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表扬与批评     
《长江蔬菜》编辑部: 我是一个蔬菜种植爱好者。我处人多地少,种植蔬菜是解决温饱的一条门路。自从我订阅了《长江蔬菜》,从中学到了很多实用技术,也从中得到了蔬菜良种信息。通过引进良种,使我们的蔬菜数量、质量有很大提高。我社很多农友,看到我订阅了《长江蔬菜》尝到甜头,从我一个人订阅,发展到今年有8人订  相似文献   

2.
张管印 《长江蔬菜》2016,(23):58-59
正"读《长江蔬菜》,走成功之路。"说起《长江蔬菜》,我有讲不完的故事。《长江蔬菜》在为我提供丰富的栽培知识同时,也让我结识了不少蔬菜行业的优秀人才,使我的发展道路越走越宽……※一筹莫展,偶遇《长江蔬菜》※"身处他乡遇陌路,《长江蔬菜》解迷途。"我是山东菏泽人,早在1994年山东省大力发展设施蔬菜时就从事蔬菜栽培管理的技术指导工作,在多年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11年我被湖南的一家农企聘用为基地的技  相似文献   

3.
我是《长江蔬菜》的老读者,但我要向老朋友《长江蔬菜》请罪。我们这里有句俗话,叫“乡下佬吃橄榄,掷掉了又捡回来”。这话是说:过去有个乡下人在城里买了橄榄,回来一吃觉得其味不佳,便随手掷之在地,想到自己庭园树上有青梅,或许不比它差,一  相似文献   

4.
《长江蔬菜》编辑部: 您们好!我是陕西省一个比较落后村庄的农民,1985年我从一家报刊上看到了《武汉蔬菜》的征订启事,就决心订了一份.订阅几年,使我学到了不少蔬菜新品种种植技术以及科学的管理方法,使我变富了.如1986~1987年,我引进了贵刊介绍的“791”冬韭,试种0.5亩地,青韭收入1200元,除去种子等投资.纯收入近1000元. 目前,我还试种了南方的芦笋、蓝山大白苦瓜,意大利冬芹,崇明金瓜、地瓜、茭白等蔬菜,我计划在88年突破万元,我想,有《长江蔬菜》作指南,这一计划一定能实现,到明年年底再向贵刊报喜。  相似文献   

5.
朱林耀 《长江蔬菜》2016,(21):56-57
正转眼间,《长江蔬菜》创刊已经30周年了,此时我也在蔬菜技术推广战线上工作了30余年,可以说我的成长离不开《长江蔬菜》,一路走来,非常感恩成长之路上一直有《长江蔬菜》相随,30年里,《长江蔬菜》给我启迪,使我开拓,教我提高。从订阅中得到启迪1981年从武汉市农业学校蔬菜专业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武汉市东西湖区慈惠农场工作,慈惠农场是一个种植蔬菜的专业农场,正好给我提供了施展  相似文献   

6.
多年前,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农民,对农业相关的新鲜事务一直都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但乡里乡亲都说我是个讲究的"文化人",因为我喜欢穿着正装和衬衣,去哪里都会带着本子和笔,出门时头发必须收拾得一丝不苟。我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看书,为此订阅了不少期刊杂志。不过我最爱的,还是《长江蔬菜》。每期必读,一期不落。2015年4月,我得知亚非种业在《长江蔬菜》上创立了"亚非致富经"栏目,便跃跃欲试,因为我既是《长江蔬菜》的铁杆粉丝,也是亚非种业的忠实客户。现在两家单位"强强联合",我也要在《长江蔬菜》上写篇文章来谈谈我与亚非种业多年的相识、相知、相许!  相似文献   

7.
《长江蔬菜》编辑部: 你们好!我是《长江蔬菜》的热心读者。自从订了《长江蔬菜》以后,对我启发很大。特别是栽培技术、经验交流等栏目有较强的实用性。你刊介绍的新优品种,我很想试种,但是没有这方面的信息。希望  相似文献   

8.
《长江蔬菜》发行部:本人是《长江蔬菜》的忠实读者。长期以来,一直把《长江蔬菜》作为指导自己工作的重要工具,甚至把杂志作为教科书来阅读,受益匪浅。《长江蔬菜》是我的良师益友。本人原先是学文科的,并非农字号专业人员,从事蔬菜部门的工作,可以说是半路出家,因此对蔬菜生产技术的渴求十分迫切。要从门外汉变成业内人士,就必须努力学习,迅速掌握蔬菜生产技术、品种信息、市场信息等专业知识,才能适应当前的工作。《长江蔬菜》便成了我学习蔬菜生产、良种、市场信息的捷径教材。实践证明,《长江蔬菜》知识性、实效性、理论性…  相似文献   

9.
农民需要科技,科技难以推广,症结在哪里?《长江蔬菜》杂志社破解这一症结的做法是:上盯专家学者,下盯农民,将学术文章通俗化,将权威性与通俗性较好结合起来,开启了一条全新科技推广之路。日前,记者从湖北省新闻出版局获悉:《长江蔬菜》被选定为全省农家书屋重点刊物。  相似文献   

