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不同棉花品种苗期对朱砂叶螨抗性的筛选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98个棉花品种的苗期鉴定,筛选出了一批对朱砂叶螨抗生强的种质资源,包括亚洲棉,海岛棉和部分具有多毛,地和无色素腺性状的陆地棉品种。所鉴定的红叶,多毛和无色素腺品种平均受害指数显著低于推广品种,表明这些性状具有潜在的抗螨性。多毛品种高的叶毛密度须协同一定的叶毛长度才具有抗螨性。  相似文献   

2.
1994~1996年,选择陕西关中目前主栽小麦品种30个,田间自然感虫进行抗螨性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对麦圆叶爪螨(Penthaleusmajor(Duget))的抗性有一定的差异。比较而言,陕167,小偃504,陕229,NC332等品种的抗螨性较强;87162,8329,陕927,陕8007,5489,90-3等品种的抗螨性较弱;其余品种的抗螨性介于上述二者之间。个别品种的抗螨性在不同时期的相对排序中变化较大,表现了抗性的时间特定性。  相似文献   

3.
茶树品种抗侧多食跗线螨的形态和生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抗侧多食跗螨(PolyphagolarsonemuslalusBanks)茶树品种间新梢叶片的下表面形态学和生物化学方百存在着明显差异。抗性品种的叶片下表百具有茸毛密度高、气孔密度低、角质化程度高、下表皮厚的形态特征;抗性品种新消具有咖啡碱、氨基酸含量高和可溶性糖含量低的生化特征。叶片组织结构、新消中茶多酚和叶绿素总量的含量与茶树品种抗螨性没有关系。因此,茶树新捎叶片茸毛多、气孔密度低、下表皮角质化程度高的形态特征成为形态学抗螨机制,主要构成螨类取食行为的障碍因子;新梢中高咖啡碱和氨基酸含量、低可溶性糖含量的生化特征成为生化抗螨机制。  相似文献   

4.
茄子田间抗螨性鉴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叶片为害指数作抗性指标用聚类分析法对27个茄子品种田间抗侧多食跗线螨「Polyphagotarsonemus latus(Banks)」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不同茄子品种对侧多跗线螨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相比之下,以丰研一号,种都万吨早茄,成熟墨茄,渝早茄2号,生活上都特别培育抗螨 的最强,以荆州长白茄,洛阳早青茄,西安绿茄,九叶茄,七叶茄,8819,湘研早茄,种都皇太子抗螨性为最弱,其余介于二者之  相似文献   

5.
对8种1年生美洲黑杨杂种无性系叶片中的化学物质进行了萃取分离,并对分离物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表型抗螨的无性系乙酸乙酯层中萃取物质的含量与表型感螨的无性系中的含量差异显著;生物活性检测结果证明,乙酸乙酯层萃取物对螨的驱赶性和毒杀性明确,且美洲黑杨叶片中化学物质的差异性对其抗螨能力有影响.在优质美洲黑杨抗螨性品种的选...  相似文献   

6.
以陆地棉与海岛棉的远缘杂交后代川98为研究对象,采用螨害指数法和产量下降率法两种方法评价川98的抗螨性。研究在不同逆境下的抗螨性和从不同方面研究川98的抗螨机理,结果表明:川98的抗螨性与海岛棉抗螨品种PimaS-3相当,其螨害指数明显地低于陆地棉感螨品种。川98受螨害后的产量下降率最小,仅为8%,而在逆境条件下川98仍表现出良好的抗螨性。川98对棉叶螨的抗性存在多种抗性机制。  相似文献   

7.
1994 ̄1996年,选择陕西关中目前主栽小麦品种30个,田间自然感虫进行抗螨性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对麦圆叶爪螨的抗性有一定的差异。比较而言,陕167,小偃504,NC332等品种的抗螨性较强;87162,8329,陕927,陕8007,5489,90-3等品种的抗螨性较弱;其余品种的抗螨性介于上述二者之间。个别品种的抗螨性在不同时期的相对排序中变化较大,表现了抗性的时间特定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不同木薯品种对朱砂叶螨的抗性,为推广综合性状好、产量高、抗螨性强的木薯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个木薯品种(新选048、华南205、华南8号、桂热4号、D346和F50)为试验材料,于朱砂叶螨第1次危害高峰期调查不同木薯品种受朱砂叶螨危害程度,并对其抗螨性进行鉴定;测定不同木薯品种的叶片营养成分及叶片形态特征,分析不同指标与朱砂叶螨危害程度的关系,探讨木薯对朱砂叶螨的抗性机制;在木薯收获期对6个木薯品种的产量及相关性状进行比较分析,推选综合性状好、产量高、抗螨性强的品种.[结果]新选048、D346和F50为MR级别,螨害指数为56.11%~61.41%;华南8号、华南205和桂热4号为S级别,螨害指数为74.26%~84.07%.木薯的螨害指数与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和水含率、叶片厚度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游离氨基酸总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SPAD值、叶片蜡质含量、最大裂叶长和最大裂叶宽间相关性不显著(P>0.05,下同).木薯品种的螨害指数与块根产量及相关性状间均呈负相关,但相关性均不显著.[结论]新选048对朱砂叶螨的抗性最强、产量相关性状较好、产量最高,可在朱砂叶螨高发区推广种植.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游离氨基酸含量、水含率和叶片厚度等可作为木薯朱砂叶螨抗性的重要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9.
不同北美海棠品种抗螨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棠(Malus spp.)是重要的园林绿化植物,北美海棠因其品种多、适应性强、观赏性强等特点在我国园林景观中极有发展潜力。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是海棠的主要害螨,不仅对植物危害严重,还影响园林景观。通过田间调查山楂叶螨在不同北美海棠品种上的种群数量,采用Duncan's多重比较分析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北美海棠品种之间表现的抗螨性差异显著,其中露易莎等12个品种均有较强的抗螨性,王族等4个品种抗螨性次之,绚丽抗螨性最差。  相似文献   

