当代审美趋势对网红景观的影响,并从地域性、可持续性、参与性、批判性等4个方面对环境艺术的当代审美趋势下网红景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分析,旨在积极探索网红景观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以新疆农业大学这所拥有着60多年校史的老校园为例,其内部的环境空间和建筑形式采用的是苏联时期的模式。所以在老校区中会产生一些景观上包括植物种植、景观布置等的细节问题。本文通过对新疆农业大学校园中部分校园景观提升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校园环境中景观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李向婷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226-15228
乡村景观研究是景观科学和景观规划研究的前沿领域,景观分类和评价既是景观结构和功能研究的基础,又是景观规划和设计的前提条件。以乌川湖村为例,对项目区进行景观类型分类和景观制图,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该村乡村景观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乌川湖村分为3个景观类10个景观单元;评价的结果是:奇特美感度最高的为人工水域景观;景观多样性最高的为自然森林景观;通达度最高的为农田景观;此3类为以保护为前提,可适当开发的景观;而道路景观、居民点景观、工程景观,为急需整改的景观。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伊春市六处主要森林公园(兴安森林公园、日月峡森林公园、五营森林公园、美溪廻龙湾森林公园、汤旺河林海奇石森林公园、南岔仙翁山森林公园)作为研究对象,从景色质量、视觉吸收力和景观敏感水平三方面对其景观环境质量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分别得出了各森林公园在景色质量、视觉吸收力和景观敏感水平三个方面的评价得分,并且采用景观质量分数这一概念来衡量各森林公园的综合景观环境质量,得出了各森林公园的景观环境质量等级,并指出了各森林公园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风景园林领域,从乡村景观生态格局来探索美丽乡村的理论研究和具体环境整治方法实践较少.以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官成镇白庙村屯的景观规划设计建设为例,结合风景园林学和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对其景观特征和生态格局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对美丽广西建设中新型乡村地区景观格局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在购买住房时,居住环境的质量已成为人们住房消费时一个重要选择尺度,居住小区绿色空间环境作为居住环境的基础部分尤其显得重要。本文结合居住区园林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及景观与植物的配置原理,具体阐述了安徽铜陵市香格里拉城市花园小区景观设计与工程的实施,为小区居民提供了舒适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2.
以位于暖温带极端干旱区的吐鲁番沙漠植物园为研究地点,选择了表现5种植物景观构成特征的典型荒漠植物群落(半开敞空间、垂直空间、完全封闭空间、覆盖空间和开敞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AHP法建立了节水型园林植物群落景观评价模型,并对不同景观类型的植物群落景观进行了定量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植物形态、色彩搭配、物种多样性、物种适应性和乡土特色是影响节水型园林植物群落景观效果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这5种类型植物群落的景观结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城市社区景观规划与可持续社区建设的观念入手,在深入研究社区社会属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掘社区第五立面景观的概念、体系以及社会功能,并结合实例,初步得出社区第五立面景观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城市景观相关概念的理解和城市景观元素与景观分类的分析,结合景观生态学知识、城市景观特征和他人相关理论,总结出城市景观多样化评价指标,并以苏州为例,提出能促进城市景观多样化发展的措施与方法,以帮助构建有特色的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5.
米伟  林伯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009-13010,13022
通过景观恢复措施,营造自然景观,解决深圳市下围岭的余泥渣土受纳场封场后人工化痕迹明显,与周边景观不协调的问题。该项目景观定位为常绿落叶混交景观林,以花海、色斑、丰富的季相变化为景观特色,将山体分为上、下部两块,分别营造道路原野型生态林景观区和城市背景型生态林景观区,形成"小群落大混交"和"大群落大混交"两种形式。综合考虑植物花期、色彩差异体现景观林的季相和色彩变化,大尺度营建特色鲜明的森林景观斑块,丰富林际线和季相景观,采用群落混交的方式配置植物,并利用生态挡渣坝、坡地覆土、土壤改良、绿化浇灌措施最终营造远、近景自然交融的景观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以陕西省吴堡县"谐园小区"为例,围绕生态性、树种合理、实用性、文化特色性、经济性解析了该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指导原则,指明了小区的规划主题在于增强邻里沟通,加强交流,并以打造宜人的自然居住环境,创造健康交流的场所,重现地域生态文化,创造和谐家园为设计立意。具体从主入口区、中心主题广场、次景观轴线、小区道路和建筑小品方面分析了"谐园小区"的景观生态设计布局,与此同时阐释了小区的种植设计和居住区功能设计。以探讨居住区景观中生态与文化的表达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昱星家园经济适用房外部景观设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波  陈长虹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7):3850-3853
以上海市昱星家园景观设计为例,探索经济适用住房的景观设计的方法,旨在低成本的控制下,运用简朴的景观元素,创造舒适宜人的住宅环境。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旧居住区景观现状及其景观布置存在的问题,并在保留旧居住区景观的原有"文脉"、尊重其使用功能和现状条件的基础上,以辽化七区旧居住区景观改造为例,提出了改造原则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通过这些方法使居住区的环境质量得到了改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9.
三亚湾滨海景观以海洋、沙滩、热带植物为主要景观元素。分为海上景观、海岸线景观、植被景观、滨海酒店景观以及滨海广场景观五种类型。景观设计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20.
住宅体验区通过对居住区楼体、环境、配套设施等的营造,从而展示真实生活范本。在住宅体验区景观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的今天,本文就住宅体验区的涵义、景观功能分区和营造手法以及景观设计要点做出阐述,并以上海旭辉朗香郡及常州龙湖香堤漫步为例浅析住宅体验区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