10.
《长江蔬菜》2005,(5):1-1
同志们:今天大会是《长江蔬菜》创刊二十周年暨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庆祝大会,我们全国有二十几个省市的蔬菜专家、管理干部应邀参加今天的会议。我认为,这个会议开的特别有意义,为什么?因为在新的形势下,办好一个期刊不容易,办好农业期刊尤其不容易。我们《长江蔬菜》立足湖北  相似文献   

11.
滕存旭 《长江蔬菜》2016,(13):65-66
导读:多年前,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农民,对农业相关的新鲜事务一直都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但乡里乡亲都说我是个讲究的“文化人”,因为我喜欢穿着正装和衬衣,去哪里都会带着本子和笔,出门时头发必须收拾得一丝不苟。我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看书,为此订阅了不少期刊杂志。不过我最爱的,还是《长江蔬菜》。每期必读,一期不落。2015年4月,我得知亚非种业在《长江蔬菜》上创立了“亚非致富经”栏目,便跃跃欲试,因为我既是《长江蔬菜》的铁杆粉丝,也是亚非种业的忠实客户。现在两家单位“强强联合”,我也要在《长江蔬菜》上写篇文章来谈谈我与亚非种业多年的相识、相知、相许!  相似文献   

12.
我是从福建来内蒙工作的。对南方蔬菜有所偏爱,渴望南方蔬菜专刊。《武汉蔬菜》由诞生到成长为《长江蔬菜》,我一直衷心地热爱她。在1986年得知有《武汉蔬菜》后,便马上订阅,我要求补订过去的期刊也得到满足。有次《长江蔬菜》1988年第一期没收到,也补给了我。编辑部同  相似文献   

13.
正十四年前,我与《长江蔬菜》"一见如故"最早接触《长江蔬菜》,是在2003年读博士研究生期间。那时,我在《长江蔬菜》2003年第1期发表了"蔬菜作物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的综述文章,影响比较大,从此我慢慢地喜欢上了《长江蔬菜》。以后,我和我的团队成员及研究生多次在《长江蔬菜》上发表相关研究结果、新品种及栽培技术,诸如"不同染色体倍性西瓜对枯萎病的抗性研究"、"不同倍性西瓜果实不同糖含量比较"、"不同倍性  相似文献   

14.
正当我随手翻阅手中收到的2016年第15期《长江蔬莱》时,窗外开始下起了秋雨,丝丝清冷的氛围中,我的心依然温暖如春。又到一年一度报刊征订的时候了,我放下手中的书本,迅速来到邮局订阅了我喜爱的、陪伴我快30年的《长江蔬菜》。每当我再次翻阅那些过往珍藏的一期期泛黄的《长江蔬菜》,我的眼眶就会不自觉地湿润。透过醇厚的油墨香气,我依然可以从那些文字和图片中感知到曾经的温暖。一路奋进的《长江蔬菜》与奔流  相似文献   

15.
<正>初次接触《长江蔬菜》时,其还未更名,叫《武汉蔬菜》,彼时我就读于华中农业大学园林系蔬菜专业,对其印象比较模糊,仅记得一些关于蔬菜的诗词咏赋。自1987年《长江蔬菜》正式出刊后,她即成为我的良师益友,那时我正在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攻读蔬菜栽培生理专业硕士学位,翻阅《长江蔬菜》后发现其中有许多文章是我的老师、同学、同行、朋友所撰写。他们深入浅出的真知灼见、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深深感染了我,也让我大开眼界,真正爱上了蔬菜这个专业,觉得掌握种菜的学问可以帮助菜  相似文献   

16.
当我跨出中学的大门,我便努力寻求我应该从事的职业;也许正是《长江蔬菜》为我选择了我的人生道路。那是1990年10月的一天,我在邮局取信时,看见一位同志在订1991年的《长江蔬菜》。当时我不知道自己是真诚地渴望还是心血来潮,只是看了一下刊名,就贸然订  相似文献   

17.
正《长江蔬菜》创刊三十多来年,从未离开过您的相知相随。以前您是读者、作者、编委、广告客户,今天我们诚聘您为通讯员,邀您合作办刊,约吗?提供线索、搜集素材、踊跃投稿……多种途径,任君选择。我们需要您报料长期深入蔬菜产业一线的蔬菜达人们,不管您是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主,还是专业合作社成员、农技推广者……只要您有态度、有观点、有腔调,就快来加入我们吧!敲门砖-暗号:"我要报料"。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 您好!我是《长江蔬菜》的热心读者。自从采用了《长江蔬菜》介绍的新技术以后,我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我非常感谢贵刊全体编辑和工作人员。最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位菜农,别看我还很年轻,可种菜已有七八年历史了。我们这里有这么一句俗话:“一亩菜园,十亩旱田(指收入相当)”。我在前五六年中,勤奋劳动,精心管理,收入虽比旱田多,但由于产量较低,投入较大,每年纯收人寥寥无几。多年的经验告诉我,要想使蔬菜有较高的产量,必须依靠科学我是在1989年开始订阅《长江蔬菜》等杂志的,《长江蔬菜》上刊登的论文、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20.
感谢和建议     
编辑部全体同志们: 您们好!我是《长江蔬菜》的忠实读者,1988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看到了你部编的这本杂志,竟使我爱不释手。我是一个搞蔬菜良种繁育的技术员,看了《长江蔬菜》中刊登的许多文章后,得到了不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