10.
用3个抗螨海岛棉与6个感螨陆地棉亲本配制36个F_1代组合,根据螨害级别进行了双列杂交分析。试验中抗螨性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占主导地位,亲本的抗螨水平与配合力效应十分吻合,3个海岛棉螨害轻,它们的配合力效应负值较大,陆地棉中以当地品种鄂荆1号的配合力最小。36个组合中抗×抗和感×抗表现抗,而感×感仍表现感,其中仅12个组合(主要为陆地棉×海岛棉)具有显著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在本试验中,抗螨性的遗传符合加性一显性模型,以加性变异为主,广义、狭义遗传力分别为0.88和0.74,估计出一组显性抗螨基因。  相似文献   

11.
抗棉叶螨棉花种质川98系的选育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1979年从陆地棉与海岛棉的杂种后代“抗77”选系的分离群体中,选得抗螨株。历经12代定向选育和抗螨性鉴定,获得了稳定的抗螨种质川98系,并已在国内发放。川98系对棉叶螨具抗生性。与对照73-27相比,在川98植株上取食的叶螨发育缓慢,若螨存活率低,雌螨产卵量减少,单位叶面积螨数仅为73-27的50%。川98降低螨害2级左右,4年不治螨与治螨相比,试验结果不减产。其抗性机制主要与叶面积扩展快、蜡质和几种氨基酸组分含量较高以及其海岛棉遗传背景有关。用川98与陆地棉86-1等杂交,已初步选出抗螨、丰产、优质新品系。  相似文献   

12.
应用模糊聚类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苹果叶片 P,K,Mo,Zn,Mn,Cu,B,Ca,Mg 和Fe 十种无机营养元素与苹果全爪螨和山楂叶螨危害的关系。结果表明:10种元素与不同果园或地域两种叶螨的发生比例及密度相关;在品种、树龄相同条件下10种元素含量的差异可能是制约叶螨发生的原因之一;苹果不同品种间10种营养元素含量的差异与苹果全爪螨密度有关;Mo,Fe,Mn 和 K 可能是影响两种叶螨发生危害的重要营养元素,它们在叶片上分布的不均匀性可能是导致两种叶螨在同一叶片上生态位分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从抗虫种质资源、鉴定方法、抗虫机理及品种选育等方面对水稻抗稻纵卷叶螟的筛选鉴定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对1 000多份水稻品种材料的抗虫性进行自然鉴定,筛选出抗稻纵卷叶螟材料2份,并通过杂交、回交等手段,选育出抗稻纵卷叶螟的中间材料,为选育抗虫水稻品种提供种质材料及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斑点落叶病是中国苹果产区发生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苹果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旨在发掘具有高抗病性的苹果栽培品种和探寻调控斑点落叶病抗性的关键基因,为苹果品种改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苹果斑点落叶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 f. sp. mali)对84份苹果栽培品种进行离体叶片接种鉴定,从病斑面积和病斑面积增长率两方面进行聚类分析,评价苹果栽培品种对斑点落叶病的抗性。用接种后叶片的病斑面积作为表型性状,以全基因组深度重测序获得的1 243 071个高质量SNP位点为遗传标记,采用EMMAX方法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84份苹果栽培品种接种后统计病斑面积发现,不同的苹果栽培品种在对斑点落叶病的抗病性方面表现出显著的多样性,其中感病和中抗的品种占绝大多数,而高抗和高感的品种占比较少;苹果斑点落叶病抗病性具有正态分布特征,呈现数量性状遗传特征。全基因组关联性状分析最终获得6个SNP位点呈现显著水平P≤0.0000001(-LgP≥7),深入分析将其关联到7个关键候选基因,包括整合素连接蛋白激酶、FMN连锁氧化还原酶、B-box型锌指蛋白、GATA型转录因子等,并验证了整合素连接蛋白激酶在苹果抗病中的作用。【结论】经过两年数据的综合分析,最终从84个苹果栽培品种里,鉴定到稳定抗性品种7份,稳定易感品种2份。通过全基因组关联性状分析鉴定到与苹果斑点落叶病抗病性显著相关的6个SNP位点,关联到7个关键候选基因,并验证了其中一个基因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苹果树冠9-11月山楂叶螨种群分布格局及空间方位关系,探明这一时期苹果园山楂叶螨种群数量及越冬趋势,在陕西省扶风县果园,选取富士和嘎啦苹果树各5株,将立体树冠划分为20个资源单位,每个资源单位随机抽取5片叶,调查统计叶螨数量。应用聚集度指标、Iwao回归分析法、Taylor幂法则及Brayr Curtis Measure系数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楂叶螨在苹果两个品种上的数量分布不同,富士品种上叶螨总量是嘎啦的2.03倍。山楂叶螨在两品种上均呈聚集分布,但在富士植株上聚集的原因为种群中个体间相互排斥,而嘎啦上则为个体内相互吸引。种群差异度表现为,在水平方向上,富士品种4方位无显著差异,内、外侧差异极显著,嘎啦上均无显著差异;在垂直方向上,富士树冠上、中、下3层之间的差异性均达极显著水平,嘎啦仅上层与中、下层差异极显著,中层与下层之间无明显差异。该螨在两品种树冠上的分布构成不同层次的种群亚层结构。因此,当地苹果园山楂叶螨种群分布更偏向于富士品种,应重点防治,以减少来年螨源;方位上趋向于西侧越冬,且多分布于树冠内侧中、下层,这是翌年果园喷药管理的重点部位。  相似文献   

