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随着国内农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也加快了营销方式的创新,而这种创新则主要体现为两种营销模式:一是"农资电商"模式,该模式主张做农资电子商务平台,缩短产品供应链,降低流通成本,实现企业和消费者共赢;二是"自助加肥站",该模式主张网点下移,将产品和服务直接送到零售商和农户家门口。一、农资电商能压缩渠道。在阿里巴巴宣布投入100亿进入农资市场、京东试点在农村赊销农资的刺激下,有不  相似文献   

2.
<正>农资服务三话题,就是笔者即将开讲的"服务生""服务店铺""服务前瞻",那么,现在咱们就踏入各式各样的农资门市店铺,一起浏览阅读这些看似平常,却是不平凡的营生世界。"店家小二"的前世今生店小二之称呼,自古有之。倘若现在还能遇见农资店里做服务的店小二还真是蛮有趣的。在老街西头的农资店铺里,就有两个店小二奔前忙  相似文献   

3.
<正>时下,农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上游厂家林立,下游门店众多。对外出口不畅,对内自然灾害频发。总之,一句话,农资销售每况愈下,想做大做强农资真不是一件容易之事!"潮平两岸阔,花开又一春。"风高浪急之中也有勇立潮头者,我们这里就有一位农资销售高手,他的制胜法宝就是"对号入座"。他是一位乡镇零售商,农家出身,初中文化,腿有点残疾,说话又有点口吃。但他懂生意之道,他的门店离乡镇中心区不远,临街门面房两间,外加仓库四间,门店算不上豪华,但生意不凡,门庭若市,日营业额过万元。引得同行啧啧称赞,刮目相看。谈起经营之道,他微微一笑就打开话匣子与我们闲谈起来。他说:"做农资销售,就好比俩人谈对象、谈恋  相似文献   

4.
<正>现在的农资产品可谓多多,上至厂家,下至零售商,产品种类琳琅满目,林林种种,望之使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挑选之,不知所措,让你如坠云里雾中。农资产品的繁多,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民族农药工业不断发展的结果,圆了亿万农资人梦寐以求的夙愿。农资产品多,可以满足广大农友的多种需求,适合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不同需要;又能加快农资产品的更新换代,使之在竞争中更趋于理性,促使质和量得  相似文献   

5.
<正>对于假农资的话题可以说实在是一个老话题了,但每次谈起来都是那样的沉重。看看眼下并不理想的农资市场环境,假农资并没有因为我们一次次的口诛笔伐就销声匿迹;假农资也没有因为执法部门多次旋风般的突击检查、打击就望风而逃;相反在很多地方造假、卖假农资现象依旧猖獗,农民选购农资依旧是战战兢兢,  相似文献   

6.
<正>冬去春来,万物俱苏。"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亿万农民兄弟春播忙碌的时节。打击农资假冒伪劣农资活动常常"虎头蛇尾","一阵风"式的季节性"大扫荡"不可取!农资打假,不能单凭"一阵风"!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多种经济成分争相绽放在城乡市场,各种各样的经营模式亮相于农资经销市场。一些心怀叵测者往往就是瞧着农资市场领域的运营空间,随时随地地  相似文献   

7.
<正>农药、化肥和种子在经历多年竞争,产品数量和质量均有明显的提升之后,不少地方农资产业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结构性过剩,一些农资界的有识之士认为,未来的几年,一些品种选择对路、产品质量好、诚信度高、市场嗅觉灵敏的农资企业和农资经销商将会脱颖而出;同时相当一部分粗放经营、目光短浅者或将被市场淘汰。农资市场的发展将逐渐趋于理性和平稳,这种现象被农资业界称为"新常态",面对"新常态",农资企业及经营者应该拥有新思维,为农资事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农资行业竞争日益加剧,市场秩序越来越混乱。越来越多的农资经销商都陷入了重重困境:产品种类五花八门,因选择不好的品牌而丢失阵地者有之,因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而导致经营每况愈下的有之,因赊帐严重而导致债务缠身、资金短缺的有之。为何会出现这一系列情况?结合当前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讯春回地暖,春播在即。近日,甘肃凉州区、榆中县等地的一些农民朋友向记者反映,近年来,假农资一直是有关部门严厉打击的重点对象,但假农资坑农的事件几乎每年都有发生。眼下正值春耕备种时节,也是农资销售的旺季,希望相关部门在这个时间加大对假农资的打击力度。榆中县小康营乡的王先生称,他是假农资的受害者,去年的娃娃  相似文献   

