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胡萝卜渗透脱水传质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通过研究胡萝卜在不同浓度、温度的蔗糖溶液中的传质现象,探讨了渗透溶液浓度和温度对胡萝卜传质的影响显著性及规律。蔗糖溶液浓度和温度的取值分别为40%、50%、60%和30℃、40℃、57℃;渗透时间为0~240 min。结果表明:蔗糖溶液温度比浓度对胡萝卜传质影响更显著;随着渗透溶液温度或浓度的增加,胡萝卜在渗透脱水时传质越明显。在渗透前30 min传质速率最快。对传质指标运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得出了胡萝卜渗透脱水的最佳方案为渗透时间240 min,渗透溶液温度57℃,浓度60%。  相似文献   

2.
茄子渗透脱水及渗后干燥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本文对茄子进行了不同厚度下的高浓度糖盐溶液(60%重量比浓度)中浸泡试验,得出其失重率随时间变化的失重曲线;过30h改成热风干燥,得出其干燥曲线;并与未渗直接干燥的物料相比较,在相同安全贮藏水分活度αw=0。7下,节省干燥时间约一半;讨论了厚度对渗透脱水及渗后干燥的影响,渗液浓度对渗透脱水的影响以及水分活度对安全贮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不同电场下豆渣的电渗透脱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连续直流电渗透脱水中,局部电阻的增大和电极与物料接触处的电化学反应,严重阻碍了电渗透脱水的进行。该文采用等占空比和不等占空比电场来提高电渗透脱水的速率,并分析了电渗透过程中电压梯度和电路中电流的变化。认为不等占空比电场是提高电渗透脱水速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脱水是豆制品加工中的重要阶段,传统方法采用重物压榨来脱水,这种方法脱水速度较慢。研究发现电渗透对豆凝乳脱水有较好的效果,但是具体操作中会有许多因素影响到脱水速率,例如电压条件、占空比等。如何调节这些因素,使电渗透脱水起到最佳的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采用不等占空比电场对豆凝乳进行电渗透脱水。具体研究了不同的电压和上部电极采用不同的正负极时间对脱水效率的影响。实验表面,在一定范围内,不等占空比电场的电压越高,豆凝乳的脱水效果越好;上部电极采用不同的正负极时间不仅影响豆凝乳的脱水效果,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与极板接触处豆凝乳的变色,这说明存在一个最佳的占空比。  相似文献   

