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是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举措。技术进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决定力量,科技成果转化运用是现实生产力,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使农业农村发展走上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轨道;本文分别阐述了农业科技创新及现代农业发展的含义,并提出了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业科技档案工作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郑莉 《农技服务》2009,26(3):162-163
阐述了农业科技工作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总结了农业科技档案信息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方法与形式,提出了创新与发展农业科技档案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加强农村科技工作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推进农村科技工作的基本点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点两个方面阐述了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以强化农村科技工作为基础,解决制约现代农业发展关键环节、关键领域的问题,并在组织方式和机制创新方面重点突破。通过完善"两轮"驱动布局,推动自主创新,加强城乡统筹,扩大农村内需,强化农村科技服务等方面加强农村科技工作。发展现代农业,要在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等关键点上着力,要充分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建立和健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把解决"三农"问题提到了全党各项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是新阶段农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决定性因素,加快实施科教兴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着力点和关键。农业科研单位是科教兴农的生力军,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大有作  相似文献   

5.
发展现代农业,科技是第一要素,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是实施科技兴农的直接载体和重要支撑,并且今年中央l号文件也明确提出要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我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经过多年的建设,已具备一定基础。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有的农业科技服务机制己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如何强化农业科技服务工作,加快科技服务体制改革步伐,促进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建立起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已经进入城乡一体化的新阶段,构建新型有效的科技支撑体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性力量。在明确科技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以唐山市为例,客观剖析农业科技现状,重点提出科技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了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分析了江苏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现存的模式、各种模式的特点及在当前农业科技发展新形势下存在的问题。同时,探索和研究适应现代高效农业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从而增强农业科技对现代农业的支撑和推动作用,促进江苏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及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安徽省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科技作为农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必将推动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经济的转型和农村社会的变革。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因此,要大力发展农业科技,促进安徽省农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建立健全集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是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有效途径。因此,客观分析杭州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理清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思路,对于促进杭州市农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农业和农村发展已经进入了以市场引导为主的新阶段。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关系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本文分析了目前吉林省农业发展和综合科技服务平台现状,探索如何建设吉林省现代农业综合科技服务平台,提出"一个平台、两个体系、三个支持系统"的总体框架,并对促进综合科技服务平台体系创新与发展提出建议,能够有效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为广大农民、企业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让广大农村居民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实现生存环境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民生科技是最贴近百姓生活、直接服务于人的科技。文章分析了民生科技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作用;归纳了发达国家民生科技的发展模式;探讨了贵州新农村建设中民生科技发展模式。认为贵州新农村建设中民生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导向和推动、提高全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加强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文章针对加入世贸组织( WTO)、农业市场国际化对传统农业的影响,结合河北省农业发展的实际,分析了发展高新技术,改造河北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四结合、四突破”的发展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开拓科技情报为农业科技项目服务的领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农业科技项目服务是科技情报的重要领域。在当前的形势下,要做好这项工作,应把握三点:1.为大农业的各类科技项目服务;2.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3.为科技项目提供服务是科技咨询业的主要业务。  相似文献   

14.
15.
孙晶  祁嘉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443-18445
从历史与文化的角度探寻了传统农业的特点,在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两相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农业重在景观的特点,阐述了景观农业的主要内容与时代特征,及其对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从而就"景观式新农村"的营造措施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西文期刊馆藏书目数据库建设的实践为例,提出建立西文期刊馆藏书目数据库的一些做法和注意的几个问题,并有五点深刻体会。  相似文献   

17.
漳州提出“工业立市”的发展战略,面向国际市场,以工业化思路指导农业发展,积极构建出口创汇型无公害农业产业化管理体系,促进漳州农业发展提速升级。2003年,农业出口创汇首次突破5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50%,约占福建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的43%。漳州农业发展已进入新阶段,初步  相似文献   

18.
19.
从传统农业走向两经农业,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实现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必须经过四个阶段:具备准确立项能力、要素投入能力、高新技术的可行性和农民的接受能力等四个基本条件;提出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六个方面的发展态势。协调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各载体之间的关系,即科技人员、科技单位、龙头企业、农户和农民、政府相互之间的关系。政府介入应是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推进的主导力量。产业化和产业化经营二者的关系是宏观布局与微观管理的关系;产业化基本组织形式是“科研+实体+农户”,产业化的理想模式是建立紧密型利益共同体,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十五”期间天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应重点实施农业良种产业化、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信息技术产业化、现代装备技术产业化、农产品保鲜技术产业化等五类技术产业化工程。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水保型农业与集雨农业的不同特征、主要技术内容及蓄纳降水提高水分利用率的效果,提出了旱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把水保型农业与集雨农业有机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