10.
<正>与集镇上的农资经销商朋友一起拉呱,经常涉及的话题莫过于"款难收"、"货物变现难"、"生意难做"等等。当下之市场,赊销之风日盛,弥漫农资营销界域,这种赊欠"讨债"现象,让许多农资经销商伤透了脑筋。于是乎,大家共同关切的依然是农资经营之中的"现款操作"课题。在竞争激烈的买方市场里,现款交易作为一种既保险快  相似文献   

11.
<正>现如今,农资商品销售已经成为"三农"市场的热点、商界瞩目的"富矿",但随之出现的是一些地方农资市场渐渐地变得混沌、混乱起来。假农药、假化肥、假技术、假信息无时无刻不在渗透城乡大大小小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人们对农资市场的关注往往集中在对伪劣农资产品的打击上。与此同时,对一些地方的某些执法部门,以"打假"和加强市场管理之名,行创收敛财、假公济私的"执法行为"却少有关注。这种现象对农资市场的破坏力极大,也应列入打假之列。  相似文献   

13.
<正>本刊讯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获悉,2013年广西农药市场流通的农药中有四分之一不合格。工商部门提醒广大农民提防假农资,尤其需重点防范标称为外国产地的"假洋货"农资商品。2013年5月至12月,广西各级工商机关共开展了两  相似文献   

14.
<正>农资是农业的命脉,而这样的命脉必须建立在安全的底线上,才能晴空万里"安好",生命之树长青。农资市场质量问题的话题由来已久,尽管社会呼声已久,但我们仍在心惊胆战中时常遭受其害、饱受诟病,各类媒体时常有"进行了集中治理行动,采取了一系列严管措施"之类报道,本该让农民放心地投入消费购买中,却仍然有让人大跌眼镜的问题农资被频频曝光,农资假冒伪劣这个"老大难"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当下,农资市场的激烈竞争令农资人迷茫不堪。在大浪淘沙般的"市场淘汰赛"中,许多农资人黯然退场。纵观现代商场,哪有能顺风顺水经营的行当,不都是磕磕碰碰、如履薄冰么?一位有着快三十年农资经营工龄的农资店老板感慨道:"从事农资这一行,既选择,就做好;既上道,就走好。可不要朝三暮四,见异思迁。"老店主的感悟诠释了他的经营生涯,也勾勒出许多农资渠道商的初心。"‘上道’看得准",心中有杆秤土生土长的小飞哥小有名气。他在从事农资经营前,做过修理工、车工、电焊工、小客车司机……他自己掰着手指头算了算,从脱下"娃娃装",前前后后做了十几个行当的营生。工期最短的三  相似文献   

16.
<正>假冒伪劣产品一直是农资圈比较常见的问题,且屡禁不绝,每年都会出现一些因为使用假农资而造成农民巨大损失的案例。近年来,各地都在加大打假力度,但那些利欲熏心的制造商和销售商像打游击一样,让农民苦恼不已。究竟为什么假农资可以在市场上如此猖獗呢?包装与宣传假冒伪劣农资如此猖獗的一个原因是产品包装问题。假农资与其他商品不一样,在外包装上几乎看不出什么,需要鉴定才能发现问题,一些不法商家甚至冒用一些大品  相似文献   

17.
正著名的围棋世界冠军柯洁夺得了QQ斗地主大赛冠军,被网友戏称,这是三体里的降维攻击。这几年被农资经销商痛恨的跨界者,差不多用的也是这样的思维,原来有些行业,比如金融、互联网、粮食收购,竞争太激烈了,混不下去了,来农资圈发现,农资圈的竞争比较原始,还停留在赊销、开农资会阶段,于是就跨界经营起来。有一位农资企业家曾说道:农资圈的竞争充其量还停留在营销3.0阶段,视客户如上帝。就像  相似文献   

18.
<正>三国时期的蜀国丞相诸葛孔明,可谓大智慧矣!他上解天文,下晓地理,中知治国安邦之大略,他利用"巧借东风"之计,等够了攻曹之箭,借助火攻,一举击败曹军,大败曹操于赤壁。进而占荆州,得益州,建立蜀国,助刘备成就一番大事业。从而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势,扬名后世。农资人何尝不应如此呢?现在的农资生意,竞争激烈程度一点不逊于孔明所处的三国时代,农资人要想在日益激  相似文献   

19.
<正> 日前,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斗争部际协调小组组长、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建在2003年农资打假专项斗争部际协调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强调,农资打假工作要做到四个加强。其主要内容是:一、加强农资市场检测工作,逐步使之规范化、日常化.二、加强农资生产经营主体的整顿工作,重点整顿非法农资生产和经  相似文献   

20.
<正>据《农民日报》报道,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常务理事、农资局局长、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杨建平最近指出,现在很多农产品都有了"身份证",今后也要探索给农资产品戴上"身份证"。这确确实实是一个不错的建议,实在值得人们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