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雄性激素诱导罗非鱼性转化的适宜规格投喂雄性激素是生产全雄罗非鱼的有效方法之一。为准确掌握投喂激素饵料时鱼苗的适宜规格和年龄,美国奥本大学农业试验站进行了试验。将鱼苗分成4种规格:总体长llmm、12~13mm、14~16mm、]6mm以上。不同规格的...  相似文献   

2.
用17α-甲基睾丸素处理(MT)、酒精处理(CA)或不做任何处理(CO)的饵料分别投喂三组尼罗罗非鱼Sarotherodon n:loticus鱼苗,饵养8周。比较这几组鱼苗的生长率和饵料利用率。结果表明,用MT饵料投喂,鱼苗生长最好,饵料转换率(FCR)、  相似文献   

3.
在水泥池和水箱中,采用充氧、微流水、投喂鲜活动物性饵料、定期吸污和进行水质监测的方法,将人工繁殖孵出的鱼苗33 808尾,经过16~21d培育,获得3.0~5.0cm的规格鱼种20 365尾,成活率为44.3%~87.6%,平均达60.2%。  相似文献   

4.
鮸鱼,俗名黑鮸,拉丁文名Miichthysmiiny(Basilewsky),为鲈形目、石首鱼科、属。2004年普陀水产科技推广站和普陀东方养殖开发有限公司共同进行网箱养殖试验。一、材料与方法1.网箱4米×7米钢管网箱2只,聚乙烯网衣。2.放养规格及密度6月14日自宁波奉化购入鱼当年鱼种1万尾,规格5~7厘米/尾。鱼苗放养密度为50~60尾/米3。3.饲料投喂鱼是以肉食为主的杂食性鱼类,目前主要投喂新鲜或冰冻杂鱼虾,也可投喂人工饲料。投喂节律为慢、快、慢,如抢食不强烈则停止投喂。在清水区前期鱼苗阶段可采用手指弹拨,后期采用撒投方式;在混水区及大网箱中采用…  相似文献   

5.
投放等氮(32%蛋白质)和等热(3600千卡/千克)的半提纯饵料饲养奥利亚罗非鱼苗12周,在这种饵料含有12%牛脂时,鱼苗的生长与缺脂饵料饲养的相比差异显著(P<0.05)。发现用这种饵料和含有2、4、6、8、10或14%牛脂的饵料饲养鱼苗时,鱼苗生长无显著差异。饵料转换率(投喂的干饵料量(g)/鱼增重量(g)]的差异与饵料对鱼苗生长的影响是相似的。投喂含12%牛脂的饵料时,饵料转换率最低(1.9),而投喂缺脂饵科时,饵料转换率最高(2.8)。在整个试验过程中鱼苗的成活率在90%以上,而损失的鱼苗主要是因为逃逸。这次试验的结果表明牛脂对奥利亚罗非鱼来说是一种不好的食用脂类。一般来说鱼苗生长不好可能是因为饵料中有低度不饱和脂肪酸。  相似文献   

6.
李亦华 《内陆水产》2000,25(2):32-32
3鱼苗培育3.1水泥池育苗池子面积以50~100 为宜 ,水深0.8~1m ,要求水源充足 ,水质良好 ,注、排水方便 ;进、出水口用50~60目网布滤水 ,防止敌害生物进池和鱼苗逃逸。放养1~2cm鱼苗300~400尾/m2;2~3cm鱼苗200~300尾/m2 ;3~4cm鱼苗100~200尾/m2。水泥池育苗宜投喂鲜活饵料 ,鱼苗出膜后2~3d ,可投喂轮虫、丰年虫及小型枝角类 ,体长1.5cm左右的鱼苗 ,可捞取水蚤投喂 ,当鱼苗长至2cm以上 ,可投喂水蚯蚓 ,并开始驯食 ,使鱼苗集中在池的一角摄食 ,并逐渐将活饵改…  相似文献   

7.
褐塘鳢的繁养殖技术(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达到3厘米规格的稚鱼要转移到中间育成土池中培育,大约培育2~3个月,便可达到出售种苗的规格7~8厘米。这个阶段的成活率为60%~70%,其中有的个体达到100克规格。鱼苗培育成活率的高低,关键是饲料,其次是精细的管理。仔鱼孵出后约3天,卵黄消化完便开始摄食。这时稚鱼的开口口径只有100~200微米。其开口的饵料是:将生的鸡蛋充分搅拌,然后将约150毫升的热水冲注入内,用100目的生物网过滤,然后进行投喂。第一天要投喂四次,从第二天开始,蛋和浮游生物一天交替地投喂三次。第15天止,要投喂60~90…  相似文献   