16.
旨在研究不同生态型小麦品种叶片的气孔性状与抗旱抗逆性的关系并发掘育种过程中鉴别品种抗旱性的新指标。对34个不同生态区域推广种植的小麦品种(系)进行叶片气孔结构的显微观察和分析。结果发现:冬小麦品种叶片的气孔密度显著高于春小麦,旱地小麦品种叶片的气孔密度显著高于水地小麦,旱地冬麦和水地冬麦叶片的气孔密度均显著高于旱地春麦和水地春麦(P<0.05)。各品种小麦旗叶的气孔密度平均值高于倒二叶,但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生态型小麦品种中,气孔形态小、密度大的品种抗旱性强。因此,可将气孔密度及其形态作为抗旱性选择的参考指标,同时也可为不同生态区适播品种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主要果树果实品质遗传改良与提升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全面总结分析国内外果树果实品质改良现状、中国果树品质改良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与成因,在此基础上系统阐述柑橘、苹果、梨、桃及葡萄等主要果树果实品质遗传改良的目标、技术途径与成果、品质性状遗传倾向、芽变机理,并举例阐述柑橘原生质体融合与无核品种创制、功能型苹果及其育种技术体系创建、早熟核果类果树品种和无核葡萄胚培育种、野生樱桃李资源品种化及转基因缩短童期新技术等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最后针对中国果实品质改良提出几条建议:进一步加强野生果树资源评价及亲本利用研究,努力拓宽栽培品种的遗传基础,协同提升果实品质;进一步开展细胞工程等生物技术以及芽变机理和性状遗传变异规律研究,建立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结合、杂交育种与芽变选种优势互补的果树果实品质高效改良技术体系;进一步加强新品系的国际品种区域栽培试验及国际品种权申请与保护,培育国际性的果树“大品种”。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主要对14个番茄材料进行了Ty-1,Ty-2,Ty-3,Mi-1和Cf-9共5个抗性基因的检测,并在自然条件下观察番茄植株对黄化曲叶病毒病、叶霉病、根结线虫病的抗性.生物学检测结果表明, 14个材料均含有黄化曲叶病毒病抗性基因、根结线虫抗性基因Mi-1和番茄叶霉病抗性基因Cf-9.其中, 2个番茄材料含有5个抗性基因, 8个材料含有4个抗性基因, 4个材料含有3个抗性基因.田间抗病性调查并未发现显著的感病情况.此外,还对其生长习性等13个农艺性状进行了调查和统计.综合抗病能力以及田间表现, 14,21,金棚8B等3个品种抗病能力强,生长势好,产量较高,比较适宜日光温室秋冬茬番茄的种植.  相似文献   

19.
苹果抗病虫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苹果是研究果树抗病基因的模式植物,综述了苹果抗病虫基因的结构特点和基因定位,总结了抗黑星病、白粉病、火疫病、苹果棉蚜等苹果主要病虫害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分子标记技术在苹果抗病基因研究的应用情况,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