5.
胡萝卜真空渗透脱水工艺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获得真空条件下胡萝卜渗透脱水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试验探讨了切片厚度、真空度、渗透液浓度、温度等因素对胡萝卜真空渗透脱水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条件能有效提高果蔬渗透脱水效率;失水率、固形物增加率均随着切片厚度的减小,真空度的提高,渗透液浓度、温度的增大而增大;当真空度达到10 kPa(绝对压力)附近时,固形物增加率增幅明显快于失水率。胡萝卜脉冲真空渗透脱水较优的工艺参数为:切片厚度4 mm、真空度30 kPa、渗透液浓度60%、温度40℃,采用该组参数渗透脱水240 min质量损失率可达40.1%。研究结果可为胡萝卜等蔬菜的干制加工预处理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6.
7.
为探究钙盐作为冷冻保护剂与高浓度糖液浸渍组合在常温下进行渗透脱水处理对冷冻蓝莓融化后质地品质的影响。对比以丙酸钙、乳酸钙、氯化钙为代表的3种钙盐冷冻保护剂及质量浓度为0.5、1.5、3.0、5.0 g/mL丙酸钙处理对冻融蓝莓品质的影响。通过观测蓝莓冻融后外观,测定硬度值、弹性、咀嚼性、胶着性、内聚性和回复性品质指标及可溶性果胶、共价结合型果胶和离子结合型果胶的含量。结果表明:添加钙盐结合糖液渗透脱水处理组均可减少蓝莓冻融后皱缩和质地瘫软现象,丙酸钙结合糖液渗透脱水处理组的汁液流失率比对照组降低约25.42%,显著低于(P<0.05)其他处理组,丙酸钙处理组为较优的钙盐添加种类。对丙酸钙添加浓度进行优化筛选,发现当丙酸钙添加浓度为1.5 g/mL时可显著降低( P <0.05)蓝莓果实的汁液流失和细胞膜透性,冻融后硬度为1.54 N、弹性0.75 mm,可溶性果胶、共价结合型果胶和离子结合型果胶含量分别达到1.03、0.83 和0.68 mg/g,减少蓝莓果实的质地瘫软现象并保持最佳冻融品质。丙酸钙浓度为1.5 g/mL结合渗透脱水技术使冻融蓝莓具有更好的品质,有利于食用和加工。研究结果不仅为解决蓝莓加工行业出现的由于长期冷冻所造成果实质地瘫软问题提供数据基础,还为研发提升果蔬原料冷冻贮藏品质的助冻剂及改性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食品蛋白电渗透脱水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渗透脱水应用在食品蛋白质的脱水方面尚未达到实用阶段,这是因为食品蛋白组成复杂,关于其机理研究不多,该研究以大豆分离蛋白、玉米蛋白和豆腐渣等为原料,探讨了不同电压、压力及缓冲液等实验条件下,这些含水物料的电渗透脱水效果和规律。实验表明电渗透脱水不仅速度快、效率高,还有节能效果。研究也对食品物质电渗透脱水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从原理和技术角度对其在食品脱水干燥领域的应用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植物乳杆菌PC11(Lactobacillus plantarum PC11)发酵代谢物、葡聚糖和冬小麦蛋白组合糖液浸渍处理对蓝莓冻融品质的影响。该研究以冷冻和糖液浸渍(65 g/mL)冷冻为对照组,以PC11发酵菌代谢物(10 g/mL)、葡聚糖(1 g/mL)和冬小麦蛋白(0.1 g/mL)结合糖液浸渍预处理后冷冻为试验组,比较分析蓝莓的抗氧化能力、活性物质含量、质构特性、冷冻特性、汁液流失率、色差和细胞膜透性等指标。结果表明:单一糖液浸渍处理不如添加助冻剂结合糖液浸渍的效果理想,其中添加PC11发酵菌代谢物(10 g/mL)的处理组可以有效维持蓝莓冻融后的各项指标,此处理组胶着性、硬度、咀嚼性和弹性分别为0.89 N、1.22 N、0.56 N和0.65 mm,总花色苷和原花青素含量与其他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含量分别为2.59和0.54 mg/g,总花色苷的保留率比糖液浸渍组提高了1.78倍。该文提出的冷冻预处理办法为针对蓝莓原料不同加工方式的冷冻贮藏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田媛  赵亚  石启龙 《农业工程学报》2016,32(17):266-273
溶质在渗透脱水过程中过多渗入组织不利于渗透脱水进程,同时对营养、感官特性与外观形态等均会产生不利影响。为了抑制渗透脱水过程中溶质过多渗入扇贝柱,提高渗透脱水效率,研究了壳聚糖、低甲氧基果胶与海藻酸钠等3种不同成膜预处理对扇贝柱渗透脱水过程中传质特性影响。采用Peleg模型拟合扇贝柱渗透脱水过程中传质和动力学参数;采用Fick’s第二扩散定律评估水分扩散系数(Dew)和溶质扩散系数(Des)以及渗透脱水效率(Dew/Des)。扇贝柱渗透脱水过程受到成膜材料种类、渗透溶液温度和氯化钠质量分数影响显著(P<0.05)。成膜预处理扇贝柱的水分损失和氯化钠渗入的初始速率与平衡速率均低于(P<0.05)未经涂膜的对照组。有效扩散系数随着渗透脱水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水分和氯化钠有效扩散系数范围分别为1.224×10-9~2.466×10-9 m2/s和1.152×10-9~1.894×10-9 m2/s。成膜预处理可在维持较高失水率的同时有效地控制高温渗透脱水过程中氯化钠的渗入。海藻酸钠与低甲氧基果胶成膜预处理后扇贝柱的脱水效率(Dew/Des)高于(P<0.05)对照组。然而,对于壳聚糖成膜预处理,当氯化钠液质量分数高于30%或者质量分数为20%且温度为25℃时,扇贝柱脱水效率高于(P<0.05)对照组。扇贝柱渗透脱水过程中,为了调控固形物增加和提高渗透脱水效率,成膜预处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用丙酮将草鱼肠脱脂,磷酸盐缓冲溶液提取粗酶液,再用10%~40%饱和度的硫酸铵分级沉淀制取粗草鱼消化道碱性蛋白酶。粗草鱼碱性蛋白酶的比活力为2 800 U/g,最适作用温度为37°C,最适作用pH为10.3。在50°C保温30 min后还保留60%以上的酶活力,要使其损失约80%的活力,需要在60°C保温30 min。50 mmol/L的甲苯磺酰赖氨酸氯甲酮(TLCK)、甲苯磺酰氟(PMSF)和50μmol/L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SBTI)分别抑制78.92%、75.98%和80.23%的酶活力。SDS-底物-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表明碱性蛋白酶的活性成分有4种,一种为非丝氨酸蛋白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5 000;另外三种为胰蛋白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6 400、30 750和43 000。  相似文献   