8.
试验于水温27—32℃的条件下用含60、90、120和240mg/kg乙炔基睾酮(ET)的饲料投喂金色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鱼苗22天,获得了100%雄鱼。喂含60、90和120mg/kg甲基睾酮(MT)的饲料获得了96—99%雄鱼。对金色罗非鱼鱼苗采用偶然过量的ET或MT并不妨碍单性雄鱼的实际规模生产(建议剂量在300%范围)。  相似文献   

9.
2.罗非鱼亲本管理与苗种培育埃及罗非鱼养殖的亲本管理,通常雄雌配比为1∶3,每立方米水体投放8~12尾亲本,日常投喂亲本的饲料蛋白质水平控制在30%~35%,主要采用自然繁殖的方式进行苗种的生产。繁殖最佳水温通常控制在24~28℃。在苗种培育阶段,每升水体投放3~5尾鱼苗,并投喂人工饲料,蛋白质水平控制在30%~35%,在第一个月每天投喂苗种体重20%~30%的饲料,第二个月降低到体重的10%~15%,每天投喂3~4次。通过以上技术控制能有效提升罗非鱼苗种的质量,以满足埃及日益增长的罗非鱼养殖需要。  相似文献   

10.
试验分别在三个流水槽和一个网箱中进行,每个流水槽放苗500尾哲罗鱼仔鱼,分别投喂水丝蚓粉、鱼粉、三福配合饲料(VITACARE牌智利产);网箱放苗20 523尾,投喂以活体水丝蚓为主,辅喂复合粉(鱼粉+水丝蚓粉+进口饵料)。经过35d的培育,投喂水丝蚓粉的鱼苗平均体重0.275g,平均全长3.36cm,成活率35%;投喂鱼粉的鱼苗平均体重0.371g,平均全长3.82cm,成活率65%;投喂智利进口开口饵料的鱼苗平均体重0.332g,平均全长3.49cm,成活率45%;投喂活体水丝蚓+复合粉的鱼苗平均体重0.603g,平均全长4.22cm,成活率82.8%。结果显示,投喂活体水丝蚓+复合粉是哲罗鱼比较适宜的开口饵料。  相似文献   

11.
缴建华 《科学养鱼》2012,(10):19-20
(8)饲养管理饲料投喂。鱼苗下塘后即开始投喂豆浆。每1.5千克黄豆加水20千克,浸泡10~12小时后磨浆,当天磨成的豆浆当天投喂。一般每天投喂2次,9:00-10:00和14:00-15:00各1次。鱼苗初下池时,每亩每天用黄豆2~3千克,以后随水质的肥度而适当调整。经泼洒豆浆10余天后,开始投喂由鱼粉、豆粕、次粉混合制成的糊状饲料,糊状饲料制成团置于岸边水面以下处,同时继续泼洒豆浆。鱼苗下塘20天后,停止投喂豆浆。水质调节。鱼苗下塘5~7天后开始注入新水,  相似文献   

12.
渔业生物学     
960776 土塘中自由游泳的尼罗罗非鱼的性转化和生长=Sex reversal and growth ofNile tilapia,Oreochromis niloticus(L),free-swimming in earthen ponds[刊,英]/PhelpsR P//Aquac.Absts..—1995,12(4).—2272激素诱导罗非鱼性转化是生产雄性群体甚为有效的方法。体长9~11毫米的幼苗驯饵3~4天,在具备天然饵料的条件下均摄食激素人工饲料。在室外细目网箱中高密度放养罗非鱼苗,投喂雄性激素饲料30天亦成功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吉富罗非鱼养成中期和后期最适投喂率,于吉富罗非鱼养成中期设置6个试验组(1.50%,2.00%,2.50%,3.00%,3.50%和4.00%),于养成后期设置4个试验组(1.50%,2.00%,2.50%和3.00%)开展养殖试验。周期分别为60和72 d。结果显示,养成中期,吉富罗非鱼的体质量增加率随投喂率的增加而增大;饲料系数随投喂率的增加则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投喂率为2.00%组最低;投喂率对罗非鱼的肥满度、肝体比和脂体比有显著影响(P<0.05)。养成后期,吉富罗非鱼的体质量增加率随投喂率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饲料系数随着投喂率的增加而增大,投喂率为1.5%时最低,投喂率为3.0%时最高。指出,在网箱养殖模式下,分别以获得最大体质量增加率和最低的饲料系数为评价指标,养成中期吉富罗非鱼适宜投喂率分别为4.02%和1.96%,养成后期分别2.56%和1.50%。  相似文献   

