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增多,暴雨洪涝灾害频发,使得低冲击开发模式(LID)成为城市规划研究领域的前沿。以南京农业大学白马教学科研基地的开发为实证研究对象,以基地微地形数字地面模型(DTM)建模为分析基础,一方面通过暴雨径流模拟来确立水资源空间利用格局,另一方面通过对基地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结合园区发展定位与功能结构需求,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栅格叠置分析技术进行多种功能的适宜性分析和园区功能布局,对主要功能区用水需求进行定量估算,引入LID设计理念,进行水景观水量保持、水质保障等生态安全的科学化设计,尽最大可能实现入渗、过滤、蒸发、蓄流等方式以减少径流排水量,使开发区域的水文功能尽可能接近开发前的状况,实现人水和谐、绿色低碳的水生态安全景观格局,为农业科教园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论文以武钢厂前生态停车场设计方案为例,探讨LID技术作为城市生态环境修复范畴的新型综合性技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从长期性与整体性的角度出发,将LID技术各项分支与现状情况、项目主体功能有机结合,形成具有景观性质的生态环境修复系统。认为通过将LID技术应用于景观项目,可以获得良好的景观效果与生态效益,从而改善并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北京的四个低影响开发实践案例,分析了低影响开发模式在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方式,提出了不足之处和相应的对策。文末总结低影响开发模式在北京地区景观设计中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城市道路雨洪管理的角度出发,概述美国道路雨洪管理中低冲击开发的发展演化,详述美国道路的低冲击开发核心工程技术,结合这些技术在道路雨洪管理中的实践,得出不同城市功能区道路的低冲击开发设计应用形式.从道路现状的利用、技术组合的拓展和渗水面积的扩大3个层面浅析低冲击开发模式对我国道路雨洪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朱凯 《安徽农业科学》2013,(36):13979-13981
通过对我国运用低技策略做出的经典园林作品加以分析,总结出低技理念下的园林设计方法,旨在唤起当代园林设计师对我国传统园林的空间形式、材料工艺、构造方式等在低技策略运用上的关注以及对使用者心理和自然环境的关怀.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化将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率与强度增加,为了找到居住区应对未来极端降雨天气的最佳适应性方案,以陕西省西咸新区空港花园B区为例,根据研究区原有管网资料、气象资料等建立暴雨洪水管理模型,模拟研究区域在2、5、10 a和50 a不同降雨重现期情景下的径流过程,评价透水铺装、雨水花园、植草沟和雨水罐4种低影响开发设施的不同组合对雨洪的控制效果,并根据研究区本地特征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在2、5、10 a和50 a重现期降雨条件下,透水铺装、雨水花园和雨水罐均有显著的径流控制效果,植草沟削减峰值能力尚可,但削减径流量效果欠佳;透水铺装、雨水花园、植草沟和雨水罐的组合方案性能全面、稳定,组合LID措施明显比单独LID措施雨洪控制效果更显著,多重组合措施调控效果优于双重组合措施。因此,应采用组合LID措施并举的方式,依据研究区的实际需求对布设规模做出适应性调整,科学合理地实现渗透、滞留目标,提升居住区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天津农业科学》2017,(3):103-105
首先介绍了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概念和特点,然后针对风景园林设计表现、空间景观、时间景观以及景区场馆现代多媒体化等问题,结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疏附民族乐器村景区的整体提升和会展场馆中虚拟现实(VR)技术的应用实践,探讨了旅游景区、建筑场馆结合现代化设施跟进时代的理念,以及虚拟现实技术在大型景观规划中的应用关键和创新论证方案。该研究展示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园林景观设计和服务型景观中应用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8.
闫凡峰  王圳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20):52-55,57
城市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其出现的最终目的是提供复合式宜居环境,满足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开发,解决城市病,已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该文在系统概述园林景观和城市开发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园林设计环节在城市开发中的作用,从不同角度梳理了当前我国城市开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了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开发中的应用策略,以期为规划设计与城市开发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生态学思想在城市园林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阐述了要把生态学理念体现在园林建设的景观设计、植物造景、绿地系统规划、生态效益监测、生态文明行为宣教等环节中,提高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把城市及其绿地系统融人大自然之中,使城市环境同自然成为一体,构建以人为本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需要对城市的景观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进而不断的促进城市的发展。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快速发展而产生的城市问题日益突出,城市雨洪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面对城市雨洪管理问题,海绵公园随之而产生.阐述了“海绵公园”的概念内涵、内容特点及其价值所在,提出了景观设计中的理论及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城市公园海绵化的景观设计方法,改善城市人居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2.
工业化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环境危机,落实和完善建设行业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已经迫在眉睫。铁路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中"一带一路"的领军行业,有着重要的指向和示范作用。景观绿化不仅是保护和改善铁路沿线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而且是提升沿线景观水平,打造舒适乘车体验,创造绿色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该研究阐述了景观绿化对铁路沿线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并通过对当下我国铁路景观绿化建设现状的分析,结合国内外铁路景观绿化的成功案例,依据相关铁路政策和景观设计的生态性、功能性、艺术性,对铁路景观绿化范围进行了合理划分,制定铁路景观绿化设计的总体原则,对铁路路基、桥梁、站场等重点部分的景观绿化设计方法进行详细研究,探索废弃铁路景观绿化改建的措施,最终形成生态环保、科学系统的线性景观绿化设计体系。  相似文献   

13.
城市绿地植物景观生态设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峰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9):105-107,161
城市绿地植物景观的生态设计是基于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思想,与植物造景相结合,同时汲取我国现阶段园林景观与社会的发展需求、可持续园林景观和节约型园林景观,形成的一种绿色的设计方法,实现人类和环境,尤其是人类和城市环境的和谐、平衡、循环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以马鞍山旅游大道为例,设计充分考虑植物的层次、色彩等各项特性,结合植物生长变化创造出线性四维空间进行生态景观道路设计;遵守保证道路绿化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协调道路沿线各功能地块的总体景观建设,保证城市绿化体系结构得以良性的整体发展;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使道路绿化体系更好地服务于全市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中央绿化带运用规则与自然相结合、灌木与乔木相搭配的种植方式,形成线性景观序列;以此将道路功能与生态效益最大化有机结合,打造生态景观道路.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花文化源远流长,包括物质花文化和精神花文化两个方面,同时花文化又具有深邃的意蕴。同时,花文化与国花均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北京四季青镇国花园规划设计为例,从规划目标、规划设计理念到具体的景区、景点设计,阐释了中国花文化如何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得以应用,以期为理解、应用、传承中国的花文化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笔者根据近几年从事景观设计工作的经验,从景观的各个组成设计元素去分析在低碳生活的背景下对现代景观设计方法的改变。探讨景观设计走低碳生活道路的可行性和景观设计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王丁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236-15239
在全球环境问题背景下分析了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中景观设计的突出作用与显著成效,强调景观设计学作为一门处理人地关系的综合学科,将在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中发挥重要意义,最后提出了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多种景观设计途径。  相似文献   

18.
在对城市道路绿地景观功能再认识的基础上,以安顺市双阳新区道路绿地景观设计为例,分析了集生态、景观、文化于一体的现代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新取向及其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9.
现代城市园林植物造景特色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韩远彬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8):1434-1434,1436
通过对城市公园、道路、单位附属绿地和居住区植物造景的生态效益、生态景观、造景原则和特色等的剖析,指出了城市园林植物造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