12.
针对农、牧业草场的种植与改造,高尔夫球场、水利工程堤坝、高速公路边坡等面积较大、地势复杂、不易采用传统方法建植草皮的地况,研制了适合我国国情的草种喷播机.该机以内燃机为动力,机械式搅拌器、以水为载体的动力泵、车载式喷射(洒)播种植物种子.重点解决了液、固相混合物的搅拌、水力喷射及控制等关键技术.并对其无载空运转试验、静水压试验、负载试验及排空等试验的结果进行了分析.该设备的研制填补了我国草种喷播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The effectiveness of contour grass strips in erosion control was investigated in a field experiment involving two grass treatments ( Festuca ovina and Poa pratensis ) and a bare soil control on an erodible sandy loam soil on a 5° slope using simulated rainstorms of 40 mm h–1 for 45 minutes duration. The grass strips resulted in significantly ( P < 0.05) lower runoff and soil loss than the bare soil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wo grasses, despite their differences in density, height and leaf size. The effect of the lower density of the Poa pratensis was offset by its larger stem diameter so that the surface area facing the flow was similar for both grasses. Instead of acting as a filter with sedimentation occurring within the barrier, the grass strips operated by ponding water upslope of the barriers. Deposition then occurred in the ponded area above the barrier.  相似文献   

14.
A study has been made of the effect of osmotic pressures (O.P.), 0.6, 2.0, 3.5 and 5.0 atm. produced by balanced nutritional solutions in tomato plants. With the maximum O.P. there is a 40% decrease, approximately, in the fresh weight. The increas ed O.P. also produces a decrease in the water content of the plant and an increase in the cation and anion content, not maintaining the ratios between ions, which produces an unbalance in the metabolism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concentration of compounds which raise the internal O.P. of the plant.  相似文献   

15.
快速脱水抑制葡萄干制过程中膜脂过氧化及褐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探索脱水速度对无核白葡萄干制过程中膜脂过氧化作用及褐变的影响,以新疆无核白葡萄为试验材料,经过葡萄促干剂处理后,采用快速脱水和缓慢脱水2种处理,质量每减轻10%进行取样,测定脱水过程中果实干基含水率、干燥速率、褐变度、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含量、脂氧合酶(lipoxygenase,LOX)、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以及总酚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缓慢脱水相比,快速脱水处理显著(P0.05)降低了无核白葡萄褐变度的上升,减少MDA生成量以及膜透性的增加,抑制LOX活性的升高,保持较高的活性氧清除酶SOD、CAT及POD活性及较高的总酚含量,且使PPO活性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因此认为,快速脱水可以有效地抑制无核白葡萄的膜脂过氧化作用对细胞膜的破坏,保持细胞的完整性,且PPO活性较低,从而减少无核白葡萄脱水褐变的发生。研究结果为快速脱水在无核白葡萄干制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水葫芦脱水技术一直是实现其资源化利用的瓶颈,高效率、低成本的挤压脱水设备研发至关重要。试验以自主研发的SHJ-400型水葫芦固液分离机和特殊立式潜污泵(吸口朝上)为基础,采用人工进料方式粉碎水葫芦并通过调节立式粉碎机电动机频率和刀片层数获得不同粉碎程度的水葫芦,首先经过初步试验研究水葫芦粉碎粗细对脱水效果的影响,然后依据脱水设备适宜的水葫芦粉碎粗细要求设计出卧式甩刀粉碎机,并对整套设备(包括粉碎和脱水)进行中试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葫芦粉碎程度提高,脱水率增加,但与此同时,粉碎的耗能增加,脱水残渣中固形物以及氮、磷、钾等养分流失比例也随之增加,研究发现水葫芦粉碎度为32.92(即粉碎后水葫芦残体长度小于5cm达88%以上)的工况条件较好,所得残渣含水率为83.65%,且试验过程中的总耗能最低,仅6.39kW·h/t,在工程运行中,此结果得到进一步验证,且粉碎与脱水效率更高,总能耗(粉碎+脱水)已降低至2.28~2.72kW·h/t。按照日处理200t水葫芦折算其处理成本为4.5元/t(不考虑设备折旧等其他成本)。可见,此套设备(粉碎和脱水)及工程化技术的研发为水葫芦综合利用产业化的形成提供了技术保障,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鲤鱼精蛋白的提取与抗菌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研究了采用超声波技术提取鲤鱼抗菌精蛋白的工艺条件和抗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技术提取鱼精蛋白硫酸用量少,提取时间短。用1.0A强度的超声波和5%的硫酸溶液提取鱼精蛋白,提取时间20 min,能得到较高活性的鲤鱼抗菌精蛋白。并进一步研究了pH值、温度、金属离子和蛋白酶对鲤鱼精蛋白抗菌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