14.
王强云 《齐鲁渔业》2004,21(3):15-15
鱼苗池要彻底清塘。每公顷用生石灰2250千克消灭敌害生物及病原体。清塘后放入1米深的新水,每平方米水面放鳜鱼苗200尾。根据鳜鱼苗不同的生长阶段投喂适口的饵料,是提高鱼苗成活率的关键。刚孵化出膜3~5天的鳜鱼苗,适宜吃同日龄的鳊、鲂鱼苗。6~8天的鳜鱼  相似文献   

15.
选定适宜的海水池塘,投放怀仔黑鮶。通过施肥培育鱼苗生长所需的生物饵料,并投喂浮游动物和其它人工饵料,60亩池塘经两个月育成平均个长 56. 43 mm的苗种 14. 6万尾,平均亩产 2 433尾,为海水池塘的生产经营开辟了新项目。  相似文献   

16.
3 苗种培育3.1 鱼苗培育云斑■的鱼苗鱼种培育与四大家鱼基本相同,放养前,池塘要彻底消毒,培肥水质,做到肥水下池。云斑■幼鱼摄食偏重于浮游动物,因此发花时可采用四大家鱼苗的发花方式进行。一般每667米2发花塘可放养2万~3万尾幼苗,以培肥水质和投喂粉状配合饲料相结合。将鱼苗培育至5厘米时分池。一般成活率可达85%~95%。3.2 鱼种培育每667米2鱼种池可一次性放养5厘米的云斑■夏花8 000~10 000尾,直接培育大规格鱼种。投喂含蛋白质30%~32%的配合饲料,日投饲量为5%~8%。为控制水质,可在培育池中搭配适量鲢、鳙鱼种。…  相似文献   

17.
谢满华 《科学养鱼》2005,(11):12-13
一、材料和方法1.鱼苗培育鱼苗下塘前10天注水施肥,仔鱼在暂养网箱(网箱采用30~40目网布加工而成,规格为长方形5米×4米,深度为0.7米,采用微流水,以便水体交换及排除污物)集中饲养一周长到0.9~1.0厘米后,下塘培育。对孵化出的鱼苗,下塘前两天投喂蛋黄,后期在培育池捞取浮游生  相似文献   

18.
主要从养殖条件、苗种放养与分塘、轮捕轮放养殖模式以及饵料投喂、日常管理和成鱼适时上市等综合方面总结了大规格罗非鱼养殖的新模式和经验,为罗非鱼养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罗非鱼鱼苗气泡病的发生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生气泡病的鱼池,水体产氧多耗氧少,溶氧含量极高,全天均处于过饱和;浮游植物生物量大,裸藻占绝对优势。气泡病的发生与罗非鱼夏花养殖中鱼苗的放养量、放养时间及投喂量等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应对现有的罗非鱼夏花养殖模式做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20.
三、开口期的饲养管理  (一 )鱼苗开口期的饲料  卤虫与水蚤对于刚开口的史氏鲟鱼苗来说比较适口,营养也较全面,但投喂时必须达到一定的密度,鲟鱼苗才能充分摄食。当鱼苗得不到足够食物时,会引起相互残食;其次,开口之后的史氏鲟鱼苗生长速度加快,大约经过 4~ 5天左右的培育后,卤虫与水蚤也不再适口,必须改用其他的适口饲料,或用配合饲料强行驯化。水蚯蚓也是较好的鲟鱼开口饲料。但水蚯蚓对刚开口的鲟鱼苗来说,规格稍大些。在投喂前应先将水蚯蚓切碎成小段,用干净水清洗几次至无污液时再投喂。这样持续 4~ 5天后